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开展大班自主性角色游戏的思考

2017-12-20 05:41杨艳华南京师范大学仕风华幼儿园
幼儿100 2017年33期
关键词:小票花店蛋糕

文/杨艳华 南京师范大学仕风华幼儿园

关于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开展大班自主性角色游戏的思考

文/杨艳华 南京师范大学仕风华幼儿园

“以儿童为本”的教育倡导“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理念。我对这一理念的理解是∶我们要善于“管住嘴”“管住手”“睁大眼睛”“竖起耳朵”,静静地倾听和等待。当幼儿出现问题时我们不再像以往一样,急着去指导,而是选择等待……当我们自己把脚步放慢后,会发现幼儿们的能力超乎我们想象,他们会思考,会自主解决问题的。

下面结合我班游戏区的案例谈一谈我是怎么做的。

一、静静地看——观察了解幼儿的游戏

实施教育,观察先行。幼儿教育更需要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对每个幼儿作出正确的判断。观察是对游戏实施有效指导的前提。教师在游戏中的作用,在于仔细地观察,适时地帮助儿童获得发展,并使其游戏得以延伸。只有通过观察,教师才能知道儿童是否需要更长的时间去玩,游戏的空间够不够,玩具材料恰不恰当,儿童经验的丰富程度如何。自主活动中的幼儿是很“真实”的,游戏中出现的问题也都是真问题,所以教师要用心观察。

通过观察我发现:

发现一:最受欢迎的鸭血粉丝汤游戏总是人满为患,点餐、等待、享受美食,每一个环节都看起来乱糟糟,小朋友一边排队一边议论着自己想要吃什么。收银员询问顾客、收钱……手忙脚乱。点完餐后,收银员把顾客点的餐告诉服务员,因为人多,服务员要么记不住要么混淆,送错餐的现象屡屡可见。顾客焦急、催促,满腹牢骚……游戏中出现的问题始料不及,各种矛盾层出不穷,抱怨、责怪、吵架混杂在一起,鸭血粉丝汤游戏一片乱象。

发现二:娃娃家好温馨,幼儿扮演成爸爸妈妈的样子做饭、照顾宝宝、择菜、叠被子,模仿体验成人的生活,在模仿与体验中来提升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性发展。今天,他们还为娃娃过起了生日,妈妈说过生日一定要有蛋糕。爸爸迅速地跑去百宝箱找来油泥、小棒和纸杯……他们用油泥和纸杯做成蛋糕,小棒当蜡烛,妈妈觉得蛋糕没有花边不像生日蛋糕,于是又找来双面胶沿蛋糕的边贴一圈,说是奶油花边,嘿嘿,做蛋糕的过程人人参与,其乐无穷。蛋糕做好了,一家人围着蛋糕唱起了生日歌,好幸福的一家子。可是,就在切蛋糕的时候孩子们有了争议,爸爸妈妈争着动手,各不相让,大家不欢而散……

发现三:花店游戏很冷清, “老板”一个人坐在花店里无精打采地做着花,看起来消极地打发时间。过了许久,一名“女顾客”来光顾了,买了一支花。随后两名“男顾客”也来到了花店,他们没买花,而是对墙角的一本迷宫书起了兴趣,这本书是花店老板用来装饰店铺的。见有人来,老板热情地向他们推荐起了花,可是他们并不感兴趣,两人很专注地看着迷宫书,“老板”很生气,伸手地去拿迷宫书,结果这一举动引来了一场争议……

通过观察,我敏感地发现了三个游戏活动区的问题:鸭血粉丝汤游戏点餐、送餐环节混乱,自然会纷争不断;娃娃家游戏有新的主题内容,但是因为合作、交往能力不足,经验不够导致游戏终止;花店游戏不受小朋友青睐……所有的这些都看在我的眼里。

这些只是我的观察、我的判断。孩子是游戏的主人,他们会有怎样的发现、会有怎样的思考?以他们的视角,这些游戏又是怎样的呢?我不能用成人的思维来取代幼儿的思维,因此我努力克制自己想要控制和驾驭幼儿的冲动,没有介入,静静地等待孩子们的想法。

二、静静地听——创设回顾游戏时间,倾听孩子们的想法

“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儿童观告诉我们,要支持幼儿,不能只用眼睛看,要走近他们,听听他们的声音,了解他们的想法。于是,我创设了“回顾时间”,让幼儿回顾自己的游戏,帮助他们思考:在区角活动中,他们是如何与材料互动的?如何与同伴互动的?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

回顾的目的是让幼儿变得更自主,学会思考。试想,若教师直接指出问题,那孩子就会受教师思路的干扰,围着教师的话题转,久而久之,幼儿可能会丧失自主思考的能力。要培养幼儿独立思考的能力,就要创设让他们独立思考的时间和机会。

下面请听听孩子们自己的回顾:

【鸭血粉丝汤店游戏】

扮演顾客的幼儿:刚才……刚才我去小吃店跟雅雅(收银员)说,要一个包子、一碗鸭血粉丝汤,雅雅又告诉了果果,可是果果(服务员)送来的不是我要的。

老师:这样啊?

