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常见病的临床与病理表现(四)

2018-01-16 14:01王苹吉学仁
家禽科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鸡体种蛋羽毛

王苹,吉学仁

(江苏省新沂市北沟镇新东村,江苏 新沂 221416)

(上接《家禽科学》2018年第4期第47页。)

14 与常见病息息相关的生物学特性、生理结构及病变因素

14.1 鸡的生物学特性

14.1.1 鸡的体温高,基础代谢旺盛 鸡的体温40.5~42℃,高于任何家禽的体温。当体温在41.5℃时,鸡体产热散热达到平衡;当体温达到42℃时,鸡开始张口呼吸,翅膀下垂,通过肺和全身气囊来蒸发水份,散发热量。在养鸡生产中,通风是最关键的管理措施,也是调节鸡体体温的最好措施。当体温达到45℃时,鸡开始出现死亡。鸡对氧气需求量高,产出CO2也多。因此,鸡舍必须具备良好的通风性能,保证空气新鲜,否则,空气污染,鸡生长发育不良,多病。

14.1.2 肉鸡生长速度快,蛋鸡成熟早 肉仔鸡出生重量约为40g,养至35~40日龄,体重即可达到2kg及以上,是初生鸡重量的50倍以上。

良种蛋鸡120~130日龄,即可生长发育成熟,并开始产蛋,随着育种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现代蛋鸡110日龄前后即可生长发育成熟,并开始产蛋。

14.1.3 饲料利用率高,饲料报酬高 肉仔鸡料肉比 1.9~2.0:1, 有的甚至 1.8:1; 蛋鸡料蛋比 2.2~

2.3:1,高峰产蛋期 1.9~2.0:1;盈利取决于品种、饲料、管理和市场动态。

14.1.4 鸡全身被覆羽毛,皮肤较薄,易剥离,无汗腺,无脂腺,仅有尾脂腺 这就是要求在必要抓鸡时,如转群、免疫等,要轻抓轻放,以免造成外伤。鸡无汗腺,调节体温能力差。鸡最忌一天之中温差大。低温时,鸡需氧量增加,会扎堆挤压致死;长期低温,鸡易引起腹水症。高温时,鸡张口呼吸,CO2流失多,易引起呼吸性碱中毒而死亡。

14.1.5 鸡肺小,背侧紧贴于脊柱与肋骨之间,与气囊相连 鸡有9个气囊,前胸、后胸、腹部、锁骨间各2个,颈部1个。这9个气囊前与肺连接,后与骨连结,使骨成为含气骨。遍布全身的气囊和肺,保证了气体的有效交换。但由于鸡气体交换时,平面接触面积大,病原体容易存留,因此,鸡容易得呼吸道疾病。这就是要求集约化养鸡场要有一个优良、舒适的饲养环境。

14.1.6 鸡无膀胱,输尿管直接开口于泄殖腔,胸腹间无隔膜,胸腔腹腔直接相连 由于鸡体内各器官直接接触,容易引起泌尿和胸腔、腹腔疾病交叉感染,一旦某器官发病,有可能引起全身感染。因此,鸡对饲养环境的卫生条件要求严格,必须坚持经常性带鸡消毒。

14.1.7 鸡没有牙齿,消化道短,对粗纤维利用率低 飞禽为了飞翔,要求减轻体重,故消化道短,胃肠存留物少。家禽是飞禽演变而来的,继承了飞禽的这一体内结构特点。

消化道与体长的比值:牛为20倍,猪为14倍,鸡为6倍。

鸡从饲料采食到粪便排出,仅需4h,即便大颗粒料也不超过8h。鸡采食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吸收营养,二是解决饥饿感。鸡一般有两个采食高峰:日出后 2~3h,日落前 2~3h。鸡以精料为主。只有盲肠能消化少量的粗纤维。

14.1.8 公鸡的睾丸在体内 公鸡的睾丸,即是通常人们说的腰子,在肋骨约第3根脊柱两侧呈对称发育。

14.1.9 鸡具有自然换羽的特点 本年鸡,有四次不完全的换忌现象:第一次6~8日龄开始,28日龄结束;第二次49~84日龄;第三次112~126日龄;第四次产蛋高峰期之后,产蛋量大幅度滑坡过程中。产蛋鸡可以通过强制换羽延长产蛋年。

