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利用问题激活课堂学习

2017-11-23 17:04朱娟娟
祖国 2017年19期
关键词:问题意识小学数学

朱娟娟

摘要:问题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效手段,也是开发他们思维能力和学习潜能的关键途径。问题可促使小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層次的思考,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利用问题可有效激活课堂,优化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 问题意识 问题激活课堂学习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数学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有疑惑的问题,并不能直接解决的问题时相应产生的一种困惑、怀疑从而产生探究欲望的心理状态。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精心设计一个问题,让这个问题吸引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显得尤其重要。这符合新课程标准之要求,亦符合课堂教学之需要。本文结合课堂教学实践就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利用问题激活课堂学习简要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精心设计问题,明确发问目的

教师将教材中的知识要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将问题作为串联起整个教学活动的线索与核心,会对学生的思维起到启发、挖掘、引导的作用。所以课堂中应该精心设计问题,而设计问题可以遵照下面三个原则:

(一)贴近实际的设计问题。设计的问题应符合小学生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尽量贴近实际。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为最佳。

(二)循序渐进的设计问题。问题设置应该有相应的层次感,由容易的到有一定难度的,让学生逐渐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主线明确的设计问题。设计问题可以围绕一个主题,比较好突出重点。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二年级除法《分苹果》一课时,由于除法的定义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有些抽象,教师可以利用教材情境图——分苹果,让学生准备18个剪好的圆片代表苹果,分给三个小朋友,思考怎么样分苹果才公平?通过动手操作、思考讨论,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即把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一样多。最终让学生形成并内化除法的知识结构。

二、巧妙设计问题,指引学生操作和探究

教师需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并利用问题最大限度的激活课堂,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与探索,动手操作,从而获取数学知识。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以教材为基础,我们可以设计一连串合理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学生主动动手操作,学生在操作和探究过程中,真正获得心理体验,从而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

例如,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认识图形《长方形与正方形》教学时,设计问题“长方形有什么特点?正方形呢?”进而引导学生自己用准备的一张长方形纸和正方形纸,自己折一折,量一量。通过巧妙的有层次的问题设计,学生将会对于这个问题进行自主操作探究,并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边和角的特点。

三、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提问题

小学生好奇心比较重,求知欲望比较强。这正是问题意识的表现。教师应该爱护并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如当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应该信任的支持他。当学生提出的问题有偏差时,教师可以先肯定学生愿意提出问题的积极性和敢于提出问题的勇气,然后再启发诱导学生提出问题,说出自己的独立见解。在一年级《9 加几的进位加法》教学中,大屏幕显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笑笑家来客人,妈妈买回2箱饮料招待他们,客人走后,笑笑看着箱子里的饮料,笑笑想起了一个数学问题,谁能试着猜猜她可能想什么问题?可以提几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小组交流并汇报本小组的交流结果。学生小组列出 9 加几的算式,再小组探索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小结最简便的方法—“凑十法”计算。并小结算法,总结顺口溜: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学生通过集体观察、小组讨论,学习气氛活跃,学生敢于提出问题,乐于提出问题,进而善于提出问题。

四、充分利用教材情境图,找数学信息提数学问题

在小学教材中有许多题上都有“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的要点,文字简练,情境图插图精美,练习题贴近生活情境,这些都为学生学习数学展现出一个个与生活实际紧密相关的情境,我们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启发小学生在信息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

五、教会学生提问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提问题

教会学生掌握提出问题的方法,是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教师给教学生的不只是真理, 更重要的是探索真理的方法。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可以从一般方法入手,比如先尝试模拟提问 ,慢慢培养学生养成提问习惯 ,等学生掌握提问的方法后,以后也就学会提问题,提出的问题也就慢慢具有多样性、自主性了。

(一)从课题中找问题,培养问题意识。让学生从课题上提出问题,有利于教师制定教学目标,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望和体现主体意识。例如教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平行四边形》一课时,针对课题引导学生提问:“平行四边形长什么样子?有什么特征?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将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和学习的兴趣去探究新知,激活课堂学习。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善于提问和乐于提问的习惯。

(二)利用旧知找问题,提问题做探究。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7加几》时,教师先让学生回忆学过的“9加几”和“8加几”的计算方法,再让学生思考如何计算。有的学生提问题:“7加几怎么算?是不是也应用凑十法计算?”在这个问题的启发下,孩子们自己尝试着利用旧知开始尝试探究“7加几”的算法。孩子们在新旧知识的联系上发现和提出问题,并从问题出发自主探究。

总之,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主动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我们数学教师要努力的方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也相应的提高了。在以后的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多点尝试、勤快反思,并努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活数学课堂学习。

参考文献:

[1]孙明金.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的探索[J].福建教育,2003,(12).

[2]廖震波.问题驱动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30).endprint

猜你喜欢
问题意识小学数学
恰当处理“教”“学”关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