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学反思对教师教学理念创新的影响

2018-01-01 07:36李满节
安徽教育科研 2018年4期
关键词:公开课教师教学

李满节

(怀宁县独秀初级中学 安徽安庆 246100)

近年来,教学反思备受教育界推崇,它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教学理念创新的重要手段。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著名的“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公式,从中可以看出教学反思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

什是教学反思呢?具体地说,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为了实现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活动及背后的理论、假设,进行积极、持续、周密、深入、自我调节性的思考,同时努力发现所遇到的问题并积极寻求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师可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反思自己的教学呢?下面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与体会,从五个方面谈谈如何借助教学反思来提高教师的理论创新能力和教学水平。

一、课后完善教案

我们只有在课后才能检验课前预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的实现情况。如果课后不进行总结与反思,自己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将永远得不到解决,教学中的成功经验也得不到提炼和升华。在课后,教师可以借助本节课的信息反馈,从预设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是否得当、学生能力是否得到发挥等几个方面加以反思。这种方法有助于教师从正、反两方面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为教学水平的提升指明方向。例如,在初次上完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This is my sister》的第一课后,我的教学反思是这样写的:

该堂课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注重形成性评价的运用,通过小组比赛的方式促使学生快速记忆单词,营造了既严肃又活泼的教学氛围。

如果让我重新上这一节课,我觉得应该在两个方面加以改进:(1)内容上要扩展,如可以加入对学生的写作强化训练,以“My family”为题,达成以说促写的教学目标;(2)教学时没能很好地体现学生主体的作用,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做得不够。我觉得这堂课可以以多媒体为辅助工具,剪辑《家有儿女》这个家喻户晓的电视剧片段,放入这一单元的教学中,一定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课堂教学的效果会更好。

第二次上这一内容的课是在全县一次公开课中,有了上次上课的经验与课后反思,我对这节课进行了创新式的改进:将《家有儿女》中某段剪辑插入课堂教学中,并设计了“talk”活动。那次公开课评价很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二、及时将教学反思书面化

教学反思不能只存念于心间,那样难免会因遗忘而达不到效果,应该在备课或教案设计时预先留有反思空间。上完课后,即时写出反思,让反思成为教案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种日记式的反思,既让教师以书面的形式存下自己的经验总结,又能让教师厚积薄发,为日后教学教研提供第一手资料,理念创新得到保障。下面是我的一例教学反思。

在“Where’s my schoolbag”教学设计中,我的反思是这样写的:

在此次课中,我把新课程理念作为依据,来设计课堂活动。在过程中我确定以培养学生语言基础、运用能力、文化意识和学习技巧为中心的教学目标,体现了知识学习逻辑和效率的重要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实现各种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目标,采用任务型教学的方式,在课堂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并营造一种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创造了生活化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动态的、自然的情景中,通过完成具体的、生活化的任务来学习。另外,在课堂活动中,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并举,将多个教学难点分散成几个“兴奋点”,巧妙分布,让学生在整堂课中都处于积极的状态。在课堂组织中,我以小组为单位,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三、形成互相听课等交流机制

学校应该多组织教师上公开课、观摩课,然后给他们留足相互评议的时间。评议后,将各种好的建议和整改意见进行整理,形成书面材料,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存放,学期结束前,可以开一个教研会,对一学期以来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从而促进英语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也可以鼓励教师将个人上课或听课的心得体会写成反思,存入教师档案。

现行社会已进入以互联网为依托的开放型社会,学校可以以教研组为单位,组建微信群,方便教师提疑、解疑、答疑。教师可以把平时的教学反思进行整理,通过微信群向大家共享。

四、形成行动研究报告

各位教师以教学反思的积累为基础,以一学期或一学年为一个阶段,形成行动研究报告。报告以平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今后更加完美的教学新设想为基本内容,以投稿、参加论文评选等形式分享成果。这样能让教师完成从实践到理论的升华,有助于今后教师个人在外语教研工作中进行创新,让自己的教学工作做得更好。

每学年,我都要将自己的教学反思形成教学论文或教学叙事,要么投稿参加论文评选,要么形成经验总结存入档案。2017—2018学年度,我根据平时的教学反思,写了一篇《规避僵化,不断创新》。在这篇文章中,我主要论述了年龄较大的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常见的一些消极做法,以及如何规避僵化,走出窠臼,不断反思与创新的新举措。

焦晓骏老师说过:“缺乏理论指导的教学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而脱离了教学实际的理论也只能沦为教条的理论。教学反思的生命力在于它为教师架起了一座理论联系实践的桥梁,引导教师自发、有效地提高专业水平。”让我们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写教学反思,向着专家型、创新型教师前进。

猜你喜欢
公开课教师教学
最美教师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裸课,语文公开课的一次自发性嬗变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第一次公开课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公开课
公开课,希望不再是作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