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竞技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2017-12-21 02:53吴数德
体育科技 2017年4期
关键词:运动队全运会教练员

吴数德

(广西体育局,广西 南宁 530031)

广西壮族自治区竞技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吴数德

(广西体育局,广西 南宁 530031)

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分析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竞技体育项目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教练员队伍现状、运动员现状,并从改革创新竞技体育管理体制、优化项目发展布局、改革创新教练员队伍建设、改革创新运动员队伍建设四个方面提出了发展对策。

广西;竞技体育;现状;发展对策

20世纪80年代初,广西体育部门遵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根据广西自然气候、地理条件和身体素质特点,认识到广西在发展竞技体育方面有自己独特的条件和优势:一是亚热带气候适合长时间进行体育训练;二是江河水域多,有利于开展水上训练项目;三是人体小巧、灵活、敏捷,有利于开展灵巧性为主的训练项目与小级别的训练项目;四是青少年身体发育早,有利于从事早训练早出成绩的项目;五是广西人性格刚强,有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传统。基于上述分析,自治区体委果断地作出了竞技体育“灵、小、短、水”优势项目的发展战略决策,共识形成了合力。广西各级业余体校,突出重点,从小抓起,为竞技体育人才的早期培养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体操、跳水、技巧、田径、举重、乒乓球、羽毛球、游泳等优势项目抓的有声有色。经过几代体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广西竞技体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与此同时也要看到,广西竞技体育还存在诸多不足:对体育尤其是竞技体育的经费投入和政策同经济发达省、市比有不小的差距;优秀运动队获得高级以上职称的教练员人数偏少,优秀运动队训练、竞赛水平不高,缺乏高水平教练员;队员年龄偏小,队伍的年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因此,要准确把握自身的优缺点,有的放矢,采取有力措施,发展广西的竞技体育事业。

1 广西竞技体育现状

1.1 运动项目发展历史及现状

1.1.1 历届奥运会、全运会成绩

表1 历届奥运会广西奖牌情况

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是新中国体育走向世界的开始,对于广西的竞技体育,也具有一定特殊意义。广西在这届奥运会中共取得了10枚奖牌,其中金牌4枚,分布于体操和举重两个项目,不论从金牌数还是奖牌数都位列全国第一。然而,在近些年来的奥运比赛中,广西的竞技体育成绩出现了明显的下滑趋势,到第2012、2016两届奥运会,更是遭遇了历史最差成绩,奖牌数为0。

表2是历届全运会广西的奖牌情况,1979年的北京全运会是历年广西全运会奖牌最多的一届,共获得45枚奖牌,其中金牌数14枚。2013年辽宁全运会,奖牌总数为14枚,金牌数为4,均不到历史最高奖牌数的1/3。

表2 历届全运会广西奖牌情况

从表3可以看出,体操项目是获得奥运会奖牌最多的项目,但有7枚奖牌是在第23届奥运会上获得,26届奥运会莫慧兰参加并获得1枚银牌后广西就没有体操运动员参加过奥运会;举重项目广西运动员只有第28届和第31届两届奥运会没有运动员参加;羽毛球项目自20世纪90年代初首次列入奥运会比赛项目开始,25届至28届连续4届均有运动员参加并获得奖牌。

1.1.2 历届奥运会、全运会广西各项目获奖情况

表3 历届奥运会广西各项目奖牌情况

为更好地与1984年第23届奥运会以来所取得的成绩进行比较,全运会成绩主要以1983年第5届全运会以来的成绩(灰色部分)作分析,不包括蹼泳、技巧、跳伞、无线电测向、航空模型等被取消的非奥运会项目。

从表4可以看出,举重、田径、体操、摔跤、游泳、跳水是广西获得全运会金牌总数排前六的项目。体操项目在第七届全运会后再无金牌计入;近三届全运会都有金牌的项目是举重和摔跤。

