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武术桩功推广的SWOT分析*

2017-11-27 03:15柴倩楠孙德全
体育科技 2017年4期
关键词:功法练习者传统武术

高 雅 柴倩楠 郝 莹 高 增 孙德全

(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70)

我国传统武术桩功推广的SWOT分析*

高 雅 柴倩楠 郝 莹 高 增 孙德全

(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70)

通过SWOT分析法对传统桩功进行研究,对传统桩功的发展提出建设性的建议,为今后传统桩功在我国的发展提供参考。得出结论:我国传统桩功的发展受传承形式、普及度、专业培训机构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而传统桩功独特的养身功能与技击功能,推动了传统桩功的发展。在传统桩功发展的同时应注意在建立相关的学习培训机构,培养专业人才;增加相关精神文化内涵交流和加强宣传力度;编订相关教材;以太极拳为基础在宣传站桩等方面进行完善。

传统武术桩功;推广;SWOT分析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武术的形式逐渐发展为以竞技套路和散打两种形式为主,武术也向着“高、难、美、新”的特点不断发展。传统武术桩功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野。只有少数民间传统武术研究者在以师徒关系为主的方式下进行传承。古语有言“未习拳,先站三年桩”,桩功是武术的基本功法之一,是习武者的必修课,在中华武术千百年的传承与发展中传统桩功作为基本内功对习武有着重要的意义。桩功是武术的基本功和内功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术界对桩功的定义各有不同,经过长期总结与分析,对桩功从两方面进行了新的界定:其一,是形。吴图楠先生在《国术概论》中对站桩定义为:桩步者,练习各种步法,使腿力充实,站立稳固,有如桩之栽于地中者然。是以名之[1],阐述了桩功的练习形式像桩栽于地下一样。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武术流派的发展桩功也演变出多种多样的练习形式,如卧式、坐式、行走式、半伏式等几大类。其二,是意。桩功通过进行气息的调节吐纳,放空意念,调节体内的循环从而达到内壮的目的。同时根据武术流派的不同桩功也有分类,如太极拳的混元桩、形意拳中的三体式桩、少林拳中的马步桩等[2]。本文运用 SWOT分析法对传统桩功进行分析研究,旨在为传统桩功的发扬提供参考。

2 我国传统桩功推广的swot分析

2.1 我国传统桩功推广的发展优势

2.1.1 国家的支持、全民健身的实施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国民健康状况成为国家的重点关注对象之一,国民身体素质和生活幸福感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衡量的标准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大众体育快速发展起来,并受到政府的重视,1995年6月《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面世,同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颁布,这些政策的实施旨在提高国民健康水平和国民体质。 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计划纲要》,这一纲要的颁布对保障人民健康及提高国民生活水平有着重要意义。不论国家处于什么发展时期都在支持和发展国民健康。传统桩功内壮外强的独特功能特点在国家的政策下发展更具有优势。

2.1.2 桩功的特殊功能

武传统桩功在不断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其自身独具的功能:养身功能与技击功能。

早在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中就有“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骨肉若一,故能寿蔽天地”的记载[3]。在练习桩功的过程中通过各种形式增加身体的稳定性和抗击打能力,从而达到外强的目的。同时,结合养生当中的气息吐纳、意念入静、独立守神、心神合一,调节体内的气血循环从而达到内壮的目的。桩功的养生功能从内外两方面进行锻炼达到人整体的养生作用。

传统桩功作为武术的基本功和内功对武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古语有言“练功先练桩”,不论做任何事,基础是非常重要的。习武也如此,只有在最初打下夯实的基础,才能在武学的道路上长远发展下去。桩功练习的开始阶段是功架的练习,增强肌肉力量和下盘稳定性。后期练习结合气息吐纳、意念入静等方法进行身体内在的练习和大脑的锻炼从而达到精、气、神三者的练习使练习者成为一个整体,培养身体的整劲。习武者在对敌时,敌不动,我不动,敌若动,我先动。同时动作的击打是一个整体性的,由内而外发出,增加了习武者动作的攻击性。

2.1.3 桩功适用的广泛性及范围

1)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MOOCs课程体系,并重点建设本专业自己的MOOCs课程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应用于课程教学中,目前已完成3门专业课程的MOOCS建设和3门专业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建设,并都应用于相关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中。

