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例婴幼儿6月龄与1岁血红蛋白比较分析

2018-01-15 18:30吕本海江京娣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35期
关键词:血红蛋白贫血婴幼儿

吕本海+江京娣

【摘要】 目的 了解上海南片地区婴幼儿6月龄和1岁时血红蛋白(HGB)变化情况, 用以指导婴幼儿保健。方法 回顾性分析进行6月龄和1岁两次体检的1700例婴幼儿的临床资料, 对比分析其6月龄和1岁的HGB结果。结果 1700例婴幼儿, 887例男婴儿和813例女婴儿的6月龄HGB水平分别为(115.6±8.8)、(116.1±8.7)g/L,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岁时HGB水平分别为(117.9±9.2)、(118.1±9.2)g/L,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分性别统计, 1700例婴幼儿6月龄与1岁时HGB最低值分别为 79、77 g/L;最高值是同一婴儿, 分别为154、147 g/L。6月龄与1岁HGB平均水平分别为(115.8±8.3)、(118.0±8.8)g/L, 半年时间平均增长2.2 g/L, 两次检验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婴幼儿6月龄~1岁, HGB随年龄增长而增长, 6月龄HGB越低增长越多, 但HGB偏高的不易维持易降低。本次预计本地区婴幼儿1岁后其HGB将稳步快速增长。应注意婴幼儿期膳食管理、营养搭配, 合理喂养, 提供足够的营养支持显得极其重要, 以尽力避免贫血发生。

【关键词】 婴幼儿;血红蛋白;贫血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35.049

婴幼儿处于人生中快速生长发育阶段, 营养需求全面。而血液是营养输送的载体, HGB水平可以部分反映婴幼儿身体状况。从2013年末开始, 上海市实行6周岁及以下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保健科免费自愿体检。作者选取在6月龄和1岁均进行了血常规检验的儿童, 统计对比分析其HGB变化情况,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9月到本中心进行6月龄和1岁两次体检的婴幼儿1700例, 其中男887例, 女813例, 男女比为1.09∶1, 儿童身体发育基本正常, 无心、肝、脾、肺、肾等功能异常。

1. 2 仪器与试剂 使用sysmex xs-800i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及原装配套试剂, 仪器由sysmex公司每半年进行校准和全面保养并合格, 每年都参加强检并合格。仪器每天正常开机关机, 每1200人次分析后进行一次保养(“每月清洗”)。实验人员每天开机用2个浓度水平质控品对血液分析仪进行质控操作。

1. 3 检测方法 由有经验检验人员按操作规程[1], 熟练采集儿童左手无名指指端血50~70 μl, 要求出血迅速自然, 用微量吸管吸取收集到有EDTA-K2抗凝剂的0.5 ml规格离心管内, 立即混匀、放置, 严格按操作规程, 1 h内检测完毕。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700例婴幼儿, 887例男婴儿和813例女婴儿的6月龄HGB水平分别为(115.6±8.8)、(116.1±8.7)g/L, 比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岁时HGB水平分别为(117.9±9.2)、(118.1±9.2)g/L,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分性别统计, 1700例婴幼儿6月龄与1岁时HGB最低值分别为 79、77g/L;最高值是同一婴儿, 分别为154、147 g/L。6月龄与1岁HGB平均水平分别为(115.8±8.3)、(118.0±8.8)g/L, 半年时间平均增长2.2 g/L, 两次检验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岁HGB水平与6月龄比较, 1008例(59.3%)增长, 最大值为39 g/L, 其中852例(50.1%)增长≤10 g/L;610例

(35.9%)降低, 最大值为31 g/L, 其中485例(28.5%)降低≤10 g/L;82例(4.8%)前后无变化。6月龄时, HGB<110 g/L有322例(18.9%), 高于1岁时的230例(13.5%), 1岁时平均增长8.7 g/L。

其中处于79~89 g/L的有9例(0.5%), 平均水平为(85.1±

3.7)g/L, 全部增长者1岁比6月龄时平均增长22.7 g/L, 1岁时平均水平为(107.8±10.6)g/L;处于90~99 g/L的有41例(2.4%), 平均水平为(96.0±3.0) g/L, 平均增长15.7 g/L, 1岁时平均水平为(110.7±6.9)g/L;处于100~109 g/L的有272例(16.0%), 平均水平为(105.8±2.5)g/L, 平均增长6.9 g/L, 1岁时平均水平(112.7±7.9)g/L;>130 g/L的有54例(3.2%), 1岁时平均降低7.4 g/L, 平均水平为(127.4±7.9)g/L。6月龄时HGB分布在110~120 g/L的有900例(52.9%), 分布人数最多, 1岁时降为817例。

3 讨论

对比分析结果显示, 1700例婴幼儿6月龄~1岁间HGB总体趋势是随年龄增长而增长, 性别间无显著差异。但个体间差异大, 少部分个体波动大。6月龄~1岁婴幼儿总体上HGB的增长, 符合婴幼儿红细胞系统发育规律, 符合婴幼儿身体生长发育需要。人体HGB在婴儿出生2个月时从最低点缓慢上升。作者分析结果显示:6月龄~1岁间, 大多数婴儿的血红细胞水平还在缓慢上升。只是由于个体差异悬殊, 6月龄婴儿HGB从79~154 g/L都有分布。明显异于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4版的参考值110~120 g/L。6月龄后的半年时间内大多数婴儿HGB稳定增长, 小部分下降。总体上, 6月龄时贫血越严重, 1岁时HGB增长的越多, 提示只要婴幼儿贫血被发现, 康复比较容易, 并且提示家长要按时体检。6月龄结果>130 g/L的婴幼儿1岁时HGB有所降低, 可能是其自身适应的结果, 或营养供应不能长期维持导致。endprint

