高校学生MOOC学习行为调查研究

2017-11-16 10:09张仁琼
关键词:高校学生课程课堂

张仁琼, 詹 婧, 黄 苑

(合肥工业大学 图书馆,合肥 230009)

高校学生MOOC学习行为调查研究

张仁琼, 詹 婧, 黄 苑

(合肥工业大学 图书馆,合肥 230009)

文章采用在问卷星创建调查问卷的方法开展了关于高校学生MOOC学习行为的调查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结论表明:MOOC在高校学生中应用不够普遍,但发展趋势良好;在线、免费、优质等MOOC特性能调动高校学生的学习兴趣,但难以保证学习效率;MOOC与高校教育结合,既能推动MOOC落地,又能打开教育格局;文章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大学生MOOC学习行为的服务策略。

高校;学生;MOOC;学习行为;服务策略

斯坦福大学2011年首次推出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大规模在线公开课,也称为“慕课”)后,短短一年时间,MOOC已在全世界范围内崛起[1]。2013年MOOC进入中国。MOOC具有传统资源没有的活力与生机[2-4],可以让学生接触到更多高质量的免费课程内容[5]。然而,统计数据显示,MOOC的完成率不到10%,辍学率非常高,Coursera总体上的课程完成率只有7%-9%[6]。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调查与分析。

调查是利用学生寒假期间在问卷星上创建调查问卷来进行。问卷设置了22个问题。其中单选题12个、多选题9个、填空题2个。最终获得有效样本254份。参与调查的学生来自安徽、北京、上海、江苏等15个省市,所在学校包括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山东大学、清华大学等共25所高校;其中男生占70.47%,女生占29.53%;大学生占89.77%,研究生占6.69%,还有部分其他人员;理工类学生占72.05%,其次经管法占20.87%,还有少数其他专业学生。

一、调查内容及数据统计分析

(1) 高校学生对MOOC的了解程度 数据显示,82人选择“从没听说过”,占32.28%;97人选择“听说过,不是很了解”,占38.19%;25人选择的是“很了解,但是未注册过”,占9.84%;50人选择“注册学习过”,占19.69%。由此可见,仍有近三分之一学生对MOOC没有任何接触,尽管有为数不少学生对MOOC有所了解,但是真正注册学习过MOOC的只占不到四分之一(见表1)。

表1 对MOOC的了解程度

(2) 了解MOOC的渠道 数据显示,62.6%的学生是从同学或老师那里听说MOOC的,9.84%的学生是通过有关部门举办的活动了解MOOC的,53.94%的学生是通过网络了解MOOC的,通过其他渠道了解MOOC的占10.63%,可见同学和老师口口相传以及网络传播是学生了解MOOC的主要途径(见表2)。

表2 了解MOOC的渠道

(3) 学习MOOC的意向 对于已经学习过MOOC课程的学生,调查其是否愿意再学习其他MOOC课程,88%的同学选择“是”,12%选择“否”(见表3),可见大部分学生在学习了解MOOC后,对MOOC产生了兴趣。对于没有学习过MOOC课程的学生,调查是否打算去学习,61.27%的学生选择愿意,也有37.25%表示不愿意(见表4),可见MOOC的宣传推广还任重道远。

表3 如果已经学习过MOOC课程,是否打算再学习其他MOOC课程?

表4 如果还没有学习过MOOC课程,是否打算去学习?

(4) 学生对MOOC课程的兴趣倾向 此次调查的受访者中,理工类学生占比最高(72.05%),文史哲类占3.15%,经管法类占20.87%,艺术学类仅3人,占1.18%。61.02%的学生表示对理工类课程感兴趣,39.37%的学生对文史哲类课程感兴趣,41.34%的学生对经管法类课程感兴趣,30.31%的学生对艺术学类课程感兴趣(见表5)。数据显示,并不是所有理工类学生都只对理工类课程感兴趣,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希望通过MOOC学习文史哲、经管法和艺术学类课程,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可以看出,高校学生在MOOC课程的学习中呈现学习兴趣多样、所选择课程比较发散的特点。

表5 对哪类MOOC课程比较感兴趣?

