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熟转基因抗虫棉品种
——中棉所94A1822

2018-01-14 07:58范术丽喻树迅王龙魏恒玲王寒涛马启峰庞朝友王晖
中国棉花 2018年4期
关键词:省工中棉结铃

范术丽,喻树迅,王龙,魏恒玲,王寒涛,马启峰,庞朝友,王晖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南安阳455000)

1 选育过程

中棉所94A1822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培育,以早熟、结铃性好的育种中间材料502165为母本,以长势强、抗病虫材料中棉425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F1海南加代,2006年从其F2中选育优良单株,后经株行、株系的抗病、抗虫、丰产性鉴定,以早熟、丰产为前提,兼顾株型、结铃性与衣分诸因素的协调与配合,进行后代纯化与提高,其中决选品系051822综合性状优良,定名为中棉所94A1822。该品种2015―2016年参加湖南省机采棉品种区域试验,2016年参加湖南省机采棉品种生产试验。2015年获得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应用)[农基安证字(2015)第 170 号],有效区域:长江流域。2017年5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湘审棉20170003)。

2 特征特性

2.1 生物学特性

该品种平均生育期为110 d,出苗整齐,长势旺盛,后劲足;茎秆坚硬有茸毛;植株生长稳健,果枝较短;叶色深绿,通透性良好,叶片大小适中,铃卵圆形。单株成铃17.1个,铃重5.8 g,衣分39.8%,籽指11.9 g。结铃性强,丰产性好,吐絮畅且集中,色泽洁白,易采摘,田间抗病性良好。

2.2 产量表现

在湖南省机采棉品种区域试验中,2015年中棉所 94A1822 的皮棉产量为 1 446.0 kg·hm-2,比对照省工棉2号[1-2]增产10.3%;2016年中棉所94A1822皮棉产量为1 207.9 kg·hm-2,比对照省工棉2号增产8.64%。2016年被推荐提前参加湖南省机采棉生产试验,中棉所94A1822的籽棉、皮棉产量分别为3 048.7 kg·hm-2和 1 143.0 kg·hm-2,分别比对照省工棉2号增产10.9%、6.4%,丰产性优于省工棉2号[1-2]。

2.3 纤维品质

2015―2016年区试取样经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HVICC校准),2年平均中棉所94A1822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9.6 mm,断裂比强度 32.3 cN·tex-1,马克隆值 5.4,伸长率 6.9%,整齐度86.7%。各项指标符合目前纺织工业的要求。

2.4 抗病、抗虫性

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植物保护研究室抗性鉴定2015―2016年:中棉所94A1822枯萎病病指为11.6,黄萎病病指为21.0,属耐枯萎病、耐黄萎病类型;抗棉铃虫。

3 适宜区域

适于湖南省植棉区小麦棉花或油菜棉花两熟种植,黄萎病重发区不宜种植。

4 栽培技术要点

4.1 适时播种

两熟棉田5月中下旬播种,移栽棉田应提前育苗。

4.2 合理调配水肥

两熟棉田,前茬作物应施足基肥,棉花苗期和盛蕾后期追肥,花铃期叶面喷肥。

4.3 合理密植

中上等地力棉田留苗5.25万~6.00万株·hm-2;地力较差田块,因植株茎秆坚硬,株型可塑性强,可留苗6.00万~7.50万株·hm-2,适于机械化采收。

4.4 适时化调

开花初期用低浓度缩节胺加以调控,花铃期特别是打顶后,应根据棉花长势,加大缩节胺的用量,塑造丰产的群体结构。

4.5 及时防治虫害

二代棉铃虫一般不用防治,三、四代棉铃虫如遇严重发生年份应喷药2~4次。不良气候条件下注意采用药物和田间管理措施,防治枯萎病和黄萎病。

4.6 及时采收

及时收摘,确保丰产丰收。

参考文献:

[1]彭凡嘉,刘伟,孙国清,等.适合湖南省的机采棉花杂交种——省工棉2号[J].中国棉花,2014,41(11):23-24.

[2]戴恺,张雪林.省工棉2号的生育特性与轻简化栽培技术[J].棉花科学,2015,37(5):53-55.

猜你喜欢
省工中棉结铃
伊犁河谷区域棉花新品种筛选试验分析
长江流域缩节胺运筹对小麦后直播棉产量的影响
超高产优质棉花品种新陆中42生理特征及产量结构的研究
1985―2019 年河南省棉花品种审定和利用情况概述
新疆南疆不同棉花品种的生长特征及其品质分析
一种简易的农业节水灌溉水袋设计
4个中棉所系列棉花品种在九江地区的比较试验
略论民国时期河南美棉的引种与推广
不同装烟方式烘烤成本效益分析
箱式夹烟密集烘烤技术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