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佛教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现状调查与特征分析

2018-01-01 22:35杨姗姗秦晓珠张兴旺
科学与财富 2017年30期
关键词:数字人文数字化建设文化遗产

杨姗姗+秦晓珠+张兴旺

摘要:文化遗产数字化和宗教问题是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密切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将二者置于同一研究框架,对于完善和补充数字图书馆、数字人文理论体系,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本文对国内汉传佛教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现状进行了深入调查,并对其建设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我国汉传佛教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数字人文;汉传佛教;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

1 引言

数字人文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是基于数字化技术在人文社科领域的融合发展而兴起的新兴跨学科领域。佛教文化及其文化遗产数字化作为数字人文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目前相关研究还较少,尤其是从图情视角来对其进行理论与应用研究更少。佛教自两汉传入中国以来,历经2000多年历史,已与中国传统文化深度融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提出,“佛教文化给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留下了深刻印象”[1]。在佛教文化数千年的发展与传播过程中,由于传播时间、路径、方式与区域的不同,尤其是中国各民族原有传统文化、历史背景与社会组织形式有着较大差异,使得佛教文化在与中国各民族文化高度融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等三大主干,并分别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留下了大量的佛塔、寺院、壁画、佛经、佛籍、石窟等佛教文化遗产,其中所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艺术与社会价值,使其逐渐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哲学社会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这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分宝贵、不可多得的资源”[2]。2017年1月,国家宗教事务局明确指出要加强宗教信息化建设,推动宗教大数据开发与应用,稳步推荐数字化建设,建设相应的数字图书馆和专业数据库[3]。

汉传佛教作为我国佛教三大流派之一,是佛教文化中国化典型成果之一,被广泛流传于中国、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是我国影响力最大、信众最多,也是遗留的文化遗产最为丰富、最为独特的宗教派系之一。因此,深入开展我国汉传佛教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研究就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

2研究方法与设计

汉传佛教文化遗产在历史上经历过无数次摧残,尤其是近代以来的文革时期,相应的寺庙、壁画、佛经古籍、佛雕、石窟等被破坏的最为严重,在文革结束之后,国务院组织了多方力量进行保护与修复工作,设立了相应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将众多佛教文化遗产列入其中。1983年4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关于确定汉族地区佛道教全国重点寺观的报告》,将大陆境内的142座汉传佛教重点寺庙列入其中,要求加以重点保护和管理,这一内容体系延续至今。

本文以国务院公布的142座汉传佛教文化遗产重点寺庙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网络调查,并对其中部分重点寺庙进行实地调研。同时,作为调查对象的补充和完善,笔者还选择了其中部分重点寺庙所拥有的佛教文化遗产,分别围绕其相应的网络文献和研究文献进行了调研,并采用文本内容分析、数据挖掘和语义分析等方法对获取到的文献内容进行深入分析,籍此对我国汉传佛教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现状进行对比分析。

整个研究过程综合运用了图书馆学、宗教學、历史学、社会学和信息科学等学科的理论、技术与方法,通过文献调查、网络调查、实地调查、归纳演绎和统计分析等方法,获取到许多第一手资料,在经过总结归纳、对比分析之后,最终对我国汉传佛教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现状、特征及困境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梳理和分析。

3汉传佛教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现状及特征

在对我国142座汉传佛教重点寺庙及其所拥有的佛教文化遗产进行调研时,发现目前国内汉传佛教文化遗产资源最为丰富的是山西、安徽、福建、江苏、浙江、四川和陕西等省份,分别拥有14、14、14、13、13、9和8座汉传佛教重点寺庙,对应的佛教文化遗产更是数不胜数。通过对这些汉传佛教全国重点寺庙的调研、研究与分析,结合对相关典型分析的结果,经总结归纳后,初步得出我国汉传佛教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现状、特征及困境分析结果如下。

