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实施

2017-11-27 22:20张超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表现性评价跨学科核心素养

摘 要 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实施是核心素养扎根学校课程的重要途径。以国家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教材为素材,以“综合”理念为指导,通过单学科和跨学科并行推进课程改革,旨在在夯实单学科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建立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主题综合的课程实施形态、工作坊教研机制、主题情境表现性评价,成为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实施的主要方式。

关键词 核心素养 跨学科 主题情境 表现性评价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的发布,让“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有了具体化和系统化的顶层设计。怎样让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从云端扎根学校、扎根课程、扎根课堂、扎根评价,促进学生全面、有个性地发展,成为当今学界讨论的热点话题,也考验着办学者及教师团队的智慧。

一、问题思维,系统思考

学科课程综合化实施是当今世界小学课程发展的基本趋势。目前,小学阶段普遍设置分科课程,保障了小学学科知识技能的完整性、连续性和严密性。但是,“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统合”的现状,对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核心素养的培养力度不够[1]。调研发现:分科教学中存在学生负担过重,教师综合实施能力不足,不同学科的教师教学内容重复交叉、效率低下等问题。

面对问题,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的指导下,兼顾小学课程分科设置和学科教师综合实施能力不强的现实,开展基于学科、夯实学科素养,跨出学科、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显得十分重要而紧迫。

1.读懂学校,明晰方向

在读懂学校历史、读懂教师、读懂资源的基础上,立足现实,针对学校课改中的问题,设计学校研究主题,确立学校发展方向,是一所学校课程领导者需要常常思考的问题。小学教育应立足“做”的教育哲学,在“做”的过程中带着思想去实践,实践之中出思想。通过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和自下而上的实践探索相结合,推动核心素养在学校落地。

基于国内学校分科课程的现实,保持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设置不变,从一线教师分科教学的优势出发,以国家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教材为素材,以“综合”理念为指导,通过学科内和跨学科并行推动的课程改革,旨在夯实单学科能力基础,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这就是“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实施”的实践思路。

2.基于课程,设计方案

课程是一所学校的核心,代表一所学校的发展定位。可以说,有什么样的课程,就有什么样的学生。基于对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理解,我们开齐、开足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在强化单学科素养的基础上,解构单学科教材,依据课标,去除交叉重复性内容,生成主题型综合教材;同时,基于学科、基于教师、基于学校特色发展,开发校本课程,探索课程的综合化实施,形成“学校本位”的课程观点和发展路径。因此,“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学校课程体系,主题综合的课程实施形态、工作坊教研机制、主题情境表现性评价及与之配套的机制改革,形成了完整的问题解决方案。

二、聚焦素养,构建体系

课程是核心素养扎根学校的主要载体。基于学校办学理念和育人特色,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指导下,基于国家分科课程,构建体现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是核心素养落地的主要途径。现以一所小学的课程体系建构为例进行说明。

学校传承《建校宣言》精神,遵循“真”与“动”的教育信条,提出学校办学理念,通过尊重儿童、研磨儿童、发现儿童的真实需要,以共同经历、彼此滋养为途径,培养“公正诚朴,头脑科学,身手劳工,世界眼光,自信、豁达、优雅”的特质学生,使儿童获得灵动的发展。为此,学校构建了基础學力、生活实践、潜能开发三类“校本化”的课程体系,指导“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实施”的课程建设与实践研究。

1.基础学力课程

基础学力课程的目标是夯实学力,打牢文化修养基础。主要有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科学等国家课程。

2.生活实践课程

生活实践课程的目标是培养习惯、培养德行品质。重点是回归儿童真实完整的生活,探索“德育课程的综合化实施”,强调身心健康、自我管理和自主发展。

3. 潜能开发课程

潜能开发课程的目标是强调问题解决与创新,促进学生个性发展。通过融入各学科顺性扬才,尊重学生差异,激发学生潜能,指向个别化的特设课程。

(1) 项目学习课程

以“项目学习”推动课程综合化实施。“项目学习”帮助学生围绕任务(问题、主题),依据评价标准,以小组的方式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的跨学科学习,从而促进学生面对挑战,张扬个性。

(2)个别定制课程

以“综合评价”为抓手,研究学生的认知特点、相关认知规律的形成过程和年龄特征,开发相应的测量工具及评价课程,科学反映不同学生的发展差异和发展潜力。强调自我认识、自我成全、自我发展,在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定制个别化的学习课程,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类课程通过各自的育人目标,共同推动着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双线并行,有效实施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实施,一方面基于学科,在学科中遵循综合化的原则与要求,充分体现学科综合性;另一方面,以整体性的项目、主题、任务等形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入手,自主分解子任务,并展开完成任务所需要的各种知识和技能的跨学科学习,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并最终解决问题。

1. 单学科,聚焦学科素养,落实学科育人目标

(1)关注人人:转变学习方式

直接经验向间接经验过渡是儿童学习的显著特点。基于儿童认知规律和小学教育“全面性”的基本特征,兼顾共性与个性,设置弹性课程,关注教与学,开展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习方式、课程评价等研究。通过综合化实施,面向全体儿童,进行最基本的知识、技能教育,帮助儿童学会如何做人,奠定学习、生活和发展的基础。endprint

(2)重构教程:本学科不同学习领域、不同版本教材的重组

儿童的学习与发展具有整体性。教师要注重本学科学习领域和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避免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拘泥于教材。根据学生的兴趣、需要及个性心理特征,学校解构与重组国家、地方教材,创编更加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校本化”教程。

