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词穷”现象谈英语写作教学

2017-12-26 12:01陈华
江苏教育 2017年17期
关键词:输入现象评价

【摘要】写作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然而很多学生在写作时存在“词穷”现象。对此,教师可以从写作教学的现状入手,从三个方面提升小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第一,范文输入,丰富写作资源;第二,脉络建构,开拓写作路径;第三,评价保障,提升写作水平。

【关键词】“词穷”现象;输入;文章脉络;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65-0043-04

【作者简介】陈华,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实验小学花园分校(江苏常州,213100)教师,高级教师。

写作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二级目标中明确要求五、六年级的学生能根据图片、词语或例句的提示,进行简短的描述。然而,很多学生连母语写作都大伤脑筋、避而远之,更何况是英语写作呢?在写作时,学生往往心里有话表达不出来,写出来的句子是母语思维式的,常常是按中文顺序一个词一个词堆砌而成,单词、语法错误频出。

一、小学生英语写作的“词穷”现象

1.汉语表达式的句子结构,不符合语言要求。

语篇由句群构成,句群由句子组成,因此句子的正确性直接影响着作文的正确率。写作的基本要求是句子结构正确,符合英语的句法结构要求。句子的正确性通常表现为时态、语态、语序以及各元素形式的正确性。有的学生对语法比较生疏,对句子的构成也不熟练,因此在书写句子时会出现明显的语法错误或是结构错误。

2.混乱的句群构成,缺乏逻辑关系。

英语作文的主体段落一般由主题句和扩展句构成。主题句和扩展句之间是解释与被解释,说明与被说明的关系。扩展句之间有并列、顺序、递进或转折等关系,这就是句子与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写作的最好方法是围绕写作主题,用不同长短的句子表意,这样才能写出流畅的文章。小学生的母语水平以及英语语言能力有限,所以写作时不能很好地把握句子之间的这种逻辑关系。

3.重复相同意义和结构的句子,文章品质低。

在句子写作中应该避免结构、意义的重复,能用短句的不用长句,能用单词的不用短语,也不能无端地将句子拉长或把结构相同的句子重复书写,这样会让人觉得枯燥无味。但是,学生受母语的影响容易把同一结构的句子重复书写或者无故拉长。

二、从“词穷”现象看英语写作

1.写作教学从“渐进性”入手。

语篇写作应该是由句子写作到句群写作到语篇写作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语篇写作可以先进行分项训练然后整体训练,比如:先练习重点句子,然后分写主题句和扩展句;先用范文为学生提供写作的依据,或先提供语篇的结构支架,用补全句子、看图说话这样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方法后,再进行自由创作。

2.写作教学从“主体性”入手。

寫作教学必须遵循学生主体性原则。保障写作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写作教学设计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需求,必须符合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要求,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必须有主体性参与。但是主体参与不等于学生独立写作,而是指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能够全程参与写作提纲的拟定、资料的收集、信息的处理、谋篇布局、初稿的修改与完善等过程。

3.写作教学从“真实性”入手。

写作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否则就会造成图式的空缺,使学生无话可说。就学生写作而言,学生必须有话要说,有话想说,并且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这就要求写作具有真实性,学生为了真实的目的,面对真实的读者,采用符合实际需求的方式去写。尽管进行技能练习时可以降低真实性需要,但是最终的写作必须体现真实性原则。

4.写作教学从“综合性”入手。

一般情况下,写作可以与听、说、阅读相结合,在听、说和阅读之后可以通过改写、缩写、仿写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可以通过回答问题、讨论、评论等方式训练其语言表达能力。写作可以作为听、说和阅读的后续活动,可以作为对听说和阅读材料的运用。尤其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在没有专门的写作课程的情况下,与听说阅读相结合是写作教学经常采用的方式。

5.写作教学从“关联性”入手。

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独立存在。写作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有文化关联理念,根据不同的读者,选择适当的表达方式。为了保证学生的写作符合文化关联原则,教师可以通过对包含文化因素的范例的分析,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让学生感受如何用词、句法和逻辑传达文化内容。

三、突破“词穷”现象的英语写作教学策略

(一)范文输入,丰富写作资源

1.收集素材,充实写作前的语言信息量。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大量的、广泛的阅读,能提高学生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的能力。写作前的语言输入可以通过搜集素材的方式达成。根据写作的要求,素材的搜集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如果是课堂写作,一般情况下可以采用头脑风暴的方式,小组讨论出与写作任务相关的素材;如果所需材料无法通过头脑风暴获取,那么学生就要在课外通过阅读报刊、上网搜索等方式搜集。

