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地设施秋冬辣椒基质袋培关键技术

2018-01-16 08:57孙晓军阿布都赛买提吐尔送祖丽胡玛哈力克王晓峰
蔬菜 2018年2期
关键词:坐果辣椒基质

孙晓军,陈 健,阿布都赛买提·吐尔送,祖丽胡玛·哈力克,王晓峰

(1.新疆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新疆 乌鲁木齐 830091;2.新疆和田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新疆 和田 848000)

新疆西南部的喀什地区,光热资源丰富,冬季无严寒,是发展设施农业的优势区域。多年来,为了缓解可耕地资源紧张的问题,避免设施与粮棉、林果争地,当地利用戈壁地建起了日光温室;但因可耕性差,改良难度大,种植效益不高,不利于当地非耕地设施农业的发展。无土栽培是解决设施土壤连作障碍、提高不可耕种土地利用率的有效方法[1]。为积极探索戈壁地设施蔬菜高效种植技术,笔者在喀什地区泽普县戈壁地温室内,通过基质袋培技术生产秋冬茬辣椒,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折合667 m2产量可达3 600 kg。现将栽培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1 材料准备

1.1 基质栽培袋

栽培袋由聚乙烯塑料制成,具有耐高温、抗老化、韧性好、无毒等优点,内层黑色、外层灰色,袋长85 cm、宽45 cm,每个栽培袋可装基质42~44 L。

1.2 滴灌设施

以内径规格为60.0 m×8.5 m的日光温室为例,室内走道宽0.7 m,种植行间距为1.1 m,每行摆放9个纵向栽培袋,每袋4个定植孔。安装1套一拖四滴箭滴头进行滴灌,滴灌使用的毛管为直径16 mm的PE管,铺设长度8 m;支管用直径40 mm的PE管,两侧布置,长度30 m;干管为直径40 mm的PVC管,长度为80~100 m。采用直径40 mm的网式过滤器和文丘里式施肥器。

1.3 基质发酵

在5—7月的高温期,因地制宜地选择当地来源容易、价格低廉的有机废弃物,如棉秆、菌糠、甘草渣等,将其粉碎、混合后发酵。发酵前每立方米混合物中加入尿素1.2 kg、过磷酸钙2 kg、禽畜粪50 kg及秸秆发酵剂1 kg,调节含水量为65%~70%,堆置发酵。当堆内温度达65 ℃时翻堆,之后每隔7~10 d翻堆1次。当翻堆后基质温度不再升高、颜色转为深褐色、无异味时则发酵完成,发酵时间约2个月。

1.4 基质配比

将发酵好的基质与蛭石按4∶1的体积比混合,每立方米混合基质再加入腐熟禽畜肥20 kg和氮磷钾复合肥1.5 kg,混匀后装袋封口。此时,基质容重为0.35~0.45 g/cm3,总孔隙度为65%~75%,pH为7.7,EC值≤3.5 mS/cm。

2 壮苗培育

选用抗病、耐低温弱光、生长旺盛、坐果性强、商品性好的品种,如金禾辣椒王、改良猪大肠等。6月底—7月上旬开始育苗,种子经过温汤浸种和高锰酸钾消毒处理后,播入50孔穴盘中,每穴播3粒。出苗后,每穴留双苗,当幼苗长到5~6片真叶时即可定植。

3 秧苗定植

3.1 摆袋打孔

在平坦的地面上按南北方向将栽培袋纵向摆成行,每行9袋,行间距1.1 m。在袋上开4个孔,孔径均为8 cm,横向两孔相距20 cm,纵向两孔相距35 cm;同时,在栽培袋底部再开4~6个小孔,孔径约1 cm,以便多余水分渗出,防止沤根发生。

3.2 铺设滴箭

在栽培袋中间铺设直径为16 mm的毛管1条,将一拖四滴箭滴头装置铺设在栽培袋中间并连接到毛管上,每孔插入1个滴箭。

3.3 定植管理

8月中下旬定植,定植前1~2 d先将栽培袋中的基质全部浸润、浇透。选择阴天或晴天下午定植,若光线强,则采用遮阳网遮阳。定植时要将苗坨栽到基质中,深度低于袋孔,用基质覆盖苗坨后轻压,插上滴箭,浇1次透水。

4 生育期管理

4.1 浇水施肥

定植后的缓苗期,每隔2~3 d浇1次小水,基质见干见湿,以促进根系生长。门椒坐住后,隔天浇水,延长浇水时间,增加浇水量。进入结果盛期后,每天浇水1~2次,保持基质湿润;阴天不浇水,低温天气控制浇水量,且于上午浇水。结果后期减少浇水量。夏秋季直接用井水,冬春季则用黑色水袋蓄水,以提高水温。