14.1.10 鸡是属于神经敏感型动物,胆小,喜群居,对外界环境特别敏感 鸡的饲养环境要求安静,不能有大的声响。鸡对周围环境十分敏感,要求人员出入鸡舍要穿固定颜色衣服。

14.1.11 鸡的味觉不发达,视觉发达 鸡的味觉不发达,对食物和饮水中的酸甜苦辣不敏感,利用鸡的这一生物学特点,在鸡的疾病预防和治疗中,在饲料和饮水中投药,很方便,既节省了人力,又可获得良好效果。

鸡的视觉很发达,和人近似,人眼可见光的波长为 400~760nm,鸡眼可见光的波长为 400~700nm。由于鸡的生理结构和类属关系,鸡对不同光色表现不同,比如,蓝光是鸡的不可视光,因此,蓝光常被用于免疫、转鸡等操作上。

14.1.12 鸡的生活习惯性很强 鸡有自己的生存和繁衍方式,自然就有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惯。由于鸡是人类驯化的产物,所以至今仍保存着众多野生习惯的痕迹。鸡有群居性、好奇性、从众性;鸡有色敏性、争斗性、排外性;鸡有血敏性、异食性等。产蛋鸡有定巢性、喜暗性、隐蔽性和可调教性。充分认识和深入研究鸡的生活习惯,有利于增进对鸡的生物学了解,有利于对鸡成功饲养。

14.1.13 鸡的骨骼发育有自己的规律

14.1.13.1 以蛋鸡罗曼禢为例 成年鸡胫长106~107mm;4周龄时径长 53mm,完成全部发育的50%;8周龄时胫长80mm,完全全部发育的75%;16周龄时胫长106~107mm,完全全部发育。

14.1.13.2 以AA+肉种鸡为例 4周龄时:龙骨长 59mm,胫骨长 67mm;8周龄时:龙骨长 79mm,胫骨长83mm;12周龄时:龙骨长99mm,胫骨长99mm;16周龄时:龙骨长 115mm,胫骨长 106mm;20周龄时:龙骨长128mm,胫骨长108mm;25周龄时:龙骨长135mm,胫骨长108mm(定型)。

14.2 鸡的肾脏结构、功能与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

14.2.1 肾脏的结构 肾脏是鸡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鸡的泌尿器官是由一对肾脏和两条输尿管组成,没有肾盂和膀胱,因此,尿在肾脏内生成后,经输尿管直接排入汇殖腔,和粪便一同排出体外。14.2.2 肾脏的生理功能 肾脏是鸡体主要的排泄器官,一方面通过生成尿液,排泄体内的废物、毒物和药物、维持水、电解质和体内酸碱平衡;另一方面,具有主要的内分泌功能:①分泌肾素:能通过贤素-血管素系统调节血压;②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能刺激胃髓干细胞的造血功能;③分泌前列腺素及活化的VD3;对调节鸡体血压和钙磷代谢,保进成骨都十分重要。因此,肾脏发生疾病,将会给鸡体带来直接的全面的影响和伤害。

14.2.3 关于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 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是传染性支气管炎中的一种,对鸡危害性很大,是80年代由澳大利亚传入我国的。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除了使病鸡的死亡率提高外,对鸡的生殖系统损伤也很大,造成病鸡生产性能低下,甚至能使产蛋鸡批次性终生停产。公鸡丧失配种功能,尤其对高投入的种鸡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①临床症状:发病鸡精神萎靡,缩头,有呼吸道症状,呼吸道症状呈一过性,一般3d内自行消失;排尿酸盐样粘性白色软便;②病理病变:生殖系统发生器质性病变的病愈鸡,虽然外观生长良好,不显现疾病症状,但是性成熟日龄推迟延后,第二性征的冠、髯仍然萎缩,不能正常生长发育,母鸡骨盆闭合,生殖孔狭窄;公鸡不能引领高鸣,也不能求偶配种,这种鸡终生丧失生育机能。

临床资料证明,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发病鸡的日龄越来越小。因其生殖器官都是与输尿管平行并通入泄殖腔的,当雏鸡患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之后,肾脏异常肿大,尿酸盐大量沉积,肾脏物理性硬度增加,严重的甚至形成肾结石或尿道结石,这都对发育尚不完善的雏鸡生殖器官造成重力挤压,引起组织损伤,发生器质性病变,其破坏程度与肾脏病变、病程有关。这类绝产性致残鸡,一般可达30%~50%,严重的可高达70%~80%,少数甚至全群绝产。

