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旧事》所见元宵名物词校订、考释
——以永乐大典本、说郛本为中心

2017-11-23 05:23郑守治
关键词:圆子旧事永乐

郑守治

(韩山师范学院 潮学研究院,广东 潮州 521041)

《武林旧事》所见元宵名物词校订、考释
——以永乐大典本、说郛本为中心

郑守治

(韩山师范学院 潮学研究院,广东 潮州 521041)

一般的校订者、研究者很少参校、引述永乐大典本、说郛本《武林旧事》。对《武林旧事》元夕三篇的点校、注释、引述也存在诸多不足或失误。本文以《武林旧事》诸本为参照,摘录说郛本、永乐大典本的部分元宵名物词,逐条校订异文、句读并加以考释。

《永乐大典》,《武林旧事》,名物词,校订,考释

关于《武林旧事》各版本形态、源流的叙录、论述甚多。操瑞文先生所撰《<武林旧事>版本流传及其特点考述》一文的梳理、论证最为详细。他认为《武林旧事》除了单篇裁出、流传者,主要有十六卷刻本和十卷抄本两个版本系统。其实,《永乐大典》、《说郛》也收录了《武林旧事》的诸多篇章①。但永乐大典本《武林旧事》在操瑞文的论述中完全未涉及,说郛本《武林旧事》只在其所引前人评语中略有显示。而其他校订者、研究者,也很少参校、引述说郛本和永乐大典本。另说郛本《武林旧事》诸篇在《中国丛书综录》[1]相关条目及刘婷婷的《周密著述补考》[2]已有著录、考述。永乐大典本所录《武林旧事》各篇,在栾贵明的《永乐大典索引》中也有较详细的著录[3]。

说郛本、永乐大典本《武林旧事》中,均录《元夕》、《灯品》、《舞队》三篇。唯永乐大典本《灯品》已佚(详考见下文)。此三篇是关于南宋临安城元宵(元夕)活动的系列篇章,向为民俗史、戏剧史研究者所重视并频繁征引。近世以来《武林旧事》及元夕三篇的点校本、注释本甚多。吕叔湘1943年发表的《笔记文选读·武林旧事》,已对《元夕》等四篇进行标点、注释[4]。但《武林旧事》各版本中,元夕三篇的文字有不少互异、错漏之处。点校者未能详细、妥善地给予校订,句读、标点也常见误断。对于疑难词句,注释者也多未查实其正确含义,或语焉不详,或有意忽略。而研究者往往单独引用某本作论证,或望文生义,或断章取义,又衍生种种谬误。若能引说郛本、永乐大典本与诸本互校,对元夕三篇的异文、句读加以订正,并认真考释相关词义,必将有裨于《武林旧事》之进一步校订及研究。

《永乐大典》所录《武林旧事》之《元夕》见“夕”字卷二万三百五十四,二页上(半页)至三页下;《舞队》见“队”字卷一万五千一百四十,七页下至八页上。顺治四年委宛山堂刊本《说郛》卷六十九所录《乾淳岁时记》,选摘自《武林旧事》卷二、三,含《元夕》、《舞队》、《灯品》三篇。本文主要以宋廷佐刻本、知不足斋本《武林旧事》为参照,摘录永乐大典本、说郛本的部分元宵名物词,逐条考正异文并加以考释②。各条划横线处为异文,异文一般照录原刊本字形,括号内注明其所处篇章及页、行次序。部分涉及名物制作工艺的词语(如珑缠、剪缕等),也一并校正、考释。各条所涉字词音、形、义的基本解释,均引自《汉语大词典》[5]相关条目。句读方面的考订则参照宝颜堂秘笈本、《武林旧事》(插图本)。以上六种版本,下文分别简称:永本、说本、宋本③、知本④、宝本⑤、插图本[6]。

