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急性腹痛患者的护理思路构建及其临床应用

2018-01-15 22:46卢德芳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35期
关键词:急诊科研究分析

卢德芳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急诊科急性腹痛患者的护理思路构建及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40例急性腹痛患者均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 观察其效果。结果 根据临床诊断, 40例患者中有18例真性内脏痛, 14例类似内脏痛, 8例牵涉痛。经48 h持续护理后, 患者腹痛症状缓解良好, 与护理前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腹痛患者急诊护理时, 务必及时实施有效的疼痛护理措施, 让其痛感得到抑制, 并随时注意患者疼痛变化, 对护理思路做到及时调整, 让其达到最优的护理成效。

【关键词】 急性腹痛;急诊科;护理思路;研究分析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35.094

在急诊科通常救治时会遇到急性腹痛的患者, 急性腹痛有不同的类型, 其发病都较为急骤而且疼痛剧烈, 致使该病的病因较为复杂, 病情严重程度也不尽相同, 腹痛若诊断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将会带来严重的影响, 甚至使患者的生命受到威胁。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护理的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在急诊科患者治疗后立即应用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能有效在较短时间内将患者的疼痛症状缓解, 从而使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不受影响。为此本院对此次接受急性腹痛治疗的患者实施了针对性的护理, 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3年5月~2014年4月急诊科接诊的40例急性腹痛患者, 其中男25例, 女15例;年龄17~58岁, 平均年龄(39.8±7.1)岁。患者均以左、右上腹, 中上、中下腹部及全腹等疼痛症状为主, 少数患者多处疼痛, 起病急骤。

1. 2 方法 对患者其腹痛状况做出准确诊断, 立即实施有针对性的方法护理, 具体如下。

1. 2. 1 腹痛护理 首先仔细对患者进行问诊, 对其腹痛原因实行初期确诊, 随后护理人员依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针对护理, 使其疼痛得以缓解。再按照患者腹痛的具体部位, 对腹痛原因进行详细分析, 调整适合于患者具体病情的护理方法, 达到控制急性腹痛的目的。此次3种腹痛标准为:①牵涉痛:是指身体体层因内脏性疼痛而受牵连, 也是内脏的痛觉信号传送至相关的脊髓节段, 致使此节段支配的体层疼痛。②真性内脏痛:此疼痛为绞痛、钝痛、烧灼痛或酸痛。③类似内脏痛:此类疼能是因腹膜或胸膜被手术、压力、摩擦或炎症等刺激致使的疼痛。

1. 2. 2 护理调查 明确病因后, 持续48 h的临床护理, 在治疗后对其腹痛康复情况回访调查并进行评估。对患者护理前后每个部位的疼痛变化及腹痛位置进行统计分析, 予以患者健康和饮食指导及腹部观察等综合护理干预。

1. 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腹痛分类的情况, 并比较患者护理前后腹痛症状发生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根据临床诊断, 40例患者中有18例真性内脏痛, 14例类似内脏痛, 8例牵涉痛, 全部患者腹痛非常急骤, 存在剧烈的疼痛感, 且患者急性腹痛聚集于数个部位, 以左右上腹等为较多疼痛部位。经48 h持续护理后, 患者腹痛症状缓解良好, 与护理前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3. 1 护理思路构建 有报道指出, 在急诊科因腹痛原因就诊的患者约有30%, 其中约25%需紧急处理的急性腹痛患者。在日常生活, 15%~40%人群曾患过腹痛, 当中因严重疾病导致腹痛的患者占50%以上[1]。急性腹痛有发病急骤、病因复杂、病情程度不一等特点。为改变早前急診中的不足, 急诊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起病特征与疼痛部位, 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从而让急诊的质量和水平得到提高, 充分为后期治疗做好准备。此次本院经过研究, 为急诊科治疗急性腹痛患者提供了如下急救护理临床思路:通常急性腹痛患者多无明显的阳性体征, 如腹部压痛点没有固定, 多以“闭眼征” [2]进行触诊, 即在触摸患者腹部时, 患者以闭上眼睛表示疼痛, 而因器质性疾病引发的腹痛触诊时患者多会因惧怕睁大双眼。另外在行触诊时可与患者聊天使患者注意力转移, 若此时患者腹部能明显感觉到压痛, 多证明是因器质性腹痛。通常情况下急性腹痛患者都需要行外科手术, 此时应快速将患者送相关科室做进一步确诊, 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适当的进行热敷、针刺等方法缓解患者症状, 减少其痛苦, 病情没有确诊前切记不可使用盐酸哌替啶注射液(杜冷丁)、吗啡、盐酸布桂嗪注射液(强痛定)等强效止痛药, 避免病情被掩盖, 造成诊断延误。针对普通的腹痛可根据病情采用就地治疗观察等措施[3]。

