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RH(D)血型鉴定中卡式微柱凝胶技术的应用

2017-11-17 01:32刘建华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23期
关键词:受血者血型红细胞

刘建华

ABO、RH(D)血型鉴定中卡式微柱凝胶技术的应用

刘建华

目的探讨ABO、RH(D)血型鉴定中卡式微柱凝胶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检验科2015年8月—2016年8月的956份血液筛查标本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标本进行卡式微柱凝胶ABO、RH(D)血型鉴定,对鉴定结果及输血结局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56份标本内共5例Rh(-)者,占总份数的0.52%,951例Rh(+)者,占总份数的99.48%。患者A、B、O、AB血型中Rh阴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型鉴定后进行交叉配血及输血之后,所有受血者输血之后没有溶血症状等不良反应。结论卡式微柱凝胶技术操作简单,鉴定准确,是血站进行ABO、RH(D)血型鉴定的首选。

血型鉴定;卡式微柱凝胶技术;应用价值

现代医疗治疗中,临床输血是治疗的一项重要措施手段,输血时对血型进行精准鉴定是确保输血安全,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前提保障。RH(D)血型是同ABO 血型一样具有重要意义的血型系统,RH(D)血型系统遗传多态性强,只有通过特定手段对血型精准鉴定才能预防输血反应,改善治疗结局,确保输血安全,为患者生命健康提供有利保障[1]。

玻片法及试管法是最传统进行血型鉴定的方法,但是这两种鉴定方法费力费时,敏感性不佳,鉴定操作中自动化、规范化难以实现,鉴定后难以对检测结果有效保存。Lipierre 1986年发明了微柱凝胶血型鉴定技术,此种技术标准化、自动化检测容易实现,检测结果可靠,被许多血站、医院广泛应用[2]。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我院检验科随机抽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的956份血液筛查标本,其中男512例,女444例,患者年龄22日~56岁,平均年龄(31.42±3.16)岁。

1.2 试剂仪器

1.2.1 试剂 ABO标准血清(长春博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抗-D血清,5%标准A1、B、O型红细胞悬液(上海血液生物制药公司生产),凝聚胺试剂盒(康肽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生产,ABO-Rh血型卡,稀释液(强生(中国)医疗器材有限公司生产)。

1.2.2 仪器 AUTOVUE INNOVA全自动血型分析仪,配套离心机,孵育器[强生(中国)医疗器材有限公司生产]。

1.3 检测方法

1.3.1 血型鉴定 每位供血者、受血者在交叉配血前均要首先进行ABO血型的正向、反向血型复检,进行Rh 血型复检[3]。对于正定型还有Rh 血型,将供血者、受血者的血液制备成1.5%的红细胞悬液,取其中20μl加入至血型卡中,专用离心机进行5 min离心后进行结果判定。对于反定型,自供血者、受血者血浆中取40 μl,将这些血浆中加入20 μl ABO 标准红细胞,随后用专用离心机进行5 min离心后进行结果判定。

1.3.2 交叉配血 分别制备好1.5%的红细胞悬液及同型供血者、受血者血清,对抗人球卡进行标记,在卡上每孔都滴加50 μl Liss 液;卡的主侧添加20 μl 1.5%的红细胞悬液及受血者血清40 μl;卡次侧添加20 μl 1.5%的红细胞悬液及供血者血清40 μl。随后将血型卡在孵育器中37℃温度下孵育10 min,专用离心机进行5 min离心后对结果进行观察,如果凝胶管的底部出现红细胞沉积则血型为阴性;如果凝胶带上部出现红细胞聚集则血型为阳性。

1.3.3 输血治疗 在进行ABO血型及RH(D)血型筛查之后对不规则抗体进行阳性筛查,选择血型抗体完全相合的血液对用血者进行配血输注;如果一时没有找到血型抗体相合的,如抗-C抗体Rh阴性的A型血用血者可以选择用Rh表面抗原是CCdee的O型血进行输注。

