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活动设计策略

2018-01-05 11:07蒋海琳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8年13期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核心素养

蒋海琳

摘 要 培養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是信息技术教育的本质要求和终极目标。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整体把握其基本内涵,更要落实到具体教学过程之中。在阐释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活动设计诉求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活动设计策略。

关键词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活动设计;核心素养;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8)13-0066-03

1 前言

新一轮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将基础教育的总目标从课程中心向学生中心转变,直接指向“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初中信息技术在发展学生信息化素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教师要顺应新一轮课程改革需要,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角度去理解和思考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活动的本质,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活动设计策略,精心设计课堂活动,以改变当前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活动低效状况,使学生在探索、发现的信息技术实践活动中强化学习体验、学会学习,从而提升学生思维发展的品质,促进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2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活动设计诉求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活动设计是多元诉求下的必然取向,它不仅是信息化时代诉求,也是新课程改革、学生自主发展诉求。

信息化时代诉求 当前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信息化素养成为人们的基本素养之一。信息化时代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提出新的要求,需要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以顺应信息化时代需求,提升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学习、改善生活的能力。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活动设计迎合了信息化时代诉求,将课堂活动设计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全面提升学生信息技术综合素养。

新课程改革诉求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它改变了知识型课堂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的目标指向“学生”。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活动设计正是顺应新一轮课程改革需求,培养学生必备的、适应学生终身发展与社会所需的品格与关键能力,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直指课程教学内核,发挥信息技术课程在促进学生信息素养培养中的载体作用。

学生自主发展诉求 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用最朴素的语言阐述了促进学生自主发展观点。随着以人为本理念的不断深入,教育的本质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活动设计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出发点与归宿点,以课堂活动为主要形式,最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因此,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活动设计是学生自主发展的诉求。

3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活动设计策略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活动设计要达到预期目标,必须要确立核心素养培养视野,进一步优化课堂活动设计策略,提升信息技术课堂活动的导向性与有效性。

渲染情境,提升课堂活动趣味性

1)导入情境。有效的导入是成功的开始。为了激发学生参与信息技术课堂活动兴趣,可以渲染导入情境,借助生活中的信息技术运用现象、故事、视频、图片等,创设生动、直观的情境,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使学生快速地进入课堂活动中,并保持持久的情绪。

如教学“认识演示文稿”时,创设这样的导入情境: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了件礼品给大家,想看看吗?看完后请你说一说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教师向学生展示介绍学校的演示文稿,学生观看交流)刚才老师向大家展示的作品是一个演示文稿,它很神奇,可以将文字、图片、视频和音乐等素材整合起来,在我们的生活中用处可大啦,如产品介绍、自我介绍、辅助教学等。制作这样的作品需要专业的软件,老师今天向大家介绍一款专门用于制作演示文稿的软件——“WPS演示”,让我们一起走进“WPS演示”。

这样的导入情境,以学生熟悉的校园内容为素材,有机融合问题,有效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兴趣,激活学生内在活力,有助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2)问题情境。有效的问题设计将有助于发挥问题载体作用,激发学生好奇心与求知欲,从而使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主动参与信息技术课堂学习中。因此,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要加强学情分析与教材研析,将信息技术学习内容有机渗透在创设的问题情境中,从而发挥问题情境作用力,使学生在问题情境感染下抓住问题,开展有效的课堂学习活动。

如“计算机发展史”这部分内容比较枯燥,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创设问题情境:“你知道世界上第一台电脑是什么时候诞生的吗?是哪个国家发明的?”让学生带着问题开展学习活动,主动借助网络进行查询,既激发了探究问题的主动性,逐步地引领学生以这一问题为出发点,不断向课堂其他知识延伸,又促进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发展。