3. 2 护理体会 40例患者病因均较为复杂且发病急骤, 通过诊断主要表现为牵涉痛、真性内脏痛及类似内脏痛3类, 经过48 h持续护理后, 患者疼痛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说明有针对性的护理在急性腹痛患者中的临床作用显著。对此类患者在护理时, 务必要密切观察疼痛变化, 掌握疼痛特点, 在患者主诉的情况下, 还应随时对其面容、神志和生命体征等变化进行观察, 从而对疼痛的程度准确判断;帮助患者调整合适的体位, 便于疼痛的缓解, 让其疲劳感减少;针对情绪焦躁不止的患者, 应加强安全护理, 预防患者坠床;在病情未确诊时, 应予以禁食, 必要时实行胃肠减压;合理使用镇痛药物, 病情未确诊前不可随意应用强效的镇痛药物, 避免病情被掩盖, 造成诊断延误;按照患者具体情况除急腹症患者, 可进行热敷、针刺等措施缓解疼痛[4-7]。与此同时还应指导患者如何预防和缓解腹痛, 如让患者在饮食、情绪、嗜好及生活节奏等多加关注。在急性腹痛患者的急诊护理上, 应保持灵活性, 随时根据患者病情变化调整护理措施, 尽量用最短的时间将腹痛抑制, 避免患者的后期康复受到影响[8-10]。

综上所述, 在急性腹痛患者急诊护理时, 务必及时实施有效的疼痛护理措施, 让其痛感得到抑制, 并随时注意患者疼痛变化, 对护理思路做到及时调整, 让其达到最优的护理成效。

参考文献

[1] 梁岩花. 急诊科132例急性腹痛患者的护理思路构建.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32):250-251.

[2] 叶红苑, 吴玉尽. 急诊科急性腹痛患者的护理思路构建要点分析.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7, 24(12):142-143.

[3] 李湘军. 急性腹痛患者的疼痛护理. 中国基层医药, 2012, 19(3):461-462.

[4] 赵春香. 外科急性腹痛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分析.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24):213-214.

[5] 范晓玲. 急性腹痛患者分诊与急救的护理研究. 中国医疗前沿, 2012, 7(6):75, 83.

[6] 张红. 急诊科急性腹痛患者的护理思路构建及其临床应用.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 26(16):165-166.

[7] 马红, 张娟, 王先化. 急诊科132例急性腹痛患者的护理体会. 中国保健营养(旬刊), 2012(9):164.

[8] 孔令珍. 急诊科急性腹痛的临床护理研究.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7, 2(4):48-49.

[9] 祝丽萍. 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护理观察. 药物与人, 2014(7):238-239.

[10] 韦琴, 黄桂芬. 急性腹痛急诊分诊流程及护理. 蛇志, 2014(4): 429-430.

[收稿日期:2017-08-29]endprint

猜你喜欢
急诊科研究分析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某院急诊科疼痛药物使用分析
分析急诊科脑出血昏迷患者抢救治疗的临床效果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新时期我国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研究
校园网络安全的体系研究
浅谈广电光纤通信接入技术
关于变压器高压试验技术的研究分析
急诊科平战两用负压病房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