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创作”课程如何设计教学内容

2018-01-15 10:25杨颖
文教资料 2018年30期
关键词:教学实践应用型

杨颖

摘 要: 纪录片创作类课程在各高校广电类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目前的教改论文集中于探讨“纪录片创作”类课程的教改方法,如“翻转课堂”、“项目化实践”等,也有简要涉及课程内容设计的文章。本文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背景,结合专业的培养方案、学生的具体情况,探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设计等方面,以期完善这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建立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 应用型 纪录片创作课程 教学实践

2010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原国家广电总局)颁布《繁荣中国纪录片产业若干意见》之后,纪录片在业界和高校的课程设置中越来越受重视。以广播电视学专业的纪录片课程为例,笔者所在的学校自2009年招收第一届广播电视学(原广播电视新闻学)以来,就设立了与纪录片有关的课程。2009级、2010级、2011级的广播电视学(原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在大三下学期连续三年开设《纪录片概论》的课程,该门课程是34学时的限选课。2012级、2013级、2014级的广播电视学专业在大三下学期连续三年开设“纪录片创作”课程,该门课程是34学时的限选课。2017年学院修订的最新版适用于2015级至2018级的广播电视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纪录片创作”课程调整为专业核心课程并增加到64学时,期中实践学时为32学时。由此可以看出,纪录片类的课程在我院实现了从无到有、从理论到实践、从學到做的转变。笔者以所在的广播电视学专业的“纪录片创作”课程为例,总结教改项目期间“纪录片创作”课程(34学时)的得与失,在此基础上谈谈对“纪录片创作”课程(64学时)在教学内容设计的一些思考。

一、“纪录片创作”课程(34学时)的情况梳理

(一)“纪录片创作”课程(34学时)的内容设计

在2012级至2014级的培养方案中,“纪录片创作”课程的学时为34学时,其中纪录片理论的内容为8学时;纪录片各类型片种创作与故事设计的内容为14学时;解说词写作的内容为8学时。这门名为“创作”的课程,按照培养方案的设计,不仅需要讲授理论,而且需要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实践的内容就被放到课后。课程考试以作品的形式呈现,要求小组组队(4人一组)拍摄10分钟以上的纪录片,每位组员要独立担负导演、摄像、剪辑等工作。在讲授“纪录片各类型片种创作与故事设计”的内容时,布置学生4人一组,组队为自己的纪录片找选题,并在4周后开始拍摄,期末前3周上交成片,本门课程最后的4个学时为观摩、点评学生创作的纪录片。

(二)“纪录片创作”课程(34学时)解决的问题

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对纪录片相关理论、发展历史、美学思想的讲授建构起学生对纪录片最基本的认知:学生至少知道什么样的片子是纪录片,从狭义的角度出发,纪录片与专题片的不同之处是什么。纪录片的美学特征有哪些?如何理解纪录片的真实性?这些问题学生如果没有厘清,那么在创作纪录片的时候就可能会出现偏差。只有夯实理论基础,才能更好地为创作服务。

“纪录片创作故事化”在近十年的纪录片创作中都是一个火热的话题点。纪录片如何讲故事?如何运用“故事”的元素结构纪录片?这都是需要通过案例观摩、分析、实践才能够掌握的。在“纪录片创作”这门课程中,通过这部分内容的设置,让学生掌握:纪录片故事的“设计”法。

如果说“故事”是纪录片的骨架的话,那么“解说词”就是纪录片的外衣。在这几年“纪录片创作”这门课程的教学中,笔者认为,最难讲授的是解说词写作这部分。创作一部纪录片,用不用解说词?用多少解说词?怎么写解说词?解说词在片中跟整个片子的故事和画面的关系处理问题等跟拍摄题材本身、创作者的思想、功底有关。“解说词”这部分设置8个学时让学生了解解说词的功能、特征并掌握解说词的写作方法。

这门课程最后三周通过组织学生对纪录片作品的观摩、讨论、分析、评论,重点对纪录片的结构、故事讲述和解说词这三部分内容进行把关,老师最后给出修改意见,学生在课后进行修改,再上交成品作为期末作品。

(三)“纪录片创作”课程(34学时)的教学效果

笔者在实施这门课程教改项目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作品的整体质量每年均有所提升,学生的创作热情不减。有不少学生表示:拍摄纪录片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通过拍摄纪录片才开始观察、了解社会。遗憾的是学生的作品精品数少,每届学生有18个作品左右,精品数在四五个左右。