病愈后致残的成年鸡,公鸡睾丸不对称发育,大如花生米,或形似腰果;母鸡卵泡多数不及粟粒大,个别的大如玉米粒,少数虽有成熟细胞,但呈孤立式发育,没有正常的次序性。输卵管多数呈绳索状。还有的母鸡卵泡和输卵管不能同步发育,成熟卵泡不能或无法进入输卵管而发生卵坠,落入腹腔后形成卵结石,或卵黄破裂导致卵黄性腹膜炎,粘连肠系膜,严重时造成肠管梗塞穿孔,形成菌原性腹膜炎,最终引发败血症死亡。

性成熟后迟发型病鸡,除少数表现内脏痛风样典型病变外,一般肾脏并无明显肿大,但次级卵泡开始坏死,输卵管粘膜,尤其是子宫粘膜发生充血、出血。此时,产蛋下降,无壳、软壳、畸形蛋增加。

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经呼吸道感染,温差、多风等冷应激是发病诱因。

14.3 种蛋的生理结构及其应用

14.3.1 外壳膜 蛋壳表面覆盖一层蛋白质的胶质保护薄膜,主要保护种蛋,防止细菌通过蛋壳气孔侵入蛋内。当种蛋在种鸡体内时,外壳膜允许液体通过;当鸡蛋产出后,该膜逐渐变干、紧缩,防止细菌穿透。外壳膜对孵化期间气体变换起的作用不大,而对孵化期间种蛋的失重起着重要作用。种蛋的储存时间和储存条件,对它的影响不大。正确的储存条件不必过多考虑对壳膜的损伤;干擦、刮擦种蛋,会对壳膜造成伤害。

14.3.2 蛋壳 蛋壳是一种富含钙质的钙化层,有供胚胎呼吸的气孔。随着鸡的日龄增加,蛋壳质量和厚度下降,这是因为蛋重的增长速度比蛋壳快得多,也是老龄种蛋壳越来越薄的主要原因。在孵化期间,大的种蛋失水多,较大的胚胎需要的氧气也较多,较薄的蛋壳气体交换更容易,从而补偿了蛋表面积和蛋内容积之比下降的问题;蛋壳在储存期间不发生质的变化,只要储存条件适宜,也不用关注蛋壳的因素;蛋壳钙质在孵化中受温度和胚胎发育的影响,孵化后期的高湿度可使钙质松脆,利于雏鸡啄壳和挣扎出壳。

14.3.3 内壳膜 内壳膜性质成分和胶护膜相似。在种鸡体内时,允许液体通过,产出后即改变结构,防止鸡蛋失水,只有气体和水蒸气通过,使胚胎能够得到正常发育。内壳膜越厚的种蛋储存时间就可以长些。畸形蛋的内壳膜就比较薄些。良好的内壳膜结构对于孵化来说是相当必要的。内壳膜的变化与储存时间有关,而与储存条件关系不大,种蛋在适宜条件下储存也不必过多考虑内壳膜因素。

14.3.4 蛋白 种蛋产出后,在储存过程中,蛋白是最活跃的成分。蛋白的抗菌功能与胶护膜和内壳膜协同作用,限制种蛋产出后初期的细菌穿透。储存初期,蛋白中的某些抗菌酶仍然活跃,一旦蛋白的pH值超标,这些酶就失活了。因此,种蛋后来的由于不正确的弄湿或水洗而使细菌穿透,蛋白便失去保护功能。正确地理解蛋白的抗菌功能是很重要的。

新鲜种蛋的稠蛋白明显阻碍孵化期间对氧的利用。种蛋储存期间蛋白必须经过某种生理变化,以降低新鲜种蛋对气体交换的阻力。蛋白的质量取决于鸡的年龄和遗传因素,母鸡年龄增加,蛋白质量明显下降,导致老龄鸡种蛋比青年鸡种蛋孵化效果低。如果孵化人员操作经验丰富,给不同时期的种蛋以不同的孵化温度和湿度,也能达到理想的孵化效果。

14.3.5 蛋黄 蛋黄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卵细胞,其内容物大部分是卵黄块,这种卵黄块是卵子的滋养质,即是卵子的储存食物。它不参加卵裂,胚胎所形成的卵黄囊逐渐将其包裹,通过卵黄囊血管吸收,作为胚胎发育的营养物质。卵黄团块营养浓度很大,含水量约50%,胚胎发育第二天,由蛋白中吸收大量的水份,通过卵黄膜进入卵黄,稀释卵黄,使之易于胚胎吸收作用。