3.1 汉传佛教文化遗产分类及基本内容

汉传佛教文化遗产具有庞大的内容体系,丰富的历史、文化与艺术内涵,与其他各种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它也具有极大的旅游、科学和学术价值。根据其存在形态来看,汉传佛教文化遗产可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大类。其中,汉传佛教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寺庙与佛塔等建筑类、洞窟与石窟等洞窟类、摩崖石刻与碑文等石刻碑文类、雕塑与壁画等绘画雕塑类、佛香与佛茶等文化产品类、遗址与遗物等遗址遗物类;汉传佛教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佛教音乐、舞蹈和戏曲等艺术类、石刻技艺、绘画技艺与雕塑技艺等手工技艺类、文学作品、神话传说与任务传说等文学类、节日、习俗与庙会等节庆类、佛经、佛偈与佛籍等经籍类、饮食、人事和记录等其他类。

根据汉传佛教文化遗产的基本内容来看,可认为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语言文字。汉传佛教流传甚广,在我国各民族、各地区数千年发展与传播过程中,每朝每代基本都留下了当时的文字记载与语言记录,而在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传播过程中,又会根据该区域、民族的特征留下不同的语言文字,久而久之,使得它一方面有效促进了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互动之外,也留下了丰富的语言文字与文字记录。二是文学作品。由古至今,关于佛教文学作品浩如烟海,相应的小说、诗歌、传说、神话、谚语、偈语、语言和野史等文学作品早就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寺院教育。在中国图书馆事业和教育事业发展史上,佛教处于一个非常独特的位置,它可视为中国古代图书馆事业和教育事业发展的起源之一,尤其自公元11世纪之后,随着汉传佛教逐渐发展壮大,佛教教育逐渐成为当时贵族、士族和读书人文化教育的中心之一,佛教藏经阁更是被视为中国古代、近代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原始形态,其中珍藏着大量的天文、地理、历算、医药、工艺、美术、建筑等珍贵典籍,更是培养出了大量知识分子。四是文化艺术。汉传佛教文化遗产中最具特色、极具代表性的就是其所蕴含的大量风格迥异的佛教寺院建筑、各式各样的绘画与雕塑、无与伦比的摩崖石刻碑文等都可称得上是文化艺术的巅峰之作。五是医药与天文历算。由古至今,汉传佛教衍生出了无数医学、天文、地理和历算人才,更是保存和流传了无数医药、天文、地理和历算等珍贵古籍,给人类社会与文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endprint

3.2汉传佛教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现状调查

根据对现有汉传佛教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现状的调研,发现相关数字化建设都是围绕以上分类和内容展开,主要分为遗产关联信息数字化、物质文化遗产三维重建数字化、佛教经籍文献数字化与佛教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建设等四个方面。笔者以“佛教”and “文化遗产”、佛教”and “遗产”分别通过中国知网(CNKI)和百度搜索引擎进行搜索,检索得出研究文献52篇,网络文献共863条。经过计算机深度挖掘、清洗与人工归纳之后,初步整理得出国内佛教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信息(包括研究文献、新闻报道与技术方案等)共327条,重新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归纳、内容合并后,得出国内佛教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项目187项。同时,搜集整理国务院公布的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整理归纳其中的佛教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出佛教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96项。由于汉传佛教是佛教三大分支之一,结合前面所提到的国务院公布的汉传佛教全国重点寺庙信息,整理得出国内汉传佛教文化遗产(含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项目76项。

