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参与视角下,初中体育教学内容设计探讨

2018-01-10 00:49赵忠春
文理导航 2017年36期
关键词:主动参与初中体育教学内容

赵忠春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唯有不断更新理念和寻求教学层面的创新才能紧随时代潮流,在初中体育课堂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式,而创造性解读教材、巧妙设计教学内容则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

【关键词】主动参与;初中体育;教学内容

初中体育教学是终生体育的重要基础,承担着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快乐成长的重任,体育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以教师单方面输出知识和技能为主,教师是课堂的主角,享有绝对的自主权,而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仿佛只是配合教师上课一般,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与新课改倡导的教学理念背道而驰,越来越无法满足教学需求,如何探寻新的教学道路、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值得每位教师在实践中探索、思考。

一、教学内容为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是新形势下初中体育教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课堂不是教师的課堂,而是学生的课堂,只有学生感受到作为课堂主体的那一份归属感和责任感,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参与进每一项教学任务中,获取知识技能,并习得终身有益的学习方式,在良好的师生互动中获得全面发展。

然而主动参与学习的构建对于师生来讲都并非易事,需要教师悉心引导,创造主动参与的条件。教学内容是教学的基础,精彩的教学设计是活力课堂的前提,也是主动参与课堂首当其冲需要思考的问题。《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已经对于初中体育教学内容作出了明确规定,很多教师按部就班地照本宣科,教学效果却适得其反,学生觉得课堂枯燥无味,教师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疲惫不堪。事实上,《标准》是以达成教学目标为主线进行教学安排的,是对教学的宏观指导,却并不是硬性规定,教师所要做的是在这个整体框架内进行创作性解读,设计出让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内容,优化课堂结构,为主动学习铺好基石。对教材规定的教学内容进行甄别和提炼后,仍然不能直接呈现给学生,教师要别出心裁地用一些适合学生年龄、心理特点的方法对课本内容进行教学化处理,使课堂安排更加科学、合理并充满吸引力。那么如何才能丰富教学内容?在教学设计中需要运用哪些技巧才能让内容活泛起来?教学内容需要哪些教学化处理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主动性?

二、多种手段并用,丰富内容引领体育课堂

1.教学内容情景化,生动活泼有趣味

对教学内容进行情景化处理就是尽可能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利用辅助工具为教学内容构建一个真实可感的环境。在情景之下,教学内容变得具体、形象,且富有变化,单一、乏味的内容也变得有层次性,课堂学习充满新鲜元素,学生自然会充满兴趣。在复杂的教学情景中,学生还能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角色定位,并设身处地解决问题,如此一来,学生的心理也会得到健康发展。

例如在进行前滚翻的教学时,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动作要领并且学会在练习中进行帮助和保护,前滚翻是一个比较枯燥的项目,如果纯粹给学生讲解知识要点,他们很难用心听,于是笔者拿出了专为本节课准备的道具——大熊猫玩偶,设置情景。学生都知道大熊猫在网上有个昵称,叫做“滚滚”,之所以获得这个昵称就是因为他们非常擅长翻滚,为了情景更加真实,笔者还拿出手机,播放不同熊猫翻滚的搞笑视频,有的熊猫翻滚动作做得好,滚得远,而有的熊猫却不然,观看视频后请学生总结不同熊猫翻滚的差别。熊猫憨态可掬的样子一下子就让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愉悦,在如此情景之下,他们踊跃发言,很快就对翻滚有了初步了解,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化和提炼,讲解前滚翻的技术要点,便非常容易理解了。

2.教学内容生活化,尽显体育本色

体育本就起源于生活,初中体育的很多教学内容都能够轻松在生活中找到本源,这是教学的一大优势,用好这个优势就是要将教学内容生活化,找到生活的本源,将教学延伸到学生触手可及的生活之中,帮助他们从生活的角度出发,理解教学内容,找到学习重点,同时也将习得的体育技能运用到生活之中,从单一的技巧训练拓展到综合应用,引导学生在广阔的生活之中要到属于自己的体育天地。