14.4 蛋鸡群脱羽原因分析 蛋鸡的脱羽现象分为生理性和非生理性两种。

蛋鸡以出壳到性成熟要更换3次羽毛,加上产蛋期换羽,蛋鸡在第一个产蛋年里共要4次更换羽毛:第1次从6~8日龄开始,到28日龄结束;第2次从49日龄开始,到84日龄结束;第3次从112日龄开始,到126日龄结束。随着高产性能的发挥,随着产蛋量增加,蛋白质供给羽毛的用量相应减少,逐渐地,鸡的羽毛表现脆弱、零乱、无光、产蛋量越高,这种现象越严重,从此,鸡将不断地出现零星断羽、脱羽,随着产蛋年结束,鸡将进行全身换羽,即是第4次换羽。

以上4次的羽毛更换为正常的生理性现象。除此之外的换羽脱羽现象,为不正常的非生理性现象。

非生理性脱羽现象,在蛋鸡群生长阶段和产蛋期间经常发生,严重地影响了后备鸡群的正常发育和产蛋鸡群的生产性能正常发挥,因此,饲养者势必要给予必要的关注。下面,就非生理性脱羽引起的原因,作简要分析。

14.4.1 营养因素

14.4.1.1 蛋白质 羽毛中蛋白质含量高达90%以上,当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不足或严重缺乏时,将不同程度地影响羽毛的生长发育,甚至出现羽毛脱落现象。

14.4.1.2 氨基酸 饲料中氨基酸平衡是饲料三大核心问题之一。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而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础,可见氨基酸在饲料营养平衡中的重要性。氨基酸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两大类。只能从饲料中摄取,而不能在体内合成的氨基酸,称为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又称为限制性氨基酸;能在体内合成的氨基酸,称为非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不会缺乏。必需氨基酸目前已知有13种:精氨酸,组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甘氨酸。其中含硫氨基酸,即蛋氨酸、胱氨酸等,可直接影响羽毛蛋白质的主要成分——角蛋白的合成,角蛋白约占羽毛蛋白质的85%~90%,因此,含硫氨基酸的缺乏,将严重影响鸡的羽毛生长发育,会出现脱羽现象、羽毛生长缓慢现象或羽毛直接不生长现象。

14.4.1.3 矿物质 矿物质也称为灰分或无机物,在机体内不产生热能,但参与机体内各种生命活动,如调节血液和其他体液的酸碱度及渗透压,调节神经、肌肉活动,组成骨骼、血红蛋白、蛋壳、甲状腺素、羽毛等。已知鸡需要的矿物质约有15种,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动物体内含量在万分之一以上的矿物质,称为常量元素;含量在万分之一以下的矿物质,称为微量元素。常量元素有:钙、磷、钾、硫、氯、钠、镁。微量元素有:铁、铜、锰、锌、钻、碘、硒、砷、氟、铬、硼、硅。

其中,锌、钙、硒、砷、碘等对羽毛影响最大。

当鸡体缺锌时,鸡出现皮炎,羽毛生长缓慢,生长发育不良,羽毛末端易磨损,严重时主翼羽和尾羽全部脱落。因此锌是鸡体内多种酶的组成成分和激活剂,是骨骼正常生长发育的必要元素,也是上皮组织形成和维持其正常机能不可缺少的物质。

当鸡体缺铁时,鸡易患贫血症,使羽毛极乱,生长发育不良,由于小红细胞性低色素性贫血,会使有色羽毛褪色;因为贫血,易感染其它疾病,引起脱羽。因为铁是鸡体内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色素酶及其它多种酶的组成成分。

当鸡体缺铜时,同缺铁一样,鸡表现贫血,会使羽毛生长生育不良,羽毛褪色。因为贫血易感染其他疾病,引起脱羽。因为铜与造血功能、色素形成、神经系统、骨骼发育、鸡体免疫力有关。

当日粮中钙含量超标或不足时,都会干扰或影响和锌、铜的吸收利用,引起皮肤病变,引起继发性脱羽。因为钙是调节神经、肌肉正常活动、平衡体内酸碱度、提高产蛋率和促进羽毛生长发育的重要元素。

