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目中无人”到“目中有人”
——一线老师从教的三个阶段

2018-01-01 07:36
安徽教育科研 2018年4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课堂

周 华

(肥东县第四中学 安徽合肥 230001)

笔者自走上初中语文教学的工作岗位以来,从一名毫无工作经验的初中语文教师,成长为一名颇受学生、家长、学校认可和好评的语文骨干教师,至今已二十年了。回首这忙碌的二十年,我始终和天使般的学生在一起,有的是欢乐和充实,更有我对现代教育观、教师观、语文教学观的思考。

迷惑期——从教的第一阶段:“目中无人”

刚从学校毕业那年,我被分配到边远的农村中学担任语文教师。学校领导为我提出了“站稳讲台,站好讲台,初出成果”的奋斗目标。我教的第一届学生都是一些淳朴的农村孩子,有些学生来上早读课时,裤脚上还沾着新鲜的泥点。他们对着一堆枯燥的知识,可以无数次地背,反复地记,课堂上极少提问题。为了完成奋斗目标,我废寝忘食,晚眠早起,把大量时间用在钻研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上。为了尽快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做了许多努力和尝试,努力把教材上的知识点灌输给学生,再让学生机械地背诵我的标准答案。一个学年下来,学生虽也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成绩,我也站稳了讲台,但总觉得哪里不对劲:自己教得费劲,学生学得费力!课堂上,我滔滔不绝,“目中无人”,一个劲地填鸭式地向学生灌输知识,以第三者的身份,当了教材、教参的传声筒,缺少自己的理解和真情,觉得语文课上得味如嚼蜡。

因为自己没有教学经验,课堂艺术更是无从可谈,至此我才明白教师上课不是我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因此我努力反思,深感自己教学理论的不足,开始系统地研读文艺学、美学、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书籍。

模仿期——从教第二阶段:“鹦鹉学舌”

我初到县城中学依然延续自己原来的教学方法。但是,县城中学虽然也有部分农村学生,但更多的是在县城里受过完整幼儿园和正规小学教育的学生,知识面比农村学生宽得多。他们聪敏好问,课堂不再只是我的一言堂,有的学生往往一个问题问完,接着新的问题又来了。我常常有课堂内容讲不完的拖堂现象,很是烦恼。

而这时正值语文新课程理论的准备期,各种先进的教育理念不绝于耳,什么体验、对话、自主性学习、综合性学习,等等。学校也组织老教师带领年轻教师备课,并开展“走出去,请进来”的教研活动(即教师走出去听名校名师的课和请专家名师来学校做报告和上示范课)。由此,我便有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到合肥市名校听示范观摩课,到上海进才中学参观学习……回校就上模仿课。可学生无法配合我的“表演”,我的预设目标无法按原定计划进行。

后来,我又听了魏书生老师的报告和示范课,了解了他的教育思想核心是“育人”以及由此生成的素质观、人才观、教育观、教学观、教师观和学生观。我回校后便模仿他的六步教学法:即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收到了一定效果。

总之,这段时间,我听了专家的讲座,便回来机械模仿一番,最终都是收效甚微,让人觉得是东施效颦,邯郸学步。问题出在我只是形式上的模仿,并未理解名师们教学方法的精髓。只想到自己如何在课堂上精彩表演,却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和主体地位,更不知道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少数学生在我变来变去的教学方法中感到无所适从。

成熟期——从教第三阶段:“目中有人”

我对教育和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的正确认知,是听了于漪老师的报告和看了她的专著《岁月如歌》,才茅塞顿开,豁然醒悟的。于漪老师的教育思想立足于育人、树魂立根和培养文化判断力等方面。她的语文教育思想主要有三个部分:一是在语文教育实践中必须“教文育人”,为实现这一目标,就需提升教师自身的素养;二是“育人要育心,浇花要浇根”,要培育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的“魂”,立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根”,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三是教师必须引导学生重视学习先进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判断力。

从此,我在她的这些理论指导下,不再迷茫。

我懂得了培养学生能力和习惯,为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基,才是语文教学的职责。语文教学是通过范文的教学和必要的语文训练,引导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达到三种境界: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进而发展个性;形成健全人格。这三种境界构成了一个呈梯形上升的语文教学目标体系,一切语文教学思想、方法的研究,都是为了寻求达到这三种境界的具体过程。因此,语文教学只有扎根于生活这一片沃土,才能发芽、开花、结果。

我懂得了认认真真备好课的重要性和不断学习、反思的必要性。备课时不仅要备课本,更要“备学生”,备课不仅要钻研教学大纲、吃透教材,更要注意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站上讲台,更加注重课堂气氛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相关内容与语文的和谐。于是,我除了自己不断尝试摸索外,还利用课余时间,去听那些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名家和老教师上的课,学习他们讲课的方法,学习他们如何与学生交流,如何启发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加上正确理论的引导,我的课堂教学艺术水平有了大幅提高。在学校组织的教学测评中,我的课堂教学艺术日臻完善,受到了上级主管专家老师和同人的一致好评。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艺术水平,我坚持经常邀请老教师听我的课,也经常和学生一起讨论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课堂教学他们才喜欢,并诚恳地请他们指出我的不足之处,及时反思自己的不足,努力用学生的眼光去观察,用学生的耳朵去倾听,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兴趣去探寻……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9年,我在本县课堂教学比赛中,获得课堂教学二等奖和县区课堂教学三等奖;2010年获得县级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并获得“教学能手”称号;我的参赛文章《祖国中兴,女子自强》获得市级特等奖。2011年获得县级优质课评比一等奖。天道酬勤,我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学生很喜欢上我的语文课。我课外辅导学生写的文章,也经常获得国家级、市级、县级奖项。2015年,孩子们自编自导自演的课本剧也获得了县级一等奖。我撰写的论文《浅谈说明文教学中的矛盾和解决方法》获得市级二等奖。同时,我深知打铁还需自身硬,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我还专门自学了心理学,获得了心理咨询师的资格证,从而便于更好地知道学生在想什么、做什么、需要什么。如今,我的教育艺术水平明显提高,教学能力也得到学校领导的肯定。2017年,上级领导安排我为县城片语文教师上了一节示范课,得到了专家领导和听课老师的好评。平时,为了更好地解读课文,我认真地备好每一课,我制作的课件,多次获得县级奖项,目前学校已把我的教案和课件作为新教师的培训材料。

至此,我的语文教学进入成熟期,虽然离专家型的语文教师还路途遥远,但我将不懈努力,“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会一如既往坚持“勤奋、善思、实干”和“备课要深,上课要清,作业要精,辅导要勤”的原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语文教学工作做得更好,力争尽早成为一名专家型的优秀人民教师。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教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美在课堂花开
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