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优化设想
——以广西师大为例

2017-12-05 09:17翟宗鹏黄镟璇
长江丛刊 2017年19期
关键词:培养目标导师研究生

翟宗鹏 黄镟璇

体育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优化设想
——以广西师大为例

翟宗鹏 黄镟璇

在我国体育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怎样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转变体育研究生的培养模式逐渐成为当前体育研究生培养的关键性问题。本文通过了解培养模式的现状,发现其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策略。

体育专业 研究生 培养模式 优化

一、前言

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最新数据统计表明,目前全国共计研究生人数230万,提前4年完成200万大关。在研究生人数日趋增长的当下,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问题日益被凸显出来,如何在控制好数量的情况下优化质量,实现稳步调控,是我国目前研究生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相较于其他专业,体育专业更是如此。因其自身的本源性、综合性、实践性,体育专业自身拥有者明显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征,因此,在具体的培养过程中,势必要运用与其他学科专业区别明显的培养模式、办法。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也只有这样才能与其具体的培养目标契合,为社会输送出符合社会人才市场需要的专门人才。

广西师大为广西乃至两广地区输送了大量的高级体育人才,在基础教学、运动竞赛、社会服务方面对该地区产生重要影响。以广西师大体育专业研究生为研究样本,深入研究广西师大体育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状,明晰其内部构建及外部表现,从而提出相应优化策略。

二、培养模式的现状

(一)培养目标及方式

培养目标是培养模式、方法的导向,在一定程度上对培养模式、方法起着积极地指导性作用,目标设置的适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培养进程中所采用的具体方式、手段,在某些条件下制约其发展进程。

广西师大体育专业研究生招生时以体育学一级学科招生,但因研究方向、师资配备的不同,在设置具体培养目标时,不可避免地要进行有选择性的区分。现有体育学二级学科专业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及体育专业硕士下的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经研究,广西师大对其体育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的设置大体一致。首先均强调拥有良好的政治思想品德素质,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最终立足于社会需求,能够将所学专业知识、技能应用于实践活动和服务社会。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在设置目标时,主要区别在于对学生的科研能力的期望,科学学位强调在实践应用的基础上,挖掘科研能力,注重其科研思维、逻辑内涵的培养,而专业学位则聚焦在如何培养高超的教学和训练能力,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活动,

广西师大体育专业研究生实行导师负责制,指导方式采取导师指导和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研究生培养以课程学习为主或课程学习与实验研究并重。研究生的教学方式采取讲授与讨论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等多种形式,把课堂讲授、交流研讨、案例分析和教学实践有机结合,导师指导研究生制定个人培养计划。

(二)研究方向及课程设置

广西师大体育专业研究生在划分研究方向时主要是依据不同导师的研究领域。涉及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研究方向有学校体育学、体育经济学、体育社会学;涉及运动人体科学的研究方向有运动人体力学、运动生理及运动康复学;体育教育训练学下设多种项目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设有武术及散打方向。上述四个一级学科中,术科方向主要集中在田径、篮球、足球、排球、操类等热门项目居多,而小球项目如羽毛球、乒乓球或小众项目方向的导师人数较少。

培养目标的实现需要依托于课程的设置。广西师大体育专业研究生的课程分别由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专业选修课和其他培养环节构成,一级学科不同专业的总学分设置总体出入不大,34分左右。其中,学位课程包括除专业选修课及其他培养环节外的所有课程,学生必须获得足够的学位学分方能申请学位。

从学分设置及课程分布来看,广西师大在均衡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基础上,更为注重学生专业基本理论知识、技能的培养。

(三)学习年限、培养过程及质量评价

学术性研究生一般培养年限为三年,专业型为两年,学习年限为五年。在完成相关课程任务及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基础上,鼓励研究生提前半年或一年毕业。培养计划由学生与导师共同制定,并按相关要求按时完成课程,课程考核评价采用课程论文等形式并建立个人教学档案。学位论文开题由各方向导师组与学生共同研究确定,要求论文开题后至少一年才能进行论文送审答辩。送审时全部采用双盲形式,最后经答辩委员会审核评阅完成答辩。

(四)毕业资格审查

广西师大硕士毕业生资格审查从政治表现、完成课程情况、科研成果、社会实践(实习)及外国语情况对学生是否具备毕业资格进行评定。其中要求学生在学期间必须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一篇文章,外国语必须达到相应水平。要求体育专业研究生英语四六级必须达到规定分数线或通过学校学位英语考试,特别强调了外语能力的培养。

