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管理法减少消化内镜护理不良事件的效果分析

2018-01-15 22:43于航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35期
关键词:消化内镜不良事件护理

于航

【摘要】 目的 探讨追踪管理法减少消化内镜护理不良事件的效果。方法 170例行消化内镜手术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各8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 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追踪管理法进行护理, 对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护理人员交接班、专业技能、护患沟通以及器械设备等引起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分别于1、3、5月末进行探讨分析, 并比较两组不良事件汇报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1、3、5月末发生不良事件合计分别为5、9、10例, 对照组患者1、3、5月末发生不良事件合计分别为12、17、23例, 实验组患者1、3、5月末发生不良事件合计例数均少于对照组。治疗护理过程中, 实验组共计发生24例不良事件, 汇报22例, 不良事件汇报率为91.67%;对照组共计52例不良事件, 汇报34例, 不良事件汇报率为65.38%;实验组不良事件汇报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满意33例、较满意45例、一般7例、不满意0例, 满意度为91.76%(78/85);对照组患者满意20例、较满意46例、一般16例、不满意3例, 满意度为77.65%(66/85);实验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追踪管理法能有效的减少消化内镜护理中的不良事件发生, 增加工作人员对异常事件的上报情况, 让护理工作更加有序的开展, 值得推广。

【关键词】 追踪管理法;消化内镜;不良事件;护理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35.089

在众多的医疗器械中, 消化内科常用的是消化内镜, 其是主要包含有结肠镜、电子胃镜、胶囊内镜和十二指肠镜等, 此類医疗器械对消化系统疾病的确诊和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消化内镜技术不断发展, 临床应用也越来越多, 致使消化内镜的护理事件也随之增加, 而护理安全直接关系治疗的整体成效是管理的生命线[1]。开展追踪分析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 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 总结经验, 可有效的为后期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故本院对消化内镜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从系统因素和个人因素进行了回顾分析, 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1~5月收治的行消化内镜手术患者170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各85例。对照组男44例, 女41例;年龄23~65岁, 平均年龄(35.5±11.8)岁;肠胃镜手术39例, 胃镜手术46例。实验组男43例, 女42例;年龄24~66岁, 平均年龄(36.8±10.9)岁;肠胃镜手术40例, 胃镜手术4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手术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此次研究均签属患者知情同意书, 并将有精神疾病、心、肾、肝功能异常、依从性不强的患者排除。

1. 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 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行追踪管理法, 具体情况如下:建立追踪管理小组, 每位组员对3例患者的资料进行跟踪, 收集每次不良事件发生的相关原因, 仔细核查记录有关人员、时间、地点与具体事件, 找出可能引起不良事件的有关因素, 如设备因素、人为因素、客观的可控和不可控因素等, 最后经过病案调阅与问询当事人证实原因。每件不良事件追踪管理组员都必须经过调查取证找到相关的责任人, 按照实际情况, 提出适当的处理方案。并依据所有情况总结经验, 防止后续再次发生。在不良事件发生时, 护理人员务必做到自行现场补救, 例如真诚的道歉、再次提供服务等, 并按照事件的严重情况与性质进行必要的精神或物质补偿, 此时还应及时向上级汇报, 做自我反思与总结。护士长协同追踪管理小组对护理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与质量等, 进行加强督促, 实施定时的考核, 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 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对护理人员工作中的专业能力、护理卫生、交接班异常、患者心理障碍、手术器械不够和故障等发生率进行统计, 在1、3、

5月末将两组护理结果进行记录分析。制定相应的奖励制度, 以便于提高员工对不良事件汇报的主动性和及时性, 如对主动汇报本人不良事件的员工可按实际情况从轻处罚, 对主动汇报他人不良事件的员工可按实际情况进行现金奖励等。

1. 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对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护理人员交接班、专业技能、护患沟通以及器械设备等引起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分别于1、3、5月末进行探讨分析, 并比较两组不良事件汇报率及患者满意度。护理满意度评价内容包括护理态度、护理过失、责任心和护患沟通等, 分为满意、较满意、一般和不满意。满意:护理态度很好、细心周到、护理无过失、主动与患者沟通;较满意:护理态度并良好, 比较细心周到, 少有护理过失且不严重, 较多与患者沟通;一般:护理态度一般、不是很细心周到、常有护理过失但不严重, 和患者沟通较少;不满意:态度很差, 常有争吵和护理过失, 并导致相应后果, 和患者沟通很少。满意度=(满意+

较满意)/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实验组患者1、3、5月末发生不良事件合计分别为5、9、10例, 对照组患者1、3、5月末发生不良事件合计分别为12、17、23例, 实验组患者1、3、

