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类专业造型训练课初探

2018-01-03 10:41郝雪鹏王亚英
科教导刊 2018年29期
关键词:艺术

郝雪鹏 王亚英

摘 要 本文以建筑类专业的美术课程为研究对象,在结合其专业特点和作者自己美术教学体会的基础上,对美术基础三门课程:素描,水彩,钢笔画教学的必要性与教学方向进行了分析,并在教学手段与方法方面进行了一定阐述,尤其强调了艺术引导的重要性。

关键词 建筑设计专业 造型基础 艺术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8.10.023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the art course of architectur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its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author's own art teaching experienc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ecessity and teaching direction of the three courses of art foundation: sketch, watercolor and pen drawing. And in the teaching methods and methods have been elaborated, especially the importance of art guidance.

Key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 professional; modeling foundation; art

長期以来,素描、水彩和钢笔画一直作为园林设计建筑设计的专业基础课程,这些课程对于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并不像美术专业学生对其所要求的专业性,并且由于专业方向的不同其教学重心也有很大区别。设计专业的课程目的在于掌握一定的造型能力,为表达设计师的意图方案做准备。众所周知,由于专业的区别建筑类学生入学前基本上没有美术基础,那么在大学期间如何在短时间内使学生从零基础到掌握可行的造型能力为设计服务成为一项重要课题,这就要求教学要有明显的针对性,为符合专业的需求,对传统美术院校的基础课程进行一定的改造,而不是全盘照抄专业艺术院校的教学模式,制定出一套符合学生专业特点的教学方案。

同样是造型基础课,艺术专业强调的是扎实的基本功,深入刻画的能力,以及鼓励在艺术上的个性和创造力。而作为建筑类专业的学生来说造型学习的重心主要集中于两方面:一个是课程学习更多地偏向于实用性,强调表达思维能力而不是深入刻画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对艺术的认识和理解,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为目的的适度引导。这两方面教学的成功将成为学生走向社会,未来成为有创新能力的设计师的利剑。

造型艺术基础课的核心是素描。何为素描,素描广义上指一切单色的绘画,起源于西洋造型能力的培养。狭义上专指用于学习美术技巧、探索造型规律、培养专业习惯的绘画训练过程。表达能力对于设计者来说至关重要,好的思路和方案需要合理适当的展现,以提供给观者最简洁明了的理解样式。造型训练的意义就是在观察的基础上,如何把看到听到理解到的通过纸张利用形象的手段表达出来。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这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塑造能力,素描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课程。素描除了自身的艺术取向之外更重要的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在简化了色彩之后呈现出来的是实体的透视、比例、明暗关系,质感等,这样在学习的过程中才可以集中精力研究形体的本质。建筑专业学习素描也有其自身的特色,其更加注重轮廓线条及结构细节的视觉感,所以在教学中侧重于结构素描,强调形态、外轮廓、透视而略微忽略光影,这样有助于学生在有限的课时中抓住重点,迅速提高造型能力,针对性强。同时透视也在造型基础上起着重要作用,重视透视有助于开拓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对细节的塑造有助于学生提高观察、和把握整体与局部的能力。虽然素描的课时量很小,但是在教学中仍然需要加入速写这一技法训练,原因在于首先速写本身就是素描,只不过是快速的表达方法;其次建筑专业需要经常记录一些素材,那么掌握速写的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把看到的或者想到的表达出来,收集素材;第三为后续的钢笔画做准备。综上所述,素描教学中应当具有针对性地加强结构素描和速写的可适量,唯有此才能够在学生未来的设计课程中发挥作用。

水彩画作为建筑与园林工程设计专业美术基础课程有其重要作用和意义,教学上实际应用意义首先是效果图表现技法的前期准备。同时引导学生对美的认识以及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和表达的能力。建筑与园林设计相关专业之所以选用水彩而不是水粉作为其专业基础课程,首要原因是为了符合专业设计表达的需求,水彩广义的理解是以水作为媒介的画种,以水为媒介的画种很多,包括丙烯、水粉、岩彩以及中国画的水墨等等,然而侠义的水彩仅指15世纪德国文艺复兴时期采用植物树胶混合色粉的一种绘画材料,这种材料融水后在特定的纸张上绘画具有很好的流动性和透明性。透明是水彩颜料区别于其他水性颜料的重要特征,虽然中国画颜料中也有透明色,例如花青色,但大部分颜料都具有覆盖力,而水彩颜料基本全色均是透明的。正是这种透明性符合建筑类专业快速表达设计效果图的需求,先画浅色后画深色便于修改,透明颜色又使人看后感觉干净利落,轻快自然,加上钢笔与水彩的结合能够更加准确快速地表现设计形体结构和细节。而水彩与钢笔的最终结合可以简化水彩的一些技法,使学生更加容易上手。例如,可以加强平涂技法的训练,干画法为主湿画法为辅的教学思路,这样学生可以扬长避短,避开了塑造能力弱的短板,形体结构框架由钢笔完成,水彩属于辅助填色提升效果的作用。

