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设置研究综述

2018-01-03 10:41虎攀
科教导刊 2018年29期
关键词:体育教育设置

虎攀

摘 要 文章通过对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设置相关研究进行文献梳理,力从田径课程的定位、课程内容设置的理论依据、课程设置的问题与改革途径以及课程的评价等进行述评,以期提高对当前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设置的认识。

关键词 体育教育 田径课程 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8.10.031

Abstract Through the literature review of the related research on the track and field course of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 the article reviews the orientation of the track and field course,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course content setting, the curriculum setting problems and the reform approach, and the evaluation of the cours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urrent physical education awareness of professional track and field curriculum settings.

Keywords sports education; track and field courses; set up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教育部相继出台了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指导性纲要,为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计划的制定提供了依据。为此,本文对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设置研究进行梳理,以期对田径课程的改革提供帮助。

1 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的定位及教学模式研究

1.1 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的定位

课程是为人才培养服务的,课程定位是否准确关系到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谢慧松(2007)对我国7所体育学院的田径教学大纲分析得出,各体育院校虽然都有自己的侧重点,但田径教学目标可总结为培养学生的教学技能,掌握田径主要项目的基本技术、技能,基本的教学方法及主要的基础理论知识;能胜任高、初中田径课的教学及基本训练,组织运动竞赛及裁判工作。[1]方全心(2008)指出在大众化教育时期应该将当下的教育要求和特点有机结合,确定田径课程教学目标,同时还对田径课程具有的基础作用的定位做了详细的阐述。[2]王明献(2013)指出田径课程的应然目标与使然目标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主要表现在田径课程各级目标陈述太过概括性和抽象性。[3]武伟东(2015)通过对江苏9 所普通高校的田径课程设置现状进行比较分析发现,9所高校田径课程的定位可概括为,培养适应新形势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掌握田径主要项目基本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基本的教学方法。能胜任各类中小学的田径教学、基本训练、运动竞赛与裁判以及科学研究等工作。[4]宋德海(2017)对扬州大学、苏州大学以及南通大學的普修课程大纲分析发现,三所学校强调以田径健身锻炼和基本教材教法为教学内容主线,重视培养娱乐性、游戏性的田径健身方法与手段,在提高学生身体健康水平的同时,也使学生具备田径健身锻炼的指导与管理能力。[5]

1.2 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对特有的教学思想而构建的固有教学活动结构框架。李新防(2005)目前田径课教学经常采用的主要教学模式是“以传授运动技能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模式”和“以培养基本教学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模式”两种,而这两种教学模式却存在自身的缺陷,难以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6]于军(2008)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出“开放式”教学模式。[7]熊杨名(2010)根据田径项目的特点和学生兴趣多样的实际情况,提出建立“个性化、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培养模式,使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达到“信其师、听其言、拓其道、健其身、娱其性、琢其志”的育人效果。[8]

2 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设置研究

2.1 田径课程内容研究

2.1.1 课程内容设置的理论依据

理论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田径课程内容的设置需要相关理论的支撑。国内一些体育院校的田径教师从不同的维度,分析田径课程内容设置的理论依据,许世岩(2005)认为体育教师应当注意分析课程内容达成多种课程目标的特点和能力,利用和挖掘其教育功能优势,防止只关注运动技能课程目标的达成,应当尽量选择能够达成多种课程目标的课程内容。[9]万炳军(2006)从学科中心课程理论、学生中心课程理论和社会中心课程理论进行分析,为合理的田径类课程内容的选择与其各个层次间的关系,提供了相应的理论依据。[10]詹建国(2014)提出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内容设置应遵循,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知识序与认知序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础先行四个原则。并以范围、序列及学习结果的三维组织法,来确定田径课程内容的设置。[11]

2.1.2 课程内容的设置存在的问题

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内容的设置主要是依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方案》和《田径类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然而课程在长期实施过程中却出现了较多的问题。石云龙(2002)认为体育教育专业开设的田径课是高中阶段所学田径项目的重复,由于受学时限制,受其他项目设置的干扰,使田径教学项目设置分散,严重影响了田径技能的掌握。[12]刘林(2003)分析指出田径课程的教学时数,由1980年的348学时减少到160学时,而课时的减少必然面临如何精选和更新教学内容,如何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外时间自学自练。[13]李新防(2005)指出田径课程内容的设置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课程内容的的修改只是在学时上的微调,仍然强调内容的竞技性,导致不能满足社会和学校体育发展的需要。[14]王健(2006)认为现阶段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内容设置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与新的《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不一致,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课程的教学过于强调项目的竞技性、完整性、系统性等,未能明确运动技术技能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自主性和研究性学习。[15]武伟东(2015)通过对江苏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田径课程内容设置分析发现,课程体系过于注重专业课的开设,忽视基础课的设置,只注重本专业的纵深发展,忽视专业的横向的拓展,导致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受到限制。[16]黄亚飞(2017)对湖北11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内容分析发现,仅有一所高校设置了教学实践课,而在课程的整体设置中缺乏《田径类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规定的基础运动能力中的走、跑、跳、投多种健身练习和多种实用技能教学等内容。[17]

