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学习模式在静疗维护持续改进的应用

2017-11-17 01:32许丽桂全雁红何秋蓉陈锦红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23期
关键词:输液科室调研

许丽桂 全雁红 何秋蓉 陈锦红

团队学习模式在静疗维护持续改进的应用

许丽桂1全雁红1何秋蓉1陈锦红2

目的探讨在静疗维护规范管理中团队学习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2015年8月进行第一次输液横断面调查后查找静脉输液中存在的问题,静疗维护存在问题较突出,采取团队学习模式,开展历时半年的静脉输液护理质量各环节的培训,并通过团队学习模式辐射全院,使全院护理人员都能掌握静脉输液相关知识及技能并应用于临床实践,减少维护中存在的不规范问题。2016年3月进行第二次输液横断面调查。比较两次输液横断面调查在维护方面的规范性。结果两次调研结果对比在输液维护方面得到了较大的改善(P<0.05),TBL在输液维护规范管理中起到促进质量持续改进的作用。结论在输液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团队学习模式有利于静脉输液维护的规范,更好践行《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促进我院输液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团队学习模式;维护;规范;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团队学习模式(team—based learning,TBL)即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模式,是最早由Miehaelsen等学者提出并命名的一种教学方法[1]。TBL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是一种注重学生创造性、灵活性和团队协作的教学模式[1]。

输液维护是静脉输液的一个部分,维护质量与个人、团队协作密切相关。护理人员是静脉治疗最主要的执行者,规范的实践标准,才能确保输液治疗质量,提高安全性,使患者得到安全有效的输液治疗[2]。2014年5月1日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的实施,标志着护理行业在静脉治疗方面更加规范的开始,同时对维护质量提出更高要求。我院2015年8月对全院15个病区593个输液患者同时进行实地调研查看患者静脉输液的固定与维护,输液工具选择,穿刺部位选择及并发症发生等情况,查找静脉输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问题采取TBL,历时半年的静脉输液护理质量各环节的系统学习,并由TBL成员回科室组织科室成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针对输液维护不规范问题进行指导,示范,使全院护理人员都能得到较系统的、较规范的输液维护。2016年3月再次进行同样15个病区563个输液患者的调查。比较两次输液横断面调查在维护方面的规范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TBL成员一般资料

在院原有静疗团队成员基础上,精选沟通良好、有一定指导能力的护理骨干,自愿致力于静疗专科的护理人员形成新的静疗团队,基本涵盖总院所有静脉输液科室。成员共15名,主管护师职称6名,护师9名,均为护理本科毕业或在读本科,平均临床工作年限10年。

1.2 TBL的实施方法

静疗团队尝试TBL,组建静疗QQ群、微信群,及时上传学习材料,分享各科静疗心得。成员每月进行学习活动一到两次,成员定时定点学习。首先:对每个成员进行摸底测验;2015年8月第一次调研存在的问题:固定与维护不规范;输液工具认识不够;穿刺部位选择不当;并发症等。其中,静脉输液维护存在问题尤为突出。根据调研存在问题,围绕静脉输液护理质量各环节进行培训。由几个团队成员结合自己临床工作经验及本次调研存在问题进行模块的理论授课。其次:针对输液操作性强的特点分3个小组进行动手实际操作,对细节方面进行讨论,充分发挥成员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寻找最适合临床的操作方法、流程,并统一标准。最后:团队成员回病房组织科室护理人员以相同模式进行有计划的培训,及各项操作的指导。针对科室存在较严重的维护不规范问题进行标准的示范,同时,进行指导督促。所有科室需在同一时间内完成每个节点的培训任务。院组织静疗组骨干定期监督关注执行情况。2016年3月进行第二次调研再次查看第一次调研存在问题,通过两次全院输液横断面调研,比较两次调研在输液维护方面的规范性。

1.3 TBL成员考核

2015年8月进行第一次输液横断面调查后,对TBL成员进行静脉相关知识的摸底考核;每次授课后进行相关的测评,了解成员在本节课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对授课老师授课效果的检验。考核方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自评与互评相结合。2016年3月进行第二次输液横断面调查前再次对TBL成员进行静脉相关知识的考核。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次调查对比,在输液维护方面得到了较大的改善(P<0.05)。小组成员理论知识有显著的提高(P<0.05)。见表1、表2。

3 讨论

在输液质量管理中,应用TBL有利于规范输液维护,减少输液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为患者生命安全提供一定保障,提高患者舒适度及满意度,更好践行《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促进输液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通过团队学习模式,理论和技能的规范培训,不仅让成员有扎实的基础理论;静疗领域专科理论和技术操作水平得到提高,同时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际工作,督促、指导科室,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促进科室静脉治疗规范化的实施,减少输液不良事件的发生。

统计数据显示,75%以上的护士日常护理工作与静脉输液相关,90%以上的住院患者需要进行静脉输液治疗[3]。虽然针对静脉输液治疗已经有了相关的制度及操作流程,但是“Swiss Cheese”风险评价模式显示,仍然存在各种因素造成的相关风险,有些甚至可能带来灾难性的结果[4]。TBL有助于提高静疗团队的整体理论及操作水平,从而提高全院静脉治疗质量,规避输液治疗维护不当带来的风险。

