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受助学生感恩教育的现状与思考

2017-12-23 17:18陈思宇
市场周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被调查者资助意识

陈思宇

高校受助学生感恩教育的现状与思考

陈思宇

当前,各大高校重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成为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中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是不可忽视的环节。文章在分析受助大学生感恩现状及其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从认知入手对学生进行感恩引导,以校园文化为依托培养其感恩意识,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从而构建以认知教育、实践教育、制度约束相结合的综合感恩教育体系,提高感恩教育的效果和实际意义。

受助学生;资助;感恩教育;感恩意识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央和地方政府更加重视高等教育领域的发展,支持和督促各高校加大对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形成了“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学生补助、减免学费”为主要形式的资助模式。然而,随着受助群体的扩大,单纯的经济资助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多,从表现方面来看,大部分受助学生心态积极向上,对国家和学校的资助怀有感恩之情,也有一小部分受助学生毫无感恩意识,甚至还有“忘恩负义”的现象。

一、受助大学生感恩意识调查分析

为调研我校受助学生感恩意识情况,为研究提供样本支持,采取通过从贫困生库中随机抽取贫困学生 150 人进行问卷调研,回收问卷之后,确定有效问卷 122 份,满足调研的需要。

调研问卷问题具体包括 5 个方面:感恩的定义、感恩意识评价情况、影响感恩意识的因素、参加感恩实践活动情况、感恩教育必要性。

(一)受助大学生感恩认知情况

通过调查得出,在对感恩的定义中,只有 8%的被调查者认为感恩是一种压力和负担,2%的被调查者选择说不清,90%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感恩是一种个人素养,应当知恩图报。由此可知,受助大学生对于感恩有了一定的理解,但还没有形成系统性的共识,还存有一定的局限性。在调查表“感恩意识评价”一栏中,20%的同学认为“没想过感恩”,70%的同学认为“想过感恩”,只有 10%的同学认为“非常具有感恩意识”。在“影响感恩意识因素”这一栏中,社会环境因素的被选比例高达 90%,家庭教育偏失为 77%,自我教育不足为75%,学校感恩教育缺失为58%。由此可见,影响感恩意识的形成并非单一维度,而是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自我教育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受助大学生感恩实践情况

从调查的统计情况来看,只有 10%的被调查者经常做义工,56%的被调查者偶尔做,27%的被调查者很少做,另有 7%的被调查者认为没有机会做。由此可见,感恩行动在受助大学生心中没有摆上重要位置。

(三)受助大学生感恩教育情况

本次问卷调查除对大学生感恩认知及其感恩行动进行调查外,还对大学生感恩教育需求进行了调查。在“大学生是否还需要感恩教育”的问题上,90%的被调查者认为感恩教育是不可或缺的:其中30%的被调查者认为大学生普遍缺乏感恩之心,感恩教育迫在眉睫;另有 70%的被调查者认为大学生虽然有感恩之心,但对感恩的认识还不全面,感恩行动力不足。在“学校是否开设感恩教育课程或举行感恩活动”的问题上,50%的被调查者认为学校有开设课程并有感恩活动,另有 30%的被调查者表示没有相关课程但有感恩活动,有10%的被调查者认为学校有开设课程没有感恩活动,还有 10%的被调查者表示既无相关课程也无感恩活动。由此可见,高校对于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工作做得还不到位,需要进一步的努力。

二、受助大学生感恩意识淡漠原因分析

高校受助学生主要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家庭、下岗职工低收入家庭、多子女家庭,也有部分学生来自特殊情况而导致贫困的家庭。这类学生是资助方经济资助的主要对象,现实中受助学生缺乏感恩意识是一个存在的现象,究其原因受到多方面的影响。

(一)受助学生对感恩及感恩教育认识不足

大学生缺乏感恩意识,从其自身来说,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源于自卑心理。来自经济困难家庭的大学生,往往承载着整个家庭未来的期望,但进入大学后发觉优秀人才很多,相比较自己处于平庸的位次,因而对未来的前途担忧,出现自卑的情绪;同时,受助生家庭贫困,有的受助生为了刻意拉近和同学的生活差距,用助学金请客,甚至挥霍浪费,把国家、学校的资助视为理所当然,不思感恩。二是认知偏差。许多大学生理解感恩就是用物质去回报,报答对资助方的感谢,但对于在读的贫困大学生来说这种回报方式暂时无法实现。因为经济状况的确差和自卑心理作祟,让一些受助大学生只有感恩的潜在意识,没有通过口头或书面的致谢表达自己的感恩之心。

