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动碰一静”速度公式的推导与应用

2017-12-14 10:49北京
教学考试(高考物理) 2017年4期
关键词:两球动量特级教师

北京

公衍录(特级教师)

“一动碰一静”速度公式的推导与应用

公衍录(特级教师)

从2017年起,全国物理考纲已将选修3-5作为物理高考的必考内容,而弹性碰撞问题一直是高考的热点。求解该类问题需要的数学运算比较麻烦,但是若应用“一动碰一静”的速度公式,就可使该类问题的求解变得简单。

一、“一动碰一静”速度公式的推导

图1

如图1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1、m2的两球发生对心弹性碰撞,碰撞前的速度分别为v1和零,求两球碰撞后各自的速度。

二、“一动碰一静”速度公式的应用

1.直接应用于求解“一动碰一静”的问题

【例1】(2015·全国卷Ⅰ)如图2,在足够长的光滑水平面上,物体A、B、C位于同一直线上,A位于B、C之间。A的质量为m,B、C的质量都为M,三者都处于静止状态,现使A以某一速度向右运动,求m和M之间满足什么条件才能使A只与B、C各发生一次碰撞。设物体间的碰撞都是弹性的。

图2

【解析】A向右运动与C发生第一次弹性碰撞,碰撞过程中,系统的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设向右为正方向,开始时A的速度为v0,第一次碰撞后C的速度为vC1,A的速度为vA1。由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mv0=mvA1+MvC1①

【答案】ABD

2.间接应用于求解“一动碰一动”的一般弹性碰撞问题

图3

【例2】(2014·全国卷Ⅰ)如图3,质量分别为mA、mB的两个弹性小球A、B静止在地面上方,B球距地面的高度h=0.8 m,A球在B球的正上方。先将B球释放,经过一段时间后再将A球释放。当A球下落t=0.3 s时,刚好与B球在地面上方的P点处相碰,碰撞时间极短,碰后瞬间A球的速度恰好为零。已知mB=3mA,重力加速度大小g=10 m/s2。忽略空气阻力及碰撞中的动能损失。求:

(1)B球第一次到达地面时的速度;

(2)P点距离地面的高度。

将h=0.8 m代入,求得vB=4 m/s ②

由于碰撞时间极短,重力的作用可以忽略,两球碰撞前后的动量守恒,总动能保持不变。选竖直向下为正方向,有

设P点距地面的高度为h′,由运动学规律可得

联立②③④⑤⑥⑦式,并代入已知条件可求得:

h′=0.75 m。

【答案】(1)4 m/s (2)0.75 m

【点评】上面第(2)问在得到④⑤式后,直接代入数字求解,麻烦且容易出错。可采用以下几个比较简单的方法求解。

【解法2】逆向思维法

直接应用“一动碰一静”速度公式可得到B、A球碰撞前瞬间的速度

【解法3】等效法

【解法4】巧选参考系法

由于参考系B球具有对地的速度v2,故碰后瞬间A球对地的速度为

(作者单位:北京市丰台区丰台第二中学)

山东省高青县第一中学)

如果m>M,第一次碰撞后,A与C速度同向,且A的速度小于C的速度,不可能与B发生碰撞;如果m=M,第一次碰撞后,A停止,C以A碰前的速度向右运动(交换速度),A不可能与B发生碰撞;所以只需考虑m

第一次碰撞后,A反向运动与B发生碰撞。设与B发生碰撞后,A的速度为vA2,应用“一动碰一静”的速度公式,同理有:

根据题意,要求A只与B、C各发生一次碰撞,应有vA2≤vC1⑥

联立④⑤⑥式得m2+4mM-M2≥0 ⑦

猜你喜欢
两球动量特级教师
特级教师批作文
特级教师批作文
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题之秘诀
原子物理与动量、能量的结合
碰撞出来的圆周率
——两球与墙壁三者间的碰撞次数与圆周率π间关系的讨论
动量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漫谈特级教师的“再成长”
漫谈特级教师的“再成长”
不可或缺的静电能
电场单元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