例如,在进行投掷的练习时,笔者首先请学生回忆自己在生活中的投掷经历,有的学生想到了自己向垃圾桶里丢东西,有的学生想到平时跟宠物狗一起玩球,有的学生则想到了跟父母在果园采摘从树上丢桃子的经历,经过讨论,他们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是投掷的影子,自己几乎每天都在运用着投掷技巧,只是并没有掌握其中的精髓,而在讲解和练习之后,笔者又请学生按照生活中的需要将投掷技能进行拓展,模拟向水塘里丢石子的生活场景,请学生将实心球投掷到草坪上去,尝试不能角度投掷,看谁投得最远。这样的课堂学习充满了生活气息,让学生感到分外亲切,学习仿佛成了一次生活探索之旅,充满生趣。

3.教学内容游戏画,突出娱乐魅力

游戏恐怕是最受初中生喜爱的学习方式了,也是最能提高学生参与度的活动,体育课如果少了游戏的点缀那该是多么无趣!对教学内容进行游戏化处理是凸显体育教学魅力的关键。然而游戏却又不等同于疯玩,需要有要有目的、有内容,也要组织、有纪律。以主动学习为目的游戏化教学内容要兼顾教育性、娱乐性和群体性,游戏的设计要服务于课堂教学,并尽可能照顾到所有学生的需求,寻求最大限度的参与度,争取不让一个学生游离在教学之外。

在足球学习之中,为了让学生熟悉足球、诱发学习兴趣,笔者特意在教学内容中加入了引导性的转风车游戏。九个人一组游戏,每组八只足球,由两个学生开始,同学甲左手叉腰,右手侧平举,同学乙右手叉腰,左手侧平举,两位同学共同用手掌固定一只足球,要求学生手臂笔直,球不可落地,成功后增加一人,甲双手侧平举,与乙和丙共同用手掌固定两支足球,随后是5个人合作,成功后扩展到7个人,直至最后9个人全部参与游戏。尽管这个游戏不需要任何足球技巧,但是对学生间的相互配合要求极高,九个人但凡有一个人出现差错,风车都不可能圆满。在这个游戏中,学生与足球亲密接触,与同伴共同努力,体验到了足球带来的乐趣和团队合作带来的重要性,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4.教学内容竞赛化,激发学习动力

竞技性本就是体育的本质属性之一,只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重点都放在了技能的训练之上,对于竞技性的关注非常少,然而竞技性却又是激发学生个人潜能最好的方式。在内容的设计上,教师要适当对教材进行竞赛化处理,有意识地强调学生之间的竞争关系,增加学习动力。但同时也要注意,过分强调竞技性效果会适得其反,连续遭受挫败后学生的积极性将会受到严重打击,因而课堂竞赛要适度,笔者建议采用小组趣味竞赛的方式,组间竞技、组内合作同时进行,让学生在集体荣誉感的趋势之下秀出最好的自己,有效提升训练效果。

跑步恐怕是初中体育教学中最枯燥的部分了,如果课堂上只是安排学生进行一次次跑步练习,学生不仅在体力上感

(下转第84页)(上接第80页)

到压力,更会从心理上产生逆反和厌恶,趣味竞赛却能很好地解决这之间的矛盾,满足练习需要。在短跑的训练中,笔者特意增加了“赶猪”比赛,比赛在直线跑道上进行,起点和终点相距30米,每次五名学生一起比赛,用足球作为道具,学生用棍子将足球从起点赶到终点,并返回,交由第二名学生继续,最先到完成的队伍胜出。比赛要求学生不能用脚踢球,而且球不可以超过各自跑道。这个比赛围绕着短跑这一核心,每一位学生都认真参与,训练效果显著提升。

教学内容的设计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教师要以教材为基础,进行创造性解读,融入情景、生活、游戏和竞赛因素,丰富课堂内容,让学生感受到体育课上的活力四射,主动融入课堂,参与学习之中。让体育课更加精彩纷呈。

【参考文献】

[1]刘凤霞,李广文.中学体育“主动学习”教学模式初探[J].体育教学,1999(6):6-7

[2]陆素根.初中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建议[J].运动,2014(17):116-117

[3]臧卫平.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的策略分析[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4(8)

[4]巩雪花.发挥学生主动性促进初中体育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31):103-103endprint

猜你喜欢
主动参与初中体育教学内容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培养
例谈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篮球教学中三步上篮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