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之感悟

2018-01-15 07:37黄新明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国赛教练大赛

黄新明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起,联合相关部门、行业组织和地方共同举办的一项全国性职业院校学生技能竞赛活动。大赛作为我国职业教育工作的一项重大制度设计与创新,深化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了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的结合,扩大了职业教育的国际交流,增强了职业教育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大赛已经成为广大师生展示风采、追梦圆梦的广阔舞台,成为促进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抓手,对职业院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的引领作用日益凸显。

每年的全国技能大赛吸引着全国各地的中职院校大批专业能手云集比拼,这是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是证明自己专业技能实力的最好舞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练在幕后的专业指导,将对选手的比拼结果起到举足轻重的影响。

网络综合布线项目,从2007年设置以来,已经开展了将近十年。从2012年起,笔者多次担任网络综合布线项目的教练,多次在省、市竞赛中获奖,2014年的国赛一等奖,2018年的国赛二等奖,一路过来,笔者对整个竞赛辅导过程也是积累了一些个人见解。此处互相探讨,只为能给中职技能大赛贡献点力量。

一、选手的选拔

(一)宣传动员

技能大赛是职校学生强化专业技能的最好途径,可以为职业生涯打下坚定的基础。因此,广泛地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技能比拼中,是最好的能力锻造途径。但是,没有宣传动员的话,很多学生是不清楚的,更有甚者是完全不知道有技能大赛这项赛事。所以,富有激情的宣传,美好前景的规划,声色丰富的描绘是引起学生注意力的法宝。

在动员大会上,笔者精心准备了学校已获奖学生的个人事迹,包括训练的场景,获奖的兴奋,工作的优越性,让他们有一个真实可参考学习的榜样,还准备了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选手获得冠军后那激动人心时刻的视频,从更高层次震撼学生的心灵,学好技能,不但是为自己,更是为国家争光,一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通过本次生动形象的介绍,学生们明白了参加技能大赛的意义所在,现场的参加意愿登记表中,超过80%的学生填上了自己的名字。

(二)初选入围

动员过后,意愿参加人数非常多,但我们根据以往的经验,这里面有部分学生是凑热闹的,想看看怎么回事的,有部分学生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参加。当然,还会有一部分学生是信念很坚定的,一定要突围入选。怎样区别呢?时间是最好的人员筛子。我们制定了初步的人才选拔计划。

第一周,每天下午第三节到机房411,进行简单实操训练,只做水晶头,简单,枯燥,又不断重复一个训练内容,不强制点名,来了自己签名,走时也签名,来去自由。教师在此过程中不做太多的规定,只负责安全问题即可。这样处理的目的是,通过几乎放羊式的管理,教师能快速地把部分凑热闹的、试试看的、意愿不强烈的选手排除。因为技能大赛是一个很辛苦的训练过程,学生本身没有较强烈的意愿,是无法坚持下去的,从一周下来的考勤记录中,我们可以发现哪些学生潜质更高。每次准时到,一到就默默地训练,虽然是同样的动作在不断重复,也并没有表现出烦躁不安,只是在不断提速度,保质量,每天都坚持进步一点点,教师在与不在现场他们的表现差异不大。这样的选手苗子会成为我们的第一批入围选手,那些老师来了就赶紧做做,或者嘻嘻哈哈,东张西望在做的,基本上都被淘汰了。

(三)选手的最终选择

选手的最终选择,此过程最为考验教师的经验与眼光。经过第一轮的大浪淘沙,我们选出了20来人的小班团队。最终要从中选出6名学生,两队人选,各项方案都少不得。

首先,剩余这批选手从纪律、自觉性方面都很好、不用再考核了。我们开始着力于速度的提升,进步的潜质,心态的稳定,团队的协作,对新知识的领悟能力几个方面进行考核。我们制定了目标考核方案,如规定了一周内,大家要达到10条跳线制作。我们还要绘制个人成绩档案,记录表,每天完成的情况登记,结合现场我们对选手的操作稳定性,交谈中对技能竞赛的看法,通过班主任及同学了解每位选手长期以来的一些生活情况,综合分析成绩登记表,再来几轮的排位赛大比拼,半个月下来,具有较稳定成绩表现,心态沉稳,头脑灵活,意愿坚定,团队协作较好,成功意念强烈的选手最终是我们的种子选手。

