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熟陆地棉新品种酒棉20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2018-01-14 07:58詹有俊范术丽杨涛孙建船王龙张璇陈辅志喻树迅杨军马启峰
中国棉花 2018年4期
关键词:结铃枯萎病丰产

詹有俊 ,范术丽 ,杨涛 ,孙建船 ,王龙 ,张璇 ,陈辅志 ,喻树迅 ,杨军 ,马启峰

(1.甘肃省酒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甘肃酒泉735000;2.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河南安阳455000)

酒棉20号是酒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联合,以优质丰产材料ZG-1为母本,以早熟抗病材料696[1]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后代在枯萎病自然病圃内按照育种目标,连续定向选择培育而成,具有熟性适中、品质特优、抗病丰产等特点。

1 选育过程

1.1 亲本特点

母本ZG-1是从新疆引进的优良品系,在甘肃敦煌种植表现良好,生育期140 d,结铃性强,纤维品质特优,丰产稳产,高感枯萎病。父本696是酒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自主培育的特早熟优良品系,生育期128 d,株型紧凑,霜前花率99.6%,结铃性强,吐絮集中,高抗枯萎病,品质优良,丰产稳产。

1.2 选育过程

2004年在甘肃敦煌枯萎病自然病圃中配制杂交组合[2-3]。此后,以系谱选择法、病圃强化培养选育出酒棉20号。2009―2010年参加棉花品系比较试验,2011―2014年进行多点试验示范,2015―2016年参加甘肃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2017年参加甘肃省棉花品种生产试验。2018年2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审定编号:甘审棉20180002。

2 特征特性

2.1 农艺性状

酒棉20号属于早熟陆地棉常规品种。株型紧凑,果枝Ⅰ式;茎秆淡绿色,有茸毛。株高76.0 cm,第一果枝节位5.4,单株果枝数8.2。叶片中等大小,呈掌状五裂;叶色淡绿。铃呈圆形,多4~5室;单株结铃7.6个,铃重5.7 g;中下部结铃多,铃壳薄,吐絮畅而集中;棉絮洁白,易采摘。衣分43.2%,籽指9.6 g。

2.2 早熟性

2015―2016年甘肃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中,酒棉20号平均生育期136 d,比对照品种酒棉10号[4]晚1 d。霜前花率89.5%。

2.3 抗病性

2009年、2010年和2017年在敦煌枯萎病自然病圃内种植鉴定酒棉20号,3年平均:收获后剖秆检查枯萎病发病株率5.7%,病情指数3.8,属于抗枯萎病品种。2015―2016年在敦煌黄萎病重病田种植鉴定酒棉20号,2年平均:收获后剖秆检查黄萎病发病株率37.0%,病情指数23.0,属于耐黄萎病品种。

2.4 纤维品质

经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HVICC校准),2015―2016年区域试验2年10点次平均:酒棉20号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2 mm,整齐度指数 86.2%,断裂比强度32.5 cN·tex-1,马克隆值4.4,伸长率7.6%,反射率79.5%,黄度 7.4,纺纱均匀性指数162.8。与对照酒棉10号相比,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和断裂比强度分别提高2.4 mm和4.5 cN·tex-1。

2.5 丰产性

2015―2016年在甘肃省棉花新品种区域试验中,2年10点次平均,酒棉20号每666.7 m2籽棉产量350.2 kg,比对照酒棉10号增产2.9%;折合每666.7 m2皮棉产量151.4 kg,比对照品种酒棉10号增产3.3%。

2017年在甘肃省棉花品种生产试验中,5个试验点平均,酒棉20号每666.7 m2籽棉、皮棉产量分别为362.4 kg和144.9 kg,分别比对照品种酒棉10号增产4.0%和5.0%。

3 适宜推广区域

适于甘肃河西走廊及生态条件相类似的棉区种植。

4 栽培要点

4.1 适期早播,合理密植

河西走廊棉区以4月上中旬播种较为适宜,抢时早播,争取全苗,促苗早发,培育壮苗。安敦盆地每666.7 m2保苗1.1万株,其它植棉区每666.7 m2保苗1.3万~1.5万株。

4.2 平衡施肥,适时灌水

酒棉20号属于早发早熟品种,播前结合整地每666.7 m2施农家肥3~5 m3,磷酸二氢铵20~25 kg、硫酸钾8.5 kg作基肥。重施花铃肥,结合灌水每666.7 m2追施尿素8~10 kg。全生育期N∶P∶K用量以1∶0.6∶0.6为宜。见花期前后灌头水,生育期内灌水3~4次。

4.3 科学调控,促控结合

化学调控应贯彻“早控、轻控、勤控”的原则,于蕾期、花铃期、花铃盛期每666.7 m2分别用2、4、6 g缩节胺兑水45 kg进行叶面喷施。同时视棉株长势长相,进行叶面喷肥,每666.7 m2喷施100 g磷酸二氢钾或1%~2%的尿素溶液。

4.4 病虫害防治

对为害重的棉花蚜虫、红蜘蛛、棉铃虫等害虫,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防治”原则,做好虫情的预测预报工作,做到早预测、早发现、早防治,控制害虫的蔓延扩散,尽量避免大面积用药,保护利用天敌,减少农药用量和次数,降低成本,保护环境。

参考文献:

[1]詹有俊,庄生仁,范术丽,等.特早熟棉花新品种酒棉19号选育与栽培技术[J].中国棉花,2017,44(6):37-38.

[2]庄生仁.甘肃植棉业[M].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130-134.

[3]喻树迅.中国短季棉育种学 [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510-512.

[4]杨涛,庄生仁,任福成,等.特早熟陆地棉新品种酒棉10号[J].中国棉花,2010,37(9):31.

猜你喜欢
结铃枯萎病丰产
伊犁河谷区域棉花新品种筛选试验分析
青脆李枯萎病致病菌的分离鉴定及药剂筛选
辣椒枯萎病生防木霉菌T21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黄瓜穴盘苗期枯萎病抗性鉴定方法及枯萎病胁迫下的生理响应
长江流域缩节胺运筹对小麦后直播棉产量的影响
想要早产丰产 果树应该这么管
吃好采后“月子餐”葡萄来年得丰产
抢收抢种藜麦 确保丰收也丰产
苹果园能否丰产 秋季管理很重要
超高产优质棉花品种新陆中42生理特征及产量结构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