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小学家庭作业的分层设置

2018-01-03 10:41尹理敏
科教导刊 2018年29期
关键词:家庭作业

尹理敏

摘 要 家庭作业的布置可以帮助教师及时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学的进一步安排提供依据,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合理有效地设置家庭作业应是每一个教师必修的课程。本文从家庭作业存在的问题、分层设置的内涵、分层设置遵循的原则、分层设置实施的环节四个方面对家庭作业分层设置进行探讨,以期提高教学的质量,促进山村小学素质教育的实施。

关键词 山村小学 家庭作业 分层设置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8.10.068

Abstract The arrangement of homework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teaching process, which can help teachers to grasp the students' learning situation in time and provide the foundation for the further arrangement of teaching. A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setting of homework should be a compulsory course for every teacher.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nd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 education in Yamagata Elementary School, this article will discuss the stratification of homework from four aspects: the problems of homework, the connotation of stratified settings, the principle of stratification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stratification.

Keywords village primary school; homework; layered set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潮流中,教师们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课堂教学上,对于家庭作业的设计研究甚少。教师对于家庭作业的布置要么采取题海战术,让学生多写多练,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要么采取“减负”的做法,甚至不布置家庭作业。这些举措都严重影响作业的质量,摧残学生的兴趣,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如何设置合理、科学的家庭作业,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这是值得教师深思的问题。

1 家庭作业存在的问题

山村小学的学生家庭作业完成质量较低,不同程度的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效果。班级的后进生经常拖欠家庭作业,不能按时按量地完成家庭作业,作业难度系数大一点,就随意乱写,对家庭作业产生一种厌烦的心理,作业完成质量差。学优生每次把作业当成任务完成,觉得写太多没有意义,认为家庭作业很枯燥。大部分的中等生能及时完成作业,但作业量一多,就容易出现抗拒的心理,作业完成效果也一般。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家庭方面,山村小学的学生大部分属于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由家里的老人照看,他们对孩子的学习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山村地区“读书无用论”盛行,且家里的长辈文化程度低,没有能力辅导孩子的功课,也不愿将时间花费在孩子功课辅导上。教师方面,山村小学教师资源匮乏,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对于学生的家庭作业的辅导有点力不从心,且布置家庭作業时“一刀切”,无法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作业需求,作业形式过于单一,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达不到理想的学习效果。社会环境方面,偏远山区没有课外辅导机构,有价无市,无法满足孩子课外辅导的需要。

家庭作业的书写,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和巩固书本知识,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延伸,也是师生学习交流的重要媒介。在教学中,师生往往也都忽视了家庭作业的重要性。基于家庭作业的重要性,考虑山村小学的教学条件、教学环境、学生的家庭因素等。笔者认为在相对有限的条件内,针对家庭作业的设置上出现的问题,教师应采取一种合理、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来解决这一难题。

2 分层设置的内涵

2.1 概念

家庭作业分层设置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学习潜力把水平相近的学生组合成一个学习小组,将班上的学生分三四个不同水平层次的学习小组,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作业分层设置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与应用,实现教学的目标。这些学习小组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提高。

2.2 特点

作业分层设置是一种很好的教学策略,也是一种互补互助式的团队学习模式。它的特点是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重新组织教学内容,确定与其基础相适应又可以达到的教学目标,从而降低了后进生的学习难度,又满足了学优生学习需求,促进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2.3 优点

家庭作业的分层设计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有效地实施因材施教。不同水平的学生分层,可以引进竞争机制,在不同层次的流通过程中,形成互帮、互助、互赶的教学局面,不但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在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的同时,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3 分层设置遵循的原则

明确目标的原则。教师布置作业的出发点是对所学知识点的巩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在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强化学生关键能力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教师在设置作业时,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有计划性和科学性,不能随意布置。

适度的原则。教师布置作业的数量时,量多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作业质量不高;量少对巩固所学内容起不到辅助的作用。有相关的研究表明,小学生书写家庭作业上的时间,按分钟计算,用年级数乘以十。教师可以参照此研究结果,在布置作业数量时,要做到心中有数,适当地布置家庭作业。

差异的原则。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不同,对于作业的学习需求也不一样,将学生分组,书写有针对性的家庭作业,是尊重学生的差异性表现,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对于后进生,教师更多的是让他们掌握好必要的基础知识,打好坚实的学习基础。对于学优生,基础知识已经掌握牢固,教师应布置具有挑战性的作业,满足他们更高层次的需要。对于中等生,教师应布置紧扣基础,难度系数偏高一点的作业,使中等生的能力在作业书写中得到锻炼升华。

