籽用西葫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2018-01-16 08:57陈淑君薛丽静王敏军
蔬菜 2018年2期
关键词:西葫芦种子

陈淑君,薛丽静,王敏军

(白城市农业科学院,吉林 白城 137000)

白城市位于吉林省西部半干旱特殊农业生态区,东经121°38'—124°22',北纬44°13'—46°18',耕地面积较大、中低产田较多,主要种植玉米和杂粮、杂豆。近两年受国内外市场的影响,种植效益普遍不高、经济收入不稳。籽用西葫芦根系强大,具有耐瘠薄、适应性强等特点,不与其他农作物争地,在中低产田种植也能获得较好的收成,而且国内外市场收购价格一直较好。在投入成本相同的条件下,种植籽用西葫芦,仅以初级产品西葫芦籽出售,经济效益就相当显著;如果以炒货或者压榨成西葫芦籽油出售,效益更高。籽用西葫芦可与杂粮杂豆等浅根性作物轮作,能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将资源劣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白城市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壤、水和空气无污染,独特的气候条件具有发展籽用西葫芦生产的自然环境优势;但是这里春季干燥多风,播种难保全苗,遇特殊年份,西葫芦花期遇暴雨洪涝天气,可使结实减少、烂瓜严重,造成减产。为了保墒抓全苗以及抗旱、防涝、防烂瓜、保结实,白城市农业科学院蔬菜所自2011年以来对籽用西葫芦的栽培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总结出适宜白城地区的优质高产籽用西葫芦栽培技术,旨为农民增产增收,促进产业发展,也为广大消费者生产安全、绿色、有机的西葫芦籽,提供技术参考。

籽用西葫芦是指以种子作为主要食用部分和加工原料的西葫芦。近年来,随着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需求变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食品加工业的发展,籽用西葫芦作为营养、保健食品,在市场上需求量不断增长,仅2016年,我国各类籽用南瓜播种面积就已达到26.7万hm2,南瓜籽产量24.03万t,其中籽用西葫芦占播种面积的70%[1],已成为甘肃、内蒙古、新疆、吉林、黑龙江等地农业创收、农民致富的重要来源之一,其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1 选地与整地

1.1 选地

应选择平地或岗地、有排灌条件、耕层深厚的轻砂壤土或壤土种植,pH 5.5~6.8较为适宜;籽用西葫芦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在贫瘠、轻度盐碱的地块也能获得可观收成,土层深厚、肥沃、偏酸性或中性的壤土易获得高产;籽用西葫芦最忌涝洼地。上茬生产中不应施用残效期较长或禁限用的农药,如普施特、氟磺胺草醚、玉农乐、莠去津、阔草清、氯嘧磺隆、氯磺隆、咪草烟、广灭灵等除草剂。前茬作物以麦类、玉米为佳,豆类次之,与瓜菜类轮作需3年以上,切忌连作。

1.2 整地

1.2.1 秋翻整地

秋季深翻、耙地、镇压,提前整地作业。

1.2.2 顶浆打垄

当土壤化冻15 cm厚时,在已灭茬的地块上进行打垄,并施入底肥,随打垄、随镇压,注意保墒,镇后要求土壤细碎、疏松、地面平整。可按垄宽65~70 cm起垄,垄高15~20 cm,实行单行种植;也可按垄宽1.1~1.2 m起垄,垄高20 cm,采用双行种植。各地可根据具体情况和机械化程度灵活掌握,播种前浇透水。

2 施肥

2.1 施肥原则

施肥应以腐熟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如施化肥,要与有机肥配合施用。

2.2 农家肥

每667 m2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1 500~2 000 kg,结合整地一次性施入。

2.3 化肥

每667 m2施磷酸二铵10 kg、硫酸钾7 kg,或硫基(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5 kg,亦可依据当地土壤肥力状况酌情增减。底肥深施于种子下4~5 cm处,以防烧种。

3 品种选择

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选用经审定推广的安全成熟、抗逆性强、高产、优质的优良籽用西葫芦品种。一般来说,瓜的直径相对较大时,其产量也相对较高,熟期也偏长。

4 种子处理

4.1 发芽试验

播前15 d,进行1~2次发芽试验。

4.2 播前晒种

将种子摊在阳光下晾晒2~3 d,可杀死种子表面细菌,提高种子活力。

4.3 浸种催芽

播前用50 ℃温水浸种15 min,温水量是种子质量的5倍左右,浸泡时需不停搅拌,以使种子受热均匀,待自然冷却至常温(一般20~25 ℃)时,再浸泡6~8 h,期间最好换2~3次水。温度较低时可适当延长浸泡时间,直至泡透为止。捞出后用干净的湿麻袋片或纱布包好,放在25~30 ℃条件下催芽,芽露白时即可下种。在墒情好的地块或者坐水播种的地区用上述方法可提早出苗,也可采用干籽播种。

5 播种

5.1 播期的确定

适宜播期应根据历年的气候特点和当年的气象预报情况而定。因为西葫芦是双子叶植物,易受晚霜冻害威胁,一旦子叶受冻,就会造成减产甚至绝收,所以必须准确把握播期,当土壤耕层5 cm的地温稳定通过8 ℃时方可播种。白城地区一般在5月5—15日播种。各地区的适宜播期应根据当地气象条件确定,地膜覆盖栽培时可提前5~7 d,要做到适时早播。遇到连续阴雨或霜冻天气,必须采取保温措施,以提高播种质量或推迟播期。