但在汉传佛教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各地区、各民族在不同时期的建设趋向与建设内容略有不同。2011年以前汉传佛教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主要以遗产关联信息数字化与信息共享平台建设为主,如中国佛教在线、三亚南山海上观音网、五台山佛教在线、广东东华禅寺网、天津大悲禅院网、北京龙泉寺龙泉之声等。这些网站主要以国务院公布的汉传佛教全国重点寺庙为依托建立的公共信息发布与共享平台,主要功能是发布与之相关的概况、活动、人物、文化与思想等信息。2011-2013年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数字图书馆等技术的飞速发展,汉传佛教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逐渐从公共信息发布与共享平台建设向专业文献资源数字化建设方向发展,并开始提供更加专业化的信息服务、知识服务内容与形式。通过网络调研可以发现,这些汉传佛教寺院很多都提供了数字图书馆(原藏经阁改名为图书馆)功能,如福建龙泉寺的龙泉图书馆、河北柏林禅寺的佛学数字图书馆、南海佛教网的南海观音文化知识库、广东大佛寺的佛学视觉知识库等。自2013年之后,随着三维数字重建/复原、人工智能,虚拟/增强/混合现实等技术的飞速发展,汉传佛教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进入到全新的发展阶段,佛教文化遗产三维重建数字化与数字博物馆成为该领域建设与发展的主要方向,出现了诸多较为成功的典型案例与成果,如甘肃的数字敦煌莫高窟、中英联合启动的“佛教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香港的数字志莲净苑、山西的七岩山佛教遗址数字化、新疆克孜尔石窟数字化、甘肃麦积山石窟数字化等项目。

随着理论与技术的不断完善,汉传佛教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正逐步走向成熟,相关理论与应用研究工作不仅为它提供了重要文献资料,更为遗产修复、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了有力依据,同时对于诉说、解读和宣传汉传佛教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3.3汉传佛教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特征分析

根据调研结果可以发现,汉传佛教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汉传佛教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呈现出主体性特征。数字化建设作为汉传佛教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的重要手段,其主要建设方式是汉传佛教文化遗产的网站、资源库、数字博物馆、三维数字重建模型、视觉导览与智能展示平台、虚拟人机交互体系等,其中除了少数是由汉传佛教文化遗产拥有者和传承人等按照自身需要构建之外,大部分是由政府、企业、学术界或主管机构等外力介入结果,往往以学术研究、经济开发、宣传教育、文化旅游、应用推广等为目的,使其数字化建设更加强调政府和社会各界的主体性、自觉性,进而使得汉川佛教文化遗产自身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数字化建设,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汉传佛教文化遗产也从初期对数字化建设理论与技术的抗拒、怀疑,到中期的熟悉、接纳,再到后期的深度交融、热烈欢迎,最终使得数字化建设理论与技术成为其最为倚重和依赖的“忠实伙伴”,这一过程与态度的转变正是汉传佛教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主体性特征的重要体现之一。

第二、汉传佛教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呈现出多元化特征。通过对已有汉传佛教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案例的研究与分析可发现,目前其数字化建设主要是通过“资源调查”、“建档建库”、“学术研究”、“记录保存”、“宣传展示”、“推广弘扬”等方式来保持汉传佛教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和活力的,其主要数字化建设方式有以下五种:一是通过构建相应的数字化档案库、知识库和资源库等方式来保存其遗产信息;二是通过构建相应的数字化展览馆、数字博物馆、体验与展示中心、网站、微信、微博等方式来宣传展示;三是通过开展相关的理论、技术与应用体系的学术研究,来解决其数字化建设过程中碰到的重难点问题;四是通过三维数字重建与复原、虚拟/增强/混合现实等技术,虚拟化重构相应的汉传佛教文化遗产原始形态,进而可为用户提供多元化、个性化和智慧化的应用与服务内容,也为用户与佛教文化遗产之间建立起人机交互通道;五是通过优化其数字化建设的研究与分析体系,建立相应的知识服务与预测分析模型,来为某特定区域、类型或族群的汉传佛教文化遗产保护提供趋势或分析模型。