当日粮中硒、砷含量超标时,可引起鸡体慢性中毒,表现尾羽逆乱,容易脱羽。硒中毒的特点是,可引起全身羽毛,首先从头颈背侧开始,逐渐向后蔓延,并且羽毛边掉边长。因为硒有抗氧化作用,可防止体内脂肪发生氧化。鸡体缺硒时,表现为贫血、出血、水肿、肝坏死、肌肉萎缩、性功能下降、脱羽等。

当鸡体缺碘或碘过量时,会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发生甲状腺肿大,代谢功能降低,鸡体体质下降,鸡体生长发育受阻,其中包括羽毛生长发育不良和脱羽。因为碘是甲状腺素的组成成分。

14.4.1.4 维生素 鸡对维生素的需求量虽小,但它对保持鸡体的健康,促进鸡体的生长发育,提高鸡的产蛋性能和对饲料的利用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维生素的主要功能是参与各种代谢活动,维持正常代谢活动。但由于鸡体基本不能合成或很少能够合成维生素,而饲料中的维生素又是慢性挥发物质,尤其在高温高湿的外界因素促使下易分解失效,因此,饲养鸡群容易发生维生素缺乏症。

维生素种类很多,化学结构差异很大,通常类型划分是按其溶解性质,故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

脂溶性维生素有:VA、VD、VE、VK。

水溶性维生素有:B族维生素和VC(抗坏血酸)。B 族维生素有:VB1(硫胺素)、VB2(核黄素)、泛酸、烟酸(尼克酸,VPP)、VB6(吡多醇)、生物素(VH)、胆碱、叶酸(VB11)、VB12。

当鸡体缺乏VA时,由于皮肤发炎、干燥、干裂,影响羽根在皮肤里牢固性和营养来源,因而羽毛发育不良,容易脱落。另外,VA能维持鸡体各器官粘膜性状和功能,一旦VA缺乏,鸡体粘膜免疫应答能力下降。由于鸡体免疫力下降,鸡体对疾病易感性强,可间接影响到羽毛的生长发育,导致脱羽现象出现。

当鸡体缺乏VD时,由于影响鸡体对钙的吸收、合成和利用,因而间接影响到羽毛的生长、发育,导致脱羽现象出现。

当鸡体缺乏VK时,由于VK能影响体内血液凝固性,故鸡体一方面由于皮肤出血影响羽根的牢固性引起脱羽,另一方面由于鸡体贫血产生疾病易感性因而间接导致脱羽。

当鸡体缺乏生物素时,由于影响脂肪和蛋白质代谢,故影响鸡的羽毛性生长发育,羽毛出现干燥、质脆,容易断折,脱落。

当鸡体缺乏叶酸时,由于影响核酸代谢和核蛋白形成,因而影响造血和肌肉形成,影响鸡体生长和羽毛生长,使羽毛出现脆弱、褪色、脱落等现象。

当鸡体缺乏VB6时,由于影响鸡体内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代谢,因而出现食欲不振,鸡体贫血,影响鸡体生长发育,影响羽毛生长发育,出现羽毛生长发良不良和脱羽现象。

当鸡体缺乏泛酸和烟酸时,同样是因为影响鸡体内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代谢,出现皮炎,使羽毛生长发育受阻,出现羽毛脱落现象。

14.4.2 管理原因

14.4.2.1 温度 温度对羽毛影响十分敏感。高温影响鸡只采食,由于鸡只采食量降低,营养供给不足,内环境改变,新陈代谢失常,羽根受到热伤害,导致羽毛生长发育受阻,伴随鸡体需氧量大幅增加,因为正常的血液循环不能满足现实的需氧供求,于是削弱了心肺功能,鸡的体质下降,结果导致羽毛生长发育不良和出现脱羽现象。

14.4.2.2 湿度 干燥会使皮肤发生炎症,导致羽毛脱脂、脱水、脆弱,因而容易断折和脱羽;高湿同样会使皮肤发生炎症,如湿疹及其他真菌病,并使羽毛长期粘连,因而导致羽毛不能健康生长发育,结果出现脱羽现象。

14.4.2.3 断水 水是一种必需的营养物质。水在鸡体内能帮助消化,能帮助吸收营养,能帮助运送营养,并参与代谢和调节体温等。因此,长时间断水,尤其在高温季节长时间断水、缺水,会影响鸡体的健康状况,引起脱羽。种鸡强制换羽就是利用这一原理。