扮演顾客的幼儿:嗯,我也不知道是雅雅记错了,还是果果记错了。

扮演收银员的幼儿:不是我,我问完你就告诉果果了。(雅雅很肯定地说)

老师:那怎么办的呢?

扮演顾客的幼儿:后来我找果果,果果又找雅雅,然后大家就在一起回忆了。

扮演收银员的幼儿:真的不是我,我记性很好的。

扮演服务员的幼儿:我……我也不知道,雅雅一会儿告诉我一个,一会儿告诉我一个,我有点记不住。

(果果用动作和手势比画着,很委屈的样子)

……

回顾游戏时,幼儿有着自己思考的,他们敏感地发现了游戏的问题,并能和大家一起寻找出现问题的原因,孩子们用心地回忆着,回忆自己是怎么做的,自己和同伴都做了些什么……在这过程中我看到了他们的自主,他们积极想解决问题的愿望,所以我把主动权交给幼儿,引导他们在回顾时间里碰撞、交流,大家共同想办法解决,这对幼儿的发展是有重要意义的。

【娃娃家游戏】

老师:刚我听到你们唱生日歌了。

扮演爸爸的幼儿:你都听到啦,今天我们要带宝宝过生日。

老师:哈哈,这么好!

扮演妈妈的幼儿:我们一起做了个生日蛋糕,嘻嘻嘻!(一边说一边用手比画了一个大圆)

老师:你们好厉害!怎么做的?

扮演爸爸的幼儿:油泥呗,是我去百宝箱找的,还有纸杯和小棒……

扮演妈妈的幼儿:我还用双面胶贴在蛋糕上代表白色花边。(说完跑去端来蛋糕给我看)

老师:嗯,很漂亮,后来呢?

扮演爸爸的幼儿:后来……后来我们吵架了,生气了。

老师:为什么呀?

扮演爸爸的幼儿:因为我说我来切蛋糕,妈妈不同意,不高兴了。(爸爸一边说一边看了眼妈妈,妈妈捧着蛋糕开心的表情一下子不见了)

扮演妈妈的幼儿:我也会切,在我家,谁过生日都是我切蛋糕的。

扮演爸爸的幼儿:我在家也是,我妈妈夸我蛋糕切得棒。

……

回顾游戏的时候,幼儿很投入,他们积极从大脑中提取游戏记忆图像,提取的图像是他们对游戏的理解和解读,包括自己在游戏中获得的经验。在幼儿选择自己想要谈论的经验,并向大家解释发生什么的时候,他们会对自己的经历和获得的经验有更深入的理解。

回顾时间里,孩子们娓娓道来,快乐的感觉自然地流露,当然不开心的情绪也随之显现,他们对游戏中出现的问题不避讳。问题是学习的契机,有了问题幼儿才有解决的内驱力,才有主动获取新经验的行动。

【花店游戏】

老师:花店刚刚怎么了?

扮演老板的幼儿:花店游戏好没意思,一点都不好玩。

老师:是吗?

扮演老板的幼儿:没人来买花。

老师:为什么?

扮演老板的幼儿:不知道,今天只有一个女生来买花,男孩子都不来,他们都喜欢看我花店

里的迷宫书。

老师:这样啊?

