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汽车电工电子基础类教材研究

2017-12-06 04:31宁波市鄞州职业高级中学童叶群
汽车维护与修理 2017年18期
关键词:电工电路实训

宁波市鄞州职业高级中学 童叶群

近几年,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迅速,不断引进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和教育技术,例如针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精选德国职业教育系列教材《汽车技术基础教程》,按照“学以致用”的原则精心选择和安排内容,并采用综合教材的形式,将最先进的典型实用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笔者所在单位是国家级重点职业高中、国家先进制造业技能紧缺人才培养基地、浙江省首批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基地学校、汽车制造业十佳基地、浙江省示范性实训基地、浙江省级示范公共实训基地,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被列为国家级示范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是集汽车机械、汽车维修、汽车构造与拆装、汽车电工电子技术于一体的交通类专业,该专业是浙江省首批名专业。学校发展迫切需要大力发展汽修专业,而校本教材的开发有利于突出学校特色专业,促使学校更好发展。

为了更好地开发遵循胜任岗位职业技能,提升职业素养及后续学习能力的校本教材。笔者特对国内外汽车电工电子基础类教材进行了研究。

1 国外汽车电工电子基础类教材研究

笔者经过调查和比较分析,选取了2本有特色的国外汽车电子类教材。一本是美国Barry Hollembeakrn著,吴喜骊、蒋芳编译的《汽车车身电子控制技术》,属于国际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引进项目,由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为5个模块,分别为车身计算机系统、汽车多路复用系统、安全气囊系统、中央门锁与防盗系统、电控舒适与娱乐系统。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在强调实用性、典型性的基础上,充分重视内容的先进性,反映出了汽车车身电控系统中采用的新技术。另一本是德国Konrad Reif著,李裕华、李航、马慧敏编译的《汽车电子学》(第3版),由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该教材被指定为德国汽车工程师首选教材。书中包括了与汽车技术交叉的一些学科,例如主动型和被动型安全、电气能源管理、舒适性技术等。本书并不是全面地覆盖整个汽车专业,而是着重对基本概念给予系统的介绍,可以作为纯电气技术和纯汽车技术专业读者的专业基础课教材。

这2本教材在国外职教教材中有很强的代表性,可以看出国外汽车电子类教材有以下共同特点:第一,大量的电子技术内容被省略,教材内容十分贴合汽车专业,重在培养汽修专业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第二,一些专业细节内容是从各个汽车生产企业和各个配件生产企业的专业部门收集来的,基于岗位技能,面向工作过程,将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有效结合;第三,教学内容详实,图例丰富,难易适中,教材结构体系严整又不失灵活性。

2 国内汽车电工电子基础类教材研究

经过查阅资料,笔者发现国内各中职学校使用的大多都是“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例如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实用汽车电工电子技术》(黄志荣、田光达主编),该书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先进教学模式,突出项目教学,但是各知识单元和技能模块都与汽车电路无关,侧重电子电工专业,其有关操作训练和实训,也没有参照国家职业资格认证标准或岗位技能考核标准,考评标准没有具体明确,可操作性不强;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的《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王健主编),该教材是基于教育部提出的“职业教育要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及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服务”的背景下而编写的,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教材,具有职业教育性、教学适用性等特点,但与汽修实践环节相脱节,教材内容中包含了实训环节,但实训学时占比过小(约10%)。学生在学完上述2本教材后,仍缺乏对汽车电路知识的感性认识,技能训练也不够,只是被动地接受一些电工电子理论知识,无法将教学内容与工作过程相结合,不能有效体现职业教育特色。

面向“十二五”高等教育课程改革项目研究成果《汽车电工电子》(陈娇英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该教材内容的安排考虑学生既需要一定深度、系统化的理论基础知识,又突出专业基本技能的训练。课程内容采用项目式教学,“自学+精讲+实训”相结合的方式,可以使学生掌握电工及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这些知识及技能在汽车电控技术方面的应用,但是教材内容中理论的分析和计算较多,虽培养了学生的电路分析能力,但是削弱了专业实践能力。

除了以上教材外,笔者还查阅了高等职业院校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规划教材《汽车电工电子技术》(第2版)(吕爱华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高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任成尧主编,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张华、管秀君、白光泽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等国内汽车电工电子类教材,这些类型的教材比较传统,存在许多不足。例如大篇幅地讲解理论知识,与实践环节相脱节,教学效果达不到企业要求水准,操作训练和实训没有参照国家职业资格认证标准或岗位技能考核标准,教学知识难易程度相距较大,教学内容与汽车行业联系不大等问题。学生在学完教材后,无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过程紧密联系。

3 浙江省省编教材《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研究

2012年,浙江省考试院允许汽修类专业作为交通运输类参加省单招单考。《汽车机械基础》《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汽车概论》《汽车构造与拆装》《汽车维修技能基础》被列为浙江省高校招生职业技能考试大纲(汽车专业理论知识)。笔者所在学校采用的《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材是由陈开考主编,浙江省教育厅职成教教研室组编的。该教材的教学内容有所调整,目前使用的是第2版,笔者连续任教5届高三,在使用该教材的过程中,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1)教学内容侧重电工专业。该书以工作项目为任务构建,按照任务目标、任务准备、任务实施、拓展知识4个环节进行编排。在整个任务的实施过程中无任务的评价,任务的安排侧重电专业,与汽车行业的应用联系不大。而近5年的浙江省高职考汽修专业理论知识汽车电工电子部分侧重于汽车典型电路的应用,知识点大多出自国家规划教材《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这使省编教材《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的实用性不高。

(2)教学过程与汽修岗位生产过程衔接不大。企业需要技能型人才,职业岗位对人才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有要求,而学校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与企业的生产过程相对接,才能为企业培养合格的技能型人才。而省编教材《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在教材编写的内容中没有突出与生产性实践相结合,白炽灯基本电路连接与检测,白炽灯并联、串联、混联电路连接与检测,继电器控制白炽灯电路连接与检测等各个任务中的电路基础性强,但与汽车前照灯电路等众多汽车实际电路相差甚远,无法反映汽车电路中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等内容。

(3)教材内容与职业标准衔接不大。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实践技能的培养,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考核。汽车电工的职业标准要求学生会识读汽车典型电路,会使用相关电工工具,会识别各种电子元器件,会连接各种简单电路,会对电路进行检测、故障分析、故障排除等,但是该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内在联系不大,无法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现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主要以实践为主,突出能力本位,因此,培养技能型人才是职业学校的必然趋势。在众多汽车电工电子基础类教材中,哪种教材是最适合汽修专业学生学习的,哪种教材能够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现学、做、用一体,满足市场职业交通运输人才的要求,还需要每个学校根据自己的专业特色进行选择,但是选用或开发的教材必须能够推进专业建设规范化,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导向,能够紧密联系生产劳动实际和社会实践,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

猜你喜欢
电工电路实训
关于电工电子技术应用分析
浅谈Multisim仿真在电工电子教学中的赋能
电路的保护
基于OBE理念的工程造价实训课程教学探索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简化法”巧解电路问题
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探索与实践
电工电子技术在无功补偿自动控制中的应用
现代通信实训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实施
巧用立创EDA软件和Altium Designer软件设计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