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项群速度素质的作用特征与训练方法①
——以乒乓球为例

2017-11-27 12:43金正程邱斌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22期
关键词:反应速度步法训练方法

金正程 邱斌

(重庆邮电大学体育学院 重庆 400065)

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项群速度素质的作用特征与训练方法①
——以乒乓球为例

金正程 邱斌

(重庆邮电大学体育学院 重庆 400065)

采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对乒乓球运动速度素质的作用特征与训练方法进行了论述,以期为乒乓球训练方法的优化与乒乓球训练计划的制定提供了参考。结果表明:乒乓球速度素质的训练包括移动速度、动作速度以及反应速度的训练;移动速度作用体现在有利于击球位置的抢占,训练方法以步法练习为主;动作速度作用在于击球质量的提升,训练方法以挥臂练习、多球练习为主;反应速度决定判断的准确以及还击的合理,训练方法以信号刺激为主。经结果分析提出以下建议:移动速度训练可采用“十”字型步法移动练习;动作速度训练应加强徒手动作、多球练习;可强化信号刺激、增加移动目标的多球练习以提高运动员反应速度,另外心理素质的培养对反应速度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乒乓球 速度素质 作用特征 训练方法

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包括乒乓球、羽毛球、网球、软式网球、排球、沙滩排球、藤球和毽球等项目,乒乓球运动项目属于持拍隔网对抗类项目。依照《中国优势竞技项目的制胜规律》,我国乒乓球运动项目在重大国际比赛中多次取得优异成绩,并在未来竞争中具备有利条件,符合国家优势竞技项目条件,是我国优势竞技项目。如何确保此优势项目的水平并进一步优化其训练方法是完善、发展“奥运争光计划”的关键。

持拍隔网对抗项群各项目的共同特点是比赛过程中要求运动员技术全面,击球动作快,反应迅速,攻防转换快,随机应变,心理稳定,所以,隔网对抗性项群的训练既要遵循竞技运动发展的基本规律,坚持一般训练原则,同时又要充分考虑该项群各项目的特点组织实施。如乒乓球运动在训练过程中应该针对其客观制胜规律,“快、转、准、狠、变”是乒乓球制胜规律中的制胜因素之一。不难看出,良好的速度素质、灵敏素质以及力量素质是一名优秀乒乓球运动员理应具备的专项身体素质,而速度素质作为乒乓球运动员首要具备的专项素质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 乒乓球项目速度素质的训练分类

以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乒乓球教学与训练》为标准,查得乒乓球速度素质的训练包括运动员移动速度、动作速度以及反应速度的训练。

1.1 移动速度作用与训练方法

乒乓球运动员想要在比赛中具有高质量的击球,必须依靠运动员完整、舒适的击球动作,而良好的击球动作,又与运动员击球时的空间站位紧密相关,利用快速的步法与积极地跑动抢占有利的击球位置,运动员才能提高击球的命中率与击球质量。但在比赛中,双方运动员为了破坏对手击球的合理性以及打乱对手比赛节奏,有意识地调动对手使其不能找到恰当的击球点。此时,提高运动员的移动速度就必不可少了。步法练习是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位移练习,乒乓球的步法包括单步、并步、跨步、跳步、垫步、侧身步、交叉步以及小碎步等,这些步法的运用与田径运动员的直线或循环位移有着重要的区别,既是乒乓球运动员的步法的方向包括前、后、左、右或是斜方向,主要是在平面空间里横向与纵向的方向,有时也可能是横向与纵向相结合,步法的运用包括启动或制动。因此为满足乒乓球运动员短距离启动、制动和转换方向,这里介绍一种“十”字型步法移动练习:在场地中规定出一个“十”字型坐标(纵轴8 m,横轴8 m),要求运动员以十字的交叉点为起点,每跑一个方向回到起点一次直到跑完4个方向,如果再将前面提到的单步、并步等步法练习运用到“十”字型坐标中,移动速度的训练则会更加全面合理。

