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之下气象已新

2018-01-15 10:22晓溪
上海戏剧 2018年6期
关键词:中文版剧目音乐剧

晓溪

2018年,音乐剧在一线城市集中爆发,除了音乐剧市场最发达的上海继续保持着旺盛的发展态势,北京、广州也在演出剧目和演出场次上有了明显的增加,音乐剧的演出也渐渐成为一个门类,延伸到二三线城市。

作为音乐剧票房的支柱,2018年的原版引进音乐剧依旧长盛不衰,预计2019年的音乐剧市场上,原版引进剧的热度还会继续。粗略统计,从2018年底到2019年,已经有11部作品确认在沪上演,几乎是月月都有新的引进音乐剧与上海观众见面。在中文版风生水起、原创音乐剧努力崛起的当下,看似不变的引进音乐剧其实也在发生着变化。

大IP依然是观众心头好

十多年来,随着《剧院魅影》《猫》《悲惨世界》等原版经典音乐剧的引进,中国观众才一点点建立起对音乐剧这一艺术形式的认知。

当下,音乐剧市场上的引进剧目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多样,但原版经典的吸引力依然无可取代,观众依旧愿意为经典买单。个别剧目的引进和演出,甚至就能决定当年市场的繁荣与否。

2019年这种情况仍将继续。以音乐剧大师韦伯的作品为例,2019年上海大有“韦伯年”之势:2018年之后《猫》将继续在中国巡演,老经典《贝隆夫人》和新经典《摇滚学校》都将在2019年首度访华。多次在华赢得高票房的《剧院魅影》也宣布要在2020年之前回归中国,并启动有史以来到访城市最多、演出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全国巡演,届时将前往国内多个城市展开为期半年的巡演。

2014年《芝加哥》曾宣布在中国内地巡演,却最终抱憾取消。2018年,百老汇原版《芝加哥》来访终于落地,开启中国八城巡演的序幕,将在2018年至2019年跨年期间收官于上海美琪大戏院。从目前已经演出的城市的反响来看,《芝加哥》的口碑票房均获丰收。

目前,国内的音乐剧主要分三种:原版引进的音乐剧、国外音乐剧的中文版、国内的原创音乐剧,三类中原版引进音乐剧仍占据我国音乐剧票房的半壁江山。尽管成本高、体量大,或是审美有差异,不是每部大戏引进都能获得预期的收益,但市场本身就代表着某种博弈,在当下的中国音乐剧演出市场,演出商仍然看好品质好、知名度高的原版,希望其能作为“稳妥的豪赌”带来良好的盈利。在中国音乐剧市场欣欣向荣的前景之下,相信在接下来一段时间里,经典原版在数量上还是会有增无减,更多国外好剧也将考虑“零时差”到中国演出。

英语剧不再一枝独秀

市场反应有好有坏,但英美为代表的英语剧一直以来都是引进音乐剧的最主要来源。业内人士也认识到,一些在国外受追捧的英美音乐剧因为地域和文化差异,而在中国“水土不服”,造成票房滑铁卢。但英美音乐剧常年以来对中国观众造成的审美定势和其攒下的影响力仍不容小觑,如何让观众接受其他音乐剧的样式和演剧风格,如何吸引新观众,是一个现实的问题。

2018年,“法扎”《摇滚莫扎特》的横空出世,犹如一次音乐剧圈的大爆炸。上汽·上海文化广场在对音乐剧的粉丝群体进行了调查研究后引进了这部作品,并从观众群体的需求出发,努力争取了原班人马来沪演出。粉丝观众也“不负所望”,用实际行动热情地维护和带动了这次演出的票房和热度,让《摇滚莫扎特》这部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别于西区百老汇的音乐剧成功进入了大众观众的视线。

其实,在“法扎”之前,法语版《罗密欧與朱丽叶》《巴黎圣母院》也曾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而一直尝试给观众介绍多种多样的音乐剧作品的文化广场也曾引进《伊丽莎白》《莫扎特!》,也带来过德语音乐剧观剧热。但是“法扎”的出现更有标志性的意味,它意味着中国音乐剧观众群体和他们的审美旨趣的迭代更新,为更丰富多彩的音乐剧出现争取到了潜在的观众和审美认同。

今年的年末大戏,文化广场再接再厉,打头阵推出的是具有拉美风情的西班牙语音乐剧《卡门·古巴》,成为文化广场在多元化、多语种音乐剧发展道路之下,开辟的又一个新语种音乐剧。

法语音乐剧方面,时隔不到一年,《摇滚莫扎特》将再次回归,开启第二次中国大陆之旅,这一次将巡演到更多的中国城市。《摇滚红与黑》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也将继续为“法剧热”添砖加瓦。

多元拓展,参与方式更多样

当下,原版引进、中文版、原创音乐剧多点发展、齐头并进的局面已成为业内人士的共识。以往在引进音乐剧的制作中中方团队往往只充当执行,在原版引进仍旧是主要的票房主力的情况下,中国演出机构也在多元探索,通过积极参与制作环节来拓展新领域。

比如即将来华的《摇滚红与黑》在法国的演出版本是小剧场演出,聚橙音乐剧在买下版权之后将与法方合作,准备将该剧重新制作成适应大剧场演出的版本。成功拿下法语版音乐剧《乱世佳人》版权的九维文化没有满足于原版引进或者复刻中文版,而是决心参与到内容的创作研发。在2018年底,这部由原版作曲Gerard Presgurvic担任音乐总监,集结国际化创作团队阵容的英文版音乐剧《乱世佳人》将在中国首演。

原版引进音乐剧的高成本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影响成本的,除了国外音乐剧项目本身版权费用、制作费用、差旅费等费用高,还在于中国在音乐剧的内容执行、技术环节等方面尚不成熟,还需要依赖国外团队。

近几年来,这样的情况在一点点改善,越来越多台前幕后的人才进入音乐剧产业,在与外国团队的合作中也积累了很多有益经验。比如上海文广演艺在2017年与韦伯所创立的英国真正好集团达成战略协议,双方将共同培育和开发中国音乐剧市场,合作涉及音乐剧内容创作、剧目引进、剧目制作和巡演、人才培养、影视孵化制作等多个方面,为中国音乐剧市场的未来储备深耕。

猜你喜欢
中文版剧目音乐剧
《来自远方》电影版9月上线Apple TV+
Treasure in the Field
五大卫视2020年待播剧目预览
East Side Story
优秀剧目进校园
中文版癌末照顾负荷量表的信效度分析
看音乐剧
淘气包弟弟
互联网时代对华传播的策略研究
继承传统 创演新剧《齐王田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