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实现联网技术优化冷链物流管理的探讨

2017-12-10 10:00
当代经济 2017年9期
关键词:冷藏冷链货物

(翊达通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香港 九龙 999077)

关于实现联网技术优化冷链物流管理的探讨

刘孝超

(翊达通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香港 九龙 999077)

随着网络及科技发展的精进,在现今社会中物联网的应用已和人类生活密不可分,其应用范围涵盖如交通、医疗、物流管理等各产业。目前已有不少物流业者开始应用物联网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业者在货物上装上RFID辨识标签,作为物联网的基本原件并透过网络与系统联机,随时更新货物储存位置、库存数量、运送状况,以有效管理种类及数量繁杂的货物,同时进行全面性的控管及追踪,提供进阶信息融合、数据分析及温度追踪功能与商品在途冷链履历,提供使用者货况或温湿度追踪查询功能,对于商品流通之记录与追踪可视化管理,具体实现联网技术优化冷链工程的运营模式。

RFID;物联网;冷链;物流管理

电子商务的兴起,改变全球商业模式与物流系统,借着资通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ICT)的进步,包括无线射频辨识(RFID)、行动高速网络(4G/5G)、物联网(IOT)、云端平台、大数据分析(Big Data)、智能装置及仓储机器人、智能型语音与穿戴装置等技术的兴起,不但解决物流业者的问题,也促使物流业作业朝向智能化发展。物流业为了适应网购业者或消费者的对与订单快速响应(Quick Response,QR)的需求,必须加快、加深发展智能物流之创新营运模式,其中又以冷链物流技术最受瞩目。以下针对食品冷链物流、资通讯与物联网技术在冷链运输与配送的应用、多温蓄冷、共同配送技术实现,说明如下:

一、冷链物流

冷链物流泛指冷藏冷冻类货物在生产、储藏、运输、销售各个环节中,全程不断链,让货物处于规定的温度环境下,以维持商品如同出厂前质量、减少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用范围主要包含食品、农产品及医疗等领域。以食品冷链为例:

食品从生产、储藏、运输、销售、直至消费者各个环节中,一直处于各类食品保鲜需求所规定的冷链环境,避免食品变质、劣化与耗损的整个过程,称为冷链。冷链中每个环节的温度控管都非常重要,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造成食品质量劣化,即使往后的环节控管再严谨,都无法再恢复至初始状态,将会造成货物报废的销售损失及处理逆物流的额外成本。

利用冷链的食品包括生鲜食品、冷藏食品、冷冻食品,从产地或工厂、储运、销售通路至消费者整个供应链,整个配送过程均需在下列冷链的环境下保存,才能维持食物原来的价值。这其中包含了冷冻、冷藏技术,食品从出厂到运送至消费者家中冷冻、冷藏,每个过程必须确保保鲜质量及安全卫生。

二、资通讯与物联网技术在冷链运输与配送的应用

冷链物流由于需要高效率、高标准环境控制与监测、商品追踪等功能,也让资通讯技术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从感知层的传感器、RFID,到网络层的网路通信、GPS 定位,再到开放与共享的云端平台整合运作,都可为冷链物流带来最大的经济效益。

以感知层的传感器、RFID为例,由于冷链物流货物对环境的敏感性很高,因此需要感测功能以确保商品不变质。早期的冷链物流过程,只能针对仓储环境进行监测,至于运输过程就不易进行实时监测,若运输过程出现问题,往往要到货物交到客户时才会发现,这对要求精确环境控制的食品或医疗用品,可说是无法接受的事实。所幸在资通讯技术的蓬勃发展,只要在食品打上RFID标签,再配合传感器搜集数据,就可根据设定的间隔时间,自动采集环境信息并加以储存,再透过数据接收终端传输侦测信息,回传到云端平台,不但可追踪查询货物的状态及位置,更可对商品进行实时监控与系统调度。

以下针对无线射频辨识系统、资通讯技术、云端信息平台、物联网IOT技术及多温蓄冷共同配送技术,在智慧运输与配送的应用现代冷链物流的应用,依序说明如下:

无线射频辨识系统,通常包括卷标,天线和读取器,通过无线电联机传输信息。RFID标签可配备传感器、内建电池和有限的温度感测范围,存储产品电子码,作用于物流管理。其功能有以下:

一是追踪各个包裹、托盘、集装箱或卡车在配送过程中地理行径位置。

二是透过独特产品电子码或条形码等识别方式替代。

三是存储实时环境数据(包括温度),近零时差传递信息,让产品损坏前采取纠正措施。

如前言所提及,信息传输与共享为影响物流营运效率的重要因素,再加上冷链物流所运送的货物多半对于温度变化极其敏感,稍有差错便可能影响货物的安全有效期,进而造成庞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整个冷链物流的作业流程中,温度管控是十分重要的信息,无论是对于冷链物流业本身或是其下游厂商。也因为冷链物流业对于高质量的要求,产生对于云端信息服务平台的需求。链接运输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在运输与配送管理方面,可提供订单任务指派、排程调派、装载堆置、车辆管理等决策分析与方案。

在车辆与车厢温湿度监控追踪部分;可以整合由车厢内温度传感器、蓄冷箱或智能恒温箱之RFID感测装置,将实时的必要信息(身分、温度、时间、车辆GIS/GPS 地理信息等),透过车机或近场感应传输至冷链云端信息平台,提供进阶信息融合、数据分析及温度追踪功能与商品在途冷链履历,提供使用者货况或温湿度追踪查询功能,对于商品流通之记录与追踪可视化管理。