1.4 统计学处理

将所获得的数据输入到SPSS 17.5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s)形式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数(n)及百分率(%)的形式表示,用χ2检验,当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956份标本内共5例Rh(-)者,占总份数的0.52%,951例Rh(+)者,占总份数的99.48%。患者A、B、O、AB血型中Rh阴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型鉴定后,及时交叉配血,输血之后,所有受血者输血之后没有溶血症状等不良反应。具体如表1所示。

3 讨论

对血型鉴定来说,玻片法、试管法为最传统鉴定,不同鉴定方法具有不同优势。试管法是ABO、RH(D)血型鉴定的一个金标准,鉴定的结果更准确,但是试管检测法操作复杂,对检测鉴定难以实行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因此从大规模血样标本来说,这种方法并不适合。玻片鉴定法血样无需离心处理,操作简单,适合血液普查,但这种鉴定方法反应速度慢,鉴定时间长,鉴定中容易忽略反应弱凝集,从而出现定型上的判断错误[4]。

随医学技术不断发展,微柱凝胶技术广泛应用于血型鉴定中,这种检测技术属免疫学范畴,凝胶检测下会出现分子筛效应,在红细胞为主的凝胶内,在这种分子筛作用下,红细胞能同对应抗体进行结合。低速离心处理之后,所凝集的红细胞会悬浮在凝胶内,但是如果红细胞同抗体没有结合,这些凝集的红细胞会在凝胶底部沉淀。

当前微柱凝胶交叉配血已经成为了国际上比较公认的一种安全输血方法,近些年来,国家出台了输血安全管理条例,在此种背景下,卡式微柱凝胶试验也被列入到血型检测指标中,能够在血型检测中对不规则抗体进行筛查,临床用血安全性大大提高。

Rh(-)血是比较稀有的熊猫血,此类血量储备比较少,而不同类型输血过程中因为血液中所携带的抗原不同,抗原间出现排斥反应,这种排斥反应也会让输血中发生溶血。有学者研究显示反复输血下,Rh抗原会在输血刺激下产生新的抗体,新抗体一旦产生,患者再次输血时,会有较高几率产生输血反应,如果血站没有新抗体所对应的血液,患者生命安全会受到严重威胁[5]。因此在输血前对Rh血型进行预见性筛查检测是非常必要的。患者输血反应轻则发热、寒战,重则出现溶血反应,不仅影响输血效果,严重还可能导致患者死亡。

卡式微柱凝胶技术检测的原理为将凝胶过滤技术同抗原抗体的免疫反应有机结合,检测过程中通过凝胶浓度对凝胶间隙大小进行自动调节,让凝胶间间隙同红细胞保持差不多大小,让间隙只能通过游离状态下的红细胞通过。低速离心之后,抗原抗体发生反应,并同红细胞凝集起来,凝集后的红细胞体积增大,此时就不能自孔隙通过了,只能在凝胶的上层漂流凝集。而没有凝集的红细胞则可以通过凝胶孔隙向凝胶柱底运动,这样就将有无凝集实现了良好区分。

表1 血型鉴定结果

卡式微柱凝胶检测过程中已经将抗人球蛋白及各类血型抗体添加到了凝胶中,此时凝胶内只要将样本细胞加入之后便可以实现定型,检测操作过程简便[6]。强生血型仪试剂卡采用玻璃珠介质,这种介质可常温保存,耐热耐压[7]。试剂卡检测加样、离心还有孵育所需要的时间都不多,经过不同打孔器打孔后能够避免交叉污染,试剂卡还存在急诊插入功能,且结果显示采取双面读取方式,读取方式更安全,也能够有效杜绝输血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卡式微柱凝胶检测具有敏感度高、检测影响因素少、易于观察、检测特异性强等优点,这种检测技术已经成为临床ABO、RH(D)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的一个首选检测方法。

