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颗牙微创种植即刻负荷技术进行牙齿修复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8-01-15 18:29隋江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35期
关键词:临床效果

隋江

【摘要】 目的 探讨单颗牙微创种植即刻负荷技术的修复效果。方法 选择32例行单颗牙微创种植即刻负荷技术进行牙齿修复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30例行单颗牙切开翻瓣种植进行牙齿修复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骨吸收量, 观察两组患者种植体周围炎和存留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9.21±1.35)min、骨吸收量为(0.21±0.05)mm, 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的(24.35±2.58)min、(1.31±0.12)mm,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 两组种植体均全部正常存留, 观察组有1例发生短期种植体周围炎, 患者对外形满意, 未探及种植体周龈袋。结论 单颗牙采取微创种植即刻负荷技术, 操作简化省时, 是一种可行的牙种植术式。

【关键词】 即刻负荷;微创种植;临床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35.046

牙齿缺损在临床口腔科中较为常见, 既往种植修复主要采取切开翻瓣种植术, 但手术时间长, 患者较为痛苦。近年来, 随着人工植体的研究和发展, 微创种植技术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1-3]。本研究中通过回顾性分析, 探讨单颗牙微创种植即刻负荷技术的修复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本院收治的32例行单颗牙微创种植即刻负荷技术患者作为观察组, 患者咬合关系稳定, 种植位点的牙槽嵴水平及垂直骨量充足, 患牙牙龈乳头大小正常, 牙龈外形丰满, 排除全身性疾病。其中女15例, 男17例;年龄22~56岁, 平均年龄(38.9±5.7)岁。选择同期30例行单颗牙切开翻瓣种植进行牙齿修复患者作为对照组, 其中女14例, 男16例;年龄23~58岁, 平均年龄(39.7±6.1)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观察组患者行单颗牙微创种植即刻负荷技术进行牙齿修复。术前做口腔检查, 进行牙齿洁治。拍摄全景X光

片, 多层线性断层X光片。测量种植区黏膜厚度, 取缺牙颌牙膜, 制作种植牙导板, 在拟种植区准确开孔。术中采用阿替卡因进行局部麻醉。先戴入导板, 利用探针确定植入点, 之后取出导板并在植入点黏膜处作十字形切口, 钻磨至牙槽嵴顶后戴入导板, 根据预先设计的种植长度钻孔, 钻孔完成后生理盐水冲洗, 植入体植入。若种植体与骨壁之间间隙≤1 mm, 则使用Bio-oss骨粉填充。当扭矩≥35 Ncm时, 即刻制作临时塑料牙[4, 5]。术后使用抗生素5 d, 术后1个月后酌情更换成烤瓷牙。对照组行单颗牙切开翻瓣种植进行牙齿修复, 具体方法见文献[1]。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骨吸收量。患者于术后6个月时拍摄X光片, 计算牙槽嵴的骨吸收量。观察两组患者种植体周围炎和存留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手术时间和骨吸收量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9.21±1.35)min、骨吸收量为(0.21±0.05)mm, 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的(24.35±2.58)min、(1.31±0.12)mm,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种植体周围炎和存留情况 术后6个月, 两组种植体均全部正常存留, 观察组患者有1例发生短期种植体周围炎, 患者对外形满意, 未探及种植体周龈袋。

3 讨论

目前常用的种植牙方式是切开和翻起黏骨膜二段式种植, 术中需要切开牙槽黏骨膜, 手术时间长, 术中视野不够清晰, 可引起牙槽骨板的吸收。近年来, 随着微创种植技术的发展以及即刻负荷技术的运用, 给临床种植牙提供了新的方法。相对于传统切开种植技术, 上述种植方法无需切开牙槽, 且术中术野清晰, 出血少, 患者无不适感, 符合多数患者需求[6-10]。

王亚玲等[2]认为, 只要植入区骨量充足, 病例选择合适, 微创种植是一种可靠的, 有可能成为种植常规的手术方法。本研究中采用X光片的多层线性断层扫描以及全景曲面断层扫描拍摄, 测量种植区牙槽长宽高情况及与周围重要解剖结构的关系, 精确制作外科导板, 使手术钻入方向更准确;同时反复采用生理盐水冲洗去除碎屑, 防止碎屑进入种植体和骨壁间而不利于两者骨性结合;制备完成种植体床后仔细检查, 避免有骨缺损的出现。上述步骤对种植成功均起到促进作用。本研究中, 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种植体均全部正常存留, 观察组患者仅有1例出现短期种植体周围炎, 表明手术时间明显缩短, 种植体周围牙龈袋较浅, 种植体周围炎发生率低, 成功率与传统方法接近。此外, 本研究中采取一段式ITI柱状螺纹种植体, 在种植体植入后, 种植体颈段与牙槽嵴粘连, 从而形成可阻挡外界物质的上皮附着结构, 并且对种植体与骨的结合不产生影响。本研究还显示, 观察组患者骨吸收量为(0.21±0.05)mm, 显著少于对照組的(1.31±0.12)mm,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文献报道[3]一致。关于种植义齿的即刻负重, 研究指出[4] , 单个牙采用微创种植, 术后即刻临时牙冠修复, 能够减少牙龈退缩, 促进种植体与骨的结合。本研究中, 由于术中种植位置准确, 患者术前骨量和骨质条件好, 术中种植体扭矩≥35 Ncm, 故即刻临床牙冠修复, 待牙龈外形恢复较好时进行烤瓷修复, 未见形成种植体周龈袋。

综上所述, 单颗牙采取微创种植即刻负荷技术, 操作简化省时, 是一种可行的牙种植术式。

参考文献

[1] 陈建钢, 许立. 穿龈式非翻瓣微创种植术临床应用.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3, 29(9):558-559.

[2] 王亚玲, 曹直. 微创种植修复老年人后牙游离端缺失的临床疗效分析.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7, 33(3):173-175.

[3] 汤易, 汤春波. 种植义齿即刻负重技术的临床进展. 口腔医学, 2016, 36(12):1142-1144.

[4] 林泽明, 何炳蔚, 陈江, 等. 基于配准技术的微创牙种植导向模板的制作方法及应用.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12, 30(4):402-406, 410.

[5] 喻春平. 用单颗牙微创种植即刻负荷技术进行牙齿修复的效果分析. 当代医药论丛, 2016, 14(13):69-70.

[6] 程翔. 用单颗牙微创种植即刻负荷技术治疗牙齿缺损的近期疗效探析. 当代医药论丛, 2015, 13(1):211-212.

[7] 邸萍, 林野, 李健慧, 等. 单颌拔牙后即刻种植即刻修复的临床回顾研究.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13, 48(4):216-222.

[8] 詹美芳. 即刻种植在牙齿缺失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 8(23):41-42.

[9] 曾小逸. 单颗牙微创种植即刻负荷技术进行牙齿修复的临床效果观察. 医药卫生(文摘版), 2017(3):00279.

[10] 田杰华, 邸萍, 林野, 等. 单牙即刻种植椅旁数字化即刻修复的临床观察.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17, 52(1):3-9.

[收稿日期:2017-09-06]endprint

猜你喜欢
临床效果
紧急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致宫颈扩张临床分析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效果初步评定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38例临床观察
早期应用大剂量美托洛尔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