1.三间台。永本:及宣徳门、梅堂、三間臺等处,临时取旨,起立鳌山(《元夕》二页上6、7行)。说本、宋本:間。知本:閒。

按:应以“間”为正。知本“三閒台”应解为“三間(间)台”。“閒”同“閑”(“闲”)。“閒”也同“間”。知不足斋本《武林旧事》本“閑”、“間”均作“閒”。插图本将“三閒台”解作“三闲台”,误。“三间台”宋代其他文献中暂未见记载。“三间台”之“三间”指一处屋舍分隔为三间,为该建筑之独特处。《永乐大典》卷七千六百二《武林旧事·酒楼》有“五间楼”,应是一楼分作五间者。三间台与宣徳门、梅堂同为“起立鳌山”之处,必为宫中重要建筑,位于核心区位。知不足斋本《武林旧事》卷四《故都宫殿》“台”类有:钦天(奉天)、宴春、秋芳、天开图画、舒啸、跄台。三间台必为其中一台的别名。

2.灯品。永本:見燈品(《元夕》二页上7行)。说本、宋本、知本:見後燈品。

按:“見燈品”、“見後燈品”均为文中加注(加着重号者原作小字)。灯品指花灯的品类。说本、宋本、知本《元夕》、《舞队》篇后有《灯品》一篇,故注明“见后灯品”。今存《永乐大典》未见《灯品》。但由“见灯品”一语,可知《永乐大典》必录《武林旧事》之《灯品》篇,且见于“灯”字卷次,惜此卷已佚。《永乐大典》因编修体例之故,原《灯品》未能编入《元夕》之后,故云“见灯品”(省“后”字)。

3.五色琉璃。閤。小窗。永本:殿上铺连五琉璃o閤皆毬文戏龙百花o紗窗间垂小水晶帘o(《元夕》二页上13、14行)。“o”为原刊本句读符号。说本、宋本、知本:五色。说本:閣。宋本、知本:閤。说本、宋本、知本:小窗。说本、宋本、知本不断句。宝本断句处为:璃、花、帘。

按:应以“五色”、“閤”、“小”为正。应以永本、宝本断句为正。永本另有“五色琉璃”:皆五色琉璃所成、多设五色琉璃玸(泡)灯。永本“五琉璃”漏“色”字。“閤”同“闔”(“合”),读hé。“閤”又指大门旁的小门,读ɡé。知不足斋本《武林旧事》卷四《故都宫殿》载“閤”(小门)之属有“清华”、“睿思”等。“閤”也可同“閣”(“阁”),读ɡé,指楼阁一类。据文意,“殿”上(顶部)铺连(平铺)者为琉璃,不能铺连“琉璃阁”(楼阁)。“閤”不能解为“阁”。“閤”应指“殿”中小门,小门上以毬文、戏龙、百花为装饰。插图本断句、标点作:殿上铺连五色琉璃,皆球文、戏龙、百花。误。应标点为:殿上铺连五色琉璃,閤皆毬文、戏龙、百花。纱窗指蒙纱的窗户。窗子所饰者为小水晶帘而非“纱”,故作“小窗”而非“纱窗”。

4.胡衫。永本:金蝉罗剪胡衫窄(《元夕》二页下14行)。说本:□衫(“□”为刊本上留空白处)。宋本、知本:胡衫。

按:应以“胡”为正。吕叔湘指,胡衫为仿胡人之衫[4]。《梦窗词集》之【玉楼春·京市舞女】作“金蝉罗翦胡衫窄”。[7]按清朝避讳习惯,说本“胡”字显然因犯讳而在原雕版上铲去。说本《舞队》的“胡女”也被铲去“胡”字(留下若干墨迹)。据《说郛》之王应昌序,该本刻于顺治四年。一般认为顺治年间文字避讳不严格。实际上,此版《说郛》最初刊刻时并不避讳。其中卷五十三《天基圣节排当乐次》、《杂剧段数》二篇仍保留多处“胡”字。“胡衫”的“胡”字是《说郛》在后期重新印刷时才被铲去的。

5.蜜炬。永本:密炬笼绡斗玉钿(《元夕》三页上8行)。说本、宋本:密。知本:蜜。

按:应以“蜜”为正。吕叔湘指“蜜炬”为蜜蜡制成之烛[4]。据《汉语大词典》,蜜炬指蜡烛,非单指蜜蜡之烛。蜜炬在唐宋诗词中常见。曹组诗有“笼纱蜜炬照飞霰,十二玉楼人未眠。”[8]“蜜炬笼绡”近于“笼纱蜜炬”,为诗词常用套语。