表4 历届全运会广西各项目金牌情况

1.2 教练员队伍现状

目前,广西各优秀运动队在职在聘教练员共有119人。

1.2.1 教练员职称基本情况

目前广西优秀运动队在聘国家级教练员占在聘教练员总人数的10%;在聘高级教练、中级教练、初级教练分别占28%、33%、29%。说明广西优秀运动队训练、竞赛水平不高,缺乏高水平教练员。另外,广西教练员在职称的评定方面还不够科学,教练员深造培训机会少,导致了高级以上职称教练数量较少。

1.2.2 教练员学历基本情况

目前,广西各优秀运动队教练学历水平偏低,在聘教练员队伍中,硕士研究生学历、大学本科学历、大专及以下学历的教练分别占在聘教练员总人数的8%、60%、32%。

1.2.3 教练员年龄分布情况

据统计,广西优秀运动队教练员执教年限一般是30年(30岁-60岁),为便于统计分析,以执教10年(2个半全运周期)来划分,40岁以下为年轻教练员,41—50岁为中青年教练员,51岁以上为老教练。

广西各优秀运动队在聘教练员在51岁以上的占在聘教练员总人数的17%;41-50岁年龄段的教练员占35%;40岁以下的教练员占48%。三个年龄段教练员人数比例约为1∶2∶3。广西在新周期聘任的教练员与运动员比例为1∶5,50岁以下的教练员占到聘任教练员总人数的82.4%;其中39岁以下的年轻教练员占聘任教练员总人数的47.3%,年轻教练员和中青年教练员分布较合理。

目前广西教练员队伍出现杰出教练员断层的现象,现有国家级教练平均年龄52.5岁,高级教练员平均年龄48岁。有研究表明,41-50岁这个年龄段的教练员由于在训练、比赛经验上有了多年的积累,家庭生活相对较稳定,精力较集中,容易带出成绩。

1.3 运动员队伍现状

目前,广西各优秀运动队共有运动员编制615个,有运动员558人,其中正式编制运动员只有413人,试训运动员有145人,出现32.8%的空编。而在外省如江苏、上海、广东、湖南等地运动员数量都保持在1500人左右,结合以上广西运动员数据说明,广西优秀运动队总人数偏少,且出现较大的空编现象,还有部分停训和择业期的运动员占用编制,优秀运动员编制利用不合理。

1.3.1 运动员运动等级基本情况

运动员等级主要反映出运动员运动水平高低,获得国际运动健将的运动员都是代表国家参加国际重大比赛中获得名次和达到评定标准的;运动健将是参加国内重大比赛获得名次和达到评定标准的运动员;一级运动员是参加国内正式比赛获得名次和达到评定标准,或者是在全区锦标赛及区运会比赛中获得名次和达到评定标准的。

广西国际健将占运动员总人数的3%;运动健将占18%;一级运动员占33%;一级以下运动员占46%。

目前,广西备战第13届全国运动会的高水平运动员(国际运动健将和运动健将)约120人。占运动员总人数比例为21%,低于这个比例的运动项目有田径、游泳艺术体操等14个项目,乒乓球、篮球、网球这3个项目没有运动健将等级以上称号的运动员。

1.3.2 运动员年龄分布情况

运动员年龄可以体现出运动员心理和生理的成熟程度,有研究表明,男子运动员25岁、女子运动员23岁为运动员出成绩的最佳年龄。

目前广西优秀运动队现有18岁以上的运动员占运动员总人数的60%;13—17岁占39%;13岁以下的占1%。

因每个中心运动员总人数不同,仅从各年龄运动员的人数不能准确对比分析各中心运动员具体情况,故以下将结合各年龄的人数分布比例对比分析。

表5 各中心运动员年龄分布比例情况(%)

结合项目的年龄特点,从表5可以看出,射运中心24岁以上运动员仅有5.1%,对于该项目来说整体年龄结构偏小,进一步分析结果,根据广西运动员入队年限、运动等级、运动员年龄等方面数据综合分析可以看出,田径、举重、水球、跳水、摔跤、体操、蹦床、摔跤、羽毛球等重点项目运动员年龄结构相对合理。