第三、汉传佛教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呈现出立体化发展趋势。从已有调研情况来看,汉传佛教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理论与应用研究虽然不过8-10年的时间,正处于起步阶段,但其发展速度与势头却异常迅猛。数字化建设正从一种外在于汉传佛教文化遗产的技术手段向汉传佛教文化遺产内在的生命力转化,且正在从各个方面对其生存与发展方式、保护与利用形式产生着极大影响,并正在大力塑造着其保护与开发利用新业态。从已有大数据系统分析、三维数字扫描与重建、虚拟/增强/混合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汉传佛教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体系中的应用现状,以及其不断提升的数字化保护需求来看,其数字化建设呈现出以下几点发展趋势[14]:一是其数字化建设正从传统单点、平面、局部数字化向综合、立体、本质数字化转变,从传统保存性存储模式向面向学术性研究、立体性传承、多元性应用创新模式转化;二是其数字化建设正从传统被动型、静态型、局部性、观察型建设向主动型、动态型、全面型、体验型建设转变,从单纯的信息发布与查询向文化创新与传承式展示转变;三是其数字化从传统单个、局部的分析,到全局、整体、趋势性的分析决策转变。endprint

第四、汉传佛教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主要集中在亚洲区域,其中尤以东南亚居多。由于汉传佛教是以地理位置区分的佛教派别,是佛教与中国传统道家、儒家文化与思想深度融合后所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其形成后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并被流传于日本、朝鲜、韩国与越南等亚洲国家,其在传播与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遗产主要遗留在这些亚洲国家中。尽管在后来的侵略战争、商业贸易与文化交流等过程中,也有部分汉传佛教文化遗产辗转流传到了欧美地区,但其主体还是在亚洲地区,因此,其相应的数字化建设也是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以东南亚汉传佛教流传最广的国家和地区为主,尤其是中国。

4结束语

汉传佛教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作为数字人文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该项工作本身就是一项繁瑣和系统工程,也是我国数字人文理论和应用研究必须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尽管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环境和不同需求下,它的建设内容、业务功能、关键技术、表现形式、应用与服务模式等都存在着较大区别,但其致力于补充和完善数字图书馆、数字人文领域研究体系的本质是不会变的。

目前,我国图情领域的数字人文理论研究正如火如荼的展开,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还是处于理论性的探讨阶段,且主要研究还是围绕数字人文基础理论、人文中心建设现状描述、图书馆服务职能分析等主题展开,真正落到实处的应用与实践研究还不多。汉传佛教文化遗产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已受到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同时也是国内数字人文领域研究的盲点区域。尤其佛教所特有的“藏经阁”一度被视为我国图书馆及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起源之一,因此图情领域有责任和义务大力开展相关数字化建设研究。有鉴于此,本课题组围绕汉传佛教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这一主题分别从现状调查、案例分析和技术研发等角度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以期能够在完善和补充数字图书馆、数字人文的理论与应用体系之外,为我国文化遗产数字化和宗教问题研究,尤其是我国汉传佛教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问题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新华网.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全文)[EB/OL].[2014-03-28].[2017-07-30].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3/28/c_119982831_2.htm.

[2]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近平: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EB/OL].[2016-05-23].[2017-07-30]. http://www.npopss-cn.gov.cn/n1/2016/0523/c219468-28370837.html.

[3]国家宗教事务局.国家宗教事务局2017年工作要点[EB/OL].[2017-01-26].[2017-07-30].http://www.sara.gov.cn//xxgk/ndgzyd/bs/380338.htm.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桂滇黔地区汉传佛教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及其移动视觉搜索系统研究”(编号:17YJA870014)系列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杨姗姗(1985-),女,河南舞钢人,桂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秦晓珠(1963-),女,广西桂林人,副研究馆员,主要从事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研究;张兴旺(1982-)男,湖北黄冈人,博士生,副研究馆员,主要从事数字图书馆建设研究。endprint

猜你喜欢
数字人文数字化建设文化遗产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数字学术与公众科学:数字图书馆新生态
跨界与融合:全球视野下的数字人文
跨界与融合:全球视野下的数字人文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高职院校文书档案数字化管理研究
大规模古籍文本在中国史定量研究中的应用探索
论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及发展
外语语言实验室数字化建设中的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