6.都辖房。永本:都辖房使臣(《元夕》三页上12行)。说本、宋本:辖房使臣。知本:都辖房使臣。

按:应以“都辖房”为正。都辖、都辖房使臣均指管缉捕的官员,其驻扎、办事之衙署即都辖房。永乐大典本《武林旧事·游手》载:“都辖一房,有都辖使臣、总辖供申院长,以至厢巡地分头项、火下,凡数千人,专以缉捕为职。”《咸淳临安志》有“府治总图”,显示临安府治(衙门)门外有都辖房[9]。

7.楮券。永本:吏魁以大囊贮楮劵,凡遇小经纪人,必犒数千,谓之“买市”。(《元夕》三页上5行)。说本、宋本:劵,十。知本:券,千(注“宋刻数十”)。

又按:应以“千”为正。南宋流通的楮券为会子,小额会子(“零百”)“每张面值以百文为单位,如一百文、二百文等”[10]。吏魁每次犒赏的会子额度应以数千文计,不可能是数十文。又永乐大典本《武林旧事·歌馆》载:“凡初登门,则有提瓶献茗者,虽杯茶亦稿(犒)数千,谓之‘点花茶’。”南宋时犒赏钱额一般以数千文为常见。

8.泡灯。永本:五色琉璃玸灯(《元夕》三页上15行)。说本、宋本、知本:泡。

按:应以“泡”为正。“玸”作玉名或指玉的纹理。泡灯是古代一种灯具。学津讨原本《梦粱录》卷一《元宵》有:“点月色大泡灯”⑥。《永乐大典》卷七千六百三《西湖老人繁胜录》有“璃瑠炮灯”,当即“琉璃泡灯”。谢宗可有咏物诗《泡灯》:“焰吐兰膏映水晶,澄泓不动一沤轻。天星影落冰壶夜,神汞光凝火镜明。碧晕浮春丹气湿,红云泛暖玉华清。游鱼不觉三更冷,飞入琉璃井底行。”[11]王余、李北星笺释:泡灯以琉璃瓶壶贮水养鱼,并加灯光映照[12]。“沤”即水中浮泡,为“游鱼”所吐。此灯的特色在于鱼吐浮泡,故名泡灯。杨观指,泡灯因其形圆似水泡而得名[13],依据不足。

9.珠络。衔带。永本:珠絡琉璃到地垂,凤头衘带玉交枝。君王不赏无人进,天竺堂深夜雨时。(《元夕》三页下4、5行)。说本、宋本:絡,御。知本:珞,銜。

按:应以“絡”、“衘(銜)”为正。《白石道人诗集》之《观灯口号》(第六首)作:“珠络琉璃到地垂,凤头口 衘 带玉交枝。”⑦“口衘 ”同“衔”。珠珞指珍珠串成的璎珞。珠络指缀珠而成的网络,也比喻晶莹连贯之物。姜白石诗中珠络、琉璃垂地,俱呈晶莹连贯之状。说本《灯品》有“珠子灯”,“以五色珠为网,下垂流苏”。“珠络琉璃到地垂”描写的是缀珠成网的珠子灯的景象。“珠络琉璃”、“到地垂”之语意对应近于“五色珠为网”、“下垂流苏”。又《广弘明集》卷十六《谢敕赉铜供造善觉寺塔露盘启》有“金鸟衔带,饰兹高表”[14]。“金鸟衔带”与“凤头衔带”都用于描绘佛教建筑之装饰,前者或是后者出典之处。

10.元夕节物。销金合蝉。永本:元夕节物o妇人皆戴珠翠闹蛾o玉梅雪柳菩提叶灯毬o销金合蝉o貉袖项帕o(《元夕》三页下5、6行)。说本、宋本:带。知本:戴。说本、宋本、知本不断句。宝本断句处为:物、帕。插图本断句、标点为:元夕节物,妇人皆戴珠翠、闹蛾、玉梅、雪柳、菩提叶、灯球、销金合、蝉貂袖、项帕,而衣多尚白,盖月下所宜也。