创新形式,赋予课堂活动多样性

1)演示亲历活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演示是课堂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目前,大多数课堂演示活动的主体是教师,一般是教师演示,学生观看,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教师要打破教学常规,基于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发展,将演示的机会赋予学生,为学生创造课堂参与演示活动的机会,从而使学生通过演示亲历学习活动过程,对知识形成过程获得真切体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如“获取图片”这部分内容,在教学时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研读教材,概括教材介绍的获取图片的几种方法,并对每一种方法进行演示。这样的设计突出学生在演示中的主体地位,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又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在理论指导下,通过演示学习活动,深化理论学习,亲历图片获取的过程,从而掌握图片获取的方法,有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2)讨论深化活动。讨论是课堂必不可少的学习活动形式。然而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学生讨论缺乏针对性,效率不高。究其原因,讨论的深度设计不够。教师要进一步强化课堂讨论活动设计,致力于追求精致化课堂讨论活动,讨论不在多而在于精到,需要讨论时讨论,集思广益,促进学生思维碰撞。

仍以“獲取图片”为例,在学生演示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炮制一个讨论话题:“在这些获取图片的方法中,你认为这些获取方法各有哪些优势?哪一种方法最便捷、有效?请通过演示加以证明。”讨论活动紧扣课堂演示活动,是对课堂演示学习活动的深入。学生不再停留在获取图片的基本方法层面上,而是将这些获取方法进行比较,把握每一种图片获取方法的优势,深入本质,并帮助学生建立起比较的学习思维,有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链接生活,开掘课堂活动活水源

1)课堂拓展。开放性已经成为现代课堂的一个显著特点,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要致力于构建开放性课堂,注重课堂拓展,将信息技术课堂活动与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搭建起信息技术与生活之间的桥梁,提升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应用文档设计与制作”这一章,为了深化学生对这一章知识把握,进行适度的课堂拓展:“请用本章所学知识,选择自己所写的、最喜欢的一篇作文进行文档设计与制作。”拓展由于选择学生自己的作品,有助于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积极性,并且将之与学生的实际应用结合起来,有助于学生利用课堂所学知识进行学习迁移,起到巩固课堂知识的效果,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2)课后实践。实践出真知,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要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狭隘的思想,构建大课堂思想,结合课堂所学知识开展有针对性的课后实践活动。实践活动设计可以与信息技术兴趣小组、学生社团等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创造机会,搭建平台。

如在学完“图片加工与制作”一章内容后,将之与“应用文档设计与制作”所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参与校园文学社活动,运用所学知识出一期校报,讲究图文并茂、布局合理。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仅促进学生对本章所学知识的运用,也促使学生对前面所学知识进行有机整合。课后实践活动成为课堂学习活动的有机延伸,也建立起信息技术与生活之间的纽带,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学生的核心素养也得到有效发展。

借力载体,抓住课堂活动着力点

1)任务驱动。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活动设计需要教师寻找一个着力点,任务载体便是有效的着力点之一。教师在设计信息技术课堂活动时,要精心研读教材内容,清晰地把握教材知识体系,从而将本课的知识点或者学习重难点有机渗透在学习任务中,提升任务的厚重度,使学生在学习任务驱动下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从而提升学生课堂活动目的性。

如“音频获取”的教学,就紧扣该部分教学内容设计学习任务:“研读教材,概括音频获取的途径有哪些?尝试用这些方法获取视频,并记录获取的过程。”这样就使本课的学习活动目标简洁明了,紧扣学习重点与难点,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形成。

2)项目引领。项目教学法是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它以项目为载体,将教学目标有机融合在活动项目中。这需要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进行项目设计,项目设计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并迎合学生认知特点,根据学生能力基础、兴趣爱好等优化设计,使项目更具有可操作性,从而在完成项目过程中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如“主题网站设计与制作”一章,可以根据这一章学习内容确立活动项目——校园网站我来建。借助设计与制作校园网站这一项目,引导学生开展活动,让学生围绕项目开展活动,学有方向。由于抓住课堂活动的着力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有效发展,核心素养也在完成项目中得到提升。

4 结语

总之,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要认识到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意义,进一步优化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活动设计,营造活动氛围,创新活动形式,有机链接生活,巧妙开拓载体,使课堂活动成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1]樊秀芬,孙庆光.基于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提升的课堂教学实施策略[J].考试周刊,2017(62):11.

[2]任友群,李锋,王吉庆.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技术课程设计与开发[J].课程.教材.教法,2016(7):56-61.

[3]张全海.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核心素养的培养对策[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7(4):62-63.

[4]吕海燕.信息技术课程核心素养体系设计问题的分析[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7(15):177-178.

猜你喜欢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核心素养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