例如:译林新版《英语》六下 Unit 6 An interesting country一课,为了让学生学以致用,教师设计了写作训练,要求学生用英语介绍一个自己熟悉的国家。面对这样的写作训练,学生首先要确定自己写作的内容,因此,写作训练前,学生要先搜集素材。

2.背诵范文,培养学生写作的英语语感。

小学阶段,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教材是知识的主要来源。课本为学生提供基本的句型、语法、词汇等,所以,对于课本中的内容,可适当要求学生背诵。小学生善于模仿,通过背诵课文,经典句型和谋篇布局的方式会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他们以后的写作中就会有意无意地模仿这样的句子和结构。凭语感和课文结构,利用个人的智慧和对作文题目及要求的理解,学生会写出语法正确,句意通顺,结构严谨规范的作文。endprint

以译林新版《英语》六下Unit 3 A healthy diet为例,本文就是一篇很好的范文,文章第一段是Mike的饮食喜好,第二段是他的一日三餐。文章的第二段写法与第一段刚好相反,第二段Yang Ling 的饮食先从一日三餐入手,再写她的饮食喜好。从文章中学生可以了解到相同内容不同布局的写法,如果让他们背诵此文,则可以让他们学会谋篇布局的方法,并让他们学会运用经典的语句...likes...,but ...only eats a little.

3.范文分析,深究写作中的有效方法。

范文分析可以帮助学生从文本的内容、结构和语言的特征上分析作者意图是否实现,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然后以问题驱动,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范文分析是学生获取写作技能的方式之一,應该在准备阶段完成。范文分析一般采用归纳式教学,教师给出提示,学生研读文章,分析写作要求。

例如:教学译林新版《英语》六上Unit 2 What a day!时,教师设计了写作训练,要求学生用日记的形式记录自己的一天。为了降低难度,提升学生写作的兴趣,教师在写作前给出范文,见图1。

学生从范文画线的短语上很快捕捉到了写作的诀窍,可以通过事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串联文章。这样的写作让学生有章可循,真正把写作训练落到了实处。

(二)脉络建构,开拓写作路径

1.重组句子,培养学生写作的逻辑意识。

这是一种初级训练活动,主要培养学习者的逻辑思维。一般先打乱文章中句子的顺序或段落顺序,然后由学习者按照逻辑关系重新组合。为了增加活动的挑战性,可以增加句子或是段落。重组句子时,首先应明确该句的逻辑关系,句子重组,最重要的是不能改变原意。教师按难易程度,找到有典型英式思维特征的英文短篇,以句子为基本单位,打乱顺序,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路排出合理的次序,构建语篇。例如下面三个段落,教师可以先把句子顺序打乱,让学生以句为单位重新排序。当三个段落成型后,让学生再给段落排序,最后组成完整的语篇。

My name is Lucy. Im from China. I like my art teacher, she can draw very well. So I like Art. But I dont like drawing pictures. I like dancing.

I have a good friend . She is Linda. She lives in the UK. She likes flying kites. We live near together. So we often go to school together at seven ten.

My classmates Jack and Tom are brothers. Jack likes chatting with his friends. But Tom likes playing football.Jack goes to school at ten to seven. But Tom goes to school very late.

经过多次这样的练习,学生就会发现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当自己写作文时也会有这样的意识。

2.补全句子,拓展学生写作的英语思维。

这是一种控制性的练习,用于训练某项语法结构。完整和正常的语篇或段落,都有其合理的思路及逻辑,如果中间出现缺损,应当是可以察觉和弥补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抽去文章中的某些支撑细节,让学习者阅读后补上,也可以让学生阅读后补上文章的引言或结论。这种练习不强调统一的正确答案,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对于中年级的学生而言,教师可以将阅读材料中的一些关键词或词组隐去,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猜词填空。如通过填词练习,让学生描述玩具娃娃:I have . She is . Her eyes are . Her nose is . I it very much.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给出文章的主题句或引导词,让学生完成作文。例如:译林新版《英语》五上Unit 2 A new student的重点句型是There be ...结构的句子。 教师在教学本课时就可以设计这样的作文练习。题目为:My bedroom, 主题句:I have a bedroom. It is small but nice.然后用引导词:There is (are)...让学生完成下文。有了主题句和引导词学生就有了目标和方向,写作难度就降低了。

