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域下的教育均衡发展新路径

2017-12-27 10:53倪凯颜
江苏教育 2017年22期
关键词:云平台互联网+互联网

【摘 要】随着云计算、4G、wifi技术以及便携智能终端的普及,人們已经随时身处移动互联环境中。在“互联网+”视域下,要积极利用云技术,向落后地区补偿优质信息化资源,开展远程网络教研,进行网上教师培训,引领教师师本学习。可以利用同步直播课堂与微课资源共享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建立云管理平台,让各校教师、学生、家长等人员在云背景下遵循一定的办事规程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从而将各校教育教学、师生发展和生活服务等信息资源在同一制度下规范运行。

【关键词】“互联网+”;云平台;学习管理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82-0065-02

【作者简介】倪凯颜,江苏省无锡市安镇实验小学(江苏无锡,214000)校长,高级教师。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一般涉及资源配置和教育质量均衡发展两大方面。在资源配置中,教育经费、教育设施、师资队伍保障等体现政府职责,与地方政府对教育的投入直接相关。这些方面的均衡,不可能在短期内很快得到实现,需要考虑到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地区差异与教育发展的现实状况,根据当前区域发展与长远整体健康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倾力“提峰”与“填谷”,逐步趋向配置均衡。本文侧重在“互联网+”视域下,探究如何借力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一些可操作的实践途径,促进教师队伍发展、学生成长、学校管理等方面的均衡发展水平。

一、“互联网+培训”,促进教师队伍发展基本均衡

教师资源是教育均衡发展资源配置中的核心要素。为促进区域内教师队伍发展均衡,近几年,国家逐步推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然而,这一制度的实施并不理想。今天,随着云计算、4G、wifi技术及便携智能终端的普及,教师、学生已经随时身处移动互联环境中,无论在校、在家、在外的任意地点、任意时间都可获取与分享信息资源,教师已经成为云教育网络中的一个信息分享节点,从垂直报送与获取,变成了横向协同与分享。因此,区域内学校可以积极利用云技术,向落后地区补偿优质信息化资源,开展远程网络教研,进行网上教师培训,引领教师师本学习等,让教师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下,共享教育教学与教科研资源。

区域内所有学校教师可以利用微信、微博、QQ、区域网站等云空间组成共同发展的朋友圈,以教育资源相对优质的学校为领衔,有意识地加强引领,积极分享,组织各校教师开展网上学习,在线教研,远程培训等。比如,通过朋友圈空间,先让骨干教师定期推送前沿教改信息、课堂教学案例、高质量的学习资源等,供圈内教师共同学习。慢慢地引导圈内所有教师自主开展碎片学习,积极分享读到的相关美文,高品质的各类教育教学资料,人人成为云学习空间的建设者、学习者。再如,一所学校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可以通过微信、QQ或专业直播平台等发布到区域内所有学校,相关学科教师可以即时观看,也可以观看课堂教学视频回放,然后围绕某个主题在网上开展研讨。这样的在线观课议课活动,一方面让各校教师不出校门就能直接观课,观摩整个教学过程,另一方面又能通过发布自己并分享别人的观点,引起多角度深层次的思维碰撞。

二、“互联网+学习”,让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教育质量均衡指标中,教育效果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可以通过体质健康达标率、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合格率、学段巩固率、家长满意率等方面来评价。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体,不能简单用学生整齐划一的状态或是基本达到多少成绩等来认可区域教育效果均衡发展程度。基于“互联网+”,让同一区域学校的学生尽可能多地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人人经历适合自己的个性化学习过程等,才是更本质的教育均衡体现。

就像多元智能理论所指出的,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智能组合,每个学生都会有某方面的智能比较突出。学校亦是如此,同一区域内,无论是哪所学校,都会有发展得比较强的学科,只是数量有多少、程度有高低之分而已。那么,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将区域内的品质课堂辐射到每一所学校,让每一个学生共享区域内骨干教师的优质课堂教学,就是教育质量均衡的一个非常有效的举措。同步直播课堂与微课资源共享相结合的方式就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举措。

同步直播课堂能将一所学校的优质课堂利用卫星或地面网络直播到需要的班级课堂,从而实现区域内若干课堂在四个方面的同步,即同步备课、同步上课、同步练习和同步反思。如果输出课堂教学的是该区域内一位数学学科带头人,那么,同步直播就让区域内所有学生坐到了这位骨干教师的课堂。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同步直播课堂与观看课堂录像有较大区别。观看课堂录像,学生是在看别人的学习过程中去学习,信息是单向的线性传递。而同步直播课堂是各校学生与教师、他校学生之间都有交互,信息传递、思维碰撞是多向多元的,能获得更加广泛而深刻的学习体验,而且建立了一个更广阔的交互学习人际网络,意义更深远。

然而,在直播技术没有障碍的前提下,同步直播课堂教学还存在一个较大的问题。参与的学生越多,学习的起点越参差不齐,那么,学生之间学习的效果也就差异越大,这就造成了新的教育效果的不均衡。如果结合微课资源共享,就能有效减少这方面的问题。骨干教师可以根据学习内容的重难点,针对学生的学习实际制作简洁明了的微课,共享在云平台上,然后灵活安排在课前、课中或课后让学生按需观看学习。这样,理解运用能力强弱不同的学生,就能按需灵活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与内容,开展个性化学习。让学得慢的学生有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让学得快的学生把时间花在更适合他发展的其他方面,这是一种更人性化更具实际意义的教育均衡举措。

三、“互联网+办公”,实现管理质量高位均衡

各校管理水平相仿,那么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就有了基本保障。摆脱人治带来的区域内学校各自为政状态,今天的学校大多已经通过制度来实现规范管理。然而,我们还是经常能看到,同样是落实一项举措或是开展一项活动,不同学校呈现的面貌会不尽相同,因为各校执行力是不一样的,在各个层级的落实过程中,难免会走样。

如果基于“互联网+”,区域教育系统有一套云管理平台,就能让各校教师、学生、家长等人员在云背景下遵循一定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将各校教育教学、师生发展和生活服务等信息资源在同一制度下规范运行,通过各校组织和业务流程再造,推动区域教育管理既高水平实施,又均衡发展。

基于云管理平台,区域教育系统能将学校管理中的很多方面统一起来,规范实施。例如,通过“公文流转”,即时了解各校公文接收与落实情况;通过“课程管理”,随时督查各校课程安排、教学计划制定、考试组织、教研活动开展等方面是否按要求有序进行;通过“教师研修”,了解各校教师学习培训、反思提升状态;通过“学生成长”,规范招生、学生考核管理,了解各校学生学习成长信息,为区域内学生提供更广阔又便捷的交流展示平台等。

基于云平台的学校教育管理节省人力、物力,将繁杂的教育管理事务步骤简约化,提高管理的精准性和实效性,能有效促进区域内教育管理均衡。当然,若没有合适的云平台,区域教育系统也可以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带来的广阔空间实施高效管理。比如,通过QQ、微信等公众平台,实现网络会议直播;通过建立微信朋友圈分享引领,整体提升校长的思想意识,领导力水平,即时发布紧急通知,开展即时工作指导,通过现场照片上传等方式,随时随地得到学校工作状态反馈等。

教育是生命影响生命的事业,技术做的是收集、整理、简化、规范,真正的高位均衡发展,需要我们基于“互联网+”,不断去探究,去创造,去营造面向未来的学校文化,而技术,只是被利用的一种解决方案。■endprint

猜你喜欢
云平台互联网+互联网
高职院校开展基于云平台网络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企业云平台建设研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