扮演老板的幼儿:刚刚点点和多多来花店不买花,看我迷宫书,我不给他们看,大家就吵起来了。(扮演花店老板的婷婷一边用手比画一边补充说)

点点:买花没意思,都是女孩子做的事,我们男孩子喜欢看迷宫书。

多多:就是嘛,我们喜欢看迷宫书。

扮演老板的幼儿:下次我也不选这个游戏了,不好玩。

……

在回顾时间,三个孩子道出了他们的想法。他们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来解释,把男女生的性别、喜好与他们的行为相联系。 过程中,扮演老板的幼儿还说出了自己以后的游戏打算,很坚决,折射出了她解决问题的方式,这个方式虽不是积极可取的,但这样的方式应该是每一个幼儿最快的解决方式。看来,回顾很重要,它让我们近距离地走近了孩子,真真切切地了解到了孩子们的需求。

三、静静地想——不轻易下改变幼儿的想法,尊重他们游戏的最初目标

“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提出要尊重幼儿,理解他们的想法。通过观察、倾听,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了孩子们的游戏目标,比如:鸭血粉丝汤店游戏,点餐—送餐—享受美食的过程是孩子所期望的。娃娃家游戏,孩子们创造出了新的游戏情节——过生日,大家乐在做蛋糕的过程中,找材料,做蛋糕,各显身手。蛋糕做好了,准备享受了,可是矛盾出现了,谁来分,怎么分的问题引起了孩子的争议。孩子们的回顾让我读懂了他们的想法,我们不能抛开孩子的想法,随意改变游戏内容或简单地解决游戏中出现的问题。要理解他们、顺应他们、尊重他们的想法,我们要做的是保护他们的游戏热情,同时要帮助他们为实现他们的游戏目标而努力。

四、静静地支持——做孩子中的一员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教师要以一种敏感的、响应的、支持的方式与儿童进行互动,这样才能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幼儿与教师之间,如同成人与成人之间一样,要多谈谈、多聊聊才能互相了解,彼此间的感情才能逐渐加深,通过交谈我了解到孩子们的所思所想。如果教师总是高高在上,或总坐在幼儿的对面,幼儿很少会主动来与老师交流,对于性格内向的孩子更是有被教育的感觉。因此我尝试着坐在幼儿中间听他们回顾游戏,在回顾游戏时间里中自然而然地与他们互动,支持他们。

1.关注幼儿的原有经验和兴趣。

游戏是幼儿已有经验的表现,经验是幼儿游戏的源泉。幼儿的原有经验能够促进幼儿与周围环境积极互动、交往,起着支架与桥梁的作用。在游戏过程中,已有经验起着丰富幼儿游戏主题、游戏内容、游戏情节与游戏行为的作用。幼儿借助已有经验来表现自己的想法、发现与建议,还原生活情境,并在此基础上大胆想象、创新,形成新的挑战。因此,在开展游戏的过程中,我们要重视幼儿的前期经验和现有水平。仔细想来,花店游戏幼儿为什么不愿意玩呢?试想,他们去花店买花的经验有多少?即便到了花店他们能参与什么?我们班的花店里有什么?孩子们是怎样与材料互动的?就这几个问题,大家展开了讨论:

老师:花店游戏玩了一段时间了,你们觉得好玩吗?

幼儿:不好玩!

老师:为什么觉得不好玩?

幼儿:花店没人来,不好玩。(孩子的表达折射出因为人少,同伴互动的机会少,幼儿只是和材料在互动,孩子们更渴望同伴互动多的游戏)

老师:没人来的时候,花店的人在干什么?

幼儿:做花,但是没人来买,做着做着就没意思了。

老师:这样啊,你们有没有好办法呢? 或是回忆下花店里面有什么,花店里的人都在做什么?

幼儿:我家楼下有个花店,我妈妈说花店经常搞买一送一的活动。

老师:买一送一?这个方法很好,吸引顾客!我们能不能用也学着用这个方法招揽顾客?

幼儿:对呀,我们也可以买一送一。

老师:我们买什么送什么呢?

幼儿:买一枝花再送一枝,随便自己挑。

老师:这倒是可以。大家不是都喜欢迷宫书吗?可不可以,来花店玩一个迷宫游戏,或猜个谜,答对的就免费得一枝花。(大家拍手赞成)

老师:花店里没人来时可以怎么玩?

幼儿:可以做花。

老师:嗯,可以做花花店和花相关的还有花瓶,大家也可以用黏土装饰花瓶卖呀!

