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裁教学法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发展

2017-12-20 21:33陈莉萍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英语核心素养

【摘 要】体裁教学法以功能语言学和社会文化学习理论为支撑,将社会文化语境、文本分析和语言学习融为一体,为教师向学生显性系统地解释如何组成语篇表达意义提供有效方法。课堂中实施体裁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体裁分析;体裁教学法;英语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75-0007-04

【作者简介】陈莉萍,南京师范大学(南京,210097)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教育语言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对英语教师来说是一种挑战。我们不但要全面了解所教的学生,更要深刻把握所教的内容。既然教授的是语言,我们就必须知道语言的形式以及语言的意义。只有了解文本中的语言是如何组织并表达意义的,我们才可以通过文本的讲解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对于语言的形式和意义,不同的语言学流派有不同的看法。传统的结构语言学认为语言以及语法是一系列的规则,语言所表达的意义是静态的,而系统功能语言学则认为语言是一个表达意义的符号系统,在不同的社会语境中使用不同的语言资源可以实现不同的交际目的,语言是一种社会行为。

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语言形式与功能的界定得到语言教学研究者的认可,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体裁教学法应运而生。现有大量的研究已经证明在大中小学语言教育中运用体裁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Harman,2013; Flowerdew,2015; Hyland & Shaw,2016)

一、什么是体裁与体裁分析

体裁本是修辞学术语,被引进语言学研究领域之后,研究者称其为语体或语类,并且赋予其新的意义。北美学派的代表人物Swales(1990)认为,体裁是一种交际事件,在交际过程中同一社团的成员都承认并遵守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交际成功与否取决于这些规约掌握和熟练的程度。同一学派的Bhatia(2004)做了进一步的提炼,认为体裁是内部结构特征鲜明能传达个人意图的一种交际事件。澳大利亚学派的Martin & Rose(2008)认为体裁是有步骤的有目的的交际行为。虽然表述不同,但两学派的基本观点一致,即体裁是动态的交际行为,是特定的群体为了实现特定的交际目的而采用约定俗成的语篇结构图式,该结构图式制约语篇的内容和语言的风格,但随着交际情境的变化而变化。体裁的特征通常取决于文本的文化语境和情境语境(体现于总体的交际目的和相关的主题)、语言型式(表现于修辞结构、词汇语法以及其他语篇特征)、交际方式(书面、口头、电子版、纸质版)、听众/读者类型等特征。借助于这些特征,我们可以将文本归类为不同的体裁。

体裁本是修辞学术语,被引进语言学研究领域之后,研究者称其为语体或语类,并且赋予其新的意义——体裁是动态的交际行为,是特定的群体为了实现特定的交际目的而采用的约定俗成的语篇结构图式,该结构图式制约语篇的内容和语言的风格,但随着交际情境的变化而变化。体裁的特征通常取决于文本的文化语境和情境语境(体现于总体的交际目的和相关的主题)、语言型式(表现于修辞结构、词汇语法以及其他语篇特征)、交际方式(书面、口头、电子版、纸质版)、听众(读者)类型等特征。借助于这些特征,我们可以将文本归类为不同的体裁。

体裁分析是跨语言学、人类学、社会学和心理学多学科多视角文本分析的一种方法,在分析中关注建立文本的主题和事件的情境、特定体裁中特定的文本结构、共同的语法型式、关键的词汇等。具体的分析方法很多,但都以Halliday(1994)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为基础。

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是表达意义的一个符号系统,该系统是分层次的,由语言外层和语言内层组成。语言外层由文化语境和情境语境组成,文化语境在上,情境语境在下。情境语境层面包括体裁和语域,体裁包含语域。语域又包括语场、语旨和语式,语场指交际的内容,语旨指交际中的人际关系,语式为交际的方式。语言外层由语言內层体现。