三、培养过程存在问题

(一)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

不同专业培养目标的初衷是依据一定的社会和市场需求来确定的,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发现,各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实际完成情况并不相符。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除定位于基本的专业知识、技能外,更应具备相应的科研能力,能够独立地完成相关科学研究;而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主要定位于指导具体的教学与训练实践。因此,在论文选题及就业趋向等方面,两者应呈现相对的不同。而通过相关调查研究发现,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在具体的选题及择业时,区别不大,不能很恰当地反映两者在培养目标方面的不同。造成定位目标的混淆。

(二)课程设置不够科学,跨学科研究成难题

课程设置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培养质量的好坏。主要体现在“重理论,轻实践”。作为专业基础的相关理论课程设置比重过重,实践性是体育的重要属性之一,通过基本理论知识的支撑从而践行实践活动。“重理论、轻实践”与社会市场所要求的实践型人才需求矛盾,必定影响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及就业形势。涉及具体术科项目时,导师的专业指导较少,术科技能往往依靠学生自觉进行练习,进步空间有限。选修课课程较少或选择受限,学生不能根据自身实际需要和兴趣进行选课,导致跨学科研究成难题

(三)师资队伍建设有待提高

师资队伍建设问题首先体现在导师资格的认定。部分导师存在“一劳永逸”的思想,认为导师资格一经批准就可长久保留,导致部分导师在其自身教学、科研能力发展过程中被动动机较强,目的性较强。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主动性较差。

其次,部分导师指导学生的责任心不强,义务感较弱,表现在指导学生时“得过且过”,学生在平时生活、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不能对其进行积极引导、排忧解难,师生关系不融洽。

最后,有些导师的学术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表现为储备的基础专业知识跟不上现代高速发展的学术更新速度,教学内容缺乏前沿性,教学方法、手段单一,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进行学习和科研的积极性。

四、培养模式优化策略

(一)更新培养目标的定位

一是要突出培养目标的实践性和应用型,在夯实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将培养目标聚焦在人才进入就业市场时的“即插即用”,彰显人才的实用性、适用性,使得培养目标与社会市场的需求相近,促进就业。同时,导师及辅导员要注重对于不同的学生的培养引导,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践行培养目标进行导向,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二是要拓宽培养目标领域,在信息社会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体育专业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单一地依靠体育学科知识进行科学研究早已不能适应目前体育事业的发展形势,唯有在多元化的视角下进行与本专业选题相似的跨专业研究,亦或者在交叉学科领域进行科研探索,才能在具体的实操中更好地指导实践,实现培养目标。

(二)优化课程结构及内容

实践性是体现体育专业效益产出的重要因素之一,调整课程结构,实现课程重心从基本理论知识到具体实践能力的转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性。课程优化时,注意尊重学生的意愿和收集相关信息,既要考虑到设置课程时主管教学部门的实际情况,又要能动地根据学生的需要和社会市场人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优化。英语教学时,可针对体育专业研究生围绕体育运动进行具体分班教学,这样既能避免“大锅饭”式教学形式的弊端,又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科学教育观。技能教学时,应针对不同项目有目的地开展具体术科课程,聘请高资历教师或教练进行专门性指导。理论教学时,应转变过时的以讲授方式为主的教学形式,开展学术沙龙研讨会,邀请导师组成员参加,指导教师应充当组织者和主持人,督促学生自觉学习,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加强导师队伍的建设

首先应加强导师的责任心和专业学术素养,确保导师负责制能够付诸实施。同时应加大针对导师的培训力度,鼓励支持导师参加各类学术交流会,推荐优秀导师再深造,保证导师质量。增加导师数量,特别是针对于小球和冷门项目,可采用外聘、外引方式优化导师师资结构,与外校签订联合培养协议解决导师缺乏的问题。严格把控导师评定资格,从多方面全方位的角度去审核申请信息,加强监督,实行实时跟踪评定。

(四)针对培养模式,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和反馈机制

良好的管理体制和反馈机制是构建有效培养模式的外在前提和内在保证,管理体制或反馈机制可以是明文规定的,也可以是在长期教学、行政、管理事务中参与人共同默许的,无论它以什么形式存在,一经确立,就必须严格执行。针对导师、学生或者教务管理人员都要进行有效监督,对教学或管理工作进行及时的检查评定,实行末尾淘汰制,鼓励学生学术间的积极竞争。

[1]李静.人力资本视角下我国体育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09):92~95.

[2]王燕.师范类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进策略[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14(05):328~330.

[3]唐成,孙卫国.体育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3(03):22~23.

[4]章淑慧.我国体育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11):84~86.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翟宗鹏(1990-),男,安徽阜阳人,助教,研究方向:篮球教学及训练。

猜你喜欢
培养目标导师研究生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V eraW an g
伍小东研究生作品选登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医学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研究
和谐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