按:“元夕节物”疑为题目。节物指应节的物品。元夕节物是元宵特色名物的总称。《元夕》篇中,“元夕节物”至“亦东都遗风也”本为独立一段。除了永本,诸本“元夕节物”以下文字均另起一行。而“元夕节物”四字与“妇人”一句文意上明显不连贯。“元夕节物”是独立词组,不属于“妇人”一句之必要成份。其下所述各种穿戴、食物及翠帘绡幕、绛烛纱笼、戏具粉婴、遗钿堕珥等,均为具有元宵特色的应节之物,即属“元夕节物”。说郛本《乾淳岁时记》有《岁晚节物》一篇,述腊月、除夕所见各类特色的食物、用具及祭祀物品。《岁晚节物》有“率多东都之遗风焉”之评语,而“元夕节物”一段也云“亦东都遗风也”。此篇的意旨、体例和叙述方式和“元夕节物”一段最为相近。因此,《元夕节物》当与《岁晚节物》等并为独立篇章。“元夕节物”置于全段之首,为此篇题目;“妇人”至“亦东都遗风也”为正文。《元夕节物》、《舞队》、《灯品》依次附于《元夕》之后,相当于《元夕》的三种附录,目的在于补述《元夕》篇所涉的三类特色事物。

又按:“戴”用同“带”,均可为正。“销金合蝉”为一物,不能点断。“妇人”一句应标点为:妇人皆戴珠翠、闹蛾、玉梅、雪柳、菩提叶、灯毬、销金合蝉、貂袖、项帕。销金合蝉是一种双蝉造型饰物。秦韬玉《织锦妇》:“合蝉巧间双盘带,联雁斜衔小折枝。”[15]“合蝉”与“联雁”对举,指成对的蝉(图案)。王建《宫词》:“缏得红罗手帕子,中心细画一双蝉”[15]。“双蝉”同“合蝉”,为唐代服饰上常见的装饰图案造型。敦煌文书无名氏《合发诗》有:“昔日双蝉鬓,寻常两髻垂。”[16]双蝉鬓的发式造型也作“合蝉鬓”。元宋梅洞撰《娇红传》有:“色莹肌白,眼长而媚,爱作合蝉鬓,常有忧怨不足之状。”[17]又张先词【谢池春慢·玉仙观道中逢谢媚卿】有:“斗色鲜衣薄,碾玉双蝉小。”[18]“碾玉双蝉”即“碾玉合蝉”,可知合蝉是玉器。销金指嵌金色线。销金合蝉应是玉质合蝉嵌以金线,即“金包玉”之形式。

11.貂袖。永本:貉袖项帕(《元夕》三页下6行)。说本、宋本:貉。知本:貂(注“宋刻貉袖”)。

按:应以“貂”为正。貂袖指貂皮袄的袖笼(护袖)。貉袖是貉皮做的衣袖,也指一种前后襟和两袖都较短的衣服。项帕是戴于项上的帕子。貂袖、项帕与玉梅、雪柳等并列为身上饰物。貂袖与项帕并提,都是穿戴于身上的服装附件(袖笼),不是衣袖,亦非整件衣服。

12.然之。永本:又以枣肉、炭屑为丸,系以铁丝,然之,名火杨梅。(《元夕》三页下7、8行)。说本、宋本:然。知本:燃。

按:“然”同“燃”,均可为正。“然”指点燃,火杨梅必以火点燃。“然”用同“燃”之例,宋代诗文常见。《梦溪笔谈·补笔谈》卷三有:“以清水入土鼎中,其下以火然之”。[19]