表1 两次调研输液维护规范及并发症的比较

表2 两次调研小组成员理论知识考核成绩比较

3.1 TBL促进整体维护水平的提升

在TBL中,团队成员通过活跃而融洽的讨论,使学习的群体意识得到增强,使团队智慧和能力大于个人之和,团队成员成长迅速[1]。作为医院特殊的群体,肩负着自己学习及传帮带作用,尤其需要选择一种合适的方法,才能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团队成员轮流讲课,促进成员授课能力的提升,提高听课的吸收率,从而提升团队的整体水平。所有团队成员回病房对科室成员进行静疗知识的培训,及各项操作的指导,纠正科室存在问题并进行标准的示范,进行指导督促,从而提高整体维护水平。既强化团队成员的作用,也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提升静疗团队成员本身的职业价值感。

3.2 TBL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当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抗菌素的广泛应用等,临床静脉用药也不断增多。需要静脉输液的患者比例高,静脉输液维护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医疗护理质量[5]。规范的静脉输液维护,让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的同时增加患者舒适度,减少静脉炎等并发症发生,提高医院输液护理质量。

护理质量控制是在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上不断进行质量改进的过程。在两次横断面调研后均在静疗团队上、护士长会上及全院护理讲座上进行详细分析及反馈,点评各科存在问题,从护理管理的角度要求护士长给团队成员在静疗方面的管理平台,护士长督促团队成员认真履行职责,并及时整改。两次调研结果对比输液维护不规范问题从65.6%降到52.9%,主要是透明敷贴固定维护、延长管接头固定、记录不当均得到了较大的改善。规范的输液维护直接关系到医院的静疗护理质量,从而直接反应护理质控水平。通过TBL提高护理人员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护理质量,有利于改善护患间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6]。TBL提升院静脉治疗团队内涵,让护理人员人人参与到输液护理质量管理中,增强大家主动学习的兴趣及安全意识,同时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技能,对输液护理管理质量的提高有极大帮助。

本次调研引入团队学习模式,对提高成员的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综合素质有一定的积极意义[7]。根据本次调研结果将不断完善全院静疗团队,专业的静脉输液护士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临床操作技能,能给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同时也能预防或降低差错的发生,减少对患者造成的危害[8]。本次团队模式的学习促进本院静脉治疗技术操作尤其是输液维护的规范化发展。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本院静脉输液治疗相关规范,尤其是输液维护规范,为全院护理人员提供有规范可依,有流程可循的护理操作模板,促进全院静脉输液维护规范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提升输液护理质量整体的水平。

[1] 李宁,赵慧娟. TBL(team—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在医学统计学中的应用[J]. 科学时代,2011(13):215-216.

[2] 胡惠芳,高秀丽,周艺,等. 护理人员静脉输液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的调查分析 [J]. 上海护理,2012,12(5):8-10.

[3] 胡玉萍,姚美蓉,桂萍,等. 静脉输液治疗小组在规范静脉输液治疗中的作用[J]. 当代护士(下旬刊),2015(5):181-183.

[4] 毕娜,王建荣. 静脉输液技术环节风险评价的研究[J]. 护理管理杂志,2011,11(11):761-763.

[5] 谢拉,冯石莲,戴思敏. 静脉输液小组在科室静脉输液中作用的探讨[J]. 心理医生(下半月版),2012(8):428-429.

[6] 阮成伟. 安全质量管理小组在输液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7):159-160.

[7] 廖慧慧,许丽绵,罗颂平,等. 团队学习模式探讨[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4):73-74.

[8] 杨艳英,刘红梅,曾新桃,等. 静脉治疗小组临床实践与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9):12-14.

The Application of Team—based Learning in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Intravenous Infusion Maintenance

XU Ligui1QUAN Yanhong1HE Qiurong1CHEN Jinhong21 Department of Nursing, Xiame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Xiamen Fujian 361009, China; 2 Department of Gynecology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team-based learning model(TBL) in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of intravenous infusion maintenance.MethodsTeam-based learning was adopted to carry out the training of the quality of intravenous infusion nursing care for six months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minent problem in infusion maintenance,and popularized this model in the whole hospital. All nurses mastered the relevant knowledge, skills of intravenous infusion and applied it in clinical practice, which could reduce the problems in maintenance. The second survey of infusion cross-sectional were did to compare the result of two survey in the maintenance of normative on March 2016.ResultsThere had been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through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infusion maintenance(P < 0.05), TBL played a role in promoting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quality in the standard management of intravenous infusion maintenance.ConclusionTeam-based learning is good for intravenous infusion maintenance specification, which reducing the occurrence of transfusion complications and improving the intravenous infusion nursing quality in the hospital.

team-based learning(TBL); maintenance; specification; nursing quality; continuous improvement

R47

A

1674-9316(2017)23-0024-03

10.3969/j.issn.1674-9316.2017.23.011

1厦门市中医院护理部,福建 厦门 361009; 2妇科

陈锦红

猜你喜欢
输液科室调研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三注重”扎实做好调研工作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爱紧张的猫大夫
新医改形势下的科室文化建设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颈枕输液袋
注射用曲札芪苷与常用输液配伍稳定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