(二)家庭感恩教育缺失

在中国家庭里,很多父母为了生计辛苦奔波,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普遍较少,父母为了弥补对孩子的爱而在物质上尽量满足他们,使他们养成大手大脚花钱的不良习惯,不能体味父母的艰辛,缺乏感恩意识。同时,由于受助生多来自贫困地区或单亲家庭,父母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家长省吃俭用、辛苦劳作,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子女身上,希望子女可以出人头地、光耀门楣,好好学习取得好成绩是父母对他们唯一的要求,这让他们“一心只读圣贤书”,缺乏对其他人文素养的培养,缺少对他人的感恩与关怀。

(三)学校感恩教育开展得不到位

当前,很多高校已认识到感恩教育的重要性并逐步开展一系列感恩教育活动,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如感恩教育没有形成系统化的长效机制,开展周期短、宣传力度不够。受助生获得资助后,并不知晓其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学校和社会也缺乏相应的调查及管理机制。高校资助工作,往往很难真正将资助与育人、扶贫与励志相结合;高校感恩教育也常常是流于浮表,更多的是在讲授感恩知识、感恩事例,期望搞几场感恩教育的大活动就实现感恩教育的目的。而真正的感恩教育应该是给予学生心灵扶持,让学生在情景中体验,让学生去实践、去付出,将感恩付诸于实践。

(四)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当前社会,竞争的压力大,功利主义盛行,这些不良社会风气也影响到大学生的思维判断,导致其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发生畸形,造成大学生在意识上产生失恩现象。社会上的一些资助有时处于个人目的,并未真正关注受助这的心理需求,这些只重经济给予而忽略受助者心理的资助,往往让受助者产生更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或者让他们更为自卑,或者让他们产生逆反心理,认为受助是理所应当的,不思感恩。同时,网络的消极面对当代大学生的认知也产生了负面的作用,网络的信息量大,内容良莠不齐,道德方面不规范的网络内容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有害的,导致有些痴迷于网络游戏、影视、电子书的大学生价值观不端正,思想和行为方式怪异。心态不积极、责任感缺失、痴迷于幻想而不敢面对现实等在一些受助生身上有或轻或重的表现。

三、构建感恩综合教育支持体系

(一)以认知教育为基石,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学生是识恩、知恩的主体,更是报恩、施恩的主体,教师的教育要建立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学生要自觉地进行选择与运用,并付诸于实践。在感恩教育中,要尊重学生、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将学生放在主题地位,引导受助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帮困计划;让受助生明白感恩并非是一种物物交换,而是要学会自重与珍惜,学会对自己与他人负责。

(二)以实践教育为手段,落实感恩教育的实效性

高校应将感恩教育融入到学生实践活动之中。具体的形式多种多样,例如:举行感恩主题的会展;开展有关感恩方面的征文、辩论赛、演讲比赛;组织观看有教育意义的相关影片;举办关于“心理辅导”和“感恩教育”的讲座等。通过校园网、广播和微信群平台的途径,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感恩教育中去,让他们体会到感恩的意义和养成感恩的意识。此外,校方也要重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和奉献精神的培养,组织成立由受助生组成的公益服务队,引导学生用实际行动来回报社会、服务社会。

(三)以制度为约束,保障感恩教育的成效

感恩教育,要完善相关制度,建立激励机制、惩罚机制、诚信监督机制等,这样才能使受助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规范、约束,向着道德标准看齐,进而把感恩内化为自觉习惯。当然,仅仅有基础性的制度规定是不够的,还要有把这些制度落在实处的措施。第一,建立专门的机构和账户。在种类众多的助学项目中,均应设立相应的专门机构,负责相应款项的管理。第二,建立个人信用档案。将感恩教育制度化、系统化,及时将受助生的相关行为记录在册,对于不好的行为定期向社会公布,通过社会舆论,给受助的感恩生以潜在压力。第三,在对社会捐款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加大对受助生恶意使用、故意欺骗的惩处力度,如发现受助生违反诚信原则,对捐款进行不当处理,将收回捐款,并责令其承担相应的责任。

四、总结

当前高校倡导和实施的感恩教育,既要注重对受助生感恩意识的培养,也要创造条件让受助生参与更多的感恩实践,通过组织活动让学生对学校和社会作有意义的义务奉献,端正对感恩的认知和感恩教育的赞同。高校的心理辅导老师、学生资助管理工作者和感恩教育工作者,经过兢兢业业的工作,采用多种形式,诚心实意帮助和引导受助生积极向上,才能提高感恩教育的效果和实现开展感恩教育的实际意义。

[1]莫飞平.“济困·扶志·强能”三维立体型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的构建策略[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02).

[2]袁晓东,戚凤芝.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励志工作的探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01).

G641

A

1008-4428(2017)06-103-02

陈思宇,女,安徽宿州人,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学生资助管理。

猜你喜欢
被调查者资助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一个可供选择的全随机化模型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00后阅读偏好的三大特点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遭车祸仍信守资助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