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2018-01-15 22:06何少欢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35期
关键词:生化检验诊断糖尿病

何少欢

【摘要】 目的 观察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 另选20例健康体检志愿者作为对照组, 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浆葡萄糖、血清甘油三酯进行观察和评价, 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观察组血浆葡萄糖为(6.58±4.85)mmol/L、血清甘油三酯为(7.38±3.11)mmol/L, 对照组血浆葡萄糖为(3.90±2.45)mmol/L、血清甘油三酯为(3.12±1.25)mmol/L, 观察组血浆葡萄糖、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其诊断价值比较高, 且还能为临床提供有效依据, 值得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 生化检验;血浆葡萄糖;血清甘油三酯;糖尿病;诊断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35.034

糖尿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 其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 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主要表现为消瘦、多饮、多食、多尿, 并且患者可出现血糖、尿糖水平升高现象;若不及时对其进行诊断和治疗, 可诱发一系列并发症, 对后续治疗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1]。本院为了观察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将2016年1月

12日~2017年3月12日收治的2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 并选择同期20例健康体检志愿者作为对照组,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次选择本院2016年1月12日~2017年3月12日住院部收治的2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 选择同期20例健康体检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中男∶女为

10∶10;年龄44~73岁, 平均年龄(50.51±7.50)岁。对照组中男∶女为11∶9;年龄45~72岁, 平均年龄(50.55±7.15)岁。两组研究对象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对比性。两组研究对象均同意参加研究, 签署知情同意书, 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 2 方法

1. 2. 1 血浆葡萄糖生化检验 提前一天晚上嘱咐患者22:00

后禁食水, 于第2天清晨6:00对其进行静脉抽血4 ml, 选择氧化酶方法进行检验, 需对患者检测≥3次, 从而保证其准确性。

1. 2. 2 血清甘油三酯检验 对患者进行检验前12 h, 嘱咐其禁食水, 并禁止剧烈运动, 检验前让患者静坐10 min, 使其身体, 情绪平稳后进行静脉抽血, 抽血时护理人员应采用持针器, 将其一端穿入患者静脉中, 另一端与真空状态只用的试管连接, 从而将血液顺利导入试管中, 完成样本采集工作, 最后送入检验科检验。

1. 3 观察指标 对两组研究对象的生化指标(血浆葡萄糖、血清甘油三酯)进行观察和评价, 并进行组间比较。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血浆葡萄糖为(6.58±4.85)mmol/L、血清甘油三酯为(7.38±3.11)mmol/L, 对照组血浆葡萄糖为(3.90±2.45)mmol/L、

血清甘油三酯为(3.12±1.25)mmol/L, 观察组血浆葡萄糖、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糖尿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 同时也是一种典型的内分泌系统疾病, 主要是患者机体内的胰岛素分泌不足, 导致血液中的葡萄糖无法分解, 促使患者出现血糖升高现象;同时伴有三多一少症状, 即多饮、多食、多尿、消瘦[2-4];若不及时对其进行有效治疗和控制, 可诱发一系列并发症, 如营养不良、继发感染、心血管疾病等, 会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 并且会随着患者的年龄增加, 频繁发生低血糖事件;但是此疾病在临床上目前无特效药治愈, 只能对其血糖水平进行控制, 促使其恢复正常值, 从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3, 5-7]。

对糖尿病患者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诊断可以有效的控制其病情进一步发展, 同时还能避免漏诊、误诊等事件发生, 促使其获得最佳治疗时间, 并为后续治疗提供重要保障;生化检验主要是对患者进行血浆葡萄糖以及血清甘油三酯检查, 前者检查可以判断患者机体内的血糖水平高低, 从而给予对症治疗[8-10];而后者检查可以准确判断患者是否患有糖尿病, 主要是机体内的脂蛋白存在血清甘油三酯, 若此项指标超过正常水平, 则说明患者患有糖尿病[4]。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血浆葡萄糖为(6.58±4.85)mmol/L、

血清甘油三酯为(7.38±3.11)mmol/L, 对照组血浆葡萄糖为(3.90±2.45)mmol/L、血清甘油三酯为(3.12±1.25)mmol/L, 观察组血浆葡萄糖、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赵桂文[5]在《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及其临床价值研究》一文中将血浆葡萄糖、血清甘油三酯作为研究的生化指标, 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的血浆葡萄糖为(6.52±4.81)mmol/L、血清甘油三酯为(7.36±3.12)mmol/L, 本次研究结果与其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由此说明生化检验可以对患者病情进行初步判断, 为其诊断起到辅助参考作用。

总之, 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其诊断价值比较高, 且还能为临床提供有效依据, 值得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沈红平. 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吉林医学, 2016, 37(6):1469-1470.

[2] 侯志慧. 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及价值分析. 糖尿病新世界, 2015, 35(18):83-84.

[3] 肖春树. 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5, 6(11):114-115.

[4] 刘文金, 梁炎源, 胡展鹏. 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泰山医学院学报, 2016, 37(2):200-201.

[5] 赵桂文. 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及其临床价值研究. 心理医生, 2017, 23(10):145-146.

[6] 卢玖世. 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及其价值分析. 北方药学, 2012, 9(9):30-31.

[7] 钱建平. 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临床应用研究. 当代医学, 2013(32):108.

[8] 邹远芹. 生化檢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及价值分析. 求医问药(学术版), 2013, 11(2):95-96.

[9] 吴先玉. 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18):50-51.

[10] 贲韶梅. 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中国农村卫生, 2015(21):74.

[收稿日期:2017-08-01]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化检验诊断糖尿病
跟踪导练(一)(5)
血液标本采集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
生化检验项目在诊断肝硬化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溶血标本对生化检验的准确性干扰及纠正性回归分析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生化检验中标本溶血对结果准确性的影响
Ending teen smoking
视力改变与糖尿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