钢笔画虽然是近代有钢笔之后产生的小画种,但是这种材料表现出来的画面效果久已有之,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铜版画,鹅毛笔画等。钢笔画是建筑设计类课程中比较靠后的课程,原因在于钢笔画必须要有素描的基础,没有一定造型能力是很难掌握钢笔画技巧的,因为钢笔画不能涂改,这就要求画者基本功强,绘制准确熟练,同时讲究将错就错的原则,不描摹,不修饰。虽然这种工具的表现力有限,可是一旦它与水彩结合可以充分表达出材料的美感,是学生造型基础训练的重要课题,钢笔淡彩画与水彩相辅相成成为学生表达设计思路的有力手段。

在艺术和设计课程中一般认为素描解决造型问题,而水彩或水粉是解决色彩问题,这样的观点是从技术层面所言,那么教学中我们是否应当唯技术论呢?实则不然,尤其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手工技能被计数機技术所取代,所以手绘技术渐渐向手绘艺术转变。另一方面,抛开建筑与园林设计方面工程技术问题,其本质也包含艺术学概念的相关范畴,那么在仅有的美术课程中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艺术引导也显得至关重要,通过短期的造型训练,使学生具备对形体和造型的把控,课程中老师的艺术角度的观察方法和理念才是学生所要掌握的重要要素。

21世纪之前的手绘设计图,效果图课是每个造型设计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课程,在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而如今被大量的设计软件和绘图软件课所取代。甚至于说当随着计算机技术高度发达的情形下,手绘设计图效果图(非草图)已经很少应用在实际的商业与应用需求上,这种美术基础课程已经渐渐脱离了建筑与园林设计专业课程的第一需求或者说弱化了在课程里的首要作用,这类课程依然活跃于各大相关院校,原因有三:第一,教学的惯性思维——课程是传统流传下来的习惯,改变很困难。第二,草图的需要,草图能够迅速把设计者的创意想法凝固下来,形象记录下来的有力手段,从这一点上来讲草图的绘制能力就好比计算机的显示器,直观快速地表达设计者的思维,同时作为记录手段可以把握住转瞬即逝的设计灵感。第三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和表达的能力以及对美的认识。这里所指的观察并非老于世故的察言观色,而是对形态,空间,以及心理感受的设计美学意义上的深入理解,观察能力是可以训练的,基础造型训练就是有力的手段,例如观察空间立体的光影问题,观察自然中色彩的和谐关系,并且通过这一学习,学生们可以观察并体会到造型与色彩对人的心理感受的影响。科技发展固然是好的,但是也同时会有其负面影响,网络购物使人足不出户,手机的信息化使人很难静心去阅读一本书,勒 柯布西耶说:照相机阻挡了观察。正说明了当一切来得过于容易,人也许就失去了洞察力,失去了敏感,而这种能力是灵感的来源,所以对于我们未来的设计师来讲回到原始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描摹事物训练,对其有着重要意义。

学生通过以上三门造型基础课的学习,不是僵化的掌握一点写实能力,而是通过写实去发现和感受艺术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审美和创造能力,美的认识可以认为是对艺术的感受,在造型的实践的过程中不应只停留在准确,美的标准上,而更应当往深层次上引导,也就是艺术性。虽然建筑学和园林设计学的学生并非纯粹的艺术生,但是他们将来从事的工作与艺术息息相关,对艺术缺少理解的设计师作品必然是庸俗的,人类的世界从来就不缺少模仿而是缺少创造,而艺术的核心就是创造探索新的可能。而设计又何尝不是创造,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把看到的进行视觉化转换,引导他们体会造型艺术表达的情感,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是艺术专业教师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美术造型训练担负着设计专业在制图方面的技术能力的培养,同时对于学生未来走向设计师之路在艺术认识上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说造型训练课是园林设计专业的一把双刃剑。

*通讯作者:王亚英

猜你喜欢
艺术
反“艺术”的艺术
什么都可以成为艺术
纸的艺术
艺术足球
艺术足球
决定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