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行业特色高校专利运营实践探索

2018-01-03 10:41孙传良孙立冰王凡
科教导刊 2018年29期
关键词:科技成果专利知识产权

孙传良 孙立冰 王凡

摘 要 文章基于医药行业特色高校中国药科大学的专利运营实践分析,提出行业特色高校专利运营路径选择的建议。

关键词 行业特色高校 专利运营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8.10.003

Abstract The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atent operation practice of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a university with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and proposes the choice of patent operation path for colleges with industry characteristics.

Keywords colleges with industry characteristics; patent operation

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每年都会产出大量的专利成果。然而,大多数专利处于“闲置”状态,专利转化率低的问题亟需解决。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颁布以来,国家和地方对于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一系列针对科技成果转化及知识产权的政策法规密集出台,高校专利转化的良好氛围悄然形成。高校在不断探索促进专利转化的办法,专利运营成为当前的一个焦点。

专利运营是指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实现专利的市场控制力或经济价值的行为,包括商品化、转让、许可、质押等,以及为实施特定专利运营目的进行的各种中间服务,例如专利价值评估、专利保险以及专利分析等。鉴于高校自身不生产和销售产品,亦不需要通过专利巩固市场地位,其专利运营可概括为通过专利分析,采取许可、转让、作价入股等方式将专利转化至企业进而实现专利市场价值的过程。

行业特色高校作为与行业具有天然联系、具备自身独特优势的大学类型,因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高等教育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产生,具有优势特色学科明显、产学研合作历史较长等鲜明特点。在各类行业特色高校中,医药行业高校的发展一直备受关注。医药涉及国民健康、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是国民经济一个特殊而重要的产业。医药产业被誉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一直都是国家和地方优先发展的战略性产业。

通过研究医药行业特色高校中某一典型高校的专利运营实践,分析其专利运营具体策略、模式和效果,以期能为其他高校的专利运营提供实践借鉴,为促进行业特色高校整体的专利运营和专利转化工作积淀经验。

1 行业特色高校专利运营实践——以中国药科大学为例

1.1 中国药科大学个案研究选取原因或背景

中国药科大学坐落于古都南京,是一所历史悠久、学风优良、在药学界享有盛誉的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和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一流学科)。始建于1936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高等药学学府。现有全日制在校生约15000人,其中研究生约4000人(办学规模约处于行业高校的中间水平)。

该校是一所典型的医药行业高校,自身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与医药产业和广大药企联系密切。“十二五”以来,该校先后共申请专利1800余件,获发明专利授权500余件。近年来,随着该校对专利转化工作的不断重视以及校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的成立,专利运营转化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13年至今,先后有30余件专利完成转化,转化金额近4亿元。该校专利运营工作获得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及同行高校的广泛认可,并获得省级专利实施计划专项资金支持(立项金额达150万)。

1.2 专利运营模式分析——制度、机构、平台三位一体式运营

1.2.1 规范化的专利运营制度(运营基础)

科学缜密的制度建设是专利运营的前提和支撑。中国药科大学一直致力于专利管理和运营工作的制度建设。

一是成功争取校领导最高层对专利运营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学校将专利运营工作列入重点工作,并在资金支持、人员配备和政策配套等方面给予了较多倾斜。

二是及时消化吸收国家和地方关于科技成果转化及知识产权一系列法律法规及政策,并针对性地适时出台相应管理制度,如为加强科技成果的规范化管理,促进知识产权的合理保护,出台《中国药科大学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管理办法》;为促进专利等科技成果转化,出台《中国药科大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办法》等。

三是不断完善专利事务处理和专利运营规范化服务流程。及时更新完善专利事务处理流程,不断提高效率;坚持完善专利运营规范化服务的操作过程,努力在医药专利的过程管理、专利检索、药企专利顾问、专利转让、许可及作价入股等服务内容和环节上深耕细作。

1.2.2 专业化的专利运营机构(运营关键)

专业化的运营人员是专利运营实施的关键和取得优效的保证。2014年学校对知识产权管理办公室进行职能优化和改组,成立中国药科大学知识产权运营中心,聚焦并定位医药专利的申請、管理、实施和转化工作。中心配备10多名专职人员,涵盖专利代理人、技术经纪人、法务和财会人员,成员分工明确,协作能力突出。中心还聘请了20多名各学科教授作为专家团队提供运营技术支持。

1.2.3 多样化的专利运营策略(运营保障)

坚持不断拓展各类线上平台,充分利用学校门户网站、校果网、学校各级官微、“我的麦田”手机APP、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等平台,纵深专利推介网络空间;着重定期深耕各类线下平台,通过定期更新专利成果册、举办专利技术洽谈会、走访对接广大药企等,强化专利推介展示实效。

