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肌酸钠对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和运动耐量影响的临床研究

2018-01-15 21:43郭睿蓉李鹏程任丽丽雷淑芝
关键词:耐量磷酸肌酸齐齐哈尔市

郭睿蓉,李鹏程,任丽丽,雷淑芝,李 月,郑 雷,吴 明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

磷酸肌酸钠作为外源性高能磷酸物,可以介于患者心肌细胞有效的保护,优化患者的心脏功能[1]。笔者选择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收治的9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对抗心衰治疗、抗心衰+磷酸肌酸钠的效果进行如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2月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取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男27例,女21例,年龄58~80岁,平均(67.34±7.67)岁;观察组男3 1例,女1 7例,年龄5 9~8 2岁,平均(68.21±7.01)岁。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抗心衰治疗:患者入院后,叮嘱患者卧床休息,给予吸氧护理,叮嘱患者日常饮食严格遵照低脂低盐原则,同时以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强心剂等对患者行药物治疗。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血糖等体征。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接受磷酸肌酸钠治疗:选择海口奇力生产的规格为0.5 g/支的唯嘉能给予患者进行治疗,单次治疗剂量为2支,以100 mL浓度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混合,对患者行静脉滴注,单次滴注时间控制在30 min~45 min左右,每天静脉滴注1次,持续14 d[2]。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左室舒张末内经(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BNP,运动耐量参考6 min步行试验结果(6MWT)。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的LVEDD为(56.34±4.78)mm,LVESD为(41.01±6.67)mm,LVEF为(52.43±5.32)%,血清BNP(309.77±104.44)pg/mL,6MWT为(389.32±70.32)m;对照组的LVEDD为(58.54±3.98)mm,LVESD为(46.32±4.01)mm,LVEF为(45.78±4.78)%,血清BNP(695.33±321.34)pg/mL,6MWT为(312.45±72.12)m,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现阶段,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治疗的主要措施便是抗心衰,以此减少患者出现心血管危象的风险,提高患者的存活率。细胞生物学的快速发展,帮助人们进一步明确了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诱发因素,即心肌能量代谢异常。健康人心肌代谢能量为葡萄糖、脂肪酸生物氧化产生的三磷酸腺苷,而慢性心衰患者心肌长期血氧不足,代谢较差,纠正临床症状,必须保证心肌代谢能量充足。磷酸肌酸钠经人体可以向三磷酸腺苷转化,补充患者心肌代谢能量[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以及运动耐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磷酸肌酸钠可以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患者的运动耐量,为病情抑制奠定较好的基础条件。

综上,磷酸肌酸钠在心力衰竭治疗中应用价值较好,可以优化患者心肌代谢能量,改善心功能与运动耐量。

猜你喜欢
耐量磷酸肌酸齐齐哈尔市
老年前降支单支病变冠心病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运动耐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心脏康复联合运动训练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脏储备功能及运动耐量的影响
多元化健康教育对血液透析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及运动耐量的影响
齐齐哈尔市冰上项目可持续发展的优化对策
齐齐哈尔市冰球赛事体系现状与发展对策
静脉滴注磷酸肌酸钠引起1岁女童过敏性紫绀一例Δ
磷酸肌酸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肾脏保护作用
物理电功率专题练习
人生何处不舞台——记齐齐哈尔市关工委办公室主任李志武
磷酸肌酸钠注射液致1例荨麻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