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患者胆囊结石发病率及其与肝脏疾病进展的相关性

2018-01-15 19:24姜冰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35期
关键词:胆囊结石肝硬化发病率

姜冰

【摘要】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胆囊结石发病率及其与肝脏疾病进展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 另选取200例经体格检查无肝硬化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全面的回顾性分析, 比较两组胆囊结石的发生情况, 分析胆囊结石发病情况和肝脏疾病进展的相关性。

结果 观察组被诊断为胆囊结石的患者有86例, 胆囊结石发病率为43.0%;对照组被诊断为胆囊结石的患者有11例, 胆囊结石发病率为5.5%;观察组胆囊结石发病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200例肝硬化患者进行分级, 其中a级患者58例, b级患者78例, c级患者64例。b级和c级患者其胆囊结石的发病率明显高于a级,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受到损伤的程度越高, 胆囊结石的发病率也随之越高。结论 肝硬化患者比无肝硬化者具有更高的胆囊结石发病率, 同时其发病率和肝脏疾病的进展存在的线性关系为正相关。

【关键词】 肝硬化;胆囊结石;疾病进展;发病率;相关性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35.027

临床上急性腹部病症的发生很大程度上与胆囊结石的发病有密切的联系[1]。因此, 肝硬化患者往往也患有胆囊结石。这种疾病会使患者的肝脏受到更大程度的损伤, 降低了患者的生活水平, 不利于患者的预后情况[2]。对于胆囊结石的诊断, 可以通过腹部超声鉴别[3]。由于肝硬化患者在患有胆囊结石的临床表现不具有代表性的特征, 所以在诊断时往往因为本身肝脏疾病导致的肝功能异常, 从而给胆囊结石的诊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胆囊結石的发病率受到各方面的影响, 和肝脏疾病的进展也存在不可密分的联系。本次研究为了进一步探讨和研究肝硬化患者胆囊结石发病率及其与肝脏疾病进展的相关性, 选取本院2015年8月~2017年5月接受治疗的20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 另选取200例经体格检查无肝硬化者作为对照组, 对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全面的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8月~2017年5月接受治疗的20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 所有患者经实验室检查, 腹部超声鉴别, 被确诊为肝硬化, 其中男126例, 女74例;年龄32~81岁, 平均年龄(60.13±11.17)岁。同时选取200例经体格检查无肝硬化者作为对照组, 其中男112例, 女88例;年龄33~81岁, 平均年龄(60.85±11.26)岁。两组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①对两组的资料进行全面的回顾性分析, 分析患者的基本信息、临床症状和进行的血常规检测等结果。记录总结患者发生胆囊结石的案例;对患者的肝功能级别做一个初步的判定;探讨患者的年龄、性别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胆囊结石的发生。另外分析患者患有肝硬化的病因, 探讨胆囊结石发病率与其之间的联系。②对两组进行实验室的一系列检查, 包括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液生化的检查[4]。③对两组进行B超检查, 利用超声仪器对两组进行腹部检测, 观察是否有胆囊结石的出现。

1. 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比较两组胆囊结石发病情况, 分析胆囊结石发病情况与肝硬化病情程度的相关性。肝硬化病情程度从轻到重分为a、b、c级。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胆囊结石的发病情况比较 观察组被诊断为胆囊结石的患者有86例, 胆囊结石发病率为43.0%;对照组被诊断为胆囊结石的患者有11例, 胆囊结石发病率为5.5%;观察组胆囊结石发病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胆囊结石发病情况与肝硬化病情程度的相关性 对200例肝硬化患者进行分级, 其中a级患者58例, b级患者78例, c级患者64例。b级和c级患者其胆囊结石的发病率明显高于a级,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受到损伤的程度越高, 胆囊结石的发病率也随之越高。见表1。

3 讨论

近年来, 胆囊结石的患者人群在临床治疗中比例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这种疾病具有常见性、多发性。特别是对于患有肝硬化的患者来说, 患有胆囊结石的几率更高。由于患者发生肝脏硬化, 其胆汁也会有所变化, 同时, 胆囊不能正常发挥其功能, 导致患者的免疫能力低下[5]。因此, 患者胆囊结石的发病率随之升高。除以上原因, 还有其他方面的因素也造成了胆囊结石的病发, 如患者的年龄>60岁, 胆囊壁厚度>4 mm, 门静脉内径>13 mm等[6]。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的患者有以下临床症状, 腹部感到隐痛、饱腹感, 进食时对油腻食物恶心[7]。由于症状并不显著, 所以要对患者进行全方面的检查, 防止出现漏诊或者误诊的出现[8]。对于正常人来说, 患有胆囊结石会对其肝脏功能造成较大的损伤, 那么对于患有肝硬化的患者来说, 胆囊结石会使肝功能恶化, 病情加重, 甚至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9, 10]。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被诊断为胆囊结石的患者有86例, 胆囊结石发病率为43.0%;对照组被诊断为胆囊结石的患者有11例, 胆囊结石发病率为5.5%;观察组胆囊结石发病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200例肝硬化患者进行分级, 其中a级患者58例, b级患者78例, c级患者64例。b级和c级患者其胆囊结石的发病率明显高于a级,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受到损伤的程度越高, 胆囊结石的发病率也随之越高。患者接受抗炎和利胆针对性的治疗后, 较大比例的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

综上所述, 肝硬化患者比无肝硬化者具有更高的胆囊结石发病率, 同时其发病率和肝脏疾病的进展存在正相关的联系。

参考文献

[1] Olmez, 王中峰.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中肝脏组织学和非侵袭性指标的关系.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6, 32(7):1333.

[2] 杨小艳, 张旭, 钟玉全. 线粒体蛋白表达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病情进展的相关性. 浙江医学, 2016, 38(24):1970-1972.

[3] 桂亮, 刘晔, 罗蒙. 胆囊结石伴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处理进展.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16, 28(2):162-165.

[4] 魏新朋, 高晓, 马英杰.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小肠细菌过度生长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6, 32(4):

716-719.

[5] 连敏, 隋永恒, 汤桐芳, 等. 肝硬化患者的胆囊结石发生率及其与肝功能分级的关系. 国际消化病杂志, 2014, 34(2):131-133.

[6] 刘晓敏, 王萍, 王宏运, 等. 肝硬化患者胆囊结石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实用医学杂志, 2016, 32(19):3212-3215.

[7] 王子晨. 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相关影响因素及临床特点研究. 石河子大学, 2015.

[8] 余强.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并发胆囊结石临床特点分析. 苏州大学, 2011.

[收稿日期:2017-09-15]endprint

猜你喜欢
胆囊结石肝硬化发病率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分析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观察
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研究
重庆每小时10人确诊癌症 癌症发病率持续上升
年轻人直肠癌和结肠癌发病率升高
改进法二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
浅析腹腔镜治疗用于小儿胆囊结石治疗的临床效果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并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
胆囊与胆总管结石使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的临床研究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