坚持践行“引进来、走出去”,注重发掘巩固各类合作平台,强化与紫金创业园、精准医疗百家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审评中心以及专利事务所等单位和平台的合作,夯实专利运营的支撑。

1.2.4 专利运营实效

通过规范化的制度、专业化的机构以及多样化的策略,在专利运营基础、关键和保障等方面狠抓落实和突破,中国药科大学的专利运营工作取得实效——2013年至今,先后有30余件专利完成转化,转化金额达近4亿元。

1.2.5 专利运营遇到的瓶颈和解决思路

专利运营工作取得成效的同时,亦遇到一些瓶颈,如涉及高校无形资产的专利的价值评估问题、运营机构的独立法人化运作问题以及专利运营资金使用、人员绩效等问题,这些也是制约当前高校专利运营工作进一步开展的共性难题。囿于高校当前的体制机制,对于这些瓶颈的解决仍处于探索阶段,如对于专利价值评估,可以借助专业化的专利分级工具进行初步分类或是联合专业的资产评估公司进行处理;如运营机构的独立法人化运作问题,联合政府创新园区和专业化的中介服务机构一起运作也许是一个好的思路等。当然,這些思路也都需要在今后的实践过程中去检验和修正。

2 行业特色高校专利运营路径选择的建议

2.1 制度或政策谋划层面:争取校领导最高层的重视和支持

作为科技成果的典型代表以及高校无形资产的主要形式和来源,专利近年来不断被关注和重视。专利运营涉及运营资金、人员配备以及制度配套,这些得以逐一实现的前提是学校领导层的重视和支持。所以,专利运营的关键是充分利用当前国家和地方科技成果转化及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极力争取在制度或政策谋划上获得校领导最高层的重视和支持。

2.2 行业优势利用层面:密切联系,协同和服务并重

行业特色高校的特点为其专利运营带来天然的优势,因此,密切联系,协同和服务行业是专利运营的必然选择。医药类高校尤为明显,它们与医药行业结合的最为紧密,医药专利的终极目标是生产药物并销售,而这些显然得靠药企来实现。现如今,随着资金的持续投入和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已成为市场和创新的双主体,行业特色高校的专利运营工作,势必需携手行业,在协同和服务过程寻找契机。

2.3 运营机构建设层面:侧重于运营,建立并逐步完善

专利运营的特点决定了其需要建立专业化的机构来实现,不能由其他机构或部门来兼职,但高校一般很难建立一个全新的机构或部门,折中的做法就是延伸和拓展现有专利管理机构的职能,逐步建立并完善侧重于专利运营的机构或部门。这样一来,科技处、技术转移中心等高校现有的专利管理机构,经过运营职能的倾斜和拓展,专利运营工作就能逐步展开。当然,亦可以采取外包、合作运营等方式实现。

运营机构建设的基础是专业化人员的培养,尤其是懂技术、懂法律和懂市场的复合人才。处于高校当前的环境,目前可以从着重打造技术经纪人队伍和调动广大科研教师的专家力量两方面入手。

2.4 运营媒介拓展层面:主动实现多样化

高校专利运营涉及一个观念转变,即不能再“捂专利”和“囤专利”,得让专利“活起来”。因此,具体运营过程得主动出击,利用多样化的媒介获取最大化的展示空间。高校自己的网站、校内举办的洽谈会、参加地方政府组织的各类展览会等传统方式需要继续保留,移动应用APP、微信公众号、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系统平台等线上新媒体更需要不断跟进和利用。组建专家服务团队、深入走访对接、目标性专利推介、个性化技术需求定制等一条龙靶向式企业服务需要持续探索和纵深。线上和线下的结合,主动实现多样化。

2.5 专利氛围营造层面:持续宣传,增强师生专利转化意识

通过定期举办专题讲座、专家报告及“4.26知识产权进校园”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政策和知识的宣传普及,注重做好新媒体时代知识产权宣传的引导,切实增强师生的知识产权意识,特别是专利转化的意识。专利申请完成不是专利的结束,还有专利运用和转化。广大师生都参与到专利的运营工作,行业特色高校专利运营事业必将迎来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胜生,高可,饶刚.专利运营之道[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6.

[2] 孙传良,孙立冰,等.新形势下行业特色高校专利运营[J].科教导刊,2018(8):3-4.

猜你喜欢
科技成果专利知识产权
论比例原则在知识产权损害赔偿中的适用
保护知识产权 激发创新动能
着力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线上平台解决“转化难”
2019年度PALM展参展商获取知识产权优胜奖获奖单位名单
中国知识产权量质齐升
福建省:出台新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国家食药监总局:促进监管科技成果转化
2007年上半年专利授权状况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