13.乳糖圆子。永本:乳糖圎子(《元夕》三页下8行)。说本、宋本:丸。知本:圓。

按:“圆子”、“丸子”可通用,均可为正。圆子原指用糯米粉做成的小圆球状食品。据《本草纲目》三十三卷《石蜜》,“以石蜜和牛乳、酥酪作成饼块者为乳糖”[20]。乳糖做成圆子状者为乳糖圆子。学津讨原本《东京梦华录》卷六《十六日》载元宵食品有“科头圆子”、“圆子”[21]。圆子多指食品,丸子泛指小球形物体(多为非食品类)。如《东京梦华录》卷六《元宵》有“旋烧泥丸子”。但丸子也可指食品。《梦粱录》卷十三《铺席》有:朱家圆子糖蜜糕铺、荐桥新开巷圆子铺、张家圆子铺。《梦粱录》卷十六《荤素从食店》又载:又有粉食店专卖山药丸子、珍珠丸子⑧。此外,圆子、丸子均可指药丸一类。知不足斋本《武林旧事》卷九《高宗幸张府节次略》载“缕金香药一行”有“硃砂圆子”。《齐东野语》卷二十《隐语》有“我有红圆子,治赤白带下。”[22]“红圆子”可作“红丸子”。知不足斋本《四朝闻见录》(丙集)有“可服红丸子否?”[23]总之,圆子、丸子可通用,既可指食品,也可指药物。

又按:应以“裹”(“褁”)为正。蜜裹(以蜜包裹)与蜜煎都是食物加工法。永乐大典本《武林旧事·果子》有“裹蜜”。“裹蜜”指蜜裹之果子。贯休诗《桐江闲居作十二首》(第八首)有:“霜椑如蜜裹,□□似盐苞。”[15]《西湖老人繁胜录》有“酥蜜裹食,天下无比,入口便化。”酥蜜裹食以蜜裹法制成。

15.七宝姜豉。永本:七宝姜豉(《元夕》三页下10行)。说本:跂。宋本、知本:豉。

按:应以“豉”为正。姜豉常见于宋元文献。《武林旧事·高宗幸张府节次略》有“二色姜豉”。杨观认为,姜豉是以猪肉为原料制作的一种食品;七宝姜豉以姜豉为主,添加多种菜疏而成七宝羹类小食[13]。

16.绡幕。纱笼。永本:翠帘綃幕,绛烛紗籠(《元夕》三页下13、14行)。说本、宋本:銷,紗籠。知本:銷,籠紗。

按:应以“绡”,“纱笼”为正。绡幕指薄纱幕帐。纱笼即纱制的灯笼;笼纱是用绢纱做外罩的灯笼。纱笼、笼纱实为一物。永本此二句作骈语:翠帘绡幕,绛烛纱笼。遍呈舞队,密拥歌姬。绡幕与纱笼对仗。若作销幕、笼纱则不能对仗。然而,“绛烛笼纱”及近似之套语习见于宋元词曲。吴文英词【烛影摇红·元夕雨】有:“银烛笼纱,翠屏不照残梅怨。”[7]周文质【好观音】有:“见一簇神仙香风飒。春娥舞绛烛笼纱。”[27]永本弃“纱笼”而用“笼纱”,目的在于符合对仗要求。另说郛本《乾淳岁时记·赏花》有:锦帘销幕。宋本作:锦帘销幕。知本作:锦帘绡幕。应以“绡幕”为正。

17.金珀。说本:移镂犀珀、玳瑁以饰之(《灯品》十页上3栏)。宋本:移,犀珀。知本:刻,金珀(注“宋刻犀珀”)。

按:应以“刻”、“金珀”为正。“移”为“刻”之形讹。“刻镂”意即“雕刻”。“犀珀”指犀牛角和琥珀,一般作药名。《重订广温热论》有“犀珀至宝丹”[28]。金珀与玳瑁并提,为宝物而非药名。金珀指金黄色的琥珀。“魄”古同“珀”,指琥珀。“金珀”亦作“金魄”,即黄色琥珀[29]。《汉书》卷九十六《西域传上》载“罽宾国”有“虎魄”[30]。虎魄即琥魄、琥珀。虎魄、琥魄、琥珀均为音译。《文选》卷五〇《恩幸传论》有“素缣丹魄,至皆兼两”。李善注:丹魄,虎魄也。色赤,故曰丹[31]。《宋书》卷八十二《周朗传》有:“金魄翠玉、锦绣縠罗、奇色异章”[32]。金魄与翠玉对举,必为宝物金珀。金珀宋元文献少见记载,而明清文献中则常见。由《宋书》“金魄”之记载可见,唐宋时金珀已颇流行。

注释:

① 解缙等纂修:《永乐大典》,中华书局,1960年;陶宗仪编纂:《说郛三种》(第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以下所引《永乐大典》、《说郛》内容均出自此二种版本。

