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2018-01-11 00:12王雪梅
新一代 2017年16期
关键词:高中地理思维导图应用

王雪梅

摘 要:思维导图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在各个阶段、各个学科都被广泛实践应用,尤其是在高中地理学科教学过程中,思维导图这一教学方式的有效应用,不僅能极大地提升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热情,还能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使其在解决学习难题时能独立思考、自主探究,进而提升高中地理学科教学的有效性。为此,文章从思维导图视角,探究其在高中地理学科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以期进一步优化高中地理学科教学。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地理;应用

引言:思维导图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其通过分解教学内容,把各级知识点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以完成教学目标及教学任务。通过对思维导图的利用,使学生的脑海中能够形成相关教学内容的地理图像,并对其进行科学的组合,将新知识以及新内容不断补充进来,从而构建更为完整的思维框架,实现对高中地理整体脉络的有效掌握,最终实现高中地理教学效率的有效提高。

1高中地理应用思维导图教学方式的作用

思维导图,简而言之,即将重要的内容和知识点,使用不同的文字、颜色、符号、图形、线条等,在形成一个思考中心的基础上,由该中心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每一个关节点代表与中心主题的一个连结,而每一个连结又可以成为另一个中心主题,再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呈现出放射性立体结构,就如同大脑中的神经元一样有机融合起来,构成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相关内容与知识。与传统“板书+笔记”教学相比,思维导图有利于人脑的扩散思维的展开,避免了学生的刻板记忆,并且变抽象为具象、变复杂为简单,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也重温和巩固了旧知识,有效提升学生知识学习与记忆的效率及质量。此外,通过实践证明,思维导图也是一种较符合人类思维习惯的学习方法,学习者在导图中,既可以达到高度整合新旧知识,还能够将自己的想法融入其中,使学习更具有自主性和探究性。

2高中地理教学中所应用的思维导图

鲁教版必修一的主要内容包括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及其地理意义、大气的运动与气候类型的相应变化、气候变化及所带来的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洋流分布与洋流运动的相关特点等,这些地理知识是必修一中的重点内容,但该部分内容抽象理解的较多,对该部分进行掌握和理解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结合学情状况,将思维导图应用到该部分的地理教学之中,对这些知识点进行由简单到复杂的归纳和重组,使学生将课程内容中烦琐的文字描述通过形象的图片和文字及彼此间的相互关联,归纳出各个知识点之间的相关性和递进关系,化繁为简,进而能够对课程知识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

3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3.1以思维导图帮助学生预习

好的预习是高效课堂的基础。学生通过预习,能够对新课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明晰新课的重难点,使其在具体的教学课堂上能够有所侧重、有的放矢。然而,从当前高中地理学科教学现状上看,学生预习质量低下是普遍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除了学生对预习不重视以外,还在于学生未能找到正确、科学的预习方法。而思维导图的有效应用,不仅为这一困局找到破解之法,而且还能帮助学生理清预习思路,提升新课预习成效。例如,在《大气圈与天气、气候》教学过程中,作者就通过构建思维导来帮助学生预习,标记出该课教学重点的核心关键词、次级关键词、子级关键词,让学生能够循着思维导图的框架,对该专题知识进行梳理,使其学习思路更加清晰,且环环相扣,引人入胜,预习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3.2以思维导图提升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构建思维导图,用“线”将各个知识点链接起来,一方面能够快速帮助学生找到课堂重难点,理清内容架构,另一方面还能节省学生课堂笔记的时间,使其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力,开动思维自主思考,最终达到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如《全球气压带与风带》包括“三圈环流”“季风环流”“热力环流”……等多项内容,知识较为复杂难以理解,各项内容既相互独立,又彼此联系。因而,在课堂教学中,需将不同模块的内容以思维导图联系起来,变迷惑、零散为清晰、系统,使学生清晰地看到各项知识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和递进关系,进而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各项内容,并提高自身的知识迁移与应用能力。

3.3以思维导图巩固旧知

在高中地理复习课中,思维导图方式也同样适用。高中地理知识体系庞大,内容复杂,知识点碎片化,要达到良好的复习成效,关键在于如何将这些碎片的知识有机串联起来,以点带线,最终完成知识的融合与巩固。而思维导图则正适应了这一需求,教师在复习课教学中,可以先列出各个知识点的关键词,并以层层“枝杈”形式将各个知识点的关键词串联起来,盘根错节成一个系统化的知识网络,帮助学生全面而又系统地理掌握这一内容模块。以高考必然会出现的“区位地理”为例,该部分包括农业区位、工业区位、城市区位和交通区位四块,内容庞杂,且相对较为零散,若未能对区位地理和系统地理知识进行整合与联系,则很难全面掌握此项内容,是学生丢分的“重灾区”,如若另辟蹊径,以思维导图方式,建立起“区位地理”与系统地理之间的联系,则能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这块内容,提高学生高考得分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应用,赋予学科知识结构化、直观化、图像化,使教学更加形象、直接,有利于学生学习、理解和掌握学科知识。另外,在导图过程中,也能帮助学生整理主干知识,促其构建完善的学科知识体系,在进一步巩固学科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能有效提升其地理综合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晶.研析新课改下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复习中的实践与研究[J].文教资料,2014(7):181-182.

[2]万军.浅析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复习课堂高效使用的方法[J].华夏地理,2015(9):44-45..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中地理思维导图应用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