语言内层自上而下由语义层、词汇语法层和音(字)系组成,层次之间是体现的关系,下一层次体现上一层次,即语义是通过词汇语法体现的,词汇语法是由音(字)体现的。语义层是由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组成,这三类意义又被称为语言的三大元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概念功能表达了人们对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的认识和反映,体现了语言与主客观世界的关系,与语域中的语场相对应。人际功能表达了人们在使用语言时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如何使用语言建立和维持人际关系,与语域中的语旨相对应。语篇功能体现了如何恰当使用语言构建文本,与语域中的语式相对应。

语言的三大元功能不仅在语篇中同时出现,每一个句子都可以体现语言的三大元功能,概念功能由句子中的“及物性系统”体现,人际功能由“语气、情态及评价系统”体现,语篇功能由“主述位结构及信息结构”实现。及物性系统由物质过程句、关系过程句和存在过程句等词汇语法形式体现,语气、情态及评价系统由情态词、心理过程句、修饰性的关系过程和概念隐喻(名词化)等词汇语法形式体现,主述位结构及信息结构由表示衔接与连贯的语言形式体现(见文末图1)。

体裁分析是多维的,可以是从社会文化语境入手分析语言意义是如何建构的(从语言外层到语言内层,由上而下),也可以是基于词汇语法结构阐释交际情境是如何体现的(从内层到外层,自下而上)。体裁分析将语言的符号系统与社会文化认知融合起来,目标是解释使用中语言的意义而不是表面的语言形式。Bhatia(2004)认为体裁分析作为一个分析框架,不但能显示形式与功能之间的关系,而且有助于我们理解在特定的语言使用领域信息的认知构架,有助于语言学习者掌握恰当的词汇语法型式以便达到理想的交际目的。endprint

二、什么是体裁教学法

体裁教学法以语篇的体裁分析为基础,通过对语篇图式结构的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到语篇不仅是一种语言建构,更是一种社会的意义建构。体裁教学法以Halliday的功能语言学(1994)和Vygotsky的社会文化学习理论(1978)为基础,强调语言和学习都是根植于文化、历史、机构背景下的社会活动。该方法把语言、内容和语境整合到一起,为教师提供一种方式,向学生显性地系统地解释语言是如何组织起来表达意义的。Hyland(2007)对该方法的优势进行了如下总结。

(1)明示:明确指出所学内容,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的技能。(2)系统:提供一个连贯的分析框架聚焦于语言和文化。(3)学生需求:课程目标和学习内容都源于学生的需求。(4)支架作用:教师引导学生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语言能力的发展。(5)知识获取:学生接触到精选文本中各种各样的语言型式和意义表达方式。(6)思辨性:丰富的社会、文化和语言资源促使学生理解、评析和运用。(7)语篇意识:增强教师的语篇意识,帮助教师更加自信地指导学生提高读写能力。

随着社会、文化、语言的发展,我们的语言教学课堂越来越多元化,学生的认知水平、理解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也呈多元化,传统的以认知统一性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已不再奏效,语言教学亟需教育理论解释力强、研究基础扎实、语言学认可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的程度上,体裁教学法满足了这样的要求。对于外语教师来说,体裁教学法使得他们的课堂教学目标更加明确、教学内容更加相关、给学生的指导更有针对性。Hyland(2007)认为体裁教学法是交际教学法在语言教学中运用的结果,是继续强调语言可以做事。

三、体裁教学法的运用

体裁教学法盛行于北美和澳大利亚,被广泛地运用于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的课堂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事实上,体裁教学法也的确有助于我们中小学外语教师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1.聚焦词汇语法,拓展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

在特定的体裁中,以一定的社会文化为背景阐释特定的话题要求使用恰当的词汇语法群(词汇链)、及物模式(句子结构)和从句间的关联(衔接与连贯),教材中精选的文本都是很好的范本。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以语篇语义中的概念意义、人际意义、语篇意义为抓手,分析每一个句子是如何通过词汇和句法的选择体现语篇语义,让学生明白语言的意义潜势。体裁教学法要求明确地解释文本是如何在语法上组织起来的,但不是把语法看作为孤立的要素,而是与文本意义分析和语境分析结合起来。这不但有助于学生明白语法和词汇是如何共创意义,而且懂得词汇语法是如何组成文本表达意义。