但此过程并没有结束。留下来的六位选手,还有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分组分工。此项目为团体赛,三人一组,合理的分组分工将会对成绩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我们需要将六人进行前期放羊式的组合训练,即全体选手不分训练项目,不分组,一起进行全部项目的训练。

此举目的有二,首先是为了防止在真正比赛中,如果某个选手负责的部分出现了状况,其他两人都能帮得上忙,不至于像以前那样,每位选手只懂得自己负责的部分,跨界完全无法入手,这样的比赛风险能够大大降低,同时也为选手了解自己在哪些項目更具优势,可以重点培养;其次是在这样放羊式无组合的训练中,我们可以发现他们相互之间的相处情况,谁和谁更有默契,更能发挥出1+1>2的效能。如果一开始就进行拉郎式的组合,结果往往不尽人意,这样训练一段时间下来,其实他们自己慢慢地就形成了组合。教师再根据实际情况的微调,人员的配合及团队的效能将会因为合理的分组发挥得更出色。

二、选手的辅导

(一)技术层面

综合布线竞赛,咋一眼看,都是些手脚功夫,好像并没有多大难度,但往往越是这些大家都会都懂的东西,要训练出比一般人要强的本领,更考验教练的辅导经验及选手的头脑灵活程度。

例如,做个水晶头,参赛选手一般不存在会不会做的问题,但是有人做完要1分钟,有人50秒,虽然是10秒的差距,都是很多选手无法逾越的瓶颈。要足够快,是一次性剥好线,还是分别剥;是一把工具用到底,还是分工具操作;是做一测一,还是做完连续测?等等,不同的组合排列,不同的选手特征(稳定性,手部特征等),会有很大的结果差异。在这里,几乎找不到适用于每一届选手的固定方法,更多的是针对不同的情况,教练动态的调整,根据多年积累的辅导经验,让选手能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

这只是选手单个项目的突破训练。在更大范围的训练中,必须要考虑时间的合理分配,与队友间的配合问题。三个小时的比赛时间,按国赛的规格,要全部正确做完,难度是很大的,所以我们的策略是把时间用到刀刃上,做有用功,确保自己做的每一部分都能实实在在获得分数。最怕出现的情况是开了头,结不了尾,最终就是全部做无用功。因此,在平时训练时,我们一再强调要稳为主,不要贪心想全部分数都拿,最后可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的结果。这个很重要,很多选手都是冲劲十足,好胜心爆棚,认为自己一定可以,都争取完最后一秒钟来获分。这是很危险的行为计划,大多数都以失败告终。所以我们都要求选手在还剩15分钟的时候,就要停下来,冷静思考取舍了,把部分只花很少时间就能拿分的结尾,还没开始的项目千万不要争取了。最后三五分钟时,主要用来打扫卫生,检测,排错,确保已做部分是正确的。只有这样有舍有得的比赛策略,才能稳操胜算。多次的省赛与近两次的国赛,都验证了这一做法。

除了时间策略的安排,队员间的配合也在团队赛中显得更为重要。如果发挥1+1>2的效果,除了合理分工外,默契的配合也是要专门训练的。不同网线的裁剪,代表了1,2,3等不同的顺序,可以直接把签字笔书写省略,类似的做法还有很多,甚至在很多时候,他们只需要眼神交流就能大概明白互相的意思,能做到三人融为一体,就像一个人的分身,你会发现现场氛围是紧凑而不慌乱的。