(3)纵横联系:不同学习阶段之间的综合

儿童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因此,充分尊重儿童发展的个体差异,注重学科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避免造成学科本位知识纵向上偏深、偏难,横向上偏窄、偏细,避免把学生局限在某一个偏窄的专业知识范围内或固化在某一个粗浅的认识理解层次上,不拘泥于年龄、班级的限制,根据学生知识学习和思维发展水平,适时、适当改变课程形态,进行跨班、跨年级的个性化学习,让学生的学习内容与水平匹配。

2.跨学科,以基于项目的学习为抓手,探索“跨学科”校本课程建设与实践

跨学科的课程综合化实施有三条路径:

(1)相关综合:本学科与其他相关联学科知识的综合

通过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等相关综合,避免相关学科知识间相互割裂,缺乏横向联系造成的内容脱节、交叉重复、影响教学效益等问题。

(2)主题融合:以问题为中心,建立相关学科知识及经验的联系

以项目、主题、任务为驱动,有效融合各学科内容,减少小学课程分门别类编排造成的人为割裂课程、学生认知结构支离破碎等问题。

(3)跨学科实施:基于项目的学习

“基于项目的学习”,强调学习的真实性,主张学生通过解决真实世界中的问题进行学习;强调任务的驱动性、情境性和开放性;强调依托某一学科理论,并在活动中体现多学科交叉的思想。基于项目的学习,是跨学科实施的重要抓手。

调研发现:基层学校开发了“校本化”的基于项目的学习课程系列(表略),使基于项目的校本课程得以常态化实施。

3.统整时空:让学习回归学生完整的现实生活,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改变传统的教师中心、教材中心、教室中心,改革课程体系和课时结构,通过“教室小课堂、学校中课堂、社会大课堂”一体化实施,回归学生完整的现实生活,实现综合能力的发展。

“教室小课堂”通过解构与重组学科教材,开展40分钟左右的课时学习;“学校中课堂”以主题学习为载体,通过跨学科、跨班级的1个小时以上的学习来实现学科间综合。中课堂走出班级、走进大学校,向学生生活领域延伸,突破了课堂时空的局限。 “社会大课堂”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生活和自然世界,让专家、家长、博物馆、展览馆、自然界成为课程学习资源,拓展了学生的学习时空,让学生密切接触与了解社会,学校与社会实现互联互通。

大、中、小课堂相互联系,互为补充。开放、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有效地培养和发展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动手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为学生创造了更加灵活和个性化的学习形态。

4.共话研修:开启适应课程综合化改革的教师成长“工作坊”

教师是核心素养扎根课堂的关键所在。围绕一个核心问题,开设教研“工作坊”,充分发挥每一位成员的研究智慧,在对话中生成,在沟通中共识,在过程中凝练,使教师以团队的方式去面对改革带来的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新办法,是提升教师综合教学能力的重要方式。

四、综合评价,基于真实

基于核心素养的评价,是一种情景式的“真实性”评价。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实施,创立了诊断发展学生跨学科综合能力的主题情景表现性评价方法。通过单学科和跨学科“真实性”评价,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和个性特质的形成。

1.“单学科”评价:过程与终结同行

评价应关注学科和学生的年段特点,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一至六年级,除平时的形成性评价外,各学科还应有期末进行的纸笔测试和基于主题情境下的“真实性”表现性评价。现以语文学科为例进行说明。

根据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精神,结合学校育人目标,把小学语文学科的学科素养校本表述为:爱母语, 会读书, 会思考, 会表达[2]。一年级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评价分为优雅书写、自信表达、实践创新三个方面。在评价过程中,学生还可多次参与评价,直到自己满意为止;一至三年级学生的期末终结性评价由以前的试卷考试改为主题统领下的作品制作、表演、演讲等表现性评价。四至六年级的学科评价,除保留“过程+终结”的评价方式外,同时借鉴“PISA”命题方式,对语文进行纸笔测试。

2.“跨学科”评价:个性与创造并举

小学生综合评价,除学科课程之外,还有跨学科的大德育课程和个性发展课程的评价。

大德育课程是跨学科的学校课程,其目标是养成习惯、培养品行,重点是回归儿童真实完整的生活,探索“德育课程的综合化实施”,强调身心健康、自我管理和自主发展。在学校,人人是德育工作者。大德育课程的评价是开放、多元、整体的“生活德育”评价,需要进行“跨学科”教师全员“共育”评价,主要包括《品德与生活(社会)》学业评价、校园生活“共育”评价、“人人捧着奖状回家”自主发展评价。

个性发展课程,关注“学生选修”社团课程和个人定制课程,重点采用过程性评价方式,用以发现、培养学生的个性化素养和主动参与、自主发展、实践创新的综合素养。

“跨学科”终结性评价,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儿童,通过个人自主和小组协同,运用多学科知识和技能解决一项问题(包括方案设计、材料选择、过程实施、成果发布),教师、家长通过观察其参与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其综合能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情况,引领儿童在个性成长基础上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宏,张超.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实施探索——以重慶市巴蜀小学为例[J] .基础教育课程,2015(9).

[2] 丁小彦.是什么决定了教室的尺度[J] .人民教育,2017(3-4).

[责任编辑:白文军]endprint

猜你喜欢
表现性评价跨学科核心素养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跨学科前沿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多措并举,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跨学科学习,促学生创新发展
基于学科交叉融合的组织模式创新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表现性评价在“营销策划”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中职学生考试、考核评价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