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文课堂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8-01-01 07:36汪国强
安徽教育科研 2018年4期
关键词:写作水平教材情境

汪国强

(肥西县上派镇菁菁小学 安徽合肥 231200)

素质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而作文教学是训练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那么应如何提高作文课堂教学效率?笔者尝试着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钻研教材,充分发挥教材的示范作用

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多方位多角度挖掘教材中作品的深层主旨和丰厚意蕴,并努力将课文与写作教学结合起来。特别是对语文教材中出现的古文名篇,更应如此。比如《桃花源记》,在理解文本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课文转化为诸如“美好的风景,淳朴的人性”“理想与现实”等类型的素材,带领学生总结归纳文章的写作手法和特点,充分发挥教材中经典名篇的示范作用。

二、阅读经典,努力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

鼓励学生阅读中外名著。中外名著要精心选择,可以先阅读叙事类作品,然后阅读抒情类作品。在阅读中外名著时,教师应给予相应辅导,可通过成立课外阅读兴趣小组的形式,鼓励学生交流阅读感想,从而加深对作品主旨、思想感情、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环境描写、语言风格、写作技巧及表现手法等的体会和感受。鼓励学生写读书札记,为提高写作水平打下基础。

三、关注社会,不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人是现实社会中的人,个体不能脱离社会而孤立存在,个体与他人是有机联系的整体,个人如果不关心时代变化、社会发展,则容易与社会脱节,眼界会变得狭小,思维会受到限制。教师可以把社会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引入课堂,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大事或小事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点燃学生的写作激情。

四、设置情境,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所谓情境,“指的是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环境”。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情境是学习环境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强调要“用情节真实复杂的故事呈现问题,营造问题解决的环境,以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变事实性知识为解决问题的工具”。情境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观察欲望,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创设情境的具体方式多种多样,可用教师设问的方式提出,可从新旧教材内容的联系方面引入,也可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引入。为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笔者曾设置这样的情境:请同学们注意观察黑板,发挥自己的想象,完成作文的构思和立意。学生立刻兴奋起来,纷纷举手发言。他们分别从黑板的颜色、形状等方面展开想象,将自己的构思和立意陈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及对生活的感悟能力得到锻炼。

五、科学辅导,系统训练学生的写作技巧

为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教师要当好向导,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作文训练要科学有序,讲求实效。可按文体训练,如记叙文、议论文、诗歌、散文、小小说;也可按作品内容训练,如理想篇、情感篇、爱国篇、人生篇、哲理篇;还可按命题形式训练,如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命题作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培养学生个性化的写作能力。有的学生喜欢写写景散文,则可教其如何抓住景物特征,写活景物形象;有的学生喜欢写议论文,则可让其在思维严谨性、逻辑严密性、论述深刻性方面多下功夫;有的学生喜欢写小说,则可让其在故事情节设计、人物形象塑造、环境渲染与烘托方面加强训练等。

综上所述,针对语文课堂作文教学存在的常见问题,教师们要多钻研、多探究,在课堂内外下功夫,努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从而将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写作水平教材情境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运用体验式教学模式 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如何提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
情境新颖的概率问题
随文练笔助力小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