苗期叶面喷施2~3次叶面肥,以促进开花坐果。门椒坐住后,开始追肥,采用可溶性好的氮磷钾复合肥(20-10-20或15-15-15)作追肥,每隔5~7 d追施1次,每次2~3 g/株,大量挂果时则逐渐提高追肥量到4~5 g/株,结果后期减少施肥量。坐果期间叶面喷施保花保果肥和钙镁肥4~6次,防止早衰,提高产量。

4.2 环境调控

缓苗期控制室内白天温度为27~30 ℃,夜间温度为18~20 ℃,基质袋内温度在16 ℃以上,开花坐果后适当降低夜温,但不宜低于12 ℃。冬春季注意防寒保温,经常清洁棚膜,当棚内夜间温度过低时进行人工补温。

4.3 植株调整

每株留2个主干,每个主干再保留2个生长枝,使植株保持4个生长枝结果。及时整枝摘心,剪除摘完果的空枝和细弱枝,以利于通风透光。门椒开花前吊秧,或在顺行方向的植株两侧拉2道铁丝固定植株,以防倒伏。适时采收门椒,及时掰除门椒以下的侧枝、老叶、病叶。

4.4 病虫害防治

重点把握好防治的关键环节和时期:(1)选择优良品种,培育无病虫的健康壮苗;(2)定植前清洁田园、高温闷棚和熏蒸消毒,减少病虫初侵染源;(3)温室通风口设置250~420 μm防虫网,阻隔害虫入侵;(4)每667m2悬挂30~40块黄板诱杀粉虱、蚜虫、斑潜蝇等害虫;(5)改善光照、通风降湿,降低病害发生几率;(6)及时清理病花、病果、病虫叶,集中销毁;(7)注意防治辣椒白粉病、病毒病、灰霉病、蚜虫、粉虱、斑潜蝇等,优先采用杀虫、杀菌烟雾剂,如45%百菌清烟雾剂、10%速克灵烟雾剂、20%异丙威烟雾剂、1%高效氯氰菊酯烟雾剂等,病虫害发生初期可结合叶面用药进行及时、有效地控制。

4.5 适时采收

9月底—10月初,门椒适当早采,防止坠秧;生长中后期,尽量延迟采收,以提高效益。采收标准以花谢15~20 d后,果皮转深绿色、有光泽时为好。采收应在中午前进行,以利于伤口愈合。

5 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显著

戈壁地设施蔬菜基质袋培技术摆脱了传统种植方式对土壤的依赖,缓解了人多地少的矛盾,提升了非耕地利用效率。设施蔬菜反季节生产将人们由冬闲变冬忙,拓展了农民致富的途径,有助于提升种植者的科技意识、增加就业和促进社会稳定。蔬菜基质袋培技术具有操作简单,管理方便、效率高,省肥节水,病虫害轻,基质用量少,可标准化生产与管理,且不受土壤条件限制等优势,是未来我国日光温室蔬菜栽培模式的重要发展方向[1]。通过田间观察,基质袋培的辣椒根系发达,生长健壮,长势均匀,采收期长(翌年5月份拉秧)。当地温室生产中常见的辣椒疫霉病在基质袋培辣椒中的发病率为0。根据调查,基质袋培辣椒的单果质量为40~60 g,单株结果数为14~19个,折合667 m2产量达3 600 kg,是当地常规栽培辣椒产量的1~2倍,按市场均价7元/kg计算,收益在1.3万元以上。另一方面,拉秧后袋内剩余基质经过消毒处理还可回田改土,经济环保。由此可见,无土栽培技术是一种能够有效、经济和彻底克服温室连作障碍的办法[2]。

[1]马艳,李芳,孙周平,等.日光温室冬春茬黄瓜营养基质袋培技术[J].辽宁农业科学,2012(6):84-86.

[2]蒋卫杰,余宏军.我国无土栽培的现状、问题和展望[J].农村实用工程技术(温室园艺),2005(6):14-16.

猜你喜欢
坐果辣椒基质
机插秧育苗专用肥——机插水稻育苗基质
金银花扦插育苗基质复配及验证
辣椒也疯狂
苹果树坐果率提高六法
辣椒之争
拣辣椒
不同栽培基质对一品红扦插苗的影响
中华寿桃人工授粉提高坐果率
五招促枣树多坐果
越夏黄瓜坐果难 巧用措施多坐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