语篇衔接,是语言能力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在从句和语篇层面上通过词汇语法建立的一个语义关系网络。Halliday 和Hasan(1989)认为词汇语法关系网络是语篇中连贯的基础。然而,只有从语篇语义入手,我们才能明白词汇语法在语言表达中起着轴心的作用,语篇的衔接与连贯要依赖于恰当的词汇语法群。

2.关注文本互文,提高学生的语篇组织能力。

根据Bakhtin对话理论(1986),任何文本都是在表达某种观点和价值观,但这种表达不是孤立的,它是与潜在对象交际的过程中完成的。因此,在文本分析中要训练学生找出该文本与以前的、当今的、未来的文本之间显性或隐性的关系。Kristeva(1980)也提出互文性是文本的本质属性,文本互文可以通过直接引用词汇句法结构体现,也可以通过间接引用体裁结构体现。

在教学中,通过对文本的分析提高学生的互文意识,训练学生在恰当的场合引用其他文本,提高语篇组织能力。

3.再现文本语境,培养学生的文化品格。

任何的文本都是特定群体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习惯的体现,都产生于一定的文化背景。该文化背景总是被介入到情境语境中,通过分析文本的交际目的、文中的意识形态、作者的身份及权威、意向的读者,可以挖掘潜藏在语言形式背后的文化知识和信念。

4.解析体裁结构图式,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文化语境和情境语境是通过体裁和语域实现的,影响体裁的因素有很多,如社会的、团体的、情境的、功能的、结构的,它们相互关联形成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然而,作者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都会通过元语言策略表达出这些关系。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训练学生进行分析、推理、归纳和评价,理清文本中各类关系。通过文本的分析,让学生找出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语境中常用的表达该类交际事件所认可的交际模式。对课本中常出现的体裁,如新闻报道、叙事、演讲、广告、求职信、述评等,要学生总结出它们的体裁特征和语域特征,并作出相应的评价和运用。

5.依托文本分析,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课堂中实施体裁教学法,教师可以解析文本的语篇结构图式和语言的特征,学生可以自己构建语域知识、文化背景,拓宽文化视野,增强价值判断能力。文本分析是一个意义建构的过程,也是词汇语法解码的过程,通过语篇语义的阐释学生学会恰当得体地表达自己的体验和真情实感,运用语言建立和维护社会关系。在文本解析和建构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尝试运用各种学习策略,这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發展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业质量标准(适用于必修课程)要求:学生能够在相对熟悉的语境中,围绕必修课程内容所涉及的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主题,运用所学范围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有效运用学习策略,理解必修课程所规定的不同类型语篇所传递的意义、意图或情感态度,理解语篇中不同文化元素及其内涵,分析不同语篇类型的结构特征和语言特点,并能以口头或书面形式陈述事件、传递信息、阐释观点和态度等。由此看出,课堂教学中运用体裁教学法可以发展学业质量水平所要求的关键能力和品格。

【参考文献】

[1]BHATIA V K. Worlds of Written Discourse:A Genre-Based View. [M] London: Continuum,2004.

[2]FLOWERDEW J. John Swales Approach to Pedagogy in Genre Analysis: A Perspective from 25 Years on[J]. 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2015(19).

[3]HALLIDAY M A K, HASAN R. Language, Context, and Text: Aspects of Language in a Social-Semiotic Perspective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

[4]HYLAND K. Genre Pedagogy: Language, Literacy and L2 Writing Instruction[J]. 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2007(03).

[5]MARTIN J R, ROSE D. Genre Relations: Mapping Culture[M]. London: Equinox,2008.

[6]SWALES J M. Genre Analysis:English in Academic and Research Settings [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endprint

猜你喜欢
英语核心素养
高中英语核心素养培育中的跨学科可能性研究
基于英语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八环八步”导学案教学模式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探索
基于英语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实例
浅谈高三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
任务主导的英语阅读课模式新探
借助选修教材与现代教育技术培养高中生英语思维与人文底蕴的应用与反思
构建英语生命课堂,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英语核心素养在初中教学中的体现
翻转课堂模式下高中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