1.2 动作速度作用与训练方法

对于描述乒乓球运动员完整的击球动作,一种通俗的说法是蹬地、转腰、收小臂(当然这是对整个动作宏观的描述,具体还可以细化到手腕和手指的动作)。可以清晰地看到脚蹬地,通过腿部肌肉到腰腹肌,再从肩、肘关节最后到达前臂这一条力量的传递线。最后的速度都是体现在挥臂动作上,所以,挥臂速度在动作速度中是不可或缺的加速条件,同等力量条件下,想要击打出更有杀伤力的回球,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便是挥臂速度。可以采用持乒乓球拍快速徒手动作练习:计30 s正手攻、拉、扣等动作练习。一般采取以慢—快—最快—快—慢的动作速度节奏进行练习。在动作、节奏熟练的情况下还可以结合多球训练,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运动员的挥拍速度,同时又增进其击球手感,更利于比赛球路模拟,训练效果更佳。

1.3 反应速度作用与训练方法

人们通常测定反应时,即运动员对信号刺激做出反应所需的时间来评定运动员反应速度的好坏。由于乒乓球运动技术繁杂多样,方法各有不同,所以,乒乓球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时会受到不同的信号和应答行动,而乒乓球选手则主要接受视觉信号而做出技战术反应。乒乓球运动员需要通过观察对方离台的距离、击球的时间、发力的肌肉部位以及挥臂的速度等,在极短的时间内对对方的击球速度、力量、落点和旋转做出判断与分析,并根据自身技战术情况做出正确的调整予以合理的还击。

在反应速度的训练过程中,需要求运动员注意力集中,这样才能使运动员的神经系统处于适宜的兴奋状态,肌肉处于紧张待发状态。教练员可以给予运动员信号刺激,比如:运动员在台前以准备姿势待命,教练员任意喊出一个徒手技术名称,要求运动员快速做出应答反应,完成技术动作之后运动员迅速还原,教练员再给予下一个刺激,如此循环可以练习运动员动作反应。还可以采用移动目标的练习,如多球变换练习(以右手执拍,快攻结合弧圈打法为例),首先进行左1/3台、右2/3台的反手位拨(推)球→正手位攻(拉)球练习,再到反手位拨(推)球→侧身位攻(拉)球→正手位扑扣球练习,最后变换成不定点的全台拨(推)、攻、拉球等动作练习。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体育体制日趋职业化、商业化,比赛成绩的好坏与运动员自身利益越发紧密,运动员的心理压力也随之增加。心理素质的好坏对于比赛中运动员能否做出快速正确的反应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教练员可以在运动员训练或对内比赛的过程中有意识制造紧张氛围,对大赛特有的环境特征进行组织模拟,以此给运动员施加压力,进而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尽量避免运动员在大赛、关键赛事中出现“Chocking效应”“克拉克现象”等。

2 结语

乒乓球运动属于技能主导类持拍隔网对抗性项群,是我国优势竞技项目之一,分析其项目特征并优化训练方法是完善、发展“奥运争光计划”的关键。持拍隔网对抗类项群的训练不仅要遵循竞技运动发展的基本规律,坚持一般训练原则,还需针对各项目特点制定训练方法。在优秀乒乓球运动员专项素质中,速度素质尤为重要,乒乓球速度素质的训练包括运动员移动速度、动作速度以及反应速度的训练。移动速度训练可提高运动员的击球质量,可采用“十”字型步法移动练习;挥臂速度在动作速度中是不可或缺的加速条件,徒手动作、多球练习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反应速度影响运动员预判和调整,信号刺激法和移动目标的多球练习能提高运动员反应速度,另外心理素质的培养对反应速度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1]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2]曹景伟.第24~26届奥运会各竞技强国优势竞技运动项目研究[J].体育科学,2001,21(1):39-43.

[3]陶志翔.网球运动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3.

[4]刘建和.乒乓球教学与训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G808

A

2095-2813(2017)08(a)-0050-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2.050

金正程(1990—),男,汉,山东蓬莱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猜你喜欢
反应速度步法训练方法
冰球运动员身体训练方法多元化的研究
大众武术健身之步法问题辨析
百踢百中
单板U型场地滑雪关键技术动作及训练方法
为什么鸟群飞行时不会彼此碰撞?
壁球反手击球技术及其训练方法
跳远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方法
动物也秒懂
女子跆拳道49 kg 级优秀运动员比赛步法使用成效
羽毛球上网步法及后退步法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