14.4.2.4 通风不良 鸡舍内新鲜氧气的供给和舍内有害气体的排出、淡化,是饲养管理的重要环节。通风不良,使鸡舍内有害气体超标,首先会影响呼吸系统,使呼吸器官发生病变,从而降低心肺功能,影响鸡体健康;其次,有害气体 NH3、H2S、CO2,还会诱发鸡体对疾病的易感性,降低免疫力,从而影响鸡体健康,影响羽毛生长质量,出现羽毛生长发育受阻和脱羽现象。

14.4.2.5 密度 饲养密度大,不利于鸡只运动,鸡只骨质会因密度大而疏松;饲养密度大,鸡舍立体空间污染程度大,容易感染呼吸道疾病;饲养密度大,必然弱肉强食,弱者更弱。总之,饲养密度大,不利于鸡群的均匀度,不利于鸡体体质,也必然影响到羽毛的生长发育质量,引起脱羽现象。

14.4.2.6 光照 光照是饲养环境的重要条件之一。光照能通过羽毛产生内源性VD3,促进钙磷代谢。若光照不能满足要求,将会间接引起鸡继发性脱羽现象。

14.4.2.7 应激 靠近门窗处的鸡,由于经常性受到快慢风速、热冷空气、怪异气味和不等量尘埃的应激影响,会出现羽毛失去光泽、脱脂、干燥、脆弱,因而引起羽毛不断断折和脱羽象。

14.4.3 中毒原因

14.4.3.1 中毒症 药物和有毒食物引起慢性中毒,可引起羽毛脱落。

14.4.3.2 慢性疾病 慢性传染性疾病和肿瘤性疾病皆可引起羽毛脱落,如葡萄球菌病,皮肤型马立克氏病等。

14.4.3.3 寄生虫病 体外寄生虫,如羽虱、管囊虫、膝螨虫等,皆可引起羽毛脱落;体内寄生虫,如在鸡输卵管寄生的前殖吸虫,也可引起羽毛脱落,其特点,多见于腹部羽毛脱落。

14.4.4 预防措施

14.4.4.1 保证饲料质优、全价和饮水卫生。

14.4.4.2 加强饲养管理,建立健全饲养管理规章制度,用生物安全控制技术控制环境质量,并严格控制饲养圈舍的温度、湿度、风速、空气新鲜度,提高人性化鸡场管理的力度。

14.4.4.3 用流行病学的观点加强免疫工作和药物预防工作。

14.5 慢性呼吸道病(CCRD)的成因 由于种鸡霉形体净化不彻底,所以霉形体一直寄生于鸡体内,正常情况下,鸡体和霉形体相安无事,不会引起发病,也不表现症状。一旦鸡群发生应激,如进鸡、接种疫苗、转群、空气质量差、氨气浓度高、温差大或消毒不严格引起其它疾病感染,这时,鸡体内霉形体数量会急剧增加,并表现呼吸道症状,剌鼻,咳嗽,于是暴发慢性呼吸道病(CRD)。由于霉形体使气囊受损,于是大肠杆菌在受损点或面上迅速增殖,并加重病情,和霉形体结合形成复合呼吸道顽症 (CCRD)。由于霉形体抵制鸡只免疫系统,在鸡只体质下降时,常常继发感染并形成呼吸道综合征。

15 结束语

异常气候和自然灾害会造成某种疾病流行,病原微生物常常随环境变迁的变化而发生变异,鸡常见病的临床病理表现,在星移斗转中也在不停地演绎着。因此,对待鸡常见病的知识学习和研究,切不可墨守成规,在现有知识能够充分融会贯通的基础上,必须用动态观点去观察和探讨现实中不断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

参考文献:

1.傅先强,崔文才主编.1998.养鸡场鸡病防治技术<修改版>.北京:金盾出版社.

2.掌子凯主编.1998.禽常见病防治技术.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3.陆振良,陆振清主编.1997.养鸡手册新编.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猜你喜欢
鸡体种蛋羽毛
6月白羽肉鸡种蛋价格跌幅已超40%
日粮添加虾青素对种蛋孵化效果的影响
高温高湿条件下鸡舍的通风管理
让羽毛变成“无价之宝”
羽毛项链
吹羽毛
鸡日粮中为啥要加食盐
火星丁丁当·优质种蛋
怎样预防转群后肉鸡死亡
道口烧鸡的生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