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诊疗体系下远程医疗模式构建成效分析

2017-11-27 00:29纪玉红罗莉张冬周黎萍阙挺
上海医药 2017年21期
关键词:远程医疗医养结合互联网

纪玉红+罗莉+张冬+周黎萍+阙挺

摘 要 近年来,远程医疗作为“互联网+医疗”的主要模式之一,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本文介绍两年来我院作为一家上海二级甲等综合性企业医院不断探索“医养结合”新思路,在社区、企业构建远程医疗模式的方法、成效和远景。

关键词 远程医疗 互联网+医疗 医养结合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1533(2017)21-0063-03

Analysis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telemedicine model construction in hierarchical medical system*

JI Yuhong, LUO Li, ZHANG Dong, ZHOU Liping, QUE Ting( Shanghai Postal and Telecommunication Hospital, Shanghai 200040, China)

ABSTRACT Telemedicine as one of the main models of “internet + medical care” has been rapidly developed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The continuous exploration of new ideas on combination of medical care and recuperation and the method for construction of telemedicine model in the community and enterprises and its effectiveness and perspective were described in this article.

KEy WORDS telemedicine; internet + medical care; combination of medical care and recuperation

远程医疗即应用远程通讯技术、交互性传递信息,开展远距离的医疗服务,是一种现代医学、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紧密结合的新型医疗服务模式[1],是“互联网+医疗”的主要模式之一。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相继不断有人利用通讯和电子技术进行医学活动,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远程医疗的探索[1]。目前,全国有数十家医院网站通过了验收并正式投入运营,已为数百例疑难急重症患者进行了远程、异地、实时、动态电视直播会诊,成功地进行了大型国际会议全程转播,并组织国内外专题讲座、学术交流和手术观摩数十次,极大地促进了我国远程医疗事业的发展。我院作为一家上海二级甲等综合性企业医院,多年来一直本着“立足企业,服务社会”的办院宗旨为企业型社区和生活型社区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特别是地处静安区这个上海人口老年化最严重的行政区,着力探索“医养结合”的新思路。从2015年6月以来,陆续开设了4个远程医疗点,共计远程医疗咨询1 500余人次,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报道如下。

1 远程医疗方法

1.1 远程医疗系统网络的构建

从2015年6月起,我院陆续在上海市静安区某街道金钥匙服务中心、徐汇区某居委会、上海某企业2个离退休中心开设了4个远程医疗点。在医院住院楼医生办公室及以上4个远程医疗点安装电脑,配备视频、音频系统,通过互联网进行诊疗材料的查阅、视频通话等医疗服务。

1.2 远程医疗运作流程

每周三上午定为远程医疗时间,节假日除外,4个远程医疗点同时运作。原则上每次按排1位高年资主治以上医师,分别为内科、外科、骨科、康复医学科及妇科,并将半年班表发放到各远程医疗点,事先告知企业职工和社区居民。每个远程医疗点试运行的第一个月都会安排1名护理门诊的护士长和1名信息科工程师到远程医疗点做现场专业及技术指导。

1.3 远程医疗应用

远程医疗医师根据患者上传的诊疗材料和视频询问,为患者提供专业的咨询和健康宣教。需要进一步就诊的患者可预约门诊、检查或住院,若病情复杂,无法给予诊疗方案的,推荐到相应的上级医院就诊。

2 远程医疗成效分析

2.1 社會效益

2.1.1 减轻患者看病难的问题,减轻患者看病负担[2]

上海是全国人口老年化最突出的城市,年老体弱者到二、三级综合性医院就诊不方便,而部分一级医院的诊疗水平难以满足老年人基础疾病多、并发症多的诊疗需求。医养结合的模式之一就是医疗服务进社区、进家庭。通过远程医疗,我院直接把二级综合医院的部分诊疗服务推送到社区和企业,让企业型社区和生活型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二级医院的诊疗,减轻了患者看病难的问题。

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促使上海人民对健康更为关注,但有限的医疗知识,会造成过度医疗,增加患者的看病负担。通过远程医疗,我院以咨询、健康宣教为手段向广大企业型社区和生活型社区居民普及医疗保健知识,让未病者更健康,避免不必要的诊疗。引导常见病、慢性病患者到一、二级医院随访,疑难杂症患者到三级医院就诊,从而减轻了患者的负担,也提升了患者对医院的信任感,同时,为医改中的分级诊疗作出有益的尝试。