(5) 学习MOOC的动因 调查显示,占比最高(62.20%)的是因为个人兴趣,其余依次是希望共享名校名师资源、辅助课堂学习、处于好奇和其他原因。MOOC吸引学生的特性,选择最多的是“免费”(75.59%),其余依次是“优质”、“ 在线”、“大规模”及“其他”(见表6)。可见,MOOC具有的免费、优质、在线等等优势是学生认可的主要原因,而且,高校学生会以兴趣为导向选择学习MOOC,共享名校名师资源。

表6 被MOOC吸引及学习MOOC的动因

(6) MOOC学习中查找、分析和利用信息情况 学生在学习MOOC的过程中需要实时、快捷地获取大量的课程相关知识和学习材料,帮助其完成作业。下页表7显示,54%的学生在学习中有时查找、分析和利用信息,28%的学生总是查找、分析和利用信息,也有部分学生很少去查找、分析和利用信息。

表7 学习中查找、分析和利用信息情况

(7) 中途放弃MOOC课程的主要原因 调查显示,66%的学生选择了“意志力不够”,52%是因为“时间紧张”,选择“网络条件”和“觉得没用”的各占20%(见表8)。可见,MOOC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和教学模式,对学习者意志力和学习调节能力的要求远远高于课堂教学,学习者应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和精力,协调好课堂学习和MOOC学习的关系,努力排除MOOC学习方面的各种干扰,才能完成MOOC课程学习。

表8 中途放弃MOOC课程的主要原因

(8) 支撑服务 关于“在学习MOOC课程中是否需要所在学校官方的帮助?”这一问题的调查,50份有效问卷,其中39人认为“是”,占78%,也有11人的答案是否定的,占22%。关于希望学校提供支撑服务的问题,86%的学生选择参考资料,68%的学生认为是网络环境,38%的学生选择需要学科馆员指导学习(见表9)。可见,在支持学生学习MOOC的过程中,图书馆员还是有所作为的,不仅能为其提供丰富的文献资源、良好的网络环境,还可提供学习方面的指导。

表9 学习MOOC过程中,希望得到的支撑服务

(9) MOOC推广活动 对于“如果校内举办MOOC推广活动,是否愿意参加?”这一问题,85%的同学选择“是”,也有15%的同学选择“否”,表明大部分学生对MOOC这一新生事物充满了好奇和期待。表10显示,线上培训和课堂教学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认识和应用MOOC的活动,其余依次是校园宣讲、有奖竞猜等。学校相关部门可以制作MOOC宣传视频,或者走进课堂,开展MOOC的宣传和推广活动。

表10 何种形式的活动能让您有兴趣去认识和应用MOOC

(10) 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途径 调查显示,同学们选择较多的是“线上课程”(60.63%)、“线上资料自学”(54.72%)、“ 线上讲座、培训”(50.39%),其余依次是“网络课堂穿插介绍”、“实体课堂穿插介绍”,选择靠后的才是“线下资料自学”、“线下课程”和“线下讲座、培训”(见表11)。可见,大学生最希望通过线上资源自我学习提高信息素养,其次是在其他学习过程中嵌入信息素养的教育,比如可以借助网上现有的MOOC课程开展信息素养教育教学活动,线下课程和线下资料是最不受欢迎的方式。

表11 希望通过哪些途径来提高自己信息素养

(11) 如何对待MOOC与课堂讲授课程重合情况 关于“如果已经学习过MOOC课程,是否认为还有必要到课堂上去听老师讲解同一门课”这一问题,28人选择“是”,占56%,22人选择“否”,占44%(见表12)。可见,MOOC虽然具有很多传统课堂教育无法比拟的优势,但也不是完美无缺的。注册学习人数可能爆满,但通过率极低,MOOC学习模式对学生的主动性和自控能力要求较高,种种因素导致学习效果差异很大,MOOC教育不能完全替代大学教育。

表12 已经学习过MOOC课程,是否认为还有必要到课堂上去听老师讲解同一门课?

