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种常用血液净化方法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甲状旁腺素的清除效果

2018-01-15 19:25郭玉莹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35期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净化

郭玉莹

【摘要】 目的 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3种较为常用血液净化方法的血清甲状旁腺素清除效果作出分析和总结。方法 45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 按照血液净化时不同的操作方式将其单位数据样本按照随机性分为X组、Y组、Z组, 每组15例。X组给予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 Y组给予血液透析治疗, Z组给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对三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甲状旁腺素含量进行记录并对比。

结果 X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甲状旁腺素的含量为(132.43±126.43)pg/ml;Y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甲状旁腺素的含量为(250.76±117.86)pg/ml;Z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甲状旁腺素的含量为(91.76±87.76)pg/ml;治疗后X组、Z组血清甲状旁腺素含量均低于Y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651、4.191, P<0.05);治疗后X组血清甲状旁腺素含量与Z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23, P>0.05)。结论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临床治疗中接受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或者血液透析滤过的方式来进行血液净化, 拥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 血清甲状旁腺素;血液净化;慢性肾功能衰竭;清除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35.029

現如今, 血液透析作为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方法, 因其具有相对良好的疗效而普遍被应用于临床, 但是在实际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时, 经常会出现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产生过多血清甲状旁腺素的现象, 这对患者的治疗造成了一定的影响[1]。为探究3种在临床中应用较为普遍的血液净化方式降低血清甲状旁腺素含量的效果, 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45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三组进行研究, 对三组患者进行不同的血液净化操作, 并对降低血清甲状旁腺素含量的效果进行比对分析, 现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45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 按照血液净化时不同的操作方式将其单位数据样本按照随机性分为X组、Y组、Z组, 每组15例。X组中男8例, 女7例;年龄25~66岁, 平均年龄(43.6±7.5)岁;Y组中男9例, 女6例;年龄26~69岁, 平均年龄(44.3±8.2)岁;Z组中男8例, 女7例;年龄24~67岁, 平均年龄(43.1±8.0)岁。三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X组患者通过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的方式进行血液净化, 具体操作为将血液灌流与患者的血液透析治疗合并进行, 将血液灌流的灌流器以串联的方式置于透析器前端, 并且在治疗时使用孔径较大的树脂吸附器, 同时将血流量的控制范围维持在200 ml/min[2]。Y组患者通过血液透析的方式进行血液净化, 具体操作为在临床治疗中仅使用常规性的血液透析, 通过临床中常用的醋酸纤维素血液透析器来对患者进行治疗。Z组患者通过血液透析滤过的方式进行血液净化,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对置换液的流量进行一定的控制, 其值需要维持在70 ml/min左右, 并且将血流量的控制范围维持在220 ml/min[3]。三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均需要使用临床治疗中常用的肝素抗凝法对其进行抗凝操作。

1. 3 观察指标 在三组患者经过不同血液净化操作之后, 使用免疫试剂盒(天津市天硕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对其血清甲状旁腺素的含量进行测定, 并进行组间比较。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X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甲状旁腺素的含量为(132.43±

126.43)pg/ml;Y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甲状旁腺素的含量为(250.76±117.86)pg/ml;Z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甲状旁腺素的含量为(91.76±87.76)pg/ml;治疗后X组、Z组血清甲状旁腺素含量均低于Y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651、4.191, P<0.05);治疗后X组血清甲状旁腺素含量与Z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23, P>0.05)。

3 讨论

在临床中,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相对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 该疾病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很大的损害[4-7]。基于该疾病的危害性, 尽快研究出能够安全有效且迅速的治疗方法便显得尤为重要。经过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 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血液透析能够取得相对不错的临床疗效[8, 9], 但是实际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时, 经常会出现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产生过多血清甲状旁腺素的情况, 这将会对患者的治疗造成一定的影响。

所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进行血液净化时, 选择不一样的净化方式将会对血清甲状旁腺素的含量有着不一样的影响[10-12]。通过研究表明, 进行血液透析后的患者, 其血清甲状旁腺素含量明显高于进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的患者和进行血液透析滤过的患者,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进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的患者与进行血液透析滤过的患者其血清甲状旁腺素含量相差不大,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 在临床治疗中使用常规性的血液透析降低患者血清甲状旁腺素含量的效果不明显, 而使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或者血液透析滤过来净化血液却对降低患者血清甲状旁腺素含量有显著的效果。

综上所述,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临床治疗中接受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或者血液透析滤过的方式来进行血液净化, 拥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endprint

参考文献

[1] 田锁臣, 常振芹, 刘志军, 等. 急性肾损伤诊断分期标准在老年危重病中的应用.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1, 10(3):

229-232.

[2] 纪镇华, 孙艺, 郑华, 等. 组合式血液净化对尿毒症患者血磷及甲状旁腺素的影响. 山东医药, 2011, 51(49):67-68.

[3] 李周齐. 不同血液净化方式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 10(6):31-32.

[4] 王成, 婁探奇, 唐骅, 等. 常用血液净化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甲状旁腺素的清除效果.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5, 14(1):61-63.

[5] 王成, 娄探奇, 唐骅, 等. 不同血液净化方法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甲状旁腺素的影响.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4, 16(12):753-755.

[6] 刘俊, 刘志强, 陶惠琴. 血液净化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的影响.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04, 24(2):234-235.

[7] 杜晔, 郭丹, 温小军, 等. 不同血液净化方法对肾衰合并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的影响. 山东医药, 2010, 50(29):7-9.

[8] 史应进, 王彩丽, 董玉红, 等. 不同血液净化方法对慢性肾功能哀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甲状旁腺素和β2-微球蛋白的影响.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1, 27(2):44-47.

[9] 孙爱东.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甲状旁腺素血症的临床治疗观察. 中国基层医药, 2010, 17(20):2767-2768.

[10] 程永衡. 不同血液净化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和甲状旁腺激素清除率的探讨. 中国血液净化, 2012, 11(8):433-435.

[11] 方建江, 裘晓惠. 不同血液净化方法对慢性肾衰患者甲状旁腺素和β2微球蛋白的影响. 现代实用医学, 2006, 18(2):108-109.

[12] 杜建军, 萝莉, 黄文. 常用血液净化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甲状旁腺素的清除效果.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4(9):

701-702.

[收稿日期:2017-08-15]endprint

猜你喜欢
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净化
择时艾灸联合保肾汤应用于慢性肾衰的临床观察
高位结肠透析联合尿毒清保留灌肠延缓慢性肾衰竭进展的临床观察
透析液钠浓度与尿毒症患者血压和心脏功能的研究
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效果研究
老年急性肾衰竭病因及血液净化的疗效分析
慢性肾衰患者血液透析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分析
血液净化治疗肝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分析
舒适护理运用于血液净化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中的效果浅析
探讨彩超引导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
自动腹膜透析技术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儿中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