2.1.2 提升医院在区域内的影响

我院是一家企业医院,一直秉承“立足企业,服务社会”的办院宗旨,无论是企业型社区居民还是生活型社区居民都是我们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对象。我院广泛听取周边居民的医疗需求,本着探索“医养结合”的新思路,于2015年6月在静安区某街道金钥匙服务中心率先推出了远程医疗进社区,让社区居民足不出社区就能与二级医院高年资主治以上医师面对面咨询,在区域内也是首创,有效融入“美丽城区”建设,同时也提升了医院在区域内的影响。同时,因地处静安区和徐汇区交界处,医院也打破了狭隘的区域概念,在徐汇区某居委也开设了远程医疗点,免费为徐汇区的居民提供先进、便利的医疗服务。endprint

2.1.3 加速医院信息化建设,打造“互联网+医疗”数字化医院[3]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至此,“互联网+”上升至國家层面。医院为打造“互联网+医疗”数字化医院,也制定了一系列的工作计划,远程医疗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工作。通过这2年的实践,远程医疗的技术日臻成熟,同时能开设多个远程医疗点,加深了医院信息化、数字化程度,利用医院有限的人力资源为百姓提供更多服务。

2.2 经济效益

2.2.1 便利患者来院就诊

通过远程医疗,医师根据问诊和查阅患者以往的医疗材料,给予咨询、健康宣教的同时,也会发现一些需要就诊的患者,并为其提供一站式服务:预约门诊、预约检查、预约住院,为患者来我院就诊建立绿色通道,增加了医院的相应收入。近2年远程医疗的1 500人次患者中来我院门诊就诊的有近300人次。

2.2.2 提升了人力资源利用率

在工作时间每周安排1名高年资主治以上医师提供远程医疗服务,科室涵盖内科、外科、骨科、康复医学科及妇科,同时开设4个远程医疗点,其效果好比每月组织5位专科医生分别到4个地方上门咨询,大大节约了人力资源。

2.2.3 节约医疗费用

我院是企业医院,为企业型社区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是医院的重要职能。通过远程医疗,医师对企业型社区居民进行咨询、健康宣教,让企业型社区居民增加医疗保健知识,防病于未然,从而为企业和员工节约了医疗费用。

3 远程医疗的远景

3.1 扩大远程医疗规模

在未来的2年力争再开设若干个远程医疗点,进一步增加服务对象,扩大远程医疗的规模,扩大医院的服务半径。

增加参与远程医疗的科室和医生,提高远程医疗的技术,根据患者病情不同,随时可呼叫专科医师或多学科协力共同参与。

3.2 探索远程医疗新运营模式,增加远程医疗功能

实行信息化档案管理。为受众提供免费咨询、健康宣教服务,为慢病管理对象提供导医、初诊、检查、治疗和出院病情跟踪等全程诊疗服务,为新医改所提倡的慢病管理提供个性化的信息化支持。

4 结语

虽然我院的远程医疗仅仅开设了2年,在思想认识、技术水平、人员准备等方面尚有改进的地方,但我们会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认识,加强学习,改善工作方法,让远程医疗走得更远,让“互联网+医疗”深入医院的各项诊疗工作中,为健康中国的打造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朱士俊. 我国远程医疗发展现状、难点和对策分析[J]. 中国信息界, 2006(2): 60-63.

[2] 曾令志. 远程医疗会诊在我院应用的探讨[J]. 中外健康文摘, 2011, 8(47): 381-382.

[3] 刘婉姮, 刘庆, 鲍玉荣, 等. 远程医疗与“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J]. 海南医学, 2017, 28(5): 805-806.endprint

猜你喜欢
远程医疗医养结合互联网
远程医疗监护系统应用研究
试析互联网+医疗在医院中的应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唐山推进“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的政策研究
医养结合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
洁悠神长效抗菌剂用于腹股沟疝手术伤口的疗效观察
医学超声远程现状与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