桩功作为基本功法,对练习者的条件没有任何限制,其范围广,不论老人、小孩、男性、女性都可以进行练习。武术流派的多样性决定了桩功种类的多样性,练习者可根据不同的练习目的选择不同的桩功练习方法。古语有“拳打卧牛之地”的说法,这说明了传统武术对练习场地的条件没有限制,传统桩功亦是如此[4]。在练习时不需要任何的器材,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桩功对练习人群和练习场地的广泛适应性是桩功普及发展的有利条件。

2.1.4 桩功的文化素养及内涵

现代社会的压力对人造成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疾病,心理上的疾病更为棘手。桩功的练习是由内而外的强大,桩功在练习时要调节呼吸,意守丹田。桩功的练习要做到“神不外驰,意不外放”,以达到“养精、养气、养神”的效果。在桩功的练习中练习者可通过意念的方式设计自身所处环境,例如意念罩于病痛之处,假若自身处于美好的状态下;放大意念,创造与人与兽的斗争环境,增强心理素质等。通过桩功的练习可以增强练习者的大脑,增强心理素质。同时也能从中体会到中国古代的养生之术和传统哲学,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

2.2 我国传统桩功推广的发展劣势

2.2.1 传统武术传承方式的瓶颈

中国的传统文化对桩功的传承方式造成了一定的限制。中国传统文化一向以血缘关系为主,武术的传承大多也是以家族和师徒关系为主要传承方式[5]。同时中国自古就有“传男不传女”“内家拳不传外人”的说法,因此传统桩功作为一种古老的功法,老一辈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很少有大成者公开传授桩功,这对传统桩功的传承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2.2.2 缺少专业的培训机构和专业人才的培养

武术以散打和竞技套路两种形式为主。对于武术人才的培养目标向着“高、难、美、新”的趋势不断发展,传统功法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专业的培训机构和人才的培养都以武术的表演性和观赏性为主[6]。传统桩功的培训基地和专业人才越来越少,造成许多传统桩功失传,最终阻碍了桩功的发展与传播。

2.2.3 宣传力度不够

由于散打和竞技套路的发展,传统功法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而真正的桩功大成者一心在武学的练习上,桩功的宣传力度不够,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对传统桩功一无所知,更无练习的兴致,对传统桩功的发展与发扬造成不利影响。

2.3 我国传统桩功推广的发展机遇

2.3.1 健身的需要

现代人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锻炼时间大幅度减少,对身体的健康越来越重视。这一社会背景为桩功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一定条件。桩功练习的适应人群广泛,而且对练习场所没有限制条件,适合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前去健身房的人。同时桩功的练习是以外强内壮为目的,它不仅锻炼人的形体而且调节人的内在和大脑。现代人的生活压力使越来越多的人产生了心理疾病。而桩功的练习对心理调节具有积极的影响。

2.3.2 人口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是中国社会的一大问题,因此老年人的健康和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老年人越来越多,然而老年人的身体已经无法承受激烈的体育活动,这对传统桩功的发展是一次机遇。传统桩功练习方式平和,功法多样,功能独特,练习者可根据不同的要求选择不同的功法。因此传统桩功对解决老年人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2.3.3 国家政策的颁布

2016年10月国家颁布了《“健康中国2030”计划纲要》其主要内容是对更好的保障国民健康做出制度性安排。传统桩功内壮外强的作用对现代人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两方都具有积极作用,符合“健康中国 2030”计划纲要中对国民健康锻炼的要求,因此“健康中国”这一概念的提出对传统桩功的发展是一次机遇。

2.3.4 医学康复的应用

在现代,尤其是中老年人对疾病的治疗更趋向于无副作用的治疗手段,近些年传统桩功在医学康复上也产生了重要作用。例如:心血管系统的疾病患者,医生不主张运动的原因是运动量难以掌握,患者无法承受运动中造成的心跳加速呼吸困难。而传统桩功的练习则不需要担心这些问题,练习者通过平和稳定的方式根据不同需要选择不同的功法进行练习,从而达到养身的效果。古语有言“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桩功对慢性疾病也具有一定的效果[7]。例如骨性关节炎。桩功的练习过程中身体处于放松状态,练习者的意念可罩于病患初,通过意念使自身处于美好的状态之中,同时体内的气血运行畅通,加速了新陈代谢对疾病治疗效果。站桩对高血压患者也具有一定作用。它能够改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脂代谢紊乱,高血脂、高血糖具有较好的调节作用,对于中度高血压患者更为有效[8]。