(小朋友拍手赞成,忙着收集各种纯色的饮料瓶等,花店里一下子热闹起来了……)

学习的本质是成长,而不是积累,它来自人的已有经验,也必须回到已有经验上去。所以,当幼儿遇到问题时,我们要从他们的兴趣和已有经验出发,推动孩子自主地解决游戏中的问题。引导他们尝试丰富游戏内容,纳入新的游戏材料,把小朋友喜欢的、感兴趣的元素投入其中。

2.鼓励幼儿用生活的经验来解决问题。

游戏作为幼儿园基本活动,在幼儿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幼儿会把广泛的生活内容和丰富的学习内容反映在游戏中,也会在游戏中运用和发展他们学习到的知识和能力。因此当幼儿遇到问题时,我首先做出这样的判断:他们有什么样的经验,缺失的经验是什么,可能获得的经验是什么。有了这些问题,我们才能试着引导他们用生活的经验去解决,同时获得新经验。

下面是幼儿回顾鸭血粉丝汤店游戏时与我的互动:

老师:刚刚你们发现了,鸭血粉丝汤游戏乱,乱的原因是点餐、送餐也不知道哪个环节出了错,有没有好办法解决呢?

颜颜:提醒服务员。

老师:提醒是一个好方法,但是总是提醒,餐厅里也不安静啊,有没有更好地办法呢?你们和爸爸妈妈去吃鸭血粉丝汤时看到服务员是怎么做的?

雅雅:我看见点完餐的人都有票,然后我们自己端个托盘拿粉丝汤,盛粉丝汤的人他会看一下我们的票。

果果:我看见服务员就是等人吃完了收碗筷。

老师:你们观察得好仔细。那我们可以向他们学习呀。

雅雅:可是我们没有小票啊。

老师:能不能自己做呢?你们知道小票上有什么吗?

雅雅:小票上面写着是字和数字,数字应该表示要的几个或几碗的意思。

老师:嗯,有道理。

雅雅:我看见点餐时服务员快速按键盘,然后小票就出来了。我们没有出小票的机子,我们可以画小票。

老师:点餐时不会写字怎么办呢?

颜颜:我知道了,我知道了,那我们就用笔画!

果果:要是要粉丝汤就画粉丝汤,如果是一碗就标上数字1。

老师:你们好聪明!那如果人太多,点餐的人来不及画怎么办?

雅雅:这好办,我们可以事先画许多小票放着,或是没人来时我们就画小票,等人来了,直

接在上面填数字!

老师:哈,好主意!那大家试试看!

可见,幼儿解决问题的过程其实是不断收集信息的过程,也是不断探索的过程。教师参与其中,启迪了幼儿的智慧,发展了他们的思维,帮助他们学着他们生活的经验来解决游戏的问题,点餐小票的设置增加了幼儿与游戏材料的互动,解决了游戏中的乱象。图画、数字一目了然,游戏更有序、有趣了,幼儿的成就感倍增,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在提高。

3.肯定幼儿创造性行为的出现,鼓励他们学着解决游戏中的问题。

娃娃家游戏中,家庭成员回想着他们要做什么,是怎么做的。这一过程的回顾帮助他们将计划和结果相关联并谈论自己的经历和新发现,从而积累经验,发现问题,继而引发他们自主地解决问题。

在此过程中,我静静地听着孩子们的表述,不时地肯定他们,表扬他们能大胆想象,创造出过生日的游戏情节。当孩子说到他们出现的问题时,我不急于给建议,而是问他们:“爸爸想怎么分?妈妈呢?哪一种办法更好呢?”爸爸和妈妈各不相让,都说自己平时在家都切过蛋糕,都会平均分。我故意说:“你们都好能干啊,那你们分的都是什么形状的蛋糕啊?”爸爸最先说话:“我分的是圆形的!”“我分的是方形的!”妈妈接着说。“那你们能不能把自己分的方法画下来,看看谁的分法多?”“好,分四份,我们用纸画下来!”接下来的游戏他们不再关心谁来分了,而是忙着找纸画许多圆形、方形的蛋糕了,然后画自己的分法,随后交流、互动。谁分蛋糕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过程中他们的分享交流。

“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教育理念深深地引领着我,让我学着静下心来观察幼儿,观察他们的行为,了解他们的需要,学着支持他们。令我开心的是,属于幼儿自发、自由、自主的快乐游戏每天都发生在身边,孩子们主动地与材料互动,体验着操作材料带来的快乐,体验着实现自己游戏意图的成就感。有句话说的好:“幼儿教育的核心价值观是支持孩子成功实现和延伸他的意图。”三个案例,使我更加理解了要学着做“装傻”老师的含义,把解决问题的机会真正留给孩子,做个适时退位的教师,给孩子一定的空间。

猜你喜欢
小票花店蛋糕
王跃农
“以小票之名”浪漫传情
有人在打购物小票的主意
创意蛋糕
切蛋糕
做蛋糕之前
残缺的购物小票
招牌
你有怪癖吗?
花店的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