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画的意蕴与儿童模仿画的纠结

2017-12-20 05:41李文馥
幼儿100 2017年33期
关键词:画者儿童画画法

文/李文馥

儿童画的意蕴与儿童模仿画的纠结

文/李文馥

儿童画富含深刻的意蕴,不可小觑。儿童画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这一话题之所以被哲学界、艺术界和儿童教育界长久而又广泛地谈论和重视,是因为儿童画是一种创造性艺术,是一种综合性艺术,是儿童表达自我的情感意愿,表现自我的经验、认知特点、知识智慧和精神生活的绘画语言。它是儿童的人生初期绘画情,伴随儿童成长,对儿童心理发展与成长具有不可取代的价值。

儿童模仿画带来的弊病和纠结,不能轻视。儿童模仿画的教学来自于对儿童画的另类思维。它基于源远流长的“艺术即模仿”的理论,混淆儿童画与成人画的界限,将成人处理技术问题的临摹画法与儿童学习绘画技术混为一谈,造成了强加给儿童的临摹示范画的模仿画教学。久之,在教学中,从“艺术模仿论”生成出儿童绘画教育的“技术中心论”思想。在我国这种教育思想与传统被动灌输教育相结合,儿童模仿画的教学形成了社会性习惯势力,难以突破。《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幼儿绘画时,不宜提供范画,特别不应要求幼儿完全按照范画来画”,这一表述说明模仿示范画不适宜年幼儿童的美术教育。这一指导性表述不但直接指向儿童模仿画教学,更针对儿童模仿画教学的技术中心思想及其弊病,从而才引发出诸多问题、矛盾和纠结。就此继续开展深入研究讨论,将会使《指南》的上述表述成为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发展的革命性契机。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

儿童模仿画的“像”是强加给儿童的“枷锁”。成人模仿画的主旨在于临摹示范画的技术,其评价标准是“像”,越像、越真,才越美,艺术水平才越高。模仿的最高境界是“像”,凡模仿必求像,这一信条似乎是对的。但这一信条不适用于儿童画,且有悖于具有自主性又富于创造性的儿童画。让年幼儿童一笔一画地、亦步亦趋地临摹示范画,让年幼儿童机械地效仿示范画技能,就如同“邯郸学步”的故事中的那个燕国人,机械地模仿他国人走路姿态,结果没有学到真知,反而丢失了自己原有的本事,只好“匍匐而归”。这故事的辛辣讽刺似乎就是针对儿童模仿画教学的。儿童模仿画强制小娃娃机械搬用成人画法,他们不但学不到真知,反而丢失了自己的画法。这恰如齐白石老先生所云:“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图1 德国儿童画《吃饭》

儿童模仿画的构图与儿童画的造型

我研究儿童自主性绘画的初期,曾经从各地的亲朋好友处收集大量儿童画以作分析,这让我明白成人选择的示范画和精心策划的画法与儿童画的造型南辕北辙。示范画的构图和画法步骤的选择,其实是源于“原本—影像”思想。图,是成人的概念图像;分步骤的画法,是把图像“拆零”成“碎片”,再拼合成整体的机械构图法。如此构图与儿童画的造型实属南辕北辙。

“一切方法的背后如果没有一种生气勃勃的精神,它们到头来都只不过是笨拙的工具”(爱因斯坦语)。儿童画的精髓是自主创新,儿童画的造型遵循自生成自发展的特殊规律。这里我们透过图1和图2来解读儿童画造型的生气勃勃和儿童画自身的意蕴。

图1是德国儿童画,属于图式期的儿童画。这里我们重点分析该画的两个特点,即动态性和透明性。

其一,动态性:画中的食物从饭碗通过勺子,流洒向腹腔,直至堆积到腹部下方,整个过程清清楚楚。小画者就是这样以食物的流动来表现他心目中的“吃饭”和进食的流程。

其二,透明性:画面上整个进食过程都是清晰透明的,如同透视一样,所以又称为透视画。在年幼儿童的心目中,这画的是“存在”,存在就是现实,被我所知的现实即使被遮蔽,也自然而然的要表现出来。

图2 《小朋友围着桌子吃饭》 钟秋 5岁半

图2也是画“吃饭”,图画的题目是“小朋友围着桌子吃饭”。这幅画是我的第一个儿童自主性绘画实验班的儿童所画,画中充满着儿童画的原生态的鲜活气息。这儿时的日常生活气息、这画作中的童心童趣、这儿童画的造型之美……不能不令欣赏儿童画的人自叹不如,也不能不使不了解儿童画者感到惊诧。

画2的造型涉及到多种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多个人”“吃饭”怎么表现,“桌子”,特别是“围着桌子”又怎么表现。面对这种复杂的局面,儿童画有其独特的美妙造型。

其一,图式期儿童画的最佳视觉面特征

按选择物体最佳视觉面绘画特征,人物画的最佳视觉面就是直立的正面人。图2的所有人物都是从正面画的,即使坐在椅子上的人,也被画成直立着的形象。

其二,多种元素整合起来表达一个复杂概念

对小孩子来说吃饭并不简单,会吃饭是一种能力。小画者用碗、筷子、碗中的饭来表现吃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她以小朋友的满脸饭粒来表明正在吃饭,这才是真正的神来妙笔。

其三,儿童画的基底线表示法。

基底线(也称基准线)是儿童空间认知特点在图画中的表现。通常,图画上面的太阳表示高空,表示上方;儿童用基底线表示下方,表示地面。他们常常把各种东西都画在同一条基底线上,表示存在。这幅画要表现许多人都围着桌子,关键词是“围着”,桌子是基准,这一场合下,每位小朋友的基底线就都是桌子的轮廓线。