此次研究的956例标本中存在5例Rh(-)者,占总份数的0.52%,这个检测结果比国家原卫生部所统计的0.4%这个统计结果略高些[8]。血型鉴定之后,同受血者进行交叉配血检测,配血正常,给受血者输血治疗之后,患者没有1例出现输血反应,ABO、RH(D)血型鉴定的准确率达到了100%。

综上所述,对ABO、RH(D)血型进行准确血型鉴定为确保临床输血安全,预防输血过程中发生溶血性疾病的一个必要手段。卡式微柱凝胶检测技术,价格低廉,操作简便,患者在存在输血需要时能够及时检测,检测灵敏度高,准确率高,更安全可靠,且在检测过程中容易发现亚型,便于检测实现标准化、规范化操作,为临床大批量标本快速检测提供了保障,标准化操作后,检测中认为因素差错率少,能永久保存,临床应用价值高,是医院进行ABO、RH(D)血型鉴定的首选。

[1] Noah DN,Njouom R,Bonny A,et al. HBs antigene prevalence in blood donors and the risk of transfusion of hepatitis b at the central hospital of yaounde,cameroon[J]. Ope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1,1(2):61-65.

[2] Andoulo F A,Tagnisartre M,Noah D N,et al. Prevalence of the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in a population of workers in Cameroon[J].Ope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3,3(8):323-327.

[3] 吴涛,周俊,王勤,等. ABO、Rh(D)血型快速鉴定纸卡临床应用研究 [J]. 人民军医,2015,58(12):1404-1405.

[4] 李健,刘喜龙,谭为,等. 手工微柱凝胶免疫检验法在ABO、RhD血型抗原鉴定中的应用[J]. 当代医学,2016,22(10):27-28.

[5] 周慧盈. 4819份新生儿脐带血ABO 及 Rh(D)血型鉴定结果分析 [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36(20):3048-3050.

[6] 张勇萍,杜娟,杨世明,等. 4397例孕产妇ABO和RhD血型检测及不规则抗体的分析[J].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6,32(5):680-682.

[7] 王晨,张学慧,张鹏. GALILEO NEO自动血型仪在ABO及Rh(D)血型鉴定中的应用[J]. 检验医学,2016,31(2):119-122.

[8] 黄会金. 微柱凝胶卡式法和试管抗人球蛋白法在新生儿ABO溶血三项试验中的效果观察[J]. 中国当代医药,2015,22(18):129-131.

Application of Cassette Microcolumn Gel Technique in Identification of ABO and RH (D) Blood Groups

LIU Jianhua Clinical Laboratory Department, The Fifth People's Hospital of Ji'nan, Ji'nan Shandong 250022, 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cassette microcolumn gel technique in identification of ABO and RH (D) blood groups.Methods956 blood screening specimens in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5 to August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were performed on all specimens card micro column gel ABO, RH (D) blood group identification.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made on the results of identification and blood transfusion.ResultsOf the 956 specimens, 5 cases were Rh (-), accounting for 0.52% of the total number, and 951 of Rh (+) accounted for 99.48% of the total number.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Rh negative rate in patients with A, B, O, and AB (P < 0.05). After cross matching and blood transfusion, all blood recipients did not have hemolysis and other adverse reactions after blood type identification.ConclusionThis technique is simple and accurate.It is the first choice for ABO and RH (D) blood group identification in blood bank.

blood type identification; cassette microcolumn gel technology;application value

R446

A

1674-9316(2017)23-0122-03

10.3969/j.issn.1674-9316.2017.23.060

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检验科,山东 济南 250022

猜你喜欢
受血者血型红细胞
基于Delphi法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医证候研究
猪附红细胞体病致病机理及中药防治
受血者不规则抗体筛查在临床安全输血中的意义
你是Rh(-)血型的准妈妈吗
爸爸的血为何不宜输
直系亲属可以互相输血吗?
你是Rh(一)血型的准妈妈吗
MAP红细胞保存液与生理盐水混悬洗涤红细胞的临床疗效比较
为什么尽量不要输注亲人的血液
4种血型对对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