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造影剂不良反应处理的临床分析

2018-01-15 22:53王亮亮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35期
关键词:临床分析不良反应

王亮亮

【摘要】 目的 对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处理进行临床分析。方法 对20例碘造影剂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分析不良反应情况, 观察其临床转归。结果 20例不良反应患者中, 重度占5%, 中度占50%, 轻度占45%, 无死亡现象出现;经相应治疗后, 治愈14例, 转好6例。20例患者诱发不良反应的药物有2个品种复方泛影葡胺12例(60%), 其中包括中度6例, 轻度6例;碘海醇8例(40%), 其中包括重度1例, 中度4例, 轻度3例。结论 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类型较多, 对于过敏患者要及时进行治疗, 用药前进行碘过敏试验, 可提高患者的安全性。

【关键词】 碘造影剂;不良反应;临床分析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35.108

随着影像技术的日趋成熟, 疾病诊断率显著提升, 医疗质量也因此提高。在造影剂品不断变新的情况下, 虽然以前使用的硫酸钡现在还在应用, 但是碘造影剂现阶段应用的较多。碘造影可以更加清晰的显示病灶部位, 能准确观察病灶实际情况。从碘化钠的临床应用, 到现在使用的离子型以及非离子型的碘造影试剂, 已经有很多种应用于临床。随着应用的增加, 此类产品的不良反应也日益增多[1]。基于此, 本研究为了进一步探讨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处理措施, 结合本院20例不良反应患者的调查情况, 并查阅相关文献进行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科室2007年1月~2017年3月治疗的不良反应患者140例, 其中碘造影剂不良反应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

1. 2 方法 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 对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病例的诱发情况、临床表现、剂品种类、患者个体差异以及不良反应的相关性、过敏试验预测等进行分析, 并给予相应治疗, 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

2 结果

2. 1 不良反应诱发情况 患者平均年龄(35.7±15.2)岁, 2007年后的5年间出现碘造影剂不良反应患者6例, 离子型与非离子的比例为5∶5, 构成比为50%, 年平均例数1.2例;2012年后的5年间出现碘造影剂不良反应患者14例, 离子型与非离子的比例为5∶5, 构成比为50%, 年平均例数2.8例, 2012年后的5年间年平均例数较2007年后的5年间年平均例数多1.6例, 是2007年后的5年间年平均例数的2.3倍。

2. 2 不良反应类型 重度患者 1例, 占5%;中度患者10例, 占50%;轻度患者9例, 占45%。所有患者中无死亡现象出现。其中有1例患者因为碘海醇过敏出现休克的现象, 经过及时抢救, 患者恢复正常。

2. 3 既往药物不良反应史 所有患者中有既往过敏药物史

2例, 过敏药物1例是磺胺类;1例不详, 无家族过敏史。

2. 4 诱发药物 20例患者诱发不良反应的药物有2个品种,复方泛影葡胺12例(60%), 其中包括中度6例, 轻度6例;碘海醇8例(40%), 其中包括重度1例, 中度4例, 轻度3例。

2. 5 转归 经过相应的治疗, 所有的患者治愈14例, 治愈率为70%;转好6例, 转好率为30%。

3 讨论

3. 1 碘造影剂的过敏反应与过敏试验 碘造影剂不良反应包括一般不良反应、过敏不良反应、类似过敏不良反应以及毒性反应。临床关注较高的是患者过敏反应, 尤其是重度过敏反应, 患者可能出现喉部水肿、肺水肿、休克、抽搐以及昏迷、呼吸、心跳暂停等现象[2]。碘过敏的试验有假阳性和假阴性的争议存在, 目前普遍认为, 应用非离子型碘造影剂普罗胺验过敏情况, 阳性组(皮试中)和阴性组(后续给药), 患者的过敏休克发生率有显著的差异, 即在碘造影剂临床应用前进行碘过敏试验, 可提升用药安全性[3]。

3. 2 个体差异与碘造影的用药安全 造影剂不良反应特别是重度过敏反应, 对患者造成较严重的影响, 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其發病的机制相对复杂, 影响因素多, 常见的为药物因素、操作因素以及个体差异等。临床调查显示, CT扫描碘造影的应用, 按照相同的操作以及遵循相关要求, 对于不同的患者可能出现不同的效果, 某些患者可能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高危因素及高危人群进行相关的碘造影后, 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比例明显高于普通的患者[4-6]。药物因素主要是患者在使用药物时, 对于不同的患者不同的药物可能出在过敏反应, 主要的过敏药物有碘普罗胺、碘海醇、碘比醇、碘曲仑等。另外婴幼儿以及高龄人群, 出现肝肾功能损害、心脏病、糖尿病等患者出现过敏现象均属于高危人群, 应加强预测, 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以及异常情况, 以及时发现碘造影剂不良反应, 并给予快速处理, 以此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7-10]。

本文通过对碘造影剂不良反应处理的临床分析, 20例不良反应患者中, 重度患者 1例, 中度患者10例, 轻度患者9例, 所有患者无死亡现象出现, 其中治愈14例, 治愈率为70%;转好6例, 转好率为30%。通过碘造影剂不良反应处理的临床分析发现, 碘造影不良反应主要有一般不良反应、过敏不良反应、类似过敏不良反应以及毒性反应, 对于患者的不良反应, 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 可获得良好的疗效。对于高危人群患者而言, 要加强安全措施, 全面分析患者的过敏因素。

综上所述, 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类型较多, 对于过敏患者要及时进行治疗, 用药前进行碘过敏试验, 可提高患者的安

全性。

4 附病例报告

患者, 女, 38岁, 无高血压、无糖尿病、无外伤病史, 患者的肾肺功能正常, 患者在进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时造影剂过敏, 患者出现恶心, 随后患者出现意识丧失、血压降低、口吐白沫等现象。立即给患者给药肾上腺素、气管插管等进行治疗, 经过抢救患者恢复正常。

参考文献

[1] 高儒雅, 曹国颖. 碘造影剂不良反应概述. 中国新药杂志, 2014, 23(23):2822-2826.

[2] 梁瑶, 孙路路. 碘造影剂过敏样反应发生机制研究进展及防治.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6, 14(3):6-10.

[3] 余敬. 如何预防碘造影剂不良反应及其护理.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 28(17):2386-2387.

[4] 王武庆. 碘造影剂在CT增强扫描中的合理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 9(25):163-164.

[5] 张明华, 李素霞. 导管室护士在心脏介入诊疗中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 引文版:医药卫生, 2015(4):185.

[6] 牟必鸿, 李胜前, 幸勇, 等. 非离子型碘造影剂的不良反应及防治进展. 中国药业, 2015(9):124-126.

[7] 刘生友, 金芬, 覃为民, 等. 58例非离子型碘造影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2013(10):541-543.

[8] 曹孝兰. CT增强扫描过程中碘造影剂引起的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对策. 继续医学教育, 2014(2):44-45.

[9] 耿旭, 刘海霞, 孙静华. 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 护士进修杂志, 2013, 9(15):1390-1391.

[10] 张荣. 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护理.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 25(17):64-65.

[收稿日期:2017-11-06]endprint

猜你喜欢
临床分析不良反应
老年糖尿病患者抑郁与治疗依从性分析
厦门市5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病例临床分析
389例住院肺结核患者临床分析
白内障患者术后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
32546例疏血通注射液医院集中监测研究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