2.1.3 课程内容设置的改革途径

随着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新兴运动项目不断融入到体育课堂,田径教学受到了很大冲击,逐渐受到冷落。[18]在查阅相关文献后发现,为适应人才培养需求,学者们提出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内容设置改革应转变教学观念,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人为本,突破项目的竞技性,向健身性、娱乐性、实用性方向发展。基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反作用于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的改革,赵丽萍(2005)在研究中指出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的设置要主动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调整现有田径项目,体现学生的中心地位。[19]于军(2008)在结合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体目标的基础上,为适应“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基础体育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将田径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基础运动能力、田径主要技术和实用技能三大模块。[20]蔡华(2013)指出田径课程内容的改革走游戏化、休闲化道路,有违背国际潮流与不尊重田径运动的百余年历史和内在的文化价值,在借鉴国外田径课程改革的经验基础上,提出田径课程内容的改革必须走国际化的道路,积极进行国际化的课程交流。[21]

2.2 田径课程的评价

课程考核的目的在于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考核传统模式是按平时、理论、技评和达标的比例进行给定成绩。陈建仙(2004)提出要树立身、心、群三维综合评价观,田径健身教育与田径竞技教育双向综合评价观,实行田径健身知识技能与田径运动技术技能的两大内容体系考核,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22]庄容(2004)提出在考核评价时要注重学生能力的考核,采取以考核基本操作能力、考核基本运用能力、考核身体素质和平时表现等多元的评价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23]刘平清(2007)指出在“人性化”、“多元化”评价的新课程标准要求下,体教专业的田径课程的考核,应采取能力了为重点的多元化考核方式。[24]皱克宁(2009)以人本主义个性发展作为课程评价的指导思想,采用主观与客观相结合、过程与终结性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田径课程评价方法。[25]乌卫星(2015)指出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的评价内容与教学目的不相符合,提出在理论与实践评价过程中,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与个性发展、心理素质和创新能力进行结合,从而得出综合性的评价结果。[26]

3 对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设置研究的展望

优化课程设置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因此未来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设置重要的研究领域有:(1)加强田径课程项目设置的基础理论研究;(2)融入新的教学理念,构建新的田径教学模式;(3)探索以田径健身锻炼和基本教材教法为教学内容主线,构建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课程设置。

参考文献

[1] 谢慧松.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术科必修课学科课程标准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8):1089-1091.

[2] 方全心.我國体育专业院校田径课程开课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8(3):57-59.

[3] 王明献.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存在问题及改革方向[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2):110-114.

[4][16] 武伟东.基础教育需求下的高校田径必修课程知识体系的构建[J].四川体育科学,2015(6):125-128.

[5] 宋德海.基础教育需求导向下江苏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设置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7(1):125-128.

[6][14] 李新防.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改革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5(3):46-47.

[7][18] 于军.新《指导纲要》背景下的体育教育专业田径类课程整体改革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9):1260-1263.

[8] 熊杨名.对我国高等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内容时代特征的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2(12):88-92.

[9] 许世岩.田径类课程设计的若干理论问题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8):1113-1116.

[10] 万炳军.新体育课程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田径类课程内容建构的理性分析[J].四川体育科学,2006(2):105-107.

[11] 詹建国.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内容体系的理论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2014(1):54-60.

[12] 石云龙.论高师田径课程与教学的整体改革[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2(4):50-51.

[13] 刘林.山西师大体育学院田径课改革的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3(1):47-49.

[15] 王健.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田径类课程内容整合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6):92-95.

[17] 黄亚飞.基于社会需求分析的《田径》课程教学改革[J].湖北体育科技,2017(3):276-279.

[19] 任天平.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高校田径课“边缘化”现状及对策研究[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372-375.

[20] 赵丽萍.《体育课程标准》与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改革[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11):117-119.

[21] 蔡华.我国普通高校田径课程改革的国际化趋势[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3(2):117-120.

[22] 陈建仙.论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与教学的整体改革[J].体育科学研究,2004(4):92-94.

[23] 庄容.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现状及思考[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4(4):62-65.

[24] 刘平清.高等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改革[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7(3):112-114.

[25] 皱克宁.实施新课标形势下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改革的理论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5):82-86.

[26] 乌卫星.新时期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5(1):158-159.

猜你喜欢
体育教育设置
变电站五防系统临时接地桩的设置
ControlUWP 让Windows 10的设置更方便
浮窗手势让手机操控更轻松
体育课堂中融入礼仪的重要性
西安体院学院体育专业学生人生规划研究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普修课教学现状及改革设想
探寻体育教育的精神内核
掌握活动向导应用,促进网络辅助教学活动
如何屏蔽集成声卡显卡和网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