该门课程在教改的设计中增加了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别比赛的内容,授课老师每届都会挑选合适的学生作品组织修改及参加比赛。2014级的纪录片作品《活着》获得重庆市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本科乙组(专业组)二等奖。但碍于片子的精品数少,比赛获奖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这门课程的开设和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的就业拓宽视野。有位毕业生在这门课程结束后,表现出对纪录片极浓厚的兴趣,后来工作实习及签约工作都与纪录片有关。

二、“纪录片创作”课程(64学时)的内容概述

根据最新的培养方案,“纪录片创作”课程由限选课成为专业核心课,课时由34课时变成64课时,课时的增加使得这门课程可以在加重在实践环节的课程设置。这门课程的内容准备这样安排:纪录片理论的内容分配8个课时,讲授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历史和纪录片美学的内容;纪录片与故事设计分配10个课时,重点解决纪录片如何讲故事这个问题。纪录片选题的找寻(调研)、确定,文本的创作等内容分配16课时;拍摄分配16课时;解说词写作分配10课时;成片的讨论与修改分配4个课时。这样的课程内容设计涵盖纪录片理论与创作的两部分内容。在授课过程中首先解决理论问题,让学生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在创作纪录片的时候不会出错,如创作成微电影等片子。学生掌握了纪录片特有的美学理论,在创作过程中才能遵循纪录片的创作理念和拍摄方法。纪录片选题的找寻(调研)、确定,文本的创作、纪录片拍摄等内容是实践性很强的内容,需要学生实地调研、体验、发掘、写作等才能确定自己要拍什么样的片子。解说词写作是这门课程最难的内容,传统的内容讲授是教授学生的写作技巧,在应用过程中,技巧也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表达方式的训练与掌握。不同题材或者类型的纪录片,解说词的写作方式是不一样的。

三、“纪录片创作”课程(64学时)的建设思考

(一)注重平台搭建

我院与涪陵电视台建立了合作关系,每学期都会有学生不定时参与到该电视台纪录片的创作当中去,这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和创作平台。在2018年涪陵区举办的“微视频大赛”中,我院有7部作品入围“纪录片单元”;其中《一张烈士的素描》和《为母不易》包揽纪录片单位的一等奖和三等奖。

平台的搭建还需要下功夫,在教改项目结束后,需要沟通、合作更多的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创作空间。

(二)注重培养学生“以赛代练”的意识

在授课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精品意识”,要求学生在创作作品时,在形式和内容上都以参赛的标准为准则。教改实施这三年间,组织学生参加过“凤凰纪录片大赛”、“中国传媒大学纪录片学院奖”征集、“科讯杯”、“重庆市第五节大学生艺术展演”、“涪陵区微视频大赛”等比赛,学生参与度达100%,学生作品斩获省级二等奖1个,区级一等奖1个、三等奖1个。虽然获奖数量偏少,在课时不充裕的情况下,通过三年的课程实践,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最终有作品走出去,这个过程是十分有意义的。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在实践课时量充足的情况下,需要注重“精品”的打造。

(三)探索项目化管理模式

目前,国内一些高校尝试在“纪录片创作”这门课程中,以“项目化管理”的方式进行授课。学习任务驱动学生确认自己的项目,对项目进行实践操作,出精品作品;设立专用的经费,打造纪录片课程的教师团队,教师对学生的项目进行指导和打造,为播出和参加比赛做准备。

“纪录片创作”这门课程经过三年的教改实践,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进行理论教学及课外作品拍摄模式的探索,为今后的授课提供一些经验和借鉴之处。在目前课时充足的情况下,对课程内容的合理设置,在保证学生掌握纪录片创作理论的同时,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对学生课后创作平台的搭建和项目化管理的探索、参加比赛等还需要花心思、下功夫。

参考文献:

[1]王玉玮.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电视实践教学探索——以“纪录片理论与实验”课程教学为案例[J].科教文汇,2015(5).

[2]王庆福.外语类院校传媒专业纪录片课程建设的思考[J].科教文汇,2016(1).

[3]张方敏.任务驱动式翻转课堂实践教学模式研究——基于《電视纪录片》课程教学创新的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7(11).

[4]汪磊.纪录片教学中的瓶颈与对策[J].文化与传播,2012(8).

基金项目:本文为长江师范学院教改项目“广播电视学专业本科生纪录片创作训练模式研究与实践”(编号:JG15337)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教学实践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应用型本科ESP教学改革探究——以CBI为依托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