(二)精神层面

选手们刚开始训练时都是精气十足,好奇心满满的。过完了半个月的兴奋期,开始进行不断重复的训练期,枯燥无味,速度瓶颈的煎熬,选手们的精神状态,思想波动渐渐就问题不断了。想放弃,不太舍得,继续坚持,动力不足,矛盾的心理在某个时间点上充斥他们的脑袋。这个时候,教练必须做出适当的引导与鼓励,否则很有可能就让优秀的种子选手一蹶不振了。

面对这样的情况,首先,我们可以采用榜样示范法,通过前面师兄师姐的光辉事迹,世界冠军的精彩一刻等视频信息,不断给他们刺激,激发他们对胜利的渴望,重燃心中的理想之火;其次,我们要与选手交心,当朋友般倾听他们的心声,苦恼,释放他们的烦躁,给充足的机会让他们发泄自己的情绪,也同时通过班主任,家长,好友的适當鼓励与支持,疏与导相结合,让他们平稳地渡过最艰难的思想动荡期,翻过了高山,冲破了心中的屏障,他们又将是满血复活,继续奋战。

(三)后勤工作的保障

此方面主要是进入国家训练期间的一些工作体会,到了最后的国赛冲刺阶段,选手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我们都要考虑。作息时间的合理规划,伙食的搭配,娱乐时间的适当使用,特别安全方面的强力保障,外出交流的各项工作筹划,所有的这些,其实看似平凡,都容不得一点疏忽,成功只有一个理由,失败却能在千千万万个方面让你倒下。

三、赛后选手的相关工作

竞赛结束后,看似结束,实际上,我们应该从以下四方面再做些功夫,才是真正的善始善终。

(一)设备设置的归置处理

特别是网络综合布线项目,涉及大量的实训设备,耗材,分布的区域也很零散,如果不进行及时处理归置,不但从设备等财务安全方面还是从规范管理来说,都是有失管理的,并且趁着选手还在学校,协助帮忙进行归类放置,效果会更好。

(二)选手心理状态的调整处理

胜或败,是他们面对的必然选择。胜不骄,败不馁,应该是我们教练不断给选手灌输的思想。成功了,我们要教育选手把此作为人生新的起点,对自己有更充分的信心面对以后的困难,不骄傲,一定要相信强中更有强中手,激流勇进,不进则退,保持一颗求上的积极心态,比什么都重要;暂时的失利更加不能就此否定自己,失败乃成功之母,从来就没有一帆风顺的事情。

总而言之,要根据不同的比赛结果,不同的选手性格,分别进行适当的心理辅导,只有这样他们才可能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创造更多的辉煌。

(三)及时宣传,正面效应

在国赛中,名次的获取显得更为难能可贵。所以,在我们能力范围内,班级里,专业系中,学校校园,教育系统等不同层面,我们要以良好成绩作为一个宣传点,正面宣传技能大赛这一有意义的中职生行为,让更多的学生家长等知晓,让更多的人在以后的技能大赛中能够参与进来,为自己的技能添实力,也为下一届的优秀选手播下希望的种子,期待来年可以开花结果。

(四)最后,不管成或败,作为教练与选手,都必须进行归纳总结

好在哪,错在哪,训练方法,指导技巧等各方面都要进行深入的归纳总结,召开个小型会议,教练与选手面对面,深入探讨整个训练比赛环节的优点与不足,为以后取得更大的进步奠定基础。

从来就没有本应该,所有的获得都来自你孜孜不倦的追求与努力,每一届选手的选拔训练历程,都是对笔者的洗礼。没有一招制胜的法宝,也没有一劳永逸的窍门。不断思考,不断学习,不管是作为一名竞赛教练,还是在以后的工作学习生活中,我们都要做一名不止步,求上进的人,不断开拓自己的能力,终身学习,为中职教育贡献我们的力量,相信明天会更好。

责任编辑 何丽华

猜你喜欢
国赛教练大赛
犀利的机器人教练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
“国赛”十年:将职业教育改革进行到底
大赛主题:我的阅读·我的童年
“国赛”背景下的动漫制作技术专业教学改革
睡着了
从高职焊接专业学生技能大赛反思教学方法改进
加油
最美证件照PK大赛
Just for F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