(12) 注册学习MOOC网站情况 80%学生选择中国大学MOOC,其次是Coursera、学堂在线等,选择安徽省网络学习中心平台“e会学”的只占10%(见表13)。Coursera、edX、Udacity等与世界著名高校、组织或个人合作,开设了大量优秀的MOOC,吸引了包括很多中国学生在内的世界各地学生。中国大学MOOC是汇聚名师名校课程的中文MOOC平台,我国学生更倾向于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学习。安徽省网络学习中心平台“e会学”起步稍晚,自建课程数量有限,名校名师课程较少,目前受关注度不高,宣传推广有待加强。

表13 注册学习MOOC的网站

二、大学生MOOC学习行为现状归纳

1.MOOC在高校学生中应用不够普遍,但发展趋势良好

上文统计显示,高校学生对MOOC抱持鲜明的好奇心,对MOOC学习有较高的兴趣和热情,半数以上的学生被MOOC的在线、免费、优质等特性所吸引,多根据个人兴趣选择课程,共享名校名师资源,同时辅助课堂学习,而且,学生选择在国内平台学习MOOC比在国外平台比例要高得多。高校学生对MOOC学习呈现良好的接受倾向,必将推动MOOC在校园的进一步发展。但是高校学生对MOOC的了解程度不高,MOOC的实际应用还不普遍。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个新鲜事物的扩散程度与它的传播渠道有很大关系。虽然MOOC受到很多高校师生的青睐,受到教育者的追捧,但在实际生活中,MOOC的理念传播仍然处于依赖师生间的口碑相传及网络信息流传的阶段,没有广泛正式的传播渠道,这就会导致学生对MOOC的接触零零散散,很大程度阻碍了学生对MOOC的了解和使用。

2.在线、免费、优质等MOOC的特性能调动高校学生的学习兴趣,但难以保证学习效率

大量事实表明,虽然MOOC相比其他网络课程增加了实验、测评、作业、互评等监督环节,并设立了大量游戏化的得分机制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的效率还是建立在学生的自觉性基础上,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难以保证。在学习了MOOC课程的学生中,大多数学生能在学习中查找、分析和利用信息辅助学习。但是由于缺乏监管,学习进度没有得到保证,进度的拖沓一点点消磨了最初的热情,导致五成以上学生因为意志力不够、时间紧张、网络条件差、觉得没用等原因而放弃MOOC课程,半途而废。而且,在学过MOOC课程的学生中,有五成多的学生认为还有必要到课堂听老师讲解同一门课,说明MOOC学习并不能完全取代课堂教学。

3.MOOC与高校教育结合,既能推动MOOC落地,又能打开教育格局

调查发现,78%的学生认为在学习MOOC课程中需要所在学校官方的帮助。良好的信息素养有助于学生完成MOOC学习。相比传统线下学习方式,高校学生更倾向于借助线上途径来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高达94%的学生认为学校官方可以借助网上现有的MOOC课程开展信息素养教学活动。85%的学生表示愿意参加校园内举办的MOOC推广活动,半数以上的学生认为线上培训和课堂教学活动更能促使自己使用MOOC。由此可见,将MOOC与高校教育结合,借助学校传播信息的广泛性使MOOC“落地生根”,走入学生生活,能大大促进MOOC学习的覆盖面,保证MOOC学习效果。

三、大学生MOOC学习服务策略创新

1.创新观念,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将会是未来大学教学活动常态[7],MOOC的出现给高等教育带来的不仅是挑战,也是机遇。因此,教育界应该创新观念,顺应高等教育的发展潮流,积极推进高等教育生态系统[8]稳定发展,把开放教育资源以及MOOC教育纳入大学的发展规划中,践行大学的社会责任。建设优质的网络课程,探索新的教与学的方式,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广泛共享[9]。一方面引进国际顶尖院校的MOOC,另一方面,高校要挖掘和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师资团队,建设高水平MOOC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方法,不断完善和提升教学水平,在保持国内生源竞争优势的同时,不断提升国际市场占有率[10]。努力打造一批适合中国学生使用的本土化MOOC平台,在此基础上,广泛推进跨学校的课程互选和学分互认进程。积极探索基于MOOC的职业培训、终身学习、混合式教学以及学位教育的教育教学运行模式。

2.加大宣传力度,推广普及MOOC

首先,高校之间应加强交流与合作,以MOOC为平台,互相承认MOOC学分[11],吸引更多的学生用户学习使用MOOC,降低退课率。其次,充分利用微信、微博[12]等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媒体开展推广宣传活动,比如,利用微信公众平台[13],定时推送MOOC课程通知等信息,会取得较好的宣传效果。另外,教师可以通过遴选MOOC,与线下课堂相结合,采用翻转课堂混合教学方法,让MOOC辅助课堂教学,强化教学交互,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成效[14]。最后,高校图书馆也应该加强对MOOC的宣传,可以在其主页上开辟MOOC专栏,宣传MOOC资源以及MOOC相关知识,将MOOC资源整合到图书馆数字资源集成检索系统中,便于学习者检索利用[15]。