三、物联网(IOT)技术在智能运输应用

随着网络及科技发展的精进,在现今社会中物联网的应用已和人类生活密

不可分,其应用范围涵盖如交通、医疗、物流管理等各产业。目前已有不少物流业者开始应用物联网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业者在货物上装上RFID辨识标签,并透过网络与系统联机,随时更新货物储存位置、库存数量、运送状况,以有效管理种类及数量繁杂的货物,同时进行全面性的控管及追踪。

1、对司机的人性化管理

在运输与配送的应用,物联网技术能够使货物在运输与配送过程中的管理更透明,可视化程度更高,通过在途运输的货物和车辆贴上标签及监测司机心电图及脑波,对司机的健康状况,做出预防管理。一旦司机出现过度疲劳或不舒服等异常生理状态,皆可实时监测,并安排即刻休息或短期休假。

2、多温层共同配送设备

有鉴于传统冷链物流输送系统无法因应流通业普遍要求的多品项、多温层共同配送的需求,因而设计出两种多温层共同配送设备,分述如下:

(1)多温层共同配送车,三温层共同配送车为同一车箱分隔常温、冷藏(2~5℃)与冷冻(–12~–18℃)三种不同的温层区域,使用引擎驱动机械压缩式冷冻机组维持所需的温度条件,分别为常温、冷藏与冷冻三个温层,达到多温共配之目的。

(2)多温蓄冷共同配送技术,多温层无冷冻动力运载的冷链物流输送系统,即以创新设计之蓄冷柜(箱),取代现行冷冻车应用的冷链物流系统。多温蓄冷共同配送技术是一种以创新设计之蓄冷柜(箱)取代现行冷冻车应用的冷链物流技术,它利用可抽换、不同温度的蓄冷器)放入规格化蓄冷保温柜中,维持各类温层需求不同的食品或食材(冷冻、冰温、冷藏、常温、热食)的新鲜度,并以一般常温货车同时运送,为多温度无冷冻动力运载之冷链物流输送系统。

对食品或食材之多品项、多温层共同配送的需求,同时兼顾降低运送成本与提升运送车辆装载率双重效益,并确保食品或食材在运送时的质量与安全。使用多温蓄冷共同配送的优点如下:

一是可以一般货车(常温)搭配蓄冷保温柜(箱),混合装载不同温层的食品与食材,降低运送次数并提高车辆装载率。

二是以常温车配送,无需冷冻与冷藏车双重配置,不仅免除货物税,同时降低投资与维护成本。

三是以蓄冷保温柜保存食品,确保冷链食品与食材的质量与鲜度。

四是增进装卸货效率,缩短搬运时间。

五是减少冷冻或冷藏车停车怠速时之噪音与废气污染,并可节省油耗,降低运输成本。

四、结论与建议

中国大陆幅员辽阔,因此业者运送低温的食品,承担物流成本很高,损耗也非常高。如果导入物联网技术到冷链的营运体系当中,这其中包含了冷冻、冷藏技术,食品从出厂到运送至消费者家中冷冻、冷藏,每一个过程必须确保保鲜质量及安全卫生:

一是生产者的低温储藏或处理。

二是从生产者至加工厂的低温储藏或运输。

三是加工厂的低温储藏。

四是从加工厂至批发商的低温运输。

五是批发商的低温储藏。

六是从批发商至零售商(量贩通路)的低温运输。

七是零售(量贩通路)商的低温保鲜储藏。

消费者的低温运输与保鲜储藏。货物从工厂出厂就直接送到有冷链设备的车厢里面,不论是转运到物流中心再到进入超市,超市的货架也都设置冷柜。那么这样整体供应链就没有断链疑虑,到消费者手中就可以保持新鲜,也能够降低损耗,降低货物报废的销售损失及减少处理逆物流的额外成本,进而优化整体冷链效益。

[1] 庄文杰、黄昶旗:以Wal-Mart百货为例探讨主要城市食品业导入RFID之关键成功因素[D].逢甲大学,2005.

[2] 叶佳圣、王翊和:餐饮采购与供应管理[J].前程文化,2016.

[3] 卫生福利部:冷链食品物流管制作业指引[EB/OL].行政院卫生福利部网站:http://www.mohw.gov.tw/,2016.

[4] 卫生福利部:食品良好卫生规范[EB/OL].行政院卫生福利部网站http://www.mohw.gov.tw,2106.

[5] 7-ELEVEN:7-ELEVEN[EB/OL].http://www.7-11.com.tw,2016.

[6] DHL EXPRESS:DHL EXPRESS [EB/OL].http://www.dhl.com,2106 .

[7] DHL Trend Research Cisco Consulting Services:A collaborative report by DHL and Cisco on implications and use cases for the logistics industry,2015.

(责任编辑:冷丽)

猜你喜欢
冷藏冷链货物
冷链十年,市场规模突破4500亿元大关
考虑碳排放的冷链物流多温共配路径优化研究
不同处理对冷藏“安哥诺”李果实软化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逛超市
重庆市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的研究
重庆市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的研究
劲达电装联手开发冷链物流市场
冷藏保温车发展潜力被激发
再谈冷藏保温车:市场已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