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优质短季棉新品种新陆早78号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

2018-01-14 07:58袁继勇张文斌胡文斌李明政
中国棉花 2018年4期
关键词:缩节胺结铃吐絮

袁继勇,张文斌,胡文斌,李明政

(新疆金丰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新疆阿克苏843100)

1 选育过程

新陆早78号(原代号J206-1)由新疆金丰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选育。2002年利用石抗87优系丰产1216品系为母本,以新陆早16号为父本,采用杂交育种为主,系统选育为辅。第6代起在高发枯黄萎病病圃连续筛选,同时进行南繁北育,多代选择,多次加代选育、枯黄萎病病圃筛选鉴定,2009年培育成稳定耐枯、黄萎病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系。2014―2015、2016年分别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早熟棉组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综合表现早熟、稳产、吐絮集中、含絮性好、吐絮畅,纤维品质优良。2017年12月通过新疆棉花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审定编号:新审棉2017年42号。

2 特征特性

2.1 生物学特性

新陆早78号的生育期115 d左右,霜前花率94.6%以上。植株呈塔形,Ⅰ、Ⅱ式果枝,株型较紧凑。茎秆多毛,果枝夹角小,叶片大、深绿色、叶裂深,棉铃长卵圆形、有喙,结铃性强,整齐度好,丰产性好,吐絮畅且集中,含絮力好。铃重5.6 g,籽指10.2 g,衣分43.3%。抗逆适应性强,综合性状优良。

2.2 产量表现

2014―2015年自治区早熟棉区域试验中,新陆早78号皮棉、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2 181.75 kg·hm-2、2 065.5 kg·hm-2,分别较对照新陆早 36 号增产14.2%、11.15%;2016年生产试验,新陆早78号的皮棉、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 1 965 kg·hm-2、1 920 kg·hm-2,分别较对照新陆早36号增产14.5%、11.9%。

2.3 纤维品质

2014―2015年自治区早熟棉区域试验取样,经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HVICC校准)测定,2年平均新陆早78号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 30.1 mm,断裂比强度 31.7 cN·tex-1,马克隆值4.4,整齐度指数84.8%。断裂伸长率5.95%,反射率77.8%,黄色深度8,纺纱均匀性指数153.9。

2.4 抗病性

2016年自治区于生育期发病高峰期进行抗病鉴定:新陆早78号枯萎病发病率24.9%,病情指数10.1,耐枯萎病;黄萎病发病率44.0%,病情指数24.5,耐黄萎病。

3 适宜种植区域

适于新疆北疆早熟棉区域种植。

4 栽培技术要点

4.1 适期早播

播种期应为4月10日―20日。

4.2 合理密植

该品种结铃性较强,不同肥力水平棉田收获株数在19.5万株·hm-2左右。

4.3 水肥管理

依据目标产量和土壤肥力进行合理施肥,一般施磷酸二胺 225~300 kg·hm-2,其中 50%~70%作为基肥在秋翻时施入,其余在棉花生育期随水滴施; 尿素用量一般为 375~525 kg·hm-2,80%随水滴施;钾肥(硫酸钾)用量为 90~120 kg·hm-2,分多次全部随水滴施。全生育期滴水8~12次,一般停水时间为8月下旬或9月上旬。

4.4 合理调控

根据棉花长势、密度及棉田水肥供应情况适时调控。一般在子叶期施用缩节胺22.5~30 g·hm-2;2~3片真叶要轻控,施用缩节胺7.5~15 g·hm-2;5~7叶 22.5~37.5 g·hm-2; 基本上根据棉花长势每水一控。打顶后要重控2次,打顶后5 d左右施用缩节胺 105~120 g·hm-2,7 d 后喷施缩节胺150~225 g·hm-2。 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3~5次,在棉花现蕾、开花期喷施硼肥1~2次。

4.5 适时打顶

坚持“枝到不等时,时到不等枝”的原则,6月25日开始打顶,7月5日前结束打顶。

4.6 病虫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种衣剂拌种防治苗期虫害与病害,棉花生育期发生棉蚜危害时采用低毒高效的杀虫剂(啶虫脒或吡虫啉)进行防治,棉叶螨采用专用杀螨剂防治。根据虫情预报,对棉铃虫采用多种方法诱杀,在达到防治指标时采用菊酯类等杀虫剂控制。

猜你喜欢
缩节胺结铃吐絮
伊犁河谷区域棉花新品种筛选试验分析
陆地棉吐絮率的限制性两阶段多位点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候选基因预测
长江流域缩节胺运筹对小麦后直播棉产量的影响
超高产优质棉花品种新陆中42生理特征及产量结构的研究
新疆零式果枝海岛棉掉絮原因分析
缩节胺在作物上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无人机飞防对棉花生长调控效果研究
杨新顺
外源激素在促进油菜矮化应用中的研究
2014年阿瓦提县机采棉脱叶剂筛选试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