3.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支持MOOC学习

在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对MOOC宣传推广的基础上,高校还应该设法为MOOC学习者创造良好的MOOC学习环境,支持MOOC学习。比如:提供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以及线上线下学习交流空间;针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弱的问题,教学管理部门可加强对学生MOOC学习过程的引导和管理,配备MOOC学习指导老师或志愿者指导学习,施行有监考的课程结业考试,提高MOOC课程的“含金量”;高校图书馆也可以利用自身的资源、人才和空间优势,在支持学生学习MOOC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比如:加强MOOC教学参考资源建设[16];借助网上现有的MOOC课程,或者由图书馆自己制作MOOC,多途径嵌入信息素养教育[17];开辟学习共享空间,提供MOOC学习场所,配备学科馆员辅助学生学习MOOC,引导学生通过查找必要的参考资料完成MOOC课程作业,协助学生顺利完成MOOC课程的学习。

[1] 张鸷远.“慕课”(MOOCs)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2):116-121.

[2] 百度百科.MOOC词条[EB/OL].[2017-06-05].http:///baike.baidu.com/item/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6821056?fr=aladdin&fromid=8301540&fromtitle=MOOC.

[3] 安徽省网络课程学习中心.安徽官方MOOC平台[EB/OL]. [2017-06-05].http://ehuixue.cn/.

[4] 崔娟.MOOC的现状与发展趋势[EB/OL]. (2013-09-23) [2017-06-05].http://team.pkubytime.com.cn/post/44.html.

[5] 阮晓东. MOOC如何影响世界与中国[J]. 新经济导刊,2014(9):14-19.

[6] 赵颖.大学生MOOC学习动因调查与分析——以安徽省高校大学生为例[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81-85.

[7] 李晓明,张绒.慕课:理想性、现实性及其对高等教育的潜在影响[J].电化教育研究,2017(2):62-65.

[8] 李华.MOOC发展对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影响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5(22):13-15.

[9] 袁莉,STEPHEN P,马红亮,等.MOOC对高等教育的影响:破坏性创新理论视角[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2):3-9.

[10] 杜世纯,傅泽田,王怡.浅论MOOC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与启示[J].高等农业教育,2014(5):41-43.

[11] 韦路,谢点.MOOC(慕课)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J].新闻与写作,2015(5):27-32.

[12] 蔡骐,罗威.传播技术的发展与高等教育变革——以MOOC为例进行分析[J].今传媒,2015(6):4-8.

[13] 邵景院.MOOC教学与传播过程中社交媒体的角色和作用[J].新闻研究导刊,2016(6):287+301.

[14] 韩锡斌,翟文峰,程建钢. cMOOC与xMOOC的辨证分析及高等教育生态链整合[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6):3-10.

[15] 李英孝. 高校图书馆开展移动学习创新模式研究——基于MOOC课程模式[J].河北科技图苑,2014(4):36-38+7.

[16] 龚晓林,张丹. MOOC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教参资源建设探讨[J].图书情报知识,2015(6):61-66.

[17] 傅天珍,郑江平. 高校图书馆应对MOOC挑战的策略探讨[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4(1):20-24.

Research on MOOC Learning Behavior of College Students

ZHANG Renqiong, ZHAN Jing, HUANG Yuan

(Library,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efei 230009, China)

The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 learning behavior of college students is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based on questionnaire dat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MOOC is not very common among college students, while the development trend is sou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OC, including online learning, free of charge and high quality, arouse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MOOC learning, but it is difficult to achieve high learning efficiency; the combination of MOOC and college education can not only promote the popularization of MOOC, but also form a new education pattern. Finally, some service strategies based on MOOC learning behavior of college students are proposed.

college; student;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 learning behavior; service strategy

2017-02-26

安徽省教育厅重点教学研究项目(2015jyxm767);安徽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基金项目(TGW16B02)

张仁琼(1966-),女,安徽六安人,副研究馆员。

G642.0

A

1008-3634(2017)05-0131-07

(责任编辑 刘 翠)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课程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