5月末发生不良事件合计例数均少于对照组。见表1。

2. 2 不良事件汇报情况 治疗护理过程中, 实验组共计发生24例不良事件, 汇报22例, 不良事件汇报率为91.67%;对照组共计52例不良事件, 汇报34例, 不良事件汇报率为65.38%;实验组不良事件汇报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ndprint

2. 3 满意度 实验组患者满意33例、较满意45例、一般7例、不满意0例, 满意度为91.76%(78/85);对照组患者满意20例、较满意46例、一般16例、不满意3例, 满意度为77.65%(66/85);实验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将追踪管理法运用在消化内镜的护理上, 主要是从人为事件和医疗物资两个方向去追踪, 并将其管理力度和护理质量进行加强[2], 对不良事件追踪到个人, 让医护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得到加强, 使護理质量和秩序得到改善, 最终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为达到此目标, 可从下述几方面改

善[3-10]:①追踪管理组员的培训和管理制度非常重要, 其管控着消化内科所有部门的护理工作, 制度尽可能完善, 在实践工作中体现出的不足还需及时进行纠正。对平常工作中发生的相关事件, 应细致的记录并制定解决方法, 便于今后的参照。组员必须是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护士, 知晓消化内镜护理中常见的不良事件解决方法, 还要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 在追踪管理时能以身作则。②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培训, 了解致使不良事件的隐患, 客观公正的汇报已发生的不良事件, 不可存在欺瞒现象, 重大不良事件由管理小组和护理人员一起协商处理方案, 追踪其发生原因, 对相关人员予以责任追究。如实接受和自身有关的奖罚措施, 以促使追踪管理法的顺利进行。③必须完善追踪管理法相关制度, 让工作人员对岗位责任制度落实, 团结一致, 抢救器械做到定人管理、定量保存、定位存放、定物品种类和定期消毒杀菌, 同时还应做到及时检查、维修和补充;按照患者病情实行分级护理, 对无菌技术操作必须按章执行, 做好院内交叉感染的预防措施。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实验组患者1、3、5月末发生不良事件合计分别为5、9、10例, 对照组患者1、3、5月末发生不良事件合计分别为12、17、23例, 实验组患者1、3、

5月末发生不良事件合计例数均少于对照组。治疗护理过程中, 实验组共计发生24例不良事件, 汇报22例, 不良事件汇报率为91.67%;对照组共计52例不良事件, 汇报34例, 不良事件汇报率为65.38%;实验组不良事件汇报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满意33例、较满意45例、一般7例、不满意0例, 满意度为91.76%(78/85);对照组患者满意20例、较满意46例、一般16例、不满意3例, 满意度为77.65%(66/85);实验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追踪管理法能有效的减少消化内镜护理中的不良事件发生, 增加工作人员对异常事件的上报情况, 让护理工作更加有序的开展, 在消化内镜护理上应用追踪管理法非常值得运用推广于临床。

参考文献

[1] 徐阳. 消化内镜手术患者采用追踪管理法护理模式对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探讨. 饮食保健, 2017, 4(5):69.

[2] 臧小芳. 追踪管理法护理模式降低消化内镜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效果. 医药前沿, 2017, 7(13):324-325.

[3] 陈蕾. 追踪管理法对消化内镜护理质量的影响. 齐鲁护理杂志, 2017, 23(13):116-118.

[4] 童莉, 刘新红. 追踪管理法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5, 15(35): 218.

[5] 郭凤英. 追踪管理法对消化内镜护理质量与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研究. 现代医学, 2016(1):125-128.

[6] 段霞, 施雁. 追踪管理法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护理学杂志, 2012, 27(5):1-3.

[7] 彭雪娟, 杨丽, 崔妙玲, 等. 追踪法在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当代护士(旬刊), 2016(11):178-179.

[8] 王非凡, 崔莹, 陈晓芳, 等. 护理不良事件管理的追踪检查分析及对策. 护理管理杂志, 2014, 14(10):750-752.

[9] 费玉玲. 追踪法在护理管理工作检查中的应用. 当代医学, 2012, 18(19):19-21.

[10] 韩文静, 朱秀文. 追踪管理法在护理安全管理的应用效果观察. 中国卫生产业, 2016, 13(7):190-192.

[收稿日期:2017-08-28]endprint

猜你喜欢
消化内镜不良事件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消化内镜诊疗中引用舒适护理的临床价值
早期颅骨修补治疗脑外伤的临床应用优势
我院125例住院患者使用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的安全性分析
内镜治疗消化内镜诊疗相关性穿孔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消化内镜治疗胃十二指肠出血的预后效果分析
儿科消化内镜医师规范化培训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