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教学中阅读重点的把握方法

2018-01-11 08:36苏婷婷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8年12期
关键词:篇文章重点笔者

苏婷婷

[摘 要] 语文教学中把握阅读重点是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关键,但是很多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做得并不好,基于这种情况,本文选取了五年级课本中《水》作为例文进行分析,给教师们一些比较实用的方法,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水平。

[关键词] 《水》;语文教学;阅读重点

《水》讲的是作者小时候生活的村子常年干旱,正是因为如此缺水,人们便更加爱惜水,对水有着强烈的渴望,每次下雨就像过年一样,每个人都沉浸在巨大的欢喜中。这篇文章不长,但是卻用几个简单的场景将人们的惜水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篇文章安排在了五年级,五年级的学生经历的事情比较少,只是读读课文是很难发现其中隐藏的内涵,也不会理解作者为什么会对水如此爱惜,所以教师要通过一些方法让学生知道《水》的阅读重点,通过多年教学研究,笔者总结了下面四种方法来把握一篇文章的阅读重点。

一、画面再现

《语文课程标准》对教学的要求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对话的方式与学生品味课文中出现的画面。以《水》这篇课文为例,文中给出的三幅画:“一担水”“一场雨”与“一勺水”。在教这篇课文时,笔者会先让学生去品读“一担水”,通过与学生对话的过程,深刻地体会到村民是如何辛苦的从远处弄来这一担水。然后将画面转移到“一场雨”学生体会雨带给村民们的快乐,接下来先不展示第三幅图,反问学生村民们雨中洗澡的快乐你体会到了吗?这时学生就会结合上下文,体会苦与乐之间的反差,理解文中用到的反衬手法。最后,再让学生看“一勺水”这个画面虽然不多,但带给人们的快乐却是非常珍贵的,通过反问与画面再现,学生深刻感受到了“一勺水”这三个字的创造魅力,这样学生通过画面再现与个性化的文字,深刻体会到当时水对人们是弥足珍贵的。

在讲课过程中,笔者还经常会用到朗读的方法,就像“雨中洗澡”“雨中狂欢”等句子,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学生从画面里感受到了人们的快乐,然后再提问,引导他们去分析课文,找出表现人们发自内心快乐的句子。这个过程就让学生把握了阅读的重点。

二、咬文嚼字

把握文中的关键词可以帮助学生感受作者要表达的情感。五年级的学生整体来说能读明白课文,但是如果要他们读透课文就有些困难了,因为他们还不会逐字逐句地去分析,对课文个性化的品读还很欠缺,所以笔者经常带学生找出关键词,带着他们分析关键词,通过这样的方式带领他们找到阅读的重点。以《水》为例,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找到了两个字:“馐”和“笑”。然后问学生课文哪些描写表现了“馐”?这时学生会发表自己的见解,接下来再抛出一个问题,这个“笑”又是什么样的呢?学生的答案各种各样,通过层层引导学生慢慢把握住了课文的阅读重点,文章的主题也慢慢显现出来了。

在学《水》这篇课文时,通过咬文嚼字的引导,增强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把握了阅读重点,同时也完成了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通过这样的分析帮助学生实现了读写迁移,提高了他们的写作能力。

三、主题发掘

通过前面的图画再现和咬文嚼字,学生已经基本明白了这篇文章。这时候教师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再深入分析课文,寻找文章的主旨,完成最后的阅读。多数教师认为学习课文就是学习文章表达的中心思想,只要学生明白了课文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教学任务就完成了,如《水》,很多教师认为学生知道课文表达“保护环境,珍惜水资源”这一中心就够了。但是他们却忽略了中国的文字不仅只有一种含义,一篇文章也不仅只有一个主题。如《水》这篇文章,作者在文中花了大量的词句来描写人们在雨中作乐的场景,妈妈用勺子舀水冲水时是多么的痛快,这些都是对课文主题的升华,强调人们苦中作乐,笑对困难的人生态度,这种积极乐观的态度是学生收获的无价财富,教师要分析出这层含义,把握阅读重点。

四、读写迁移

在讲授这篇课文时,笔者将一些用得比较多的写作手法教给了学生,如反衬、反复等,让学生反复揣摩这些写作方法,并进行读写迁移,用到日后的写作中。在学习其他课文时也和《水》一样,把握阅读重点,教给学生进行读写迁移,提高写作能力。(责任编辑:吕研)

参考文献:

[1]唐文姣.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策略探究[J].小学教学参考,2018(18).

[2]蒋长兰.非连续性文本群文阅读的功用及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7(07).

猜你喜欢
篇文章重点笔者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重点推荐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如果你感到迷茫,不妨读一下这篇文章
这些是今年要重点做的事
重点报道
重点报道
空间的维度(从一维多十维)
我父母的第一次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