5.2 精细播种

机械播种,单粒播每6 6 7 m2需种量为400~500 g;刨埯坐水点播时,每埯1~2粒种子,播后覆土2~3 cm,并进行轻度镇压保墒;667 m2保苗2 200~2 400株。1.1~1.2 m垄宽,实行双行种植,垄上行距40~45 cm,沟间两行行距75~80 cm。按照肥地宜稀、薄地宜密的原则适当调整种植密度。

5.3 地膜覆盖播种

采用氟乐灵或40%乙草胺水乳剂防治草荒。可先播种后覆膜,这种播种方式在出苗时需随时查看,及时放苗,放苗后要将放苗口封严压实。亦可先覆膜后破膜点播,覆土2~3 cm,轻轻镇压。如果有条件最好采用施肥—铺膜—播种联合作业机,这样省时省力,同时也避免了出苗后放苗的繁重工作[2]。

6 田间管理

6.1 查苗、补苗

及时检查出苗情况,如发现缺苗,及时催芽补种或用备用苗补栽。当幼苗长出2片真叶时定苗,每穴留1株壮苗。

6.2 铲趟(中耕培土)

未覆盖地膜的地块在苗出齐后,铲(培)前趟(耕)一犁,疏松土壤,提高地温,当苗长出1~2片真叶时铲第1遍;3~4片叶进行第2次铲趟,5~6片叶时铲第3遍、趟第3遍,最后封起大垄。

7 肥水管理

肥水管理要根据籽用西葫芦不同生育阶段及土壤肥力和植株长势情况进行。苗期不旱不浇水,促进根系的生长发育,同时促生壮苗、防止徒长。现蕾开花期遇旱浇水。开花坐果期如遇高温干旱天气,应及时浇跑马水降低田间温度,促进坐瓜并提高植株抗性。第1雌花尽早打掉为好,从第2雌花起开始留瓜;当全田80%植株坐稳1~2瓜,瓜质量大约250 g左右时,应及时追肥、灌水,随水施肥;每667 m2追施磷酸二铵或氮磷钾三元复合肥5~7 kg、尿素7 kg,以后视土壤墒情及天气情况灵活掌握浇水。浇水时切忌大水漫灌,同时忌浇灌受到污染的水,以免引起死秧、烂瓜及降低商品品质。在开花期喷施含钙的叶面肥1次,果实膨大期喷0.2%磷酸二氢钾溶液1~2次,每8~10 d喷施1次。采收前15 d停止灌水。

8 人工辅助授粉

开花期间每天早晨4点至上午10点摘取雄花,去除花冠后,轻轻地将花粉涂抹在当日绽放的雌花柱头上,一般每朵雄花可授2~3朵雌花。在蜂源不足的情况下进行人工授粉,或蜂源充足时田间放蜂,可显著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

9 病虫害防治

防治原则: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态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通过选用抗病品种、轮作倒茬、培育壮苗、合理密植、高垄覆膜、滴灌栽培、精耕细作、加强田间管理等农业措施改善和优化农田生态系统,创造一个有利于籽用西葫芦生长发育、不利于病虫发生的环境条件。药剂防控原则是:尽量少用药或不用药,推广使用生物农药,化学药剂应优先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为籽用西葫芦的高产优质及生产安全、绿色、有机食品提供保障[3]。白城地区籽用西葫芦上主要发生的病虫害有白粉病、灰霉病、霜霉病、病毒病及蚜虫、白粉虱,其他病虫危害发生较少。

9.1 白粉病防治

用嘧菌酯、吡唑醚菌酯、宁南霉素等药剂防治。

9.2 灰霉病防治

用啶酰菌胺、速克灵、吡唑醚菌酯等防治。

9.3 霜霉病防治

用百菌清、菌毙杀(二氯异氰尿酸钠)、银法利等药剂防治。

9.4 病毒病防治

在发病期可用病毒A、植病灵、病毒星、新病毒(烯·羟·硫酸铜)、宁南霉素防治。

9.5 蚜虫和白粉虱防治

可用吡虫啉、吡蚜酮、辛硫磷等药剂防治。用药时,应停止放蜂活动。

9.6 施药方法

上述病虫害若有发生,每隔7~10 d施药防治1次,连防2~3次。

10 适时采收

在开花授粉后50 d左右,手指掐不进瓜皮时采摘,此时瓜秧基本枯死。白城地区一般在9月上中旬收获。用专用西葫芦打籽机脱籽,脱籽以后晾晒,瓜籽表面软皮风干前不要翻动,否则易出现脏斑,导致外观变差而影响产品价格。注意防雨防冻,种子达到安全含水量13%以下时,用清选机清选,分出等级,装袋待售。

[1]马英.籽用西葫芦病毒病发病流行原因分析及防治[J].中国蔬菜,2017(7):86-88.

[2]王志国.关于角瓜高产栽培技术的若干思考[J].中国科技财富,2010(20):137.

[3]孙茜.西葫芦、南瓜疑难杂症图片对照诊断与处方[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1-8,12-27.

猜你喜欢
西葫芦种子
阳台变成小农田
西葫芦为什么徒长
延秋西葫芦种植 掌握关键技术
假如我是一颗种子
桃种子
可怜的种子
最小的种子
西葫芦中隐藏着五个秘密
有毛刺的西葫芦,新鲜
西葫芦肉盒子