2.4 我国传统桩功推广的严峻挑战

2.4.1 重观赏,轻技击

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不断提高,对武术的观赏性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武术向着“高、难、美、新”的趋势不断发展,武术套路的动作快速多变,要求学生能够娴熟的完成翻腾、滚翻、跳跃等动作的连接,不仅要跳得高而且要落得稳,还要求空中的动作和落地后的动作舒展大气、造型优美。对武术的技击性要求越来越少。这一趋势使传统武术的发展受到限制,人们对传统桩功更是所知甚少。

2.4.2 对传统桩功理解产生误区

桩功的练习要求练习者全身放松。练习时须头直、目正、身端、顶竖、神庄、力均、首内清虚,而外脱化,松和自然,气息平静,意念放大,发挺腰松,扫除万虑,默对长空,内念不外游,外缘不内侵,以神光朗照顶巅,虚灵独存[9]。一般人听完这些要求之后,都会认为传统桩功是一种玄之又玄的功法,一般人是无法理解与练习的。更有甚者将传统桩功与法轮功相提并论,认为传统桩功是邪功对此敬而远之。现代人对于传统桩功的概念有着很大的误区,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和传统桩功的无知,正是这一原因对传统桩功的发展与传播造成阻碍。

2.4.3 专业教材与培训机构的匮乏

传统桩功的传承主要是民间的血缘、师徒关系为主,并没有专业的机构去系统的进行教学。在学习桩功功法时,主要是以口授、演示为主,没有规范的教材。这样的传承方式对桩功的发展来说是不利的,而改变传统的教学形式是传统桩功发展的一大挑战。

3 小结

传统桩功在武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不进步,形成了自己独俱的特色,它结合了《皇帝内经》等中国传统文化,借鉴了传统养生功法的气息吐纳和调理等手段,成为中华民族武术发展的一笔宝贵财富。因此,传统桩功的继承和发展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基于此,在其传承和发扬方面提出建议:

建立相关的学习培训机构,培养专业人才。依据相关机构建立传统桩功的专业培训基地,从民间请一批传统桩功的大成者进行专业人才的培训,同时以高校武术专业为载体,在高校进行专业人才的培养。

增加相关精神文化内涵交流和加强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加强对传统桩功在各个地方的宣传,改变人们对桩功的错误认识,请民间练习者举办相关讲座。举办桩功的相关文化交流会,增加普通民众对传统桩功的了解程度,引发民众学习兴趣。

相关教材的规范。加强对民间传统桩功传承人的拜访,搜集不同流派的传统桩功,请相关专家进行桩功教材的统一规范的编订和专业教学视频的录制,为练习者提供具有理论依据的桩功练习方法同时为推广在各大高校打下基础,

以太极拳为基础宣传站桩。近年来,太极拳成为了武术的热门,形成了一股“太极热”,不论在哪里的健身场所都会看到太极拳的身影。其实太极拳当中的浑圆桩、无极桩等都是传统桩功的一部分。传统桩功应借助“太极热”的有利形势,以太极拳为出发点延伸出传统桩功,激发群众的学习兴趣,进而不断传播和发展。

[1]吴图南.国术概论[M].天津市古籍书店,1989.

[2]段廷进.传统武术桩功的形成和发展及其对传统武术的影响[J].军事体育学报,2015, 34(1)∶109-112.

[3]蔡琳坡,李传扬,李姗.桩功的武学精髓探析[J].搏击∶武术科学,2015(9)∶45-47.

[4]李昌泉.浅谈传统武术之站桩[J].当代体育科技,2014,4(25)∶130.

[5]梁石云.中国传统武术拳种流派的保护与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16.

[6]任飞飞.北京体育大学开设武术表演专业方向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

[7] 赵国庆,李岩.传统武学站桩价值新思索——技击与养生[J].当代体育科技,2014(27)∶146-147.

[8]方超.养生桩对轻中度高血压病的干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6.

[9]王芗斋.拳道中枢 大成拳论[M].1970.

SWOT Analysis of Promotion of Traditional Wushu Zhuanggong in China

GAO Ya, etal.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Lanzhou 730070, Gansu, China)

西北师范大学“本科生学术科技创新团队”项目资助。

高雅(1995-),内蒙古人,本科,研究方向∶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

猜你喜欢
功法练习者传统武术
小学生初学跳长绳小妙招
传统武术对警察徒手防卫能力提高的作用研究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云南彝族传统武术溯源
传统武术在高等教育中发展研究
传统养生功法,助你改善睡眠
“小垫子”在横箱屈腿腾越教学中的运用
空劲气功概况(一)
对健身气功表演套路的探讨
冰上瑜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