2 关于广西竞技体育的发展对策

2.1 分析和小结

从历届奥运会的奖牌趋势可以看出,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是广西竞技体育最辉煌时期,这是因为国家刚实行改革开放不久,各省正大力发展经济,在这之前,广西区党委、政府领导多年对竞技体育高度重视,训练场馆、设施、训练条件在全国属于先进行列,加上各项目有一批年富力强,责任心、事业心强的教练员,因此能带出一批高水平的运动员参加奥运会。加上举重、体操等原属于前苏联等东欧国家的优势项目,由于前苏联等东欧国家抵制23届奥运会,我们能取得较好成绩也属正常。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各省经济实力有了很大提升,对竞技体育的重视和投入有了很大提高,因此,广西竞技体育被国内发达省市逐渐追上并超越也是正常的结果。

高水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有其周期性,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一名优秀运动员最多参加过3届奥运会和3届全运会,从接受高水平专业训练开始计算运动周期最多是12-15年,运动员保持高水平竞技状态的同时,也占用了大量的资源,比如主管教练对其训练的专注度,以及科研、医疗保障投入等,一个项目要同时培养多名优秀运动员,就要有多名优秀教练员,以及雄厚的后备人材。从广西竞技体育多年的成绩来看,只有举重项目具备这样的条件。

通过分析广西运动员参加历届奥运会和全运会的成绩,本研究认为广西竞技体育成绩近两届奥运会和近一届全运会成绩不理想有其偶然性和必然性,一是近年来广西对奥运会、全运会备战的重视程度有所下降,备战经费从2002年至2015年始终都是500万没有提高,教练员、运动员的待遇也多年来没有提高,打击了教练员、运动员的训练积极性;二是在训练设施的建设上长期滞后,大部分的训练场馆使用寿命都超过30年,体操、蹦床训练馆的高度甚至无法满足训练需要,场馆设施的落后制约了项目的提高;三是对运动员的思想教育还有待加强,有许多优秀运动员甚至是世界冠军级的运动员由于思想问题而过早的结束自己的运动生涯,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2.2 改革创新竞技体育管理体制

2.2.1 以训练为中心

突出教练员、运动员主体地位,全局上下都围绕服务教练员、运动员训练开展工作。

2.2.2 建立一二三线运动队“一条龙”培养管理体系

竞技体育处、青少年体育处要指导好体校二线队和业余体校三线运动员训练。使一线运动员常年保持在1000人左右(含共建一线运动队和其他途径培养的运动员),二线运动队保持在3000人左右,三线运动队保持在12000人左右。

2.2.3 建立以在全国以上比赛“出成绩、拿第一”的目标管理考核体系

竞技体育必须以在全国以上比赛“出成绩、拿第一”作为最主要目标。一是对职能处室、职能部门、项目中心、各个运动队设置四年、两年和每年在全国以上比赛成绩硬性目标要求。二是改革区内综合性运动会参赛和奖牌规则,自治区优秀运动队队员不得参加区运会等区内综合性运动会,其在全国以上比赛奖牌可翻倍计入所输送市比赛成绩榜。三是自治区优秀运动队教练员在区内比赛成绩不作为个人工作业绩、职称评定、绩效评价、年度考核等依据。

2.3 优化项目发展布局

2.3.1 缩减不出成绩项目

综合各项目近2-3个周期在奥运会、亚运会、世锦赛、全运会等重大赛事比赛成绩、教练员整体水平、运动员成材率、项目贡献率等指标建立项目发展状况评价体系,科学评估广西现有各个项目发展现状,缩减不出成绩项目编制,调剂给出成绩的项目使用。2.3.2适当拓展项目布局