3.平行写作,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

平行写作是指教师给学生提供范文,让学习者提炼出范文的结构与行文特点,然后使用相同的格式写作。所以平行写作要以阅读为基础,做到阅读、仿写一体化。实际上,无论是教材上的阅读内容还是课外的阅读材料,对于学生来说,都是值得他们欣赏的佳作,是他们写作的范例。平行写作看似简单,但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在阅读文章、材料、范文等的过程中,挖掘词汇、句法、语法以及语篇等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阅读时从总体上审视和鉴赏语言素材,通过阅读文本,分析、收集、处理与文本有关的信息,并进行储备。

例如:《时代英语报》上的主题作文就是学生阅读的好材料。学生在写作时,教师可以穿插渗透写作的构思技巧,把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起来,以阅读指导写作,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表达能力。

(三)评价保障,提升写作效度

1.个体自评,明确写作的要求。

对学生而言,出口成章实非易事,如果让他们一下子就写出一篇语言准确,表达流畅的作文更是难上加难。所以首先让学生对自己的文章进行批判式的阅读有利于帮助他们了解自己作文的长处和短处,提高学生对作文的认识。怎样帮助学生批判自己的文章,笔者认为应该让学生明白几个问题:语言是否丰富?语句之间是否有逻辑性?文章的结构是否有条理?是否全面呈现了写作的要点?语法是否有错误?这几个问题也许学生还是不够明白,此时教师可以进行范文分析,让学生研读范文的结构和语言,之后再让学生从这几个方面重新审视自己的作文并进行自评和修改。这种个体自评是学生自我审视的一种表现,也是自我提高的有效方法。endprint

在译林新版《英语》六下Unit 7的教学中,学生围绕主题My summer holiday plan进行写作。一学生写了一篇作文:Summer holiday is coming soon.I have a plan for the holiday. I will go to Beijing with my family. I go to the Great Wall. I go to the Summer Palace.I have a happy holiday.当学生再次研读自己的文章,他就会发现虽然文章有一定的条理性但是语言过于单调,语句表达不够丰富,且还有语法错误。学生分析了教师的示范作文后对自己的文章作了如下修改:Summer holiday is coming soon.I have a plan for the holiday. I will go to Beijing with my family. I want to go there by plane.Because its far away from here.My father likes the Great Wall best, so the first day well go there. The second day well go to the Summer Palace.I think its very beautiful. I also want to eat Beijing Roast Duck. Well stay there for three days. We will have a lot of fun there. I cant wait for it.

经过修改的文章不仅没有语法错误而且语言更加丰富,表达更加完整。这样批判式的个体自我评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言品质,更增加了思维含量,让作文更加生动、丰富。

2.同伴互评,提高学生写作的批判性思维。

同伴互评一般在课内或课外进行,是教师常用的方法。同伴反馈有利于学生从评价别人的作品中找到自己的问题。同伴互评运用得当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增强读者意识,让学生逐渐学会独立修改文章。同伴互评需要技巧,如果直接把习作分发给学生,要求他们互评,学生的确能提出一些问题,但大多数学生会做得不到位。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目标感,让他们在互评的过程中有章法。在同伴互评之前教师首先要提供反馈样板,让学生有模仿的对象。

如:教师可以以一名学生的习作为例,给予具体的指导。可以事先做好书面批改,也可以当堂批改。书面反馈主要包括习作的内容、结构和文字等方面,所以教师在这几个方面的反馈形式就成了学生的样板,学生可以参照教师的反馈样式进行同伴互评。

3.教师点评,提升写作的品质。

教师反馈主要有书面反馈和课堂集体点评两种形式。书面反馈中教师指出的一些问题,学生可能注意也可能忽略,可能改对也可能改错,或者根本不知道怎样修改。但是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将某一类问题拿出来点评,情况就不一样了,因此“自上而下”的点评是常用的技巧。所谓“自上而下”的點评是指点评前把学生的作文全部批改好,归纳出习作的优点,标出学生的错误之处并及时记录,然后在课堂上逐一讲解、举例、分析,再进行跟进练习,使他们的语言表达尽可能正确规范。

教师提供范文,见图2,并在课堂上逐一讲解,这种方式能让学生关注一类问题。此时,教师若能针对问题设计练习并让学生操练,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虽然有些学生还是会犯错,但经过教师的指导,错误率一定会有所降低。

写作是一种运用语言的实践活动。为了使输入的语言进行最有效的输出,就要让学生在输入的同时尽可能多地进行输出,应勤于动笔。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作为英语教师,我们要持之以恒,不断探索,努力为学生提供行之有效的英语写作指导,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注:本文系2016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一等奖文章,有删改。endprint

猜你喜欢
输入现象评价
“四环节”下的牛津英语课堂模式
浅议习得理论下初中英语教学的策略调整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第四章光现象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