其四,散点透视的放射性形状。

按焦点透视法,围着桌子吃饭的人物要画成有正面人、侧面人和背面人。这幅儿童画中,按最佳视觉面的原则将所有人物都画成正面人,且以桌子的四周作为人物的基准线,如此,该图画就呈现出散点透视的放射性形状。散点透视就是多视角的,不断游移变动的透视法。

一场师与生心照不宣的默契

长期教孩子模仿画的教师和家长都会对模仿画抱有依赖性,长时间被强制做模仿画的孩子更容易形成对教师和模仿画的依赖性,这可以称为“路径依赖”。

一次,我在幼儿园想向园长借用美术教材,园长说,现在大家都不用美术教材了,都是创造性教学。我要求参观一堂课,园长安排我到大班,那堂美术课是画“春天”。老师首先讲明主题,接着启发孩子们讲述春天,数个孩子发言从不同方面谈春天的景象,然后教师要求孩子们自己画春天。我发现在孩子们拿纸、取笔,准备画画时,教师走到旁边小屋,拿出一幅画有春天的画,置于教室前面的小黑板上,静静地放好,静静地离开,一句话也没有说。课后我看了一下孩子们的画,33幅画中,有29幅都是模仿黑板上的那幅示范画。不言而喻,这是一场师和生心照不宣的默契。

我对这堂课的第一反应就是“理解”,理解教师的苦衷,理解孩子们的难处。这个班一直做模仿示范画教学,就孩子们而言,模仿示范画、依赖示范画已经形成了群体性习惯。面对新的绘画教育方式,他们踌躇,他们胆怯,在困难时刻,发现了那幅示范画,孩子们敏感地领悟了老师的用意;就教师而言,他们的苦衷在于担心,担心孩子们不会画或者画出些不像春天的东西。于是就巧妙地策划了如上情节。这一场师生之间的默契显示着,在儿童绘画教育改革的路途中,走老路更保险的路径依赖性。这种路径依赖具有普遍性,要解除并不容易,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儿童画的神秘性

儿童画具有神秘性,诚然这里的“神秘”不是指平常所说的贬义的神秘主义的神秘,而是指儿童的精神活动。我们要走进儿童绘画的学术殿堂,必须深入了解儿童画,知彼知己者才能百战不殆。

在儿童发展心理学中讲到年幼儿童的精神活动时,总会提到“物活论”和“泛灵论”两个概念:物活论是指,在儿童心目中世界万物和人一样都是有生命的;泛灵论是指,在儿童心目中世界万物和人一样都是有灵魂的。这样的内容在我们的《幼儿发展心理学》课堂上多被淡化,其实这正是年幼儿童精神活动的哲学,在幼童的精神哲学中,人与万物都是相融相通的,天地神人是融为一体的。图3《我给爷爷鞠躬》,这幅画就是天地神人共悲伤的精神活动的生动表达。

图3 《我给爷爷鞠躬》 6岁

小画者说“爷爷死了,我给爷爷鞠躬,我想爷爷,我哭了,我流了很多泪。太阳和小鸟看见了,它们也很伤心,都哭了。”爷爷去世了,小孙子想念爷爷,到坟地来悼念爷爷,从而开启了一场“感天动地”的悼念逝者的故事。

我们一边观赏图画,一边解读发生在爷爷坟地的悲痛故事,可以从中领会画中的意蕴。

其一、小孙子对爷爷的崇敬和对爷爷的思念:他给爷爷设计的坟墓高大,圆实,居画面中心,墓地郁郁葱葱,庄严肃穆且富有生机,这表示对爷爷的敬爱;他痛哭着向爷爷鞠躬,成串的泪珠形成泪流,流入爷爷的坟墓中,这是期望爷爷地下有知,期盼祖孙之间心灵沟通。更引人注目的是,这孩子把他的眼泪画成弯曲的泪流,让眼泪拐着弯流淌,此乃小画者的独出心裁。这里很可能是出于小画者的不得已而为。请读者仔细看一看那拐弯的泪,拐点的上线和下线的画法有所不同,从中我们可以推测:这孩子的本意是要把眼泪画到爷爷的坟墓上,但是画到中途发现泪的流向不能滴到坟头上,便灵机一动,让泪流拐个弯——这正是要逝者和生者进行心灵沟通的意愿的表达。

其二、天地神人同悲伤:小男孩的悲伤感动了天上的太阳和小鸟,它们也都悲伤得痛苦流涕。孩子的泪流入了爷爷的坟墓,会让爷爷在地下有知;太阳和小鸟与小孩共悲伤,这些描绘在表明对逝去的爷爷的悼念和悲伤感天动地。

我们“阅读”了小画者创编的发生在爷爷墓地的故事,欣赏了小画者创作的儿童画,这图画浓缩了故事的精华 ,这故事诠释了图画的精神。要问这精神是什么 ,那就是“天地神人共悲伤”的天人合一的儿童精神哲学。

总之,儿童绘画透过其画意性语言,“言说”着其自身的自主创新的内蕴、自生成自发展的自组织造型能力和生气勃勃的精神。相比之下,儿童模仿画教学只不过是一种笨拙的工具。

猜你喜欢
画者儿童画画法
鳄鱼的画法
如何鉴赏儿童画
我的儿童画
水禽的画法(六)
儿童画作品展
夜景的画法
菊花的画法
蒙马特与798
撕画
请尊重美术家的劳动成果——敬告随便就开口向书画家索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