及时的原则。及时检查作业,对于学生而言,可以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明确努力的方向。对于教师而言,及时检查作业,对学生作业书写中错误的部分,及时地辅导,帮助学生明确不足,消化知识点,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学生掌握好的部分,教师要肯定学生的努力与认真,维持学生的积极性。及时掌握学生的学情,对下一步的教学工作的安排会更科学、合理。

多类型相结合的原则。大部分教师布置的作业,基本上是做习题册,形式单一的作业,会让学生对枯燥的作业失去兴趣,不利于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的发挥,教师设置的作业内容要与生活相关,贴近生活,作业形式要丰富新颖,把书面作业和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性。

4 分层设置实施的环节

4.1 学生的分层

学生分层的主要依据是学生的测试分数和学习成效,还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状况、学习潜力以及家长的意见,将学生分成几个水平层次不同的学习小组,针对不同的学习小组设置不同的作业,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学习需求,使布置的作业与学生基础相适应又可以达到教学目标。对于学生的分层采取弹性的管理方式,可以每单元测试一次就调整,也可以每天都调整,学生水平层次调整的主要依据是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可以以分数作为参考依据,进步明显且达到相应的分数就上调一个层次,分数下降就下调一个层次,学生的分层应根据学生学习的变化而随时调整。这样有利于消除低层次学生的自卑心理,在班级形成良性的竞争氛围。

4.2 家庭作业的设置

作业的形式上,应减少单一的书写形式,可以设计一些与生活相关的实践作业,加强对孩子的综合训练。书面作业与实践作业的结合,循序渐进、由易到难,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作业的完成方式上,可以布置独立完成的,也可以布置需要合作完成的家庭作业。在一个小组中,按比例将不同层次的学生自由组成学习小组,采取好带差的模式,在互帮互助下完成作业,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合作能力。

作业的数量上,不宜过量和不布置,在合理的范围内,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从高到低,调整作业的数量。

作业的内容上,对于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应加强基础知识训练。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应设计综合实践性的作业,适当地提高作业的难度,为学优生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在实践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尽量使学优生、中等生、后进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这也是作业分层设置的重要目的。

4.3 家庭作业的检查

在山村小学,学生的家庭作业的检查都依赖于班主任以及任课教师,山村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对于家庭作业的检查常常力不从心。采用小組互助的方式在家庭作业的检查效果中作用更明显,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安排位置时,横向安排要采取好带差的同桌组合,纵向安排要尽量使每个小组有不同层次的学生,让学优生负责作业的检查及作业的修改。也可以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互改,比如学优生批改后进生的作业,中等生之间互相批改,有效地对家庭作业进行监管。在这个环节,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组内互助、同桌互助等合作方式来探讨学习中的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通过小组间的差异互补,提高学习质量,使每个学生学习水平在原有基础上都能得以提高。

4.4 教师的评价

每天的家庭作业,教师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一一评价,只能进行的阶段性评价。教师要善于做激励性的评价,保护后进生的自尊心,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之处以及学习上的闪光点,多给学生一些鼓励与肯定,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积极向上的心态。同时,教师的评价应该更多地去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对于表现好的学生及时给予肯定与表扬,对于表现差的学生也要给予适当的批评,提出改善的建议。教师根据学生的阶段表现可以对学习小组进行调整,让教师的评价落到实处。

综上所述,家庭作业的分层设置可以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加深学生对教材及知识点的理解与应用,能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学习能力与水平。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孩子书写家庭作业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下学习成长。教师教学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而好的教学方法的使用,可以事半功倍。在教学过程中,山村教师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与水平,才能有效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难题,向素质教育迈进。

参考文献

[1] 刘树仁.试论分层递进教学模式[J].课程.教材.教法,2002(7):34-35.

[2] 田雪,张翠花.多元智能理论下的小学语文家庭作业设置[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7(8):135.

[3] 伍炳文,李彩色.浅谈农村小学语文家庭作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学科研,2018(2):35.

猜你喜欢
家庭作业
利用智能应用平台提升体育家庭作业的量化反馈实效
小学一年级数学家庭作业设计的研究与实践
小学生家庭作业不能一去了之
小学体育家庭作业体系的构建研究
Special Homework 特殊的家庭作业
小学高年级学生家庭作业布置的现状与问题
浅析如何有效提升高中生英语家庭作业有效性问题
如何优化设计语文家庭作业
重新审视家庭作业的价值
有惊无险的数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