② 元夕三篇所见舞队名目方面,笔者另外撰文校订、考释。见郑守治:《〈武林旧事〉所见元宵舞队名目校订、考释》,《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5期。

③ 周密撰:《武林旧事》,明正德十三年宋廷佐刻本,“原国立北平图书馆甲库善本丛书”第405册,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年。

④ 四水潜夫辑:《武林旧事》,知不足斋丛书本,上海古书流通处影印,1921年。

⑤ 泗水潜夫辑:《武林旧事》,宝颜堂秘笈本,上海文明书局石印本,1922年。

⑥ 吴自牧:《梦梁录》,知不足斋丛书本,上海古书流通处影印,1921年。

⑦ 姜夔:《白石道人诗集》,《汲古阁景宋钞南宋群贤六十家小集》本,上海古书流通处影印,1921年,第25页。

⑧ 知不足斋本《梦梁录》作“山药元子”、“真珠元子”。“元”为“丸”之俗写或形讹。

[1] 上海图书馆.中国丛书综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2] 刘婷婷.周密著述补考[J].文学遗产,2006(4):152-154.

[3] 栾贵明.永乐大典索引[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7:1043.

[4] 吕叔湘.笔记文选读(武林旧事) [J].国文杂志,1943,2(6):6-13.

[5] 罗竹风.汉语大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

[6] 周密.武林旧事(插图本)[M].李小龙,赵锐,评注.北京:中华书局,2007.

[7] 吴文英.梦窗词集[M].四部备要本.上海:中华书局,1936:33.

[8] 杨慎.升庵诗话[M]//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中册.北京:中华书局,2006:770.

[9] 邹洁琳,乔迅翔.《咸淳临安志》“府治总图”建筑平面布局复原研究[J].中国建筑史论汇刊,2014(1):301-321.

[10] 叶世昌.中国经济史学论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443.

[11] 谢宗可.咏物诗[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16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624-625.

[12] 王余,李北星.灯景灯品灯情——历代诗词曲中的灯彩世界[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89.

[13] 杨观.周密笔记词汇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8:90.

[14] 释道宣.广弘明集:第6册[M].四部丛刊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29:2.

[15] 彭定求,等.全唐诗:第20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0:7659,3442,9356.

[16] 张锡厚.全敦煌诗:第九册[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3707.

[17] 宋梅洞.娇红传[M]//郑振铎.世界文库:第三册.上海:生活书店,1935:966.

[18] 张先.宋张子野词[M].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0:4.

[19] 沈括.新校正梦溪笔谈[M].胡道静,校注.中华书局,1975:327.

[20] 李时珍.金陵本《本草纲目》新校正:下册[M].钱超尘,等,校.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199.

[21]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M]//张海鹏.学津讨原:第11册.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0:299.

[22] 周密.齐东野语[M]//张海鹏.学津讨原:第14册.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0:302.

[23] 叶绍翁.四朝闻见录[M].北京:中华书局,1997:108.

[24] 知识出版社编辑部.精烹巧制[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2:182.

[25] 无名氏.逞风流王焕百花亭[G]//臧懋循.元曲选.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645.

[26] 黄遵宪.日本国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368.

[27] 隋树森.全元散曲[M].北京:中华书局.1964:561.

[28] 戴天章.重订广温热论[M].何廉臣,重订.张家玮,点校.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98.

[29] 华夫.中国古代名物大典:下册[M].济南:济南出版社,1993:239.

[30] 班固.汉书[M].颜师古,注.北京:中华书局,1962:3885.

[31] 萧统.文选[M].李善,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705.

[32] 沈约.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2098.

[责任编辑李夕菲]

2017-06-26

郑守治(1980—),广东陆丰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戏曲史研究。

H195

A

1009-1513(2017)04-0075-05

猜你喜欢
圆子旧事永乐
彩色笔动起来
农耕旧事十二韵
城郊旧事
《永乐大典》所见明人佚集二种
清明圆子
城南旧事
小圆子姐姐的好玩事件
小圆子姐姐的好玩事件
杨永乐油画作品
秦地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