一是结合广西实际情况,充分研究、论证一些金牌数较多、新纳入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项目、国内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开展省份不多的项目,通过引进优秀教练团队和一些优秀运动员,拓展一些新项目。二是对广西各级训练体系较完备、优秀教练员相对较多的田径等项目,延伸拓展一批项目小项。三是对广西传统优势但面临激烈竞争的项目,在加大编制等投入巩固优势的同时,科学分析竞赛规程和薄弱环节,发掘和发展新的夺金点。四是改革区运会和区内重大比赛项目设置,对重点发展的项目、新项目增设金牌数等,鼓励各市和基层体校发展这些项目。

2.4 改革创新教练员队伍建设

2.4.1 改革创新教练员选拔机制

现有教练团队,通过成材率等指标全面分析统计现有所有教练执教水平,进行教练团队动态调整,实行能者上、庸者下。

2.4.2 建立完善教练员培养机制

建立学习培训的长效机制,加强业余体校教练员培养。2.4.3强化以目标考核和能上能下为主的激励约束机制

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改革绩效工资分配办法,改革职称评定办法,完善教练员比赛奖励机制,改革基层业余体校教练的激励办法。

2.4.4 完善教练员的培养机制

一是思想的提升,让教练员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细化工作计划,增强工作的责任感。二是加强教练员的事业心,有较强的事业心才能在工作中集中精力。三是从技术能力、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这些方面培养和选拔教练员。四是要看教练员在训练过程中是否善于学习、善于总结、善于思考,是否能够不断的创新训练手段和方法。

2.5 改革创新运动员队伍建设

2.5.1 完善选拔机制

一是改革运动员选材机制。同教练员选材一样,由选材委员会决定运动员编制使用和最终是否招录某个运动员。二是拓宽运动员来源渠道,根据各个项目特点,深入研究和反思项目是否一定要从小培养起。三是对我们与项目强省差距太大的项目,更多考虑从这些强省招募运动员,强省进入不了优秀运动队的苗子可能比我们自己的基础、条件更好,更易出成绩。四是探索发展合同制运动员。可以选择通过一定的选拔考核,经选材委员会同意,与优秀运动队签订合同成为合同制运动员,使合同制运动员成为社会一种新的职业选择。五是提高编制使用效率,在保留一定数量编制以供灵活调剂使用,尽可能招满运动员,对长期不出成绩的运动员及时安排退出,通过多种途径并举,使广西优秀运动队训练和可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常年保持在1000人左右。

2.5.2 改革参赛选拔机制

每个项目成立竞赛委员会,由外请专家、退休老教练、竞体处、中心、项目教练等组成,由竞赛委员会综合各个运动员成绩、身体情况和对手等情况,科学选择参赛运动员,制定备战方案,使参赛选拔公平、公开、公正。选择由谁参加比赛前,应组织内部选拔赛,选拔赛可允许共建优秀运动队和市县体校达到一定成绩的运动员参加。

2.5.3 建立目标考核管理机制

设定训练成绩、思想道德、纪律情况、比赛成绩等年度综合量化的考核目标,层层分解到每个月、每个人,注重强化年度绩与效考评结果运用,绩效考评结果与运动员工资晋级、优秀运动员评定和培养等直接挂钩。

2.5.4 从思想上入手培养优秀运动员

要增强运动员对自己职业的认同感,树立为国争光的远大目标和抱负,都需要在了解自己运动项目的基础上实现,这也是解决“要我练还是我要练”及训练的自觉性、纪律性和执行力的问题的关键。因此,解决好运动员的思想问题,才能在每节训练课上达到训练质量和训练目标。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Guangxi Competitive Sports and th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to It

WU Shude
(Guangxi sports bearau, Nanning 530031, Guangxi, China)

吴数德(1958-),广西南宁人,研究生,高级教练,研究方向:运动训练。

猜你喜欢
运动队全运会教练员
教育部:柔道、摔跤等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项目今年停招
党建工作在优秀运动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探讨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第12、13届全运会田径项目成绩对比及建议
论高水平教练员教育培训的“学习投入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全运会日程表
全运会近千名医护人员提供医疗卫生服务
完美闭幕
应然与实然:教练员在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中的作用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