本实验结果6月龄与1岁婴幼儿HGB平均水平(115.8±

8.3)、(118.0±8.8)g/L略微低于文献报道中沈阳市婴幼儿的(121.5±11.4)g/L[2], 而与邵俊彦等[3]报道的6月龄(114.7±

9.1)g/L基本相符。可能和样本人群的年龄差别有关, 也可能是地区差异和仪器差异造成的。在2岁内, 年龄相差几个月的婴幼儿HGB可能差别较大。分析显示, 6月龄婴儿的贫血率达到18.9%, 低于部分文献报道的25.5%~35.7%[4, 5]。

1岁时贫血率降为13.5%。高于武蕴梅等[6]报道6~12月龄的12.6%。婴幼儿贫血主要是缺铁性贫血, 可能损害婴幼儿认知功能和行为发展, 降低学习能力和劳动力, 而且所造成的后果在以后的生命进程中很难弥补而不可逆, 危害严重。由于研究对象处于上海市南片地区, 经济发达, 经济因素应该不是造成贫血的主因, 主要因素可能是婴幼儿自身因素和喂养习惯造成的。在体检中发现婴幼儿HGB在100~110 g/L之间时, 通常建议家长进行膳食治疗饮食, 强化补充富含铁食品。有研究认为进食红肉频次与婴幼儿HGB水平有相关性[7], 喂养中饮食因素是导致婴幼儿铁营养状况不佳的主要原因。当婴幼儿HGB<90 g/L时建议到上级医院治疗, 防止影响婴幼儿生长发育。由于6月龄~1岁正处营养的供应主体逐渐发生改变时期, 有部分未适应婴儿, 这阶段体弱多病易发生发热感冒腹泻等, 影响营养供应吸收, 从而影响身体发育。反应到红细胞系统上, 显示为HGB水平上下波动变大, 贫血率高。婴儿的贫血只要早发现早进行干预, 康复相对容易。由于婴儿贫血早期一般没有明显表现, 直到病情发展到非常严重程度才会出现症状, 多数是体检才发现, 值得家长及医务工作者高度重视, 以预防贫血发生。显然, 合理喂养及提供足够的营养支持显得极其重要。

联系到文献报道[8]的同地区2~6岁学龄前儿童HGB平均水平130 g/L, 由于是同一地区并使用的相同厂家型号仪器, 预计本地区婴幼儿1岁后其HGB将稳步快速增长。作者认为可能是婴幼儿已经摆脱6~12月龄这一儿童贫血高危年龄段, 消化吸收功能都得到了较好生长发育。分析中也发现6月龄时部分HGB介于110~115 g/L的婴幼儿1岁时出现了贫血现象, 甚至是中度贫血, 提醒家长可以在基层儿童保健服务中把HGB在110~115 g/L這部分儿童作为预防贫血的窗口期, 为基层儿童保健医生落实早期干预和使婴幼儿保持良好的营养健康状态提供参考依据, 提醒家长注意儿童营养, 改善饮食, 尽量避免婴幼儿贫血而影响生长发育[9, 10]。

参考文献

[1] 尚红, 王毓三, 申子瑜.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5:5-16.

[2] 王洋. 沈阳市大东区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血细胞参数的调查分析.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2, 33(3):353-355.

[3] 邵俊彦, 刘丽利, 胡波, 等. 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健康婴儿血常规结果分析.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0, 14(11):1850-1851.

[4] 刘凤云. 焦作市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贫血现状的分析.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2016, 27(11):804-806.

[5] 钟日英, 陈叶静, 曾援, 等. 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妇幼保健, 2012, 27(13):2002-2003.

[6] 武蕴梅, 邹晓璇, 王燕. 婴幼儿血红蛋白水平与喂养状况的关系分析. 中国妇幼保健, 2015, 30(23):4016-4018.

[7] 郑建新, 杨慧, 傅启华. 上海市学龄前儿童末梢血血常规的参考值范围调查分析.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4, 35(16):2194-2196.

[8] 吕本海, 严瑛. 1959例幼儿园新生血常规检测结果分析. 甘肃医药, 2017, 36(5):335-336.

[9] 胡苗青, 闫丽, 李佳丽. 对社区6-30月龄回族婴幼儿血红蛋白测定分析及健康教育干预措施. 大家健康旬刊, 2014(10):65-66.

[10] 古旗, 高铭云, 李柳华, 等. 城市农民工婴幼儿子女贫血状况及其家长正确添加辅食遵从性分析. 中国妇幼保健, 2009, 24(22):3137-3138.

[收稿日期:2017-10-24]endprint

猜你喜欢
血红蛋白贫血婴幼儿
血常规检测结果对鉴别诊断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价值观察
无创吸痰法在婴幼儿呼吸道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家政服务员应如何发现并应对婴幼儿异常情况
你对贫血知多少
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管理模式研究
中小学生贫血原因调查与分析
图解婴幼儿窒息紧急处理
基于血红蛋白—纳米磷酸钬复合材料的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
